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图解涿鹿之战:对上古文明的一种合理猜想

在史书的记载当中,涿鹿之战是炎黄二帝联合对抗蚩尤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战之后原始华夏族定鼎中原,因而我们今天都被称为「 ”炎黄子孙”。但矛盾的爆发点为什么会在河北涿鹿?交战双方代表的族群分别从什么地方而来?为什么后世普遍认为蚩尤部落的文明程度更高?这些问题大多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因为年代久远,历史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逐渐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在口口相传中变成了神话,以至于流传到今天的除了一些天马行空的神魔小说,再没有更加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一次我们就尝试着将历史还原,看看上古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 炎黄部落从西面的黄土高原而来,这点从古至今没有疑问,可关于蚩尤到底源自东夷还是南蛮却众说纷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试着推导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假设蚩尤从南方的长江流域而来的话,从上图涿鹿的位置来看,战场显然太靠北了。当时的中原腹地被原始华夏族牢牢占据,那么当蚩尤的部众从南向北朝涿鹿拓展的时候,为什么放着富饶的河洛之地不去劫掠,反倒徒步千里去往涿鹿呢?再者,就文明程度而言炎黄部落是不敌九黎部的,在前者还在使用石器和棍棒的时候,后者已经开始装备青铜器。而据我们所知长江流域的开发要比黄河流域晚得多,假如蚩尤真是代表南蛮的话,如何解释其生产力水平比炎黄高出一大截? 既然蚩尤不可能是南蛮,那就只剩下一种情况——东夷。为什么不可能是西戎或者北狄呢?很简单,戎也好、狄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群牧民。生产属性决定了他们对中原的劫掠往往是抢了就跑,而像涿鹿之战这种争夺天下的决定性战役,戎狄们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欲望。从黄河一路奔腾而来的地势上看,以山东丘陵为根据地的东夷在对华北平原的渗透上显然比局限在渭河平原的炎黄部落更有优势,这也是龙山文明问世于山东半岛的原因之一。彼时从陕北高原走下来的原始华夏族已经习惯了在渭河平原的农耕生活,随着人口的增长,他们需要向东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要与自东向西扩张的东夷部落产生冲突。 换言之,此时的夷夏并立本质上就是以太行山为界的东西对峙,而最终矛盾爆发的地点也是位于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处,亦即涿鹿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相信有不少熟知中国地理的人会嗤之以鼻,因为渭河谷地又称关中平原,四周被山岭包围,因而向东最便捷的路径就是崤涵通道。那么炎黄与蚩尤决战更大的可能应该发生在崤涵通道出口处的洛阳盆地,怎么会跑到北方的燕山脚下呢?这就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即「 ”便捷”不等于「 ”唯一”,也就是说除了崤涵通道之外还有一条道路可以直通华北平原。那么这条道路在哪里?相信很多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在与河北一山之隔的山西,而且其末端正好就是涿鹿。 接下来我们把地图放大,看看从这片「 ”华北屋脊”上能否寻找到什么端倪。很明显,山西的地形属于「 ”两山夹一谷”,近似平行的吕梁山和太行山形成数个南北贯通的大盆地,从北向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其中大同盆地东部经桑干河与华北平原连通,南部尽管与剩余四个盆地隔着恒山山脉,不过就其险峻程度而言,这道低矮的山梁远远挡不住人们开拓土地的决心。最南端的运城盆地隔黄河与关中平原相望,所以在历史上也被称为「 ”河东地区”。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炎黄部落跨过黄河,就可以顺着山西谷地一路进入华北,而涿鹿刚好就是华夏与东夷势力交锋的临界点。 尽管「 ”山西谷地”是华夏先民自关中进入华北的一个选择,但在同等条件下人们肯定更愿意走相对便利的崤函古道,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华夏族人不得不绕行山西呢?很显然,在那个崇尚武力的年代,能够迫使一个部落「 ”弃近求远”的因素只有一个:战败。如果你还记得「 ”阪泉之战”的话,应该明白炎帝与黄帝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大家虽属同族,但争夺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依然存在。关于「 ”阪泉之战”与「 ”涿鹿之战”的先后次序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黄帝先在阪泉击败炎帝,然后在涿鹿干掉蚩尤;也有人说是炎黄先在涿鹿合作打垮蚩尤,接着炎帝又在阪泉败于黄帝。不过对我而言,我更愿意相信第一种说法,原因就在于那部分放弃崤函古道而远走山西的华夏先民,他们极有可能是与东夷接触之前就已经败于黄帝的炎帝部落。 距离相差无几 当炎帝一部经过漫长的「 ”山西谷地”终于进入涿鹿时,黄帝已经先期在洛阳盆地经营日久,因此后者的根基远比前者牢固得多。从地图上看,山东半岛距离涿鹿与洛阳的距离相差不是很大,那么东夷人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应该是同时与炎黄二帝产生接触的。从古至今,「 ”柿子先挑软的捏”都是不变的游戏法则,此时对蚩尤及其部众来说,炎帝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攻击目标,于是「 ”涿鹿之战”爆发了。讲到这里,可能又有读者会产生疑问,毕竟史书明确记载黄帝才是涿鹿之战的主要力量,此时怎么变成了炎帝?难不成黄帝从河洛地区千里北上驰援炎帝?部落时代的人们应该没有这么高的战斗素养吧?不错,上古先民确实没有这么高的战斗素养,而且黄帝也没有义务劳师动众去支援炎帝,但有一样东西却足以促使黄帝投入战争,那就是诱惑! 直取泰山 试想东夷的主力全部投向北线,面对正面空虚且盛产青铜的蚩尤部落,黄帝一族没有理由不心动手痒。因此这部分华夏人最直接的 ... 动作不是北上支援炎帝,而是挥师向东,直捣黄龙。证据便是黄帝在击败蚩尤之后封禅了东夷的圣山——泰山,这也成为后世帝王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从结果来看,黄帝的作战行动虽然起到了「 ”围魏救赵”的效果,但其初衷却不是为了救援炎帝,而更重要的是此战一举奠定了黄帝的霸主地位,以至后人虽认同「 ”炎黄子孙”的说法,却往往以黄帝为尊。

