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近现代黄节行书诗轴我们这里欣赏到的是黄节的行书轴。款中“越园”是指余绍宋,故此作是为贺余绍宋50岁生日而作。有资料说黄节书法宗米芾,旁及《马鸣寺碑》。黄节学米,也没能逃出这个窠臼。黄节书法写得放松自然,撇画细劲并带有波折,是其特色所在。这些特点在黄节的这件行书作品中也有表现,如“平”、“君”等字。虽然黄节的书法中见碑见帖,但两者结合得比较和谐,十分难能可贵。
[专家点评] 近现代黄节 行书诗轴
我们这里欣赏到的是黄节的行书轴。此作为纸本,纵103厘米,横23厘米,浙江省图书馆藏品。款中“越园”是指余绍宋,故此作是为贺余绍宋50岁生日而作。
有资料说黄节书法宗米芾,旁及《马鸣寺碑》。米芾书风多变,或英俊剽悍,用笔迅疾;或超逸俊迈,自然天成;或稳健凝重,气魄雄强;或跌宕生姿,变化莫测……不一而足。米芾书法是灵气、天资、功力再加上癫狂诸多因素的结合体,非一般人可以强学得来,因此,后人学他,大多是只像一点或一个方面。黄节学米,也没能逃出这个窠臼。从这帧作品看,黄节学米的痕迹并不十分明显,但个别字及一些点画上又实实在在有米芾的影子,如“江”、“水”、“更”、“云”等字便是。
黄节书法写得放松自然,撇画细劲并带有波折,是其特色所在。另外,他在写折笔时以圆转为多,顺势而下。相对而言,钩画不太理想,单薄而机械,有过于随意之嫌。
黄节书法结字颇有几分生拙的味道,再加上字与字之间牵连极少,表现得很独立,故而显得老成持重,丝毫没有米书那种天马脱衔、追风逐电、热情奔放的特点,反倒有几分碑意,这就是黄节学《马鸣寺碑》的结果。《马鸣寺碑》为北魏时真书,它的点画丰厚浑劲,横折竖笔饱满,横笔起伏变化,用笔方圆结合、刚柔相济。这些特点在黄节的这件行书作品中也有表现,如“平”、“君”等字。虽然黄节的书法中见碑见帖,但两者结合得比较和谐,十分难能可贵。
黄节(1873——1935),广东顺德人,字晦闻,又字玉昆,别署佩文、黄史氏、蒹葭楼主、甘竹滩洗石人等。清末与章太炎、邓秋枚等人在沪创国学保存会和国粹学社,主笔《国粹学报》。1908年参与发起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人称为“南国诗人”。又因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被称做“诗人厅长”。历任高等学堂监督、北大教授、广东通志馆长等。1929年兼清华研究院导师。为广东简朝亮弟子,工诗,著有《蒹葭楼诗》、《诗学》、《诗律》、《阮步兵咏怀诗注》、《曹子建诗注》、《汉魏乐府风笺》、《周秦诸子学》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