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云端之上 污泥之中

云端之上 污泥之中

  董其昌其人  

  近来笔者对董其昌的书法及其山水画发生了兴趣,看了很多董其昌的传世作品,越看越敬佩这位明代文化名人,进而很想了解一下这位大师的生平及其背后的故事,但看过之后,震惊不已。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对艺术家及文化名人怀有一种迷信情结。如果是这样,董其昌的所做所为一定会令你大跌眼镜。这位大师的人生真相,就像一团迷雾,比他的艺术更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董其昌少年时即负盛名,家中富有,喜好书画,神宗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做太子太保等职。

  在当时董其昌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僚、乡绅,其艺术成就不同凡响。他是“华亭派”的主要代表人,诗文、书法和鉴赏人称“三绝”,无人能敌,而其绘画在当时就被奉若珍宝,被尊崇为“本朝第一”。

  然而,这位艺绝四海的文化名人在历史上却是一个罕见的衣冠禽兽。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董其昌从湖广提学副使任上辞官回松江赋闲。居乡期间,横行地方,欺压良善,抢男霸女,在家中招致方士专攻房中之术,甚至淫童女以采阴补阳。当时董其昌国家有俸禄,自己有润笔,集富豪、乡绅和雅士于一身。他生活骄奢淫逸,曾用尽心思将一个同僚的孙女娶来做妾,并 ... 了小妾的妹妹。他家有良田万顷,却极少向 ... 纳税。为了扩建豪宅,逼迫附近百姓搬迁。为了牟利,开设妓院。不仅如此,董其昌还养了一群恶痞,平时放债霸产、 ... 民女,因其在朝廷势力很大,百姓敢怒不敢言。

  但终于因为一件突发事件,使积聚已久的民怨暴发出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生员陆姓兆芳,差遣婢女绿英送礼给董其昌祝寿,董其昌趁机 ... 绿英。绿英乘隙逃回陆家。于是董其昌父子指使二百多名家奴冲进陆家破坏捣毁,打散其家人,抢走绿英,并将其家资抢掠一空。陆生员喊冤无门,地方官府不敢办案。

  消息传开后,当地人义愤填膺,有人把董氏父子的恶行编成话本《黑自传》,在民间传唱。不巧,有个叫钱二的说书人正在说唱《黑白传》时,被董其昌的家奴陈明路过听到,把钱二捉起来,严刑拷打。钱二受不了挨打,随便招供,就说脚本是生员范昶提供的。范昶被抓来,羞辱一番,才放回家。

  范昶不堪折磨,回家后不久便死了。范昶与董家有姻亲关系。范昶83岁的老母冯氏依仗这层关系,携范妻龚氏及三名女仆往董家分辨清白,沿途边哭边 ... 。董其昌知道后,先令奴仆将其乘坐的轿子砸毁,后将范家婆媳及女仆带到家中,闭门毒打后又将冯氏推入沟壑之中,范妻和三个丫鬟惨遭 ... 之后脸上被涂满污泥,衣服 ... 示众。她们上无蔽体之衣,血流至足下,下乏遮羞之布。观看者摩肩接踵,人人发指,皆称董氏之恶可谓造极。

  董其昌的恶行终于导致民怨沸腾,几天内控诉的传单传遍各县,明万历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民愤终于爆发了,上万名怨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董府团团围住。董家找来两百多名打手相助,两方大打出手,场面混乱。董府被纵火,雕粱画栋连同书画篆刻收藏,付之一炬。董其昌带着家人和奴仆连夜逃走。

