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生死绿松石

清朝末年,在湖北武当山下住着一个秀才,名叫张兴德。他家境贫寒,到了上京赶考的日子,却拿不出盘缠。他有心接受邻居的馈赠,无奈寡母李氏是个很要强的人,硬是不肯。张兴德自幼由母亲辛苦带大,不敢违抗母亲之命。这日,村里又一个秀才凑足银两启程了,张兴德却只得背着锄头下地。他无精打采地来到田头,迎面就被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张兴德一看,原来是邻居陈居仁。陈家还算殷实,早就提出过要接济张兴德,却被张母拒绝了。陈居仁此时乐得手舞足蹈,拉着张兴德就给他看宝贝,说是在自家地里挖到的。张兴德一看眼都绿了,原来陈居仁手里拿着一块绿莹莹的小石头,石色温润细腻,正是本地出产的一种名贵石材,叫做绿松石,这可是给皇帝进贡的贡品。别看这石头只有一指长两指粗,可是价值不菲啊。张兴德心里既为他欢喜,又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看着陈居仁跑回家去报喜,张兴德也无心干活,转身回了家。路过陈居仁家后窗时,张兴德忍不住贴到窗前观看。陈居仁的老婆坐在梳妆台前摆弄着那块绿松石,因她背对着窗子,张兴德从镜子中把石头看了个真真切切。原来那石头上面还有一道墨痕,像一条小龙盘旋而上,头向右,很逼真。张兴德感叹一番,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一夜也没怎么合眼,闭上眼睛就是那块晶莹剔透的石头。眼看着天光放亮了,他披衣坐起身来,却看到窗外有个人影一闪。张兴德几步蹿出去一看,那人原来是陈居仁。陈居仁面带尴尬,支吾半天才说:“兄弟不是外人,我听人说啊,这样的石头要的就是一对。可是,我在地里找了大半夜也没找到。”说完,陈居仁就回家睡觉去了。张兴德却心念一动,自己何不去找找看,自家的地和陈家的挨着,说不定能在自家的地里找到。想到这里,张兴德直奔地头而来。张兴德一直翻到天光大亮,连绿松石的影子也没见着。正想转身回家,他忽然看见和陈家挨着的地上突然多了一块大石头。他走过去把石头搬开,石头下面的土很松软。他用手挖了几下,一块绿色的石头跳入他的眼帘。这块石头看上去和陈家那块相仿,也有一条墨痕,只是龙头向左。张兴德想起陈居仁说的话,难道这真是一对?张兴德把石头带回家给母亲一看,母亲大喜过望,这样一来,不但他上京赶考的银两有了,老母亲在家也衣食无忧了。就这样,张兴德把石头带到县城当了一笔钱回来。无奈的是,典当铺的老板都是骨上刮肉,压了一个极低的价钱。张兴德急着出手,也不敢多争,只好由着他们。兴许得了玉石带来了运气,张兴德进京赶考,只一次就高中了。但因为朝里没有熟人,他只能先在偏远的地方混了个小官,一晃就是几年。这一年张母过世,张兴德报了丁忧。等他三年后再想补缺,却被上司推三阻四。他知道这是上司向他要好处,可惜他在贫乡为官,哪里有什么积蓄?这一日,张兴德到上司府上探听消息。眼看着日上三竿,也不见个人影儿,他知道今天白来了,只好悻悻地离开。穿过花厅是个偏屋,张兴德透过敞开的屋门,一眼就看到八仙桌上放着一块带墨痕的绿松石。这石头化成灰他也认识,正是当年自己卖出的那块。这时,屋里传出上司刘大人的声音:“哎,王爷的寿辰临近了,只得了这么一块小石头,怎么拿得出手?”“绿松石不好求,大人不如另换一样。”“咱们这里能弄到什么宝贝?王爷什么没见过?”刘大人越说越不耐烦,“你快叫下人去寻,不论花多少银两,一定要弄到珍品。”张兴德忽然心念一动,这块小石头不值钱,可是如果跟当年陈居仁的那块凑成一对,可就价值连城了。想到这里,张兴德上前一步说自己能找到另一块玉石。果然,刘大人一听,喜出望外,并让张兴德马上还乡,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另一块石头。张兴德风雨兼程回到故里,一进村,见陈居仁家的房舍依旧。因为在他们那里有个风俗,得到绿松石不能张扬,也不轻易出手,多是留在家中,待有急用才能转手出卖。陈家没什么变化,说明石头还在。张兴德衣锦还乡,邻里都来祝贺。张兴德胡乱应付着众人,只拉着陈居仁的手不放。人群散了,张兴德迫不及待地问起当年那块石头来,说是有朋友肯花大价钱来买。