图解涿鹿之战:对上古文明的一种合理猜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一篇文章读懂:上下五千年, ... 血统的来龙去脉

    失败利承认成功者的统治地位,成功者也没有残酷地迫害失败者;文化上双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彻底融合。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周人有可能间接甚至直接受到西亚文明的影响。不久秦便被汉取代,古...正式形成。匈奴人属鞑靼,阿尔泰语系,基本上与...同时形成,稍早于...,并与...展开了数百年的对峙。

  3. 考古发现楚国并非「 ”芈”姓「 ”熊”氏,这可能来自秦王朝的丑化污蔑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篇文字就来聊聊本人姓氏的来历。之前有次在某平台看到有人给拙作《先秦古国志》差评,理由居然是「”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日本人,买到书打开看作者简介才知道是江西人!被骗了。”这个理由实在有点……后来上度娘一查,才知道日本还真有这个姓氏。日本有个学者叫

  4.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5.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6.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生平

    年轻时的黄帝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炎帝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建都设官,号称黄帝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的儿子们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7.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8. 黄帝崇拜缘何而来?为何梁启超等人相信中华民族起源于昆仑山?

    郑州炎黄故里中华五千年文明由黄帝开国、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的说法,实际是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春秋以前的文献如《诗经》、《书经》所载最古之帝王皆止于禹,不曾提及黄帝、尧、舜。《论语》、《墨子》、《孟子》等书则上溯至尧、舜而不及黄帝。作为儒教文明,它的中心人物只可能是孔子,而不可能是黄帝。近代中国的「”黄帝热”与拉库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的学说之传入日本有关。这位法国学者是泛

  9. 最早 ... 都跑南方了?为何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后代依旧在中原?

    图:衣冠南渡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历史记录了3次衣冠南渡,最初的中原人因战乱大都逃到南方了,那为何中国最古老的几个姓氏后代,至今却依然留在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呢?这些古老姓氏,最初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区,那如今这些古老姓氏的后代们都在哪呢。徐国灭亡后,后人以国为姓,徐姓大多来源于此。

  10. 华夏姓氏起源分支表: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到底是谁的子孙?