  都说书画可以陶冶性情,涵养气质,但通过董其昌的所作所为,使我们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矛盾,在这位艺术大师光鲜的外表下,掩盖着的却是一个丑恶的灵魂。解读董其昌现象,评读他的人生态度、处世准则和人格境界,真是意味深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社会成就可能会掩饰人的诸多缺点甚至罪恶,但不能从本性上改变一个人。一旦有适合表演的舞台或滋冒生长的气候、环境,他的本来面目就会暴露无遗,董其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对董其昌,《明史》评价其“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或许此话非虚,但这么一个俨然出世仙风的形象的另一面,却又是如此的道貌岸然,猥琐低劣,这种人格的两面性,古今中外应该说并不罕见,究竟哪一面是真实的?其实按照《圣经》的观点,人生来有罪,而在中国传统法家的观点中也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犯,不犯罪是因为没有条件或畏惧律法或其他约束而不敢。董其昌的恶行正是因为其尊贵的社会地位与身份为其提供了为所欲为的机会,其超越常人的艺术才华又成为其骄傲自大、藐视他人尊严的资本,也使一些当权者过渡纵容、默许,最终导致了这个本应为人敬仰的艺术大师,害人害己,并背上千古 ... 名。如此看来,同时作为艺术大师和特权阶层,董其昌表现出的两方面的特质,虽截然不同,但却都是人性真实的一面。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否认董其昌在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我们也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与分析其作品。

  传世作品点读

  董其昌专长于画山水,宗法董源、巨然、高克恭、黄公望、倪瓒等,尤其看重黄公望。他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注明,虽然是摹古,但却有鲜明的自家风格。董其昌在书法上也有杰出的成就和见解。因此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董其昌在创作上极为勤勉,又属高寿,因而传世作品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大多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也有一些传承有序的作品近年在拍卖场上现身,并受到了国内外艺术市场的普遍关注。例如,1989年6月纽约拍卖过的《婉娈草堂图》以165万美元成交,此画曾为王鸿绪、安仪周、乾隆收藏,著录于《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石渠宝笈三编》,画面空白处则填满了各名家题跋。1990年也有五幅作品在美国上拍过。此后,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兴起,董的作品更是频频现身。例如2001年他的《楷书十五开册》被中国嘉德拍至170.5万元;2002年又有两件精品现身拍场,其中《山水图》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242万元拍出,《楷行书临诸家帖手卷》被北京翰海拍至174.9万元。2003年嘉德秋拍会上《采菊望山图书画合壁》手卷以781万元成交。2005—2006年间,拍卖场上又出现了多幅董其昌的书画精品,且均拍出天价。例如:一件《山水卷》在2005年翰海春拍上以995.5万元拍出,另一件广东保利2005年推出的董其昌《青绿山水》手卷,拍得1375万元。同年,嘉德秋拍上的《风亭秋影图》也以671万元成交。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会上,又有一件董其昌精品出现,其1620年创作的《书画小册》引起了藏家们的普遍关注,该画册曾藏于清代宫廷,无论笔墨和材料都极为讲究,乾隆皇帝也对该幅作品赞赏有加,不仅题书歌颂,更于辛卯 年(1771年)临摹过一次,此册终以4848.75万元落槌。2008年底,在艺术品市场一片低迷声中,中国嘉德推出的董其昌仿古书画册以918.4万元成交。

  总之,董其昌作品很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赝品不断充斥市场,至今在民间精品已难得一见。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欧美收藏家喜欢他的书画,但由于难辨真假,也不敢轻易出大价购买。反之,一旦能确认是真品,则不惜重金争相抢购。

  以下我们就将其代表性的作品略选一些,与读者朋友共赏。

  《余山游境图》轴纸本墨笔纵98.4厘米横47.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其昌72岁时乘船畅游江南行至龙华时,回想起前一日所历之湖山佳境,兴趣所至,即诉诸笔墨,以供自娱。其所写佘山位于今江苏青浦县境内。董氏以行书笔法入画,笔势秀逸简淡,笔力纯正浑穆,画面形象地展现了佘山境内湖光山色的疏淡幽静之美。

  《青弁图》立轴纸本水墨纵225厘米横66.88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师董源画法,部分采用传统的笔墨结构,但此画面平面感强,山石屈曲的结构和笔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一种新奇感。作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笔墨,具有了更独立的审美价值。

  《林和靖诗意图》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高逸图》立轴 纸本 水墨纵89.4厘米横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的是一河两岸,近处平坡数块、杂树三组,远处低丘矮山数叠。画法近于倪云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带、披麻兼用,而以侧笔为主。杂树画法和云林法有异,用柔浑的笔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全图给人依而不繁,旷而不空之感。

  《葑泾访古图》立轴纸本水墨纵80厘米横2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挢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秋兴八景图》册页纸本设色上海博物馆藏

  《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

  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认识你自己”,耶稣也曾对那些试图用石头打死犯 ... 罪的妇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我们可以一边赞赏董其昌艺术的高妙,一边鄙夷其人品之卑劣,但更要警惕自己内心的邪恶。本文收尾之际,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西欧一句洞察人性的谚语:“如果没有约束,我们距离邪恶有多远?”

