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 著牟子理惑论 >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生于苍梧郡广信县(汉代苍梧郡在今广西梧州市河东区),幼年丧父,随母长大,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初在乡里教授学生,后举茂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故将秀才改称为茂才),任丰县县令,治政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 >中平6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天下混乱,他与母避难交趾(今越南北部),26岁回故乡苍梧娶妻,隐于苍梧,苍梧太守闻其有学,又当年盛,欲委以官职,因感“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执意不仕,而致志于佛教,兼研老子、五经,是当地最早研究佛学的人。他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神仙、长生之术,虚诞不可信。东汉初,佛教在社会上刚刚流行,很多人不了解佛教。虽然王公贵人祷祀祈福者众,实罕明其道。学士大夫也格以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文,排斥佛教。 >牟融在究儒佛道的过程中,常遭到一些人的讥笑和非难,以为学非正统。牟融“欲争则非道,欲默则不能”,于是提笔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牟子理惑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此书以《老子》之要旨,譬佛学之所说,谓佛道在法自然,重澹泊无为,而视道家(指神仙学)养生之术为妄。牟子在书中还对当时的佛教与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的分歧进行了调和,如关于沙门剃发出家违反儒家孝道的说法。牟子举例说:父子二人乘船渡江,其父不慎落水,其子捞起父亲,按头提脚,颠倒其身,倒出腹水,救活了父亲。此时一番动作,如按照儒家规定的拱手行孝,是为大不敬。但不如此动作,父亲将绝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权”,要灵活方便。又如,秦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纹身断发,顺吴、越之俗,虽违“身体发肤”之义,然而孔子称之,视为至德。甚至沙门捐家财、弃妻子、离音色,也皆合符圣人之言“让”,没有半点不孝。 >牟融约于汉献帝初年(公元190年)著《牟子理惑论》,全一卷,共37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一,以融和儒释道三家为宗旨。全书采用自设客主进行问答的形式展开,所假设的问者是个来自北方的儒者,他未闻修佛道,对佛教提出种种疑问;而答者则是牟子自己,根据对方提的不同问题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给以解释,对佛教教义加以发挥阐述,以论证佛、道、儒观点一致。 >牟融在《牟子理惑论》也记载了佛教始传中国之事:“问曰:‘汉地始闻佛道,其所从出耶?’牟子曰:‘昔孝明皇帝(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羣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今伊犁河上游)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汉代宫庭藏书处)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秦汉时的宫殿名,在洛阳)清凉台,及开阳(东汉时洛阳城门名)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盛。” >现录《牟子理惑论》其一:“问曰:‘人之处世,莫不好富贵而恶贫贱,乐欢逸而惮劳倦。黄帝养性以五肴为上,孔子食不厌精,鲙不厌细。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若兹何聊之有?’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圣人为腹不为目,此言岂虚哉?’……”译文如下:问:人活在世上,都是爱富贵而嫌贫贱、贪享乐而怕劳苦的。黄帝保养身体、涵养性情,以吃五味荤菜为主。孔子说粮食不怕舂得精,鱼和肉不怕切得细。而沙门身披袈裟,每天只吃一餐,放弃了各种情欲,与世隔绝。像这样生活还有什幺寄托呢?牟子答:发财和做官是人人向往的,但是,不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得它,君子就不接受;贫穷和 ... 是人人厌恶的,但是,不经过正当的努力去摆脱它,君子就宁可不摆脱。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去偷去抢。圣人只求温饱,不追求耳目之娱,这话难道是虚妄的吗? 录《牟子理惑论》其二:“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何谓也。’牟子曰:‘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能圆能方,或小或巨,或隐或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 >《牟子理惑论》的其它主要说法,如:“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类似的议论,正是汉末时候推重佛教的反映。他在序中说:“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而不信,以为虚诞。”牟子不相信神仙道术,批驳当时流行的道教神仙思想,在回答“佛道于言人死当更生”的疑问时说:“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牟子理惑论》用老子“恬淡无为”的思想解释佛道,并说“览《老子》之要,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窥溪谷,登高岱而见丘垤矣”。佛道在“归于无为”,而“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所以佛和老子的志向一样都在于“无为”。而“无为”必须“革情”,优婆塞(信佛的居士)当受“五戒”,沙门(和尚)当受“二百五十戒”。 《牟子理惑论》意图把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调和起来,体现了汉代末期佛教在中国流传的特点。(居士传一 佛祖通载 弘明集 据网络资料整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6.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7.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8.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9.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10.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随机推荐

  1. 梦见避雷针冒火花

    周公解梦梦见避雷针冒火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避雷针冒火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形容中秋的诗句 序属三秋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 伊丽莎白·泰勒简介

    他们要结婚离婚两次。泰勒总共结婚7次。在后来的生活中,泰勒以对艾滋病事业的支持和筹款而闻名,并因此在1993年被授予让·赫肖特人道主义奖。泰勒以对珠宝的热爱而闻名,她的非凡收藏是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珠宝拍卖。泰勒于2000年被封为大英帝国的女爵士。

  4. 蒙哥马利到第一拖拉机厂,总工告诉周 ... 助理:他看完脸色惊讶

    洛阳确实是风水宝地,它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就这样,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在洛阳诞生了。第一拖拉机厂,座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的工业区。

  5. 三国最“传奇”的人,生前 ... 人放火抢劫,死后被人奉为神灵祭拜

    三国里面后来被封为神灵的,大家比较熟知的就只有关羽一个人。其实在三国里面还有一个名气不如关羽的人,他也被后世奉为神灵。自己集结了一批人马,不多,仅有800多人,占山为王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平时主要的业务往来就是抢劫别人的财物。孙权派了甘宁,仅带了3000人马,夜袭曹营。相比较三国,其他有名的人物,他的功绩算不上什么。但是他却在宋朝时期,被别人封为神祇。甘宁也是唯一一个关羽之后,被封神的人物。

  6.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听了他的话,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说:“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后来,一个弟子站起身来,断然地说道:“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7. 【裸袖揎衣】的意思是什么?【裸袖揎衣】是什么意思?

    卷起或捋起衣袖,***手臂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哨遍》:“当日先生沈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成语故事: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L开头的成语裸袖揎衣的英语单词1.wrapupthesleeves

  8. 民国文豪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与沈从文同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大师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他们从来没有会过一次面,甚至连一次直接的通信都不曾有过。鲁迅虽然知道自己也冤枉了沈从文,但不知是疏忽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竟一句也没有提到对沈从文表示歉意的话。这就更加深了沈从文的不满,以至于在鲁迅生前沈从文始终不愿与其见面,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有不少见面机会的。

  9. 雷罗曼诺简介

    凯西·哈钦斯/Shutterstock全名:雷蒙德·阿尔伯特·罗马诺职业:演员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罗马诺最出名的是他在CBS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中扮演雷蒙德·巴龙,这让他一度成为美国电视台收入最高的演员。

  10. 元宵祝福语_给朋友元宵节祝福语2019_元宵祝福

    亲爱的朋友,春节即将过去,已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快乐哦!给朋友元宵节祝福语20191.朋友之情最珍贵,朋友丢了就心碎,元宵佳节又来临,送条微信解解闷。给朋友元宵节祝福语20191.丝丝的挂念是灯线,元宵到送你一个灯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