陈居仁没想到张兴德问这个,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含糊半天才说石头早就没了。张兴德纠缠多日,可是不管他怎么问,陈居仁就是不肯说出石头的下落。这时刘大人也急了,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催促,弄得张兴德心神不宁。刘大人最后一封信写得很不客气,原来这里的县令就是他远房的侄儿,他说如果陈居仁拒不说出石头的下落,他就要不客气了。张兴德是官场中人,明白不客气是什么意思,为了一副字画逼死人的事他也见过,看来陈家是大祸临头了。夜里,张兴德迟迟不能入睡,他收到刘大人的信得知明天一早刘大人就亲自带人来搜石头。虽然这事不是他惹的,但陈家的祸事还是由他而起的。张兴德走出家门,不远处陈家还隐约有些灯光,张兴德走了过去。此时正是酷夏,家家都开窗开门的。张兴德到了陈家的后窗,看到陈家两口子对着一束豆大的烛光商议着什么事。“我说当家的,张大人问石头的事问得急,不如就告诉他实情吧。”陈居仁的娘子说道。“不行,如果张大人没当官,咱说说无妨,可是现在说出来,好像咱们要好处,这可违背了当初帮他的初衷。”陈居仁一直摇头。张兴德像是被钉在地上一般,一步也不能移动。难道当年他挖出的石头就是陈居仁的那块?不对啊,两块石头的墨痕分明是对称的,一个龙头朝右,一个龙头朝左。张兴德跌跌撞撞回到房中,坐在床上怎么也想不通。一阵混乱把张兴德惊醒,原来不知何时他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阵哭喊声传来,张兴德发现哭喊声正是从陈居仁家传来的。看来刘大人已经到了。张兴德跌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知怎么办是好。陈家被翻了个底朝天,刘大人还是没找到石头的下落,他命人把陈居仁一家带回县衙。“大人,这石头……”陈居仁一听说要把自己家人都带走,吓得哭出来,爬前几步刚要说,张兴德不知何时挡在了他面前。“刘大人,放了他们吧,石头我已经得到了。”张兴德严肃地说。“什么,得到了,快拿来!”刘大人喜形于色。“这个不妥吧,还是回到府衙,把事情讲清楚……”张兴德意味深长地递了一个眼色,然后和刘大人走了。刘大人一行刚走出武当县界,就被一条大河挡住去路,一行人只得下马等渡船。刘大人叫过张兴德,要看石头。张兴德微微一笑,徐徐地踱过来,从怀中掏出石头。刘大人只顾盯着张兴德的手,没提防他脚下一滑,不知怎么就翻到河中,眼看张兴德和那块石头一起被河水卷走了。刘大人急得直顿足,忙叫人下去打捞。张兴德人死了是小事,可是那块绿松石是无论如何都要拿到手的。几天后,有人在下游找到了张兴德的尸体,可是不管怎么找都没从他身上搜出那块绿松石。有人说石头重,可能早从他身上滑落了。刘大人看着汹涌的河水,只能作罢。陈居仁给张兴德收了尸,运回村后在田头火化了。原来那日张兴德和刘大人走后,陈居仁就在张家老屋里发现了张兴德留下的一封信。说那日他在镜中看到自己右眉的痔变到了左边,才明白原来他挖到的石头就是陈居仁的那块,因为他是在镜子中看到的墨痕,龙头向右,而他拿到手中,龙头自然向左。同时他也明白了陈居仁把石头埋在地里并引他去挖,就是想帮助自己。他知道刘大人心狠手辣,一定不肯相信这个事实,更不会放过陈家,最后他只能想出河中失足的计策,以死来化解陈家的灾难……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生死绿松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蓝田玉是和田玉?从古籍记载和历史痕迹来看还真有可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玉偏爱有加,单单从汉字命名来看,凡是带王、玉的字基本上都和玉石有关,评价君子的时候也会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2. 西域一国,它是玉石之路的源头,还可能是西域自产丝绸的发源地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3. 全国罕见!安吉这座2500年古墓揭开面纱!主人是谁?