  来源:《收藏界》 2009年第03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云端之上 污泥之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4.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5.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6. 从中外历史上的文人看 你们认为的所谓「 ”斜杠青年”能有多跨界

    要学习鲁迅先生,永远对青年充满希望,爱接近她们,爱向他们学习。斜杠青年不知道按谁的定义,比如学艺术史、当过策展人、然后写小说、而且研究文艺复兴,还出了书,在美院上课。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斜杠青年了吧。

  7.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8.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9.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清代月曼清游图册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10.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随机推荐

  1. 车载斗量成语故事_成语“车载斗量”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车载斗量 【拼音】chēzàidǒuliáng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成语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 自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即被吴国擒获杀害。刘备和关羽亲同手足,噩耗传来悲痛万分。他当即带领70万大...

  2. 汉武帝有几个姐姐?汉武帝姐姐简介

    西汉帝王刘彻,她的亲生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母亲是皇后王娡。王娡共有4个女儿,这四个女儿都是的姐姐。因此,汉武帝的姐姐分别是金俗、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二、二姐姐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生姐姐,平阳公主一生有三任丈夫。曹襄的妻子是汉武帝与卫子夫的长女卫长公主。隆虑公主,嫁给了隆虑侯陈蟜,生有一子昭平君,儿媳为武帝女夷安公主。

  3. 梦见马腿

    周公解梦梦见马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马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益肺润燥秋季养生粥

    适当食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5. 冬季怎样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自我保健...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6. 梦见自己欠债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欠债的梦,象征你要承担责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领悟人生的意义,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商人梦见欠债,预示生意上会获利。梦见欠债不还,梦见他人欠自己的钱,从周公解梦来说,则有可能会跟对方发生抵触摩擦。梦见被老师责...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7. 道义之交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àoyìzhījiāo【解释】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出处】【例子】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相关】百度“道义之交”

  8. 梦见数字六:商人梦之,发大财,扩大规模_周公解梦梦到数字六:商人梦之,发大财,扩大规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数字六:商人梦之,发大财,扩大规模好不好

    在梦中,数字六象征好的运气。正在恋爱中的人梦见数字六,暗示做梦的人将会有一个甜蜜的爱情,恋人对自己十分地喜爱,两个人的关系也是十分稳定,有可能就此结婚了。已经结婚的人梦见数字六,暗示做梦的人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夫妻恩爱,家里尊老爱幼的气氛浓厚。商人梦见数字六,暗示做梦的人将会有大的财运,能够发大财,并且能够扩大生意的规模。

  9. 偿还千刀孽债

    偿还千刀孽债>前清时,松滋县临湖镇是一个很大的集市,居民很多。悟轮禅师看大锅内连汤都没剩下一点,拍手大笑,立即升座,高唱偈曰:“李儿郎、李儿郎,千刀孽债今已偿,快出产门转人身,两天两夜闷煞娘。”原来那口猪就是婴儿的前身,夙世的因果孽债,前身还欠千刀剁砍,还要供大众吃尽其肉,才能还清夙债而转身为人。以千刀来剁他的身,并煮吃他的肉,看来非常残忍,绝不是慈悲为怀的出家人所为。

  10. 大洪水的传说-伊拉克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洪水的传说。鸠什特拉仿佛看到了洪水中丧生的同胞,泪水扑簌,簌流得像断了线的珠子。伊亚还说,只有建造一条宽度和深度一样的大船,才能抵得住大洪水的冲击和浸泡,帮助人类度过这场劫难。如今,大船在洪水中飘摇,前途莫测;造船的人们,有多少已葬身洪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