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说历史的女人——第1011期)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一)人生从「 ”伙计”开始 此人就是中国电影界的第一传奇人物邵逸夫。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10月4日生于浙江宁波镇海。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旧上海有名大商人,他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是大上海工商界的一位名流。 邵逸夫还小的时候,其父便收购了上海著名的剧院「 ”笑舞台”。但邵玉轩于1920年病逝之后,邵家就渐趋没落。到1923年,其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 ”笑舞台”一家剧院了。面临极大的困境,邵家将何去何从? 此时邵家老大,曾经当过律师的邵仁杰站了出来,做了一个改变家族历史命运的决定。 邵逸夫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他有三个哥,大哥、二哥、三哥分别叫邵仁杰、邵仁棣、邵仁枚,四姐、五姐已出嫁,邵逸夫是老末。此时,老大带领众兄弟,毅然卖掉仅有的一栋房子,举家搬进「 ”笑舞台”。自此,四兄弟无一人子承父业从商,而是全部打入娱乐圈。 要干就彻底干,大哥把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四人的名字全部改掉,依次变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高调进军电影界。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 ”天一影片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是清一色的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任制片兼导演,大嫂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当编剧,老三邵山客负责发行;刚刚中学毕业的老六邵逸夫,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只能在片场中找一个叫「 ”伙计”的职位,打杂。 邵逸夫的人生从「 ”伙计”开始。 (二)创业南洋,差点葬身鱼腹, 四兄弟分工合作,在这个家庭作坊式的电影公司里,完成一切工作(后来邵逸夫升级为摄影)。他们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叫《立地成佛》,放映后立马在上海引起很大反响。 天一影业在创业前两年发展迅速,抢了大家的饭碗,于是其他电影公司便组成「 ”六合影业公司”,共同围剿之。无奈,邵氏兄弟决定向东南亚开辟第二战场。这样老三邵山客就下南洋了。他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到南洋的乡村巡回放映。结果他带去的几部「 ”天一公司”的片子大受欢迎,他忙不过来,于是让六弟邵逸夫来当帮手。 此时的邵逸夫19岁,他踌躇满志,下南洋开始跟他三哥一起创业。 期初,他们像民工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整天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聚集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两人都累得腰酸手痛。 经过一番打拼之后,他们终于在南洋站住了脚。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挂牌成立了「 ”邵氏兄弟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 后来由于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少电影院关门停业。但邵氏兄弟决定坚持下去。这时,邵逸夫意识到,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出现有声电影了,自己的无声电影必将被淘汰,于是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然后,他就亲自去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了。 1931年,24岁的邵逸夫乘船前往美国。不料,途中轮船触礁沉没。然邵逸夫命大,他落水后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了一夜,终于获救生还。他来到美国好莱坞,成功买回了留声机等器材。大概他也没有想到,他此次的大难不死,竟给他带来后福,居然长寿107岁。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 ”天一影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 ”天一港厂”。 1932年,邵逸夫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时。有一次影片在泰国放映时,有观众好奇,硬是把留声机砸开,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说话。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电影为成本1万元,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山祖。 此时的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然而,1937年抗战爆发后,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邵氏惨淡经营,被迫关门。战争结束后,邵逸夫考察了澳大利亚和美国电影市场,决定重振雄风,他决心寻找一个新的地方,再次创业,实现他的理想。他最后选中了香港。 (三)打造东方好莱坞,人生从50岁开始 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 ”南洋影片公司”。抗战结束后,二哥邵邨人也回到香港,并把「 ”南洋影片公司”改名「 ”邵氏父子公司”。但「 ”父子公司”在香港发展不顺,在40年代遭「 ”电懋”和「 ”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于是邵逸夫下决心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重新打造梦想,他的人生从50岁再次开始。 邵逸夫回港后,买下清水湾的一块地皮,开始兴建邵氏影城,成立「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这块地皮其实只是一座荒山,他把它削去60英尺,成为平地,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后来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这项工程仅地价和土方就花费近50万港元。不过,邵逸夫在此打造了一个电影帝国。 他经营有方,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不久,就招来了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等名导演和剧作家,还有林黛、李丽华、丁宁、陈厚、关山等名演员。此外,他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等方面的人才。邵逸夫首先聘用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这本刊物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他从几十部剧本中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然而预算费用至少要100万港币,大家劝他放弃这部片子。但邵逸夫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 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梁山伯和祝英台》大为叫座,在台湾省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 进入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摄过的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文怀等。 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被外国传媒誉为「 ”东方的好莱坞”。 (四)打造五虎将和四大天王,人生从60岁再开始 后来,邵氏兄弟又涉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1967年邵逸夫创建香港无线电视(TVB),自此,他的人生从60岁再开始,进入新的辉煌。 