    安吉龙山107号古墓葬,是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那么,这座墓园的墓主人是谁,今天进行的考古发掘又将为我们揭开怎样一段历史呢?八亩墩独据山丘、居高临下,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伫立其中,封土高大、气势非凡,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主墓具有两层的土筑金字塔结构,外围还有隍壕,专家由此推测,这个墓葬的年代应该是春秋晚期,距今约2500年。

  4. 夏朝距今久远,都城在哪里?夏都博物馆超级国宝告诉你答案

    夏朝距今久远,都城在哪里?《竹书纪年》记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史记·夏本纪》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考古学家徐旭生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者,他推定夏朝的活动范围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尤其是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1958年的一天,徐旭生对文献中的「”伊洛竭而夏亡”有了想法,从而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这里位于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

  5. 英国这件文物长21厘米,所用材质证明,部分中国人有个认知是错的

    古迹背后的秘密第26期《说文解字》中提到「”玉”时,是这么说的「”石之美者,玉也”,给「”玉”赋予了「”美”的性质。正因如此,中国诗句每当要提到「”美丽”之时,玉的身影都会穿插其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忆起杨贵妃的倾世容颜,他写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用「”玉颜”代指贵妃「”风华绝伦”的美貌。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中,形容一个标志男子,也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可见在中国

  6. 玉器到了明代为什么会在民间大放异彩,以及陆子冈玉器的巧夺天工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代玉器,其实明代玉器可以用一个墓葬、一句俗语、一个人来简单概况。一个墓葬,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一个皇帝的墓葬被...允许发掘,谁的墓葬呢?这一时期上到皇帝贵族、下到黎明百姓都能鉴赏、把玩玉器。这定陵里的玉器正好在这一时期,有玉碗、玉带钩、玉佩、玉腰带、玉壶、玉爵杯等等。而这种玉质粗糙、呆板、没有灵气的缺陷正是明代玉器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7. 乾隆超爱的金佛、金塔、金供器,上面嵌满东珠、绿松石等各种珍宝

    目前,故宫珍宝馆展出的金质佛像和供器等,有很多都是乾隆朝的产物,为难得一见的藏传佛教艺术精品。金嵌宝石释迦牟尼佛像·四库全叔拍摄这尊金嵌珍珠弥勒立像,面部丰润饱满,白毫处嵌一粒红宝石,神态安详平和,头戴莲花冠。金嵌珍珠弥勒立像·四库全叔拍摄弥勒上身饰璎珞、其上嵌珍珠,右臂抬至胸前,手作说法印;左臂下垂,手心向地。

  8. 二里头遗址:打开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码

    历经两年多建设,备受关注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在即。

  9. 两汉时期佩玉风气形成与思想内容

    汉代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社会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都繁荣一时的汉朝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尚玉风气,自先秦以来流传下来关于佩玉的风气在汉代继续延绵并发展,并作为汉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而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10. 妇好墓出土一国宝酒器,是由象牙 ... 的,普通人一般无法见到

    其实这件商嵌绿松石象牙杯对于文物专家而言意义更加的大,因为它彻底提现出了商朝时期雕刻工艺的水平之精湛,为我们中国工艺美术史又添下了浓厚的一笔,所以商嵌绿松石象牙杯自然也是被国家列为不允许出国展览的国宝级文物,而且直到现在为止,这件商嵌绿松石象牙杯才只有几次的展览,一般的人还真的是无法看到它的容颜,如今被收藏在...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

随机推荐

  1. 林林总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ínlínzǒngzǒng【解释】形容众多。【出处】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例子】在林林总总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秦牧《鲁班的妙手》)【近义词】丰富多彩,形形...【相关】百度“林林总总”

