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

书圣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  说到王羲之,自然要和<<兰亭序>>连在一起,这是他千年绝妙而又惊天动地的代表作品。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拓宽了我们的欣赏,透过流光溢彩的万千书法家,便能够体味他的全部书法之意。王羲之的书法气魄,渗透古卷,扑面而来,笔锋所及,一一融化在字里行间,赢得...

宋徽宗赵佶创造了什么字体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及其书法

接下来请欣赏宋徽宗的瘦金体和书法。>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宋徽宗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赵佶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

三朝元老-叶向高

沈一贯罢职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叶向高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当时,神宗已久不视朝,阁臣李廷机又因受舆论攻击,居家不理政,内阁中仅剩叶向高一人。叶向高因是朝中清流的代表,被列为东林党首魁。公元1627年,熹宗去世,叶向高亦于同年病逝,享年69岁。明朝“三朝元老”叶向高字进卿,又字台山,“工诗文,精棋艺”是人所共知的。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薛稷简介

薛稷简介  薛稷(西元678——742年),河东汾阴人,他是魏征的外孙,为诗人薛道衡的曾孙。  薛稷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比较少,他的书法比较接近褚遂良的字,并堂融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书法,所以薛稷的字可以算是在研美之中带有几分的刚劲之气。薛稷与虞世南、褚遂良、欧阳...

心善客厅书法横幅的图片 小细节教你书法的鉴赏

客厅书法横幅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仪式感。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商辂行楷《浙藩送行诗序》书法艺术赏析

商辂书写《浙藩送行诗序》时已是70高龄,人书俱老。历史上对《浙藩送行诗序》这件作品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评价。>>世存商辂书法作品不易见到,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浙藩送行诗序》绢本行楷就可以看出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高度。>>根据《浙藩送行诗序》的书法艺术水平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学习书法的字帖来欣赏和阅读。

... 年轻时的字迹,颠覆认知!

我们来看看...年轻时候的字迹:你原以为,>毛主席年轻时的书法就很潇洒奔放。直到青年时候,主席的书法味道愈加浓厚。>...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就选择了最能体现其浪漫豪放情怀的草书,>即使其行书也带有草意。>可以说,>...的书法与其诗词一样,>都成为他伟人风范的绝好写照。霸气是...书法中的一股雄放之气,>气势咄咄逼人,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节奏铿锵,一泻千里。

“年轻人不亲近传统文化?”方文山笑了

>方文山:你们的设定是年轻人不亲近传统文化>千年前,1113年仅18岁的宋代少年王希孟,挥笔绘下了足以与千里壮阔国土相辉映的旷世巨作——《千里江山图》。我首先讲的是,你们的设定是承认年轻人不亲近传统文化,所以才会希望他们亲近。>他们不亲近传统文化,亲近什么?

曾国藩、康有为盛赞都张裕钊书法 日本人将其学会后发扬光大

在中国历史上,张裕钊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在书法界的名气却很大。此人不仅被曾国藩、康有为盛赞,而且还在机缘巧合之下,将书法艺术在日本发扬光大。他在曾国藩的门生之中,出类拔萃,被称为“曾门四弟子”。这是曾国藩在日记、家书中,对于学生的最高评价。>二、康有为最欣赏的书法家>虽然张裕钊在仕途上极为不顺,但他的书法艺术却赢得了相当多知名人士的盛赞,康有为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