1971年邵逸夫开设了被誉为「 ”港星摇篮”的训练班,打造了香港演艺圈的「 ”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连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使TVB成为世界第一大粤语和华语商营电视台。 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相继诞生,并打造了号称「 ”五虎将”的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等五大巨星;女星则有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翁美玲、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歌坛「 ”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的。 1973年邵逸夫还举办了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五)第二次结婚,人生从90岁开始 深陷娱乐圈的邵逸夫身边美女如云,他也常说自己爱和女明星跳舞、吃饭、逛街、聊天,但他却是个对爱情很专一的人。 邵逸夫一生共娶过两个妻子,且都是相爱多年。他与发妻黄美珍相识于青年时期,当时他还在东南亚辛苦创业,两人于1937年结婚。黄美珍为他生下两子两女,这段婚姻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洛杉矶病逝。 黄美珍去世后,邵逸夫竟让邵氏公司停产一年,为妻子致哀! 第二任妻子方逸华,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早年是个红歌星。1952年,两人结识。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成为其最信赖的伴侣。直至1997年,邵逸夫发妻辞世10周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3岁。 邵逸夫第二次当新郎,他的人生从90岁再度开始! (六)104岁退出江湖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时,他急流勇退,让邵氏电影业务不断收缩,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2011年3月,邵逸夫再度急流勇退。他将所持的TVB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以86亿港元售给李嘉诚密友、有「 ”壳王”之称的富豪陈国强。TVB跨越40多年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至此,104岁的邵逸夫正式退出江湖。能进能退,才是高人! (七)设立邵逸夫奖,为国家教育事业、慈善事业捐款100亿 邵逸夫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1974年他获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1977年,他又获英国女王册封的KNIGHT BACHELOR,即爵士头衔。使他成为了一名爵士。 1988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 ”邵逸夫日”,以表彰他在社会公益上的贡献。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 ”邵逸夫星”。 2008年,他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的「 ”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他这些荣誉可不是白得的。事业上的辉煌虽然给邵逸夫带来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但他不是葛朗台,他明白,钱乃身外之物!自己能花多少?从哪来,到哪去。多年来,他把自己的财富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2002年11月15日,97岁的邵逸夫设立了「 ”邵逸夫奖”,规定此奖项不限种族国籍,一年颁发一次,以表彰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每个奖项奖金100万美元,超越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的95万美金,被称之为「 ”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慈善事务的捐助超过100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在1973年,邵逸夫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尤其是对教育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许多大、中、小学都有他捐建的教学楼和图书馆楼,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逸夫楼”。甚至连北大、清华、复旦、南开、香港大学等名校也有「 ”逸夫楼”。 1985年,邵逸夫出资1000万,用来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 20世纪90年代初,江浙遭遇罕见的台风和洪涝灾害,不少学校被淹没。邵逸夫第一时间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马林博士来到浙江,马博士与几位教育系统同志划船深入校舍了解情况。他着手参与灾后重建,创下一次性资助150多所受灾中小学的纪录。 1991年,邵逸夫首次到内蒙古,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考察海拉尔师专和部分中小学校后,向内蒙古地区捐赠善款建「 ”逸夫学校”104所,捐款总额达1.37亿港币。 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救助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向灾区捐款1亿港元。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元。 2013年3月,邵逸夫向浙江大学捐赠2亿元港币,建设「 ”邵逸夫医疗中心”和「 ”邵逸夫医学研究中心”。 201 3年4月,邵逸夫夫妇,又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币。 此外,邵逸夫先生还对台湾省、日本、英国等地有捐助。 邵逸夫先生是活到老,干到老,捐款到老,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八)邵逸夫成为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人 邵逸夫先生叱吒影视圈界80年,是名副其实的「 ”华语影视大亨”。他一生创了很多记录,比如拍摄了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白金龙》;一生共拍摄影片1000余部,为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之冠;他拥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时期达200多家,为中国私人拥有量之首;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等。 但邵逸夫还创了一项世界记录,就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人。为了研究电影,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连续坚持了几十年!至于他究竟看了多少部电影,估计他也记不清了。这个记录估计地球人谁都打不破,除非你能活107岁以上,而且还要对电影绝对忠诚,闲暇之余不玩电脑,不玩手机,不打麻将。 还有就是,邵逸夫看电影是啥都看,不管好电影和坏电影,通吃。为何?因为他是在研究电影,他要看好的电影究竟好在哪里,坏的电影又坏到哪里,从而让自己拍出最好的电影。 这种执著谁能做到?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个邵逸夫! 其实他也给了中国的那些牛皮哄哄的评论家们(包括文学评论家、电影评论家)一个响亮的耳光!那些家伙们自以为很聪明,看不了几本书,或者几部电影,就开始评论:你们写的小说都是垃圾!你们拍的电影都是烂片!若让邵逸夫知道了,他准会说:呵呵,你看了几本书,看了几部电影?浪啥子哟,小牛精! 所以中国出不了伟大的评论家。 最后,说一下邵逸夫的长寿,他既然能活107岁,那也是有诀窍的。 邵逸夫晚年时,每天早上要做45分钟气功,每周要打四次高尔夫球。 他的养生之道是「 ”三不做”:第一不赌钱,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的事。还有一条就是,他不贪财,赚多少钱,都用来做善事,这使他心情愉快,当然就长寿啦。 (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邵逸夫传》等。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2. 这是 ... 战争?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偏颇到如此地步

