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扬州十日记》:一本禁书的遭遇

《扬州十日记》虽是一本数千字的小书,在历史上却影响深远,命运奇特。有人推崇它对战争惨烈的写实,有人利用它来鼓吹民族革命,有人赞美它的文笔深沉酣畅,有人着眼于它文本的是非真伪。这本小书,几乎牵动着所有关心明清鼎革与辛亥革命这两段重要历史的人。 好多年前,我一直想寻找《扬州十日记》的早期刻本,但未能如愿。后来读《四库禁毁丛刊目录》,见《扬州十日记》赫然在内:「 ”《扬州十日记》一卷,清王秀楚撰,清钞本,史部。”实际上,在所有清代禁书目录中,《扬州十日记》总是榜上有名,无一例外。而它的书名或被写成《扬州十日》,或被写成《扬州十日录》,作者或被写成「 ”无名氏”,或被写成「 ”无书人姓名”。据此可以推断,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在写成之后,因其内容的极端犯忌,根本没有可能付梓。在清初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之下,没有人敢以九族性命为代价刊刻这本小书。所以,它最初的遭遇只能是以各种钞本形式在民间暗中流传,因彼此提防,无从互校,故书名、作者甚至内容都不免有所出入。 毫无疑问,在整个清代,《扬州十日记》都是一部被定为铁案的禁书。因此它到底有多少种钞本,永远是一个谜。据台湾省有关资料披露,《扬州十日记》有日本天保五年,即清道光十四年(1834)自修馆刊本,但这并不是最早的刊本。有材料说,《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纪略》正式出版的时间可能是1828年,这比太平天国利用它来反清更早。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即《扬州十日记》在国内几乎匿迹了一二百年之久,在那无声的长夜里国人无一言提及此书。《扬州十日记》的重现人间,是在远离祖国的海外,这为它的命运抹上了一层传奇性的戏剧色彩。据说,这部记录了明清交替那段血泪历史的小书幸好传到东邻日本,并得以保存,清末留日学生才在东京和大阪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它。于是那些满怀爱国热忱的留日学生便埋头把它抄写下来,在东亚和南洋一带自费大量出版,然后冒死运回国内,散发给广大民众,使之成为革命的助产士。《扬州十日记》在经过漫长的沉寂之后,终于以新的价值和面貌重现于世。 自那以后,《扬州十日记》开始了它问世以来最为炫目的时期。光绪年间国内出版的《明季稗史汇编》,收录了包括《扬州十日记》在内的晚明史料十六种,也即《烈皇小识》、《圣安本纪》、《行在阳秋》、《嘉定屠城纪略》、《幸存录》、《续幸存录》、《求野录》、《也是录》、《江南见闻录》、《粤游见闻》、《赐姓始末》、《两广纪略》、《东明闻见录》、《青燐屑》、《吴耿尚孔四王合传》和《扬州十日记》。谁也不会料到,这些发黄发脆的史料,居然成为革命党人的号角。据谢国桢先生《增订晚明史籍考》记载,仅《明季稗史汇编》版的《扬州十日记》,就有光绪十三年(1887)尊闻阁刻本、民国二年(1913)中华图书馆影印本和商务印书馆印本等。《扬州十日记》的版本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仅我后来接触过的,至少就还有国学扶轮社的《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上海书店的《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上海西风社的英汉对照本,以及陈恒和书林的《扬州丛刻》本。晚清时代的《扬州十日记》,通常与邹容的《革命军》一道刊行,彼此呼应,相互发明,激发民众的反清情绪。 对于《扬州十日记》的真实性,晚清时人并未产生过任何怀疑。例如陈天华先生在著名的《狮子吼》里写道:「 ”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 ... 戮之惨。”对《扬州十日记》的具体内容最先提出质疑的,是张德芳先生的《〈扬州十日记〉辨误》。这篇文章主要辨误了两点:第一,书名《扬州十日记》不等于「 ”屠城十日”;第二,《扬州十日记》说扬城被 ... 人数「 ”约八十余万”是错误的。文章指出了这两个错误,但是并未认为它是「 ”伪书”。 可是此后,便有人把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乃至岳飞的《满江红》都列为「 ”假书”。其关键的观点,是否认「 ”扬州十日”的存在,认为《扬州十日记》是孙中山先生为了丑化满族而伪造的。理由是:此书是孤本不足信;书中文字描述混乱;作者说屠城八十万人有误;扬州屠城乃是汉族将领所为。这个不负责任的观点一出现,立即遭到猛烈的抨击。 从根本上否定《扬州十日记》真实性的代表作,是佚名的《〈扬州十日记〉证讹》一文。该文认为:「 ”《扬州十日记》中纰漏很多,不能不使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具体的理由,一是认为扬州并未形成南明和满清两军的主战场;二是认为书中对扬州府城人口的估算有误;三是认为对清军可能投入扬州战役的兵力记述不确;四是列举了「 ”几个可以说明《扬州十日记》不可信的问题”,如清军纪律状况的严明、清军在五六天内手刃八十余万人的不可能、屠城的善后事宜无法进行等;五是《扬州十日记》一文自身的矛盾。文章最后认定:「 ”上述几点,仅举荦荦大端者,纵观全文,矛盾重重,破绽百出,这样的记录,怎能成为严肃的史料?” 这一论调的出现,马上引起了众多的反驳意见。第一,攻打扬城的清朝将领多铎本人已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公告中承认:「 ”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说明扬州屠城完全属实。第二,张德芳先生指出了八十万数字有误,但他并没有否定扬州十日,也说扬州十日 ... 人甚众。第三,《扬州十日记》作者立场比较客观,没有袒护明廷的倾向,对明军纪律败坏并不隐讳,作者本人也无意把自己打扮成抗清志士,坦陈自己只想苟安于乱世。至于文中有些矛盾,根本不足道。 显然,《扬州十日记》作为一个战争幸存者的私人日记,在那种严酷的环境中,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整个战争进行准确全面的描述。《扬州十日记》的作者王秀楚在书中已经申明:「 ”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其间皆身所亲历,目所亲睹,故漫记之如此,远处风闻者不载也。”因此,以反映战争不全面、记录数字不准确为理由来否定它,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看到两个有意义的材料。一是《尚书》、《左氏春秋》、《山海经》、《史记》、《汉书》、《水经》、《大唐西域记》、《资治通鉴》、《百夷传》、《扬州十日记》被评为「 ”史地十大奇书”。既然是「 ”史地奇书”,自然都是纪实的作品。二是《四库禁书》在收入《扬州十日记》时,第一次对作者王秀楚作了如下介绍:「 ”本书作者是史可法的幕僚,《扬州十日记》是‘身所亲历,目所亲睹’的记史著作祖本。书中记述了清军攻破扬州,肆意奸 ... 女,泣声盈野的人间地狱惨象。”王秀楚既然是「 ”史可法的幕僚”,那么《扬州十日记》的记事容或有出入,真伪却不言而喻。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关注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 ... :

