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句恶语,五百世受苦来偿还

往昔,有一位名叫欢喜的牧人,在离佛不远处,听见佛陀在说法,他就倚杖站立,听佛说法。这时,有一只青蛙也在河边,牧人的手杖正好拄在青蛙背上,皮肉穿洞。虽然遭受此痛,但青蛙很有善心,它想:我如果出声,必定会使牧人的心散乱,障碍他听法。所以,它就一直忍受着疼痛,而且对世尊发起了清净的信心,死后生在四天王天的天宫之中。牧人听法之后,将手杖抛于一边,来到世尊面前,顶礼佛后祈求世尊开许他出家,受近圆戒成为比丘,修习清净梵行,奉事世尊。世尊让他将牛 ... 付主人,处理好之后再来。牧人礼佛后便离开了。他一路大声说:“我有大怖畏。”就这样走得很快。和欢喜一起牧牛一百位同伴,见他心怀畏惧,便关切地问:“仁者,你有何怖畏?”他回答:“生怖、老怖、病怖、死怖。”牧牛人听后,也随他一起走。其他牧牛人、牧羊人以及路上遇到的割草人、砍柴人,都一起随着他走。凡是对面来人问他:“你究竟有何怖畏?”他就一直回答:“我怖畏生老病死。”这些人听了,都追随他到所住的聚落中去。聚落中的人们,远远看见一大群人,不知是何来头,于是心生恐怖,有些逃走,有些把财物藏匿起来,有些穿上铠甲准备应战。其中有些性情凶猛的人,直接冲出聚落,质问他们有何企图。牧人欢喜说:“我有大怖畏。”再问有什么怖畏,他又回答:“我现在担心畏惧生老病死。”这时全聚落的人心才平静下来。牧人欢喜把牛 ... 给主人之后,和五百人同来佛前,再次祈请世尊,开许他们出家受戒,净修梵行,奉事世尊。佛陀说:“欢喜,你和五百同伴,我开许你们在佛的善说法律之中出家,并受持近圆戒成为比丘,修持梵行。”他们出家之后勤修善法,最后都获得解脱。再说,一般转生天界时,天人会生起三个念头:我是在何处死去?现在转生何处?这是以何种业缘所致?此时青蛙生天之后,见到自己是因为对佛发了清净心,才得以解脱蛙身而生到四天王天,于是心想:“如果我只顾享受天人安乐而不去见佛,那就太没有报恩孝敬之心了,我应当先去拜见世尊。”青蛙天人以天人的装饰庄严身体和头部之后,就在当天的中夜来到佛前。一时弶伽河的岸边,光明照耀,天人以天花散于如来身上,顶礼佛后,坐在对面听佛说法。当时世尊观知天子的根性、随眠、意乐差别,就为他说法,使他开悟四圣谛,当即证得预流果。天子从心底生起大欢喜,礼佛后返回天上。当晚,比丘们见到一片光亮,心怀疑惑,便在早晨禀白世尊说:“昨天夜晚,是梵天、帝释诸天、四大天王来见世尊吗?”佛说:“他们没有来,只是青蛙天人来了。那是牧人欢喜听我说法时,有只青蛙被他的手杖穿破皮肉,它因为害怕出声惊扰牧人听法,并且对我发了清净心,所以就一直忍住疼痛,命终后生到四天王宫。昨晚是他来了,我对他说法,他听完后便返回天宫。”当时,比丘们心存疑惑,便请问世尊:“牧人欢喜和五百人,前世是造了何种业,以致今生成为牧人,而且在佛教中出家断惑,证得阿罗汉果。青蛙天子又是前世造了何种业而转为蛙身,后来又证得四谛。请世尊为我们解说。”佛说:“他们都是自己造业,自己受报。那是过去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有迦摄波如来出世,住在波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牧人欢喜当时在古佛的教法中出家,通达三藏,成为一名大法师。他善知轨范,又能持念讽诵,座下常有五百弟子随他学习、听取他的教诫。而且大众之中有诤论时,这位比丘能够善巧地使人和解,平息诤论。当时,有两位比丘心怀我慢,不肯去他那里起居问讯。有一次,这两位比丘和大众斗诤,因此才前来拜见大法师,顶礼之后陈白说:‘尊者,有一桩诤论,请您平息。’大法师心想:‘我若平息诤论,他们便不会再来。不如暂且退给僧伽,也不违法。’考虑之后,他说:‘我现在不知长者们诤论的事,你们去僧伽那里,事情可以获得解决。’大法师因为僧众之事,出门到聚落去。这两位比丘到了僧伽那里,僧众便把这件诤论平息下来。三藏比丘处理完僧事,回来后问弟子:‘那两位比丘有没有再来求我?’弟子们说:‘僧伽已经平息了诤论。’并将事情的经过具体叙述了一遍。三藏比丘听后生起嗔心,发粗恶语说:‘僧伽(这些比丘曾是牧牛人,才出家不久)这样处理事情,简直就象牧牛人的 ... !’五百弟子听了之后,也随声附和说:‘确实如您所说,僧伽断事和放牛人的 ... 一样。’当时的三藏比丘不是别人,正是今天的牧人欢喜,当时他的五百个弟子,就是今天五百牧人。因为过去对迦摄波如来的声闻弟子众口出粗语,使得他们在五百世中常作牧牛人。又因为他们曾在佛教中熏修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的善根,所以牧人欢喜和五百牧人如今才能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断惑,证得阿罗汉果。当时,青蛙天子也在迦摄波如来的教法中出家,他平时常修习禅定。有一次,他 ... 人间,来到一个聚落,住在寺院中。初夜时,他照常端坐摄心,准备入定,这时持诵比丘们都在念诵,听到念诵的声音,他的心不能安定(因为声音能障禅定),就想:‘今天改在中夜再入定吧!’到了中夜要入定时,持经比丘又在念诵,他又想:‘后夜再入定吧!’后夜他正端坐欲入禅定时,比丘们却变成高声讽诵。由于他没有离欲,心有嗔毒,这一次就心生嗔恚,口里说:‘这些迦摄波教法中的比丘,从早到晚发出蛙叫声。’当时习定的比丘,不是别人,正是现在的青蛙天子。他对迦摄波如来的声闻弟子口出恶语,以此恶业所感,五百世中堕为蛙身。后来,又因为对我发了清净心,所以才解脱蛙身而转生在四天王天。由于他曾在迦摄波如来的教法中修诸梵行,所以今天得以现见真理。我常常说,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因此你们应当舍弃黑业、杂业,修习白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句恶语,五百世受苦来偿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蛇吃青蛙