    执笔/温新前几天,笔者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观香港故事展,偶遇该馆导赏团讲解《南京条约》,立足细听几分钟后,感到非常震惊。

  3. 「 ”公理对强权的抗争”——伍廷芳的外交点滴

    历数伍廷芳的从政生涯,你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哪个政权的人。毕竟,他既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任过议员等职,又是晚清...的驻美外交大臣。在那段政权不断更迭的民国...中,他既当过孙中山的司法总长,甚至代行大总统之职,也当过段祺瑞...的外交总长。

  4.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5. 愚蠢落后到港督都看不下去,直呼「 ”光祖宗玄灵,振大汉天声!”

    港督金文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广东通金文泰担任香港第17任港督,曾经在当时的报纸上登过一篇文情并茂的演说词,呼吁在港华人,重视汉文学习。他支持香港兴办大学,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华人要顾全自己祖国的学问,香港还是华人占多数的地方,只顾学洋文,轻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是一件大憾事。

  6. 英国侵占香港始末:香港殖民历史的开始,竟是英国的退而求其次?

    1840年,北京城依旧处于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情景之中,尽管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留给嘉庆与道光皇帝的清帝国已是问题重重。镇压白莲教的战争持续数年,国库白银已损耗殆尽,...大量进入国内,又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尽管处于如此情景之中,清帝国却怎样也无法想到一场「”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时任清帝国皇帝-道光皇帝一、战争乌云笼罩下的清帝国1839年,朝廷钦差林则徐奉命南下广州,在南下之前,清帝道光刚

  7.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8. 除了香港和澳门,清朝还割让了一座非常重要的宝岛,至今仍未回归

    当时,作为他们两方的战场,东北地区的人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他们面临着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伤害,而战争的砝码中,最重要的部分竟然是辽东半岛。但是,也还有一些领地,至今还没有回归,与国人团聚。首先,它与香港、澳门不同,这里除了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重地。而香港、澳门更多的是经济属性。

  9. 清 ... 首位留学生,回国后却成了革命党,被誉为「 ”留学生之父”

    1840年4月英国国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该不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辩论的最终结果是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对华的...行动。1840年6月一场对中国近代百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争正式爆发,清...的失败使很多人不得不「”睁眼看世界”,把眼光投向国外。第一次...战争赴美留学1928,在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容闳出生了,家境贫寒的他在7岁的时候跟随祖父亲前往属于香山县但已被