《扬州十日记》:一本禁书的遭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即便拥有层出不穷的贤臣良将也阻止不了大明帝国的溃败灭亡

    可见大明帝国的覆灭不能说仅是臣子的问题。历史上第一个自南向北统一全国,历史上曾拥有对北方铁骑战力最强军队,历史上曾给予平民阶层最好升迁平台,比西方早二百年建立了类三权分立政体的大明帝国在失去内部权力平衡后,即便拥有勤俭的帝王,有着层出不穷的贤臣良将,也在党争和内讧中不断溃败,最终走向灭亡。

  2. 李自成并没有灭掉明朝,大顺的军队最终反而变成了大明官军

    但这一点却没有引起李自成足够的重视。李自成几乎完成了改朝换代,但终究由于没有迅速完成向统治阶层的转变,由于在攻克北京之后依然对大明官僚阶层追赃抄家,最终导致了大明旧臣的再次倒戈,倒向了清朝。

  3. 中国的民族英雄,为什么日本也将其称为自己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汉族,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清时期...省的名将,出生在日本九州平户,父亲是郑芝龙,母亲是日本的田川氏,本名郑森,又名福松,之后,因隆武帝十分赏识,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俗话说,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的郑成功,在正值人生辉煌之际,却突然病逝了。甚至,有记载说,郑成功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随即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但是,他一生之中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世

  4. 吴三桂不 ... 永历帝,明朝还能存活多少年?

    吴三桂不...永历帝,明朝也早已呜呼哀哉了。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由于消息隔绝,朱聿键监国后四十天,反抗剃发令的浙江民众,拥立另一个宗室,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此时的,南明第一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此十月初十,桂王朱由榔监国于广东肇庆,十月二十日清军陷南赣,朱由榔逃往梧州。这种行为无异于放弃广东,导致永历朝廷在广东人心尽失。

  5. 遗恨磨盘山:南明忠臣李定国的绝望反击

    随即又开始南下征服各路残存的反清势力,为一统天下铺平道路。在战力强悍的满洲兵面前,内地的众多武装都难有敌手。最后只能依靠曾经的反贼李定国来挽狂澜。但对于兵力已捉襟见肘的明廷来说,已经是聊胜于无。匆忙被推上前台的南明诸帝没有兵权,时刻都得提防心怀鬼胎的各路军头们,会不会挟持自己向清廷请降。投降满洲的总兵就多达23人,大军数量可达238300人。比清军南下的两支大军加起来还多。