  2. 梦见看书报:少年读报成绩好,商人看书获成功

    如果是青少年梦见看书报,那预示著做梦人非常聪慧,并且足够努力,学习成绩会逐渐提高:如果是成年男子梦见看书报,那就预示著做梦人可以收获爱情;如果是女人梦见看书报,那就预示著丈夫会更加疼爱做梦人;如果是商人梦见看书报,那就意味着做梦人的生意能够成功,如果梦见看书报时字迹模糊不清,或者书包掉落在地,那就是在暗示做梦人会有人对自己搞小动作。

  3. 孕妇梦见百合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百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百合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菜羹一杯羹 梦见菜羹一杯羹什么意思

    梦见菜羹一杯羹是什么意思?梦见菜羹一杯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菜羹一杯羹的详细解说吧。梦一杯羹并全部喝下,感觉很甜,预兆著即将富贵。男人梦见菜汤,很快会有好消息。女人梦见菜汤,不久就会应邀参加婚礼。梦见喝汤,是祥瑞,不久的将来能得到贵重的礼物。已婚女人梦见喝汤,要怀孕。病人梦见喝汤,病情会有好转。旅行者梦见喝汤,途中会生病。《梦林玄解》梦一杯羹,吉。

  5. 孝顺的哥哥

    继母看到自己的儿子关心地问:「受伤了没有?吃水了没有?」又...前妻之子:「哥哥怎能带弟弟去跳水?」非常不谅解那孩子。有些人不重视家庭伦理,因为人性在贪欲的诱引之下,容易迷失本性,反而是纯真的孩子能表现出孝顺、善良的可贵情操。现在社会风气沉沦低迷,我们应该好好地宣扬孝道,恢复优良的传统,让人心回归纯朴,重视家庭道德伦理,社会自然就能安定祥和。

  6. 古代最惨的四个太子,他们都是一个共同的特性

    翻开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之处,即:几个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上,都是问题重重,导致中国了出现四个最惨的皇太子。>有人认为千古一帝的身边,人才济济,大家都是人精。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中国古代最惨的四个皇太子,看看是不是如以上所述的这般。但按照中国一贯的观点,扶苏应该是皇太子。然而,造化弄人,仁义的扶苏死了,残暴的胡亥上台了。实际上,李承乾还在政变的筹备期,就被人揭发了,人赃并获。

  7. 预防抑郁症复发需警惕这三点,四步走改善抑郁症复发症状

    服药依从性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抑郁症复发的有效预防,这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存在十分密切联系。服药依从性很重要,所以不仅仅抑郁症患者本身要重视,家属同样要做好监督工作!存在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比未存在家族制抑郁症患者高。抑郁症家族史患者中抑郁症复发率明显更高,尤其是精神障碍家族史,是抑郁症复发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8. 左宗棠与郭嵩焘的恩怨

    张善亮同是湘阴人的左宗棠和郭嵩焘,不仅曾经是密友,还是姻亲(左的侄子是郭的女婿)。而且,郭于左有救命之恩。他们同为清朝重臣。左宗棠是著名湘军将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郭嵩焘也是湘军创建者之一,曾经行走于...

  9.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只有左宗棠特立独行,与曾国藩相抗衡,不肯甘居人下,两人趋向时合时不合。曾国藩以学问自敛抑,外交上主张和,而左宗棠却锋芒毕露,对外主张战,所以世人的舆论都站在左宗棠一边。这样说吧,曾国藩、李鸿章培养出来的人才叫得上来的至少有数十人,而左宗棠培养出来的人才则寥寥无几,这一点估计不认同的是少数吧。

  10. 多少次前世的回眸,才能换来今世的相牵

    多少次前世的回眸,才能换来今世的相牵,你如花的笑靥掠过我的眼帘,席卷了我心中苦涩的情感,终于盼到了执手相约百年,那么就让我们共同演绎爱的经典。心在岁月中沉浮,你在我的耳畔低语,你这样执著,究竟为哪般,我说,你是我今生的唯一,想要忘记你,真的好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