  10. 民国四大才女里,萧红为什么会命运坎坷(下)

    此时的萧红,和萧军的感情,已出现裂痕。1937年,萧军召回了在日本的萧红。萧红很快获悉萧军和许粤华私情,许粤华是萧红的闺蜜,郁闷耻辱之下,萧红开始与萧军吵架。她试图离家出走,去寄宿画院,却被管理者以萧军不允许为由拒收。

随机推荐

  1. 致大学同窗离别的毕业留言

    致大学同窗离别的毕业留言(一)1、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总关同窗离别情。大学,呵呵,有点酸了:别宴已尽,离歌随起;断桥孤山今朝别。

  2. 梦见自行车爆胎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行车爆胎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行车爆胎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着了魔的公主

    >一只母熊突然跑进来,对他说:>“别害怕,小伙子。你要交好运了,我不是吃人的母熊,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着了魔的公主。如果你能留下来睡三天三夜,就能赶走我身上的魔鬼。我会变成从前的公主,嫁给你做老婆。”>他从袋子里拿出一粒树籽,撒到地上,马上长出一棵百年古树,树上结满名贵的果,鸟在树上唱歌,花猫在讲故事。她沿着丈夫走过的路走,路旁长着树,鸟在树上唱歌,花猫在讲故事。

  4. 周星驰版《济公》:心的救赎

    在《济公》里囊括了“信愿行”,你发现了吗?《济公》我蛮喜欢看,虽然有人说拍得很粗糙。亦或者人所“认”的其实是自己人性的怯懦﹖周星驰的作品《济公》在嘻笑怒...的故事情节中,严肃的探讨了这个问题,并给予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严格说,这部以佛教人物(济公)为主角,以佛教故事为桥段,所谈的正是佛教教义里的一个重要观念——“我执”。

  5. 梦见跳楼:跳楼无伤害,事业可成功

    梦中出现跳楼的场景,预示著做梦人可能会遇到疾病或困难。如果梦见跳楼时,在半空中还在挣扎不让自己坠落到地面,或者飞速降落难以控制,可是最后却没有任何伤害,那就预示著做梦人现在正在面临困境,不过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最后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得到地位或财富I如果梦见自己被摔得很重,爬不起来,这就预示著做梦人将会遇到重大挫折,并且失去朋友的支持。

  6. 科学家有祖国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7. 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侍女,被皇帝当妈看,死后葬入太后墓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侍女是谁?>>《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和康熙皇帝玄烨是青梅竹马,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可真正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和康熙帝年龄差了40多岁,和青梅竹马压根插不上边!直到1687年,孝庄去世,年老的苏麻喇姑在主子去世后心生悲痛,康熙不忍,便将自己十二皇子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同样90高寿而终的苏麻喇姑也享受到了康熙帝以嫔礼的规格厚葬,还将其葬入孝庄的太后墓当中。

  8. 专家支招雾霾天健康饮食

    面对雾霾天气,本报特约中医食疗专家聂宏副教授,为您雾霾天健康饮食支招。豆腐黄花鱼补钙补维D面对雾霾天,聂宏教授提醒,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因为此类人群抵抗力较弱,钙需求量很大。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9. 观音救命 真实不虚

    新竹地检署观护人昨到悔益家中访视,看到他的改变,感动得红了眼眶。当年28岁的悔益,因为替受欺负的妇人讨公道,酒后带小弟找对方理论,口角中失手...死对方,一审法官判他...。一晚,悔益梦见自己走上刑场被枪决,中弹倒下时,他突然疼痛身醒来,便看见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今天的悔益重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悔益在台北监狱服刑时,因表现良好被分发到艺术班,从没学过画的他第一次接触画笔。

  10. 这个姓氏的清朝后宫只有6人 个个尊贵至少都是皇贵妃

    清朝后宫总共就6个姓佟佳的女人,她们的封号最少都是皇贵妃。努尔哈赤元妃>清朝后宫六位佟佳氏女子分别是:努尔哈赤的元妃、顺治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道光的孝慎成皇后、咸丰的端恪皇贵妃。康熙帝即位后,她得以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完全是母凭子贵。不过,佟佳氏活到了宣统帝时期,经过尊封最终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