    周公解梦梦见蛇吃青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吃青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在饭店吃饭

    周公解梦梦见在饭店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饭店吃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有朋友来一起玩_周公解梦梦到有朋友来一起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有朋友来一起玩好不好

    梦见有朋友来一起玩,异性运上升。将有新的浪漫史产生。爱情战的武器,不外乎是...。最幸运的黄金时段将是晚上八点到九点。

  3. 康熙1719年就这表现?可知,难怪大清要亡了!己亥三百年祭

    今年是2019年,也是己亥年,盛大的国庆阅兵式标志着,真正的中华盛世开启了。

  4. 吴三桂叛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吗?

    但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吴三桂联合清兵灭了李自成之后,多尔衮竟把中原当成了自己的家,不走了。此时的吴三桂在与李自成决战后实力大大下降,根本无力对抗清兵铁骑。而且,吴三桂也不具备争夺皇位的动机。身为一代藩王的吴三桂显然没有必要将自己陷于这种不利的境地中。由此可见,吴三桂叛乱并非为了当皇帝、争天下,主要原因在于,他学明代沐英世代镇守云南的梦破碎后、为捍卫自己既得利益的一种铤而走险的举动。

  5. 面黄肌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iànhuángjīshòu【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之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例子】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近义词】面有菜色【反义词】容光焕发【相关】百度“面黄肌瘦”

  6. 郁闷无奈的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因为静默,你永远不会了解它蕴藏了怎样深沉如海的情感。寂寞的原因,也许是朋友不够多,但更多情况是你的世界太小。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人生的无奈。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残缺是美好的心态。我们要用不完美的我们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7. 苏瑰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人物评价

    而苏瑰到任后,两袖清风,分毫不取。当时,术士郑普思在雍岐地区召聚党羽,密谋作乱,被苏瑰逮捕下狱。不久,苏瑰改任吏部尚书,进封淮阳县侯。苏瑰认为此举不合礼制,在皇帝面前指责祝钦明。唐中宗虽知苏瑰所言有理,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祝钦明的奏请。苏瑰与宰相韦安石、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韦温等人被召入禁中,商议后事。苏瑰升任尚书右仆射后,却没有举行烧尾宴。

  8. 梦见辩解

    周公解梦梦见辩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辩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神奇的第一次放生

    神奇的第一次放生>每每想起那天的放生经历,实在是感慨世界的神奇与动物的灵性,虽千言也难以尽述其一,特此记录,一生相忆。下班后,想到曾经几次去德云市场未曾见过有龟卖,因此到公司附近的市场去转了一下,确实见到有两笼乌龟,但是没有一只象我梦里的那样,都没有那么大,最大的也只有斤余,而且都懒洋洋的,想到放生地点还没有明确、第一想法的德云市场还没去看,且这一笼更不知买哪只,于是开车回家。

  10. (王室)伪装者——詹姆斯二世之后的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斯二世国王的统治使斯图尔特王朝在英国终结。皈依天主教,詹姆士在基督教教派与英国圣公会教派之间的冲突中变得更加政治活跃,而英国圣公会教派本来是他作为君主的领袖,这引起了议会的极大关注,但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和他的女儿们的新教,人们普遍对他的努力将是永久性的担忧得到了缓解然而,1688年随着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的出生,以及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的出生和《放纵宣言》的重新发布,天主教获得了更大的宗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