    到底是谁的子孙?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姓氏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随机推荐

  1. 保加利亚墓葬中发现的古代扇子和头形罐的骨架

    大约1800年前,黄铜的balsamarium显示了一个戴着猫皮帽子的男人的头。考古学家报告说,在一个1800年前的罐子旁边发现了一具古代体育迷的骨架,这个罐子形状像摔跤手或拳击手的头,可能是他的鼻子骨折了。它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控制色雷斯的时期,色雷斯是一个古老的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区。

  2. 从善因通向善果

    从善因通向善果>当我们身体生病,疼痛难忍时,心不能着急。你要相信因果,要诚心忏悔,这样才能消除偷盗的恶业,消除贫苦的果报。我们真正开悟证悟以后,有修行,有很高的成就了,那时我们才能做到不受因果,可以超越因果。之前,我们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然后去转变因果。

  3. 不怕加班累成鬼,就怕领导拖后腿

    不怕加班累成鬼,就怕领导拖后腿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家领导破釜沉舟他的领导暗中使坏公元前208年,张耳和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之城,情况危急。此时,张耳的儿子张敖以及刎颈之交陈余皆在巨鹿附近,但评估当时的形势后,都选择了按兵不动。最后,还是西楚霸王项羽发兵,解了巨鹿之围。

  4. 唐朝末年董昌为何会称帝?董昌最后是怎么败的?

    董昌将这些人手臂上刻上“感恩”等字以为誓,将这些人编成军队,称为“感恩都”,这些人的亲属前来送别,个个号泣大哭。董昌见了,更是高兴。但碍着董昌原来是自己的上司,不便发作。>董昌自立为帝,令朝野震惊,尤其是朱温,更是勃然大怒,朱温自己有野心,有当皇帝的企图。>朝廷的诏书随后下达,以昭宗皇帝的名义削夺董昌的官爵,封钱镠为彭城

  5. 公案 十五、真是你的?

    净空法师有一年在香港讲经,有一个居士的金银珠宝很多,放在银行保险柜里。到了银行经过层层的鉴别,再由守卫护送到保险库,进入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取出金银珠宝,这时法师说:‘这是你的?你就这么一点点?’居士当时心里很不痛快。只有放在银行保险柜,一个星期去打开看一下,我说:‘如果这样算是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都是我的。’为什么?愚痴可怜,虽然念佛,心里还是牵挂这些,你说糟糕不糟糕?

  6. 晚睡早死?夜猫子可能早死

    对“夜猫子”来说是个坏消息:英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那些经常熬夜、睡在日出后很久的人,早死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涉及近50万人,研究发现,自称“夜猫子”的人在6.5年内死亡的几率比自称“早起”的人高出10%。这一发现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即夜猫子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即使考虑到这些情况,研究仍然发现在研究期间,晚上的人死亡的风险略高,与早起的人相比,这项研究无法确定夜猫子与早死风险之间联系的原因。

  7. 观口唇看出你的富贵贫贱_看相大全

    ,诗词歌曲都是由口里唱出来的,功名利禄很多是口德挣来的。其中口为出纳官,纳入饮食维持生命活动,为身之仓口;吐出言语表达思想感情,为心之门户。从精神层面讲,口也有“德”、“贱”之分。口能容拳者,出入将相。开口不露齿者,多深谋远虑,或为军师幕僚,或掌军机大权。而口小或口如一撮者,贫穷低贱。嘴与五官搭配看一生的财运_看相大全

  8. 尉迟恭娶「 ”黑白夫人”这对姐妹花是怎么回事?

    尉迟恭娶「”黑白夫人”这对姐妹花是怎么回事?尉迟恭让人羨慕的事,是他在《说唐全传》等书里,又一下子娶了黑夫人和白夫人这对姊妹花。黑夫人在《说唐全传》、《兴唐传》等书中,叫黑素梅,对黑夫人的容貌,《兴唐传》里有这样的描述:芙蓉开在黑池边,浑如一朵水青莲。她是宋义王孟海公的二夫人,那么,大夫人是谁?那就是白夫人。隋朝天下大乱后,历史上的孟海公在山东揭竿而起,自封为宋义王。山东离河北很近,而河北有位更狠

  9. 梦见很大的床

    周公解梦梦见很大的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大的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什么心十什么成语 | 历史新知网

    万众一心-心想事成------一马当先-先声夺人------心什么什么一(成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