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平原省的筹建由此拉开帷幕。然而平原省仅仅成立三年之后便被撤销,从今天来看,平原省被撤销完全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如果不撤销的话,平原省将会成为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省,因为当时划入平原省的地区都是现在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如此贫穷的省份,恐怕即使不撤销也会被历史所淘汰。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被河南和山东吞并,平原省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众所周知,中国的行省制度是从元朝时开始的,在元朝之前,中原王朝曾经尝试多种制度来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周代的封邦建国到秦朝时期的郡县制度,王朝管理地方的制度经历了上千年的探索,武王伐纣后,周王朝定鼎天下,为了更好的管理地方,武王大封功臣和诸子于地方建立属国,其中山东地区便是周时齐鲁两国所在地,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宗主地位逐渐衰弱,尤其是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东迁洛邑,郑伯便与周平王开战,周平王被郑国将领一箭射中,从此周天子的地位形同虚设,天下群雄逐鹿,各国诸侯窥伺神器,都有问鼎中原的野心,这才有了春秋战国千年乱世。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对于管理地方制度曾提出多种设想,其中两种方案被大臣支持,一种是仿照周例,重新封邦建国,一种是实行推行商鞅主张,推行郡县制,秦始皇经过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从此天下归于一统,诸侯乱局不复存在,然而秦经二世而亡,刘邦灭秦与项羽之后,建立西汉王朝,在地方制度的选择上汉高祖刘邦选择郡国并行制度,由于是草根出身,刘邦更加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终身享受富贵,于是便将诸子分封到各地,同时推行郡县制度。 然而七国之乱让汉景帝产生了废除藩国的想法,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一问题才得到根本解决,汉武帝十分聪明,推行分裂诸侯国制度,将诸侯国分封给诸侯的各位儿子,让诸侯国越来越小,到最后自然消亡,因此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树立起了中央的绝对权威。 郡县制到后世基本定型,然而到了元朝时期,形势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由于蒙古铁骑太过彪悍,从一个小小的部落最后成为富有四海的蒙古帝国,统治区域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为了统治如此庞大的区域,成吉思汗先是为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封了四大汗国,元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在中原推行行省制度,所谓的行省制度便是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省份,今天我们的行省制度就是沿袭元朝旧例,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非常有特点。 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汉族老百姓聚众造反,元朝统治者想出一个办法,先将沿袭上千年的原有的区域规划打破,然后又将原来隶属于不同区域的地盘划分到一起重新组成新的省份,形成新的行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各区域老百姓的文化语言习俗各有不同,最终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谁也没有能力统一习俗和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反对力量,但是元朝残暴的统治已经引起了全国老百姓的愤怒,可谓民心丧尽,元末天下大乱,红巾军起义点燃起义烽火,统治中原仅80余年的元王朝最终早在农民起义军的燎原之火中覆灭。 明朝时期行省区域进一步细化,全国已有十八行省,清朝时期疆域扩大,已经形成了今天行省区域雏形,行省名称也已经固定,然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的设置行政区域,中央 ... 取缔了热河等省份,又增加了一个新省份,这便是平原省,平原省在日伪时期已经存在。 1945年5月华北解放,中央 ... 决定以旧省界为基础,并照顾到经济条件、历史关系及自然条件等划分为河北省、山西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并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平原省,并决定由冀鲁豫区党委负责平原省的筹建工作。平原省的筹建由此拉开帷幕。然而平原省仅仅成立三年之后便被撤销,从今天来看,平原省被撤销完全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如果不撤销的话,平原省将会成为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省,因为当时划入平原省的地区都是现在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如此贫穷的省份,恐怕即使不撤销也会被历史所淘汰。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被河南和山东吞并,平原省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参考文献:《中国行政区域史》
本文标签:中国古代史河南经济汉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