  6. 除灭南明二帝,却被南明谥「 ”忠武”,嘉定三屠元凶李成栋何许人也

    李成栋:明末清初武将早期加入农民军;后投降明朝;清顺治二年,叛明降清,一手制造骇人听闻的「”嘉定三屠”,击...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生擒南明绍武帝朱聿鐭;清顺治五年,叛清再次降明,为了南明政权奋不顾身、死而后已,被南明天子亲赐谥号「”忠武”,追封宁夏王。明末清初时期,因为大明政权、满清政权和农民军政权的对抗纠葛,多次转投阵营的大有人在,但在短时间内完成落差如此大的反复背叛,独李成栋这一份,称其为「”

  7. 袁崇焕冤案始末,作为敌对首将,乾隆为何要大规模 ... 明末将领

    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巡按马懋才上奏朝廷百姓剥树皮,挖草根而食,更有甚者以观音土充饥,最后膨胀而死。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大明朝廷太大的关注。

  8. 从擒 ... 永历帝看吴三桂的后半生结局,为何历史永远无法给其正名

    吴三桂的大本营本是在辽东,但是清廷确把他封为了云南王。从这一年开始吴三桂做了让世人瞠目结舌的一件事,他把枪口对准了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苟活于缅甸的永历皇帝得知吴三桂领清军前来的消息后惊恐至极,他对这位昔日的大明良将内心深处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永历皇帝提笔作书,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

  9. 南明政权为何短短18年就覆灭?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上)

    南明政权,历时18年,是大明王朝崇祯政权灭亡后,在南方建立的的朱氏政权的统称。

  10. 《扬州十日记》:一本禁书的遭遇

    《扬州十日记》虽是一本数千字的小书,在历史上却影响深远,命运奇特。有人推崇它对战争惨烈的写实,有人利用它来鼓吹民族革命,有人赞美它的文笔深沉酣畅,有人着眼于它文本的是非真伪。这本小书,几乎牵动着所有关心明清鼎革与辛亥革命这两段重要历史的人。好多年前,我一直想寻找《扬州十日记》的早期刻本,但未能如愿。

随机推荐

  1. 梦见在大山里

    周公解梦梦见在大山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大山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手足失措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ǒuzúshīcuò。

  3. 梦见仙人掌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仙人掌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仙人掌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孩子掉进河里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掉进河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掉进河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恋人爱人 梦见恋人爱人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恋人爱人好不好?梦见恋人爱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恋人爱人的详细解说吧。如果梦中恋人对你态度冷淡,表示你们之间的感情正在顺利发展;反之,如果梦中恋人有可能会背叛或是出卖你。男人梦见恋人,多预示事业顺利。女人梦见恋人,则表示爱情如意,感情生活幸福。梦见爱人好像要去战场,你和他痛苦拥抱,预示你要与爱人分手。

  6. 古代什么人能被称为“大人”?并不是为官者就是“大人”

    我们平日里看古装剧,应该经常能听到“大人”这个词,一般当官的人就会被称为“大人”,不过这样的称呼并不准确。“大人”在古代是指高位者,例如皇室贵族,还有对长辈的尊称。因为“大人”这个词是没有什么等级可言的,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大面积的使用,那个时候无论官职是大是小,都能称呼为大人。“大人”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负责占梦的官员;而是指身居高位并且品德高尚之人。

  7. 40年前,越南入侵我边境,我国果断出手,为何苏联没出兵帮越南?

    但在对越自卫反击中,令人奇怪的是,苏联为什么没有出兵帮助越南呢?苏联根本无力抽出精力帮越南。如果苏联出兵,那美国必然要指挥北约部队对苏联施压,苏联不可能再有精力出兵帮助越南。实际上就是警告苏联不要出兵帮助越南,否则后果很严重。另外,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强烈谴责,认为苏联是霸权主义行径。综合3个原因,40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苏联不可能出兵帮助越南。

  8. 孕妇梦见买零食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买零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买零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永明大师圆寂了!”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10. 素食主义要及时补充哪些营养素

    B12有助于保持神经及血细胞健康,并合成DNA。维生素B12主要的来源是肉、蛋、奶、海鲜。素食主义者只能摄入非血红素铁,它不易被身体吸收,因此素食主义者需要摄入更多的铁来保持身体健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