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按理来说,在蜀汉灭亡之后,蜀汉镇守各地的官员们都是树倒猢狲散,争相投降吴国,但是有一位名叫罗宪的蜀汉大将,在蜀国灭亡之后,却坚守白帝城长达2年的时间,击退了吴国10万大军的进攻,并且最后选择投降了魏国,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降吴国呢?在得到刘禅已经出城投降的确切消息之后,吴国就派遣大将盛曼率领大军兵临白帝城之下。

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命令之下,魏国大军由邓艾、钟会率领,分两路准备灭亡蜀汉政权。其中,钟会大军被姜维挡在了剑门关外不能前进半步,而邓艾却选择偷渡阴平,从大后方攻击蜀汉的都城,迫使刘禅出城投降。按理来说,在蜀汉灭亡之后,蜀汉镇守各地的官员们都是树倒猢狲散,争相投降吴国,但是有一位名叫罗宪的蜀汉大将,在蜀国灭亡之后,却坚守白帝城长达2年的时间,击退了吴国10万大军的进攻,并且最后选择投降了魏国,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降吴国呢? 原来在魏国攻打蜀国的时候,曾经的盟友东吴自然也闲不住,当然他们并不是要策划去救援蜀汉,而是想要从这次战争之中捞取一些好处。在得到刘禅已经出城投降的确切消息之后,吴国就派遣大将盛曼率领大军兵临白帝城之下。虽然据史料记载。吴国这个举动是要「 ”援助蜀国”,但是实际上却想趁火打劫,图谋攻占白帝城。 而面对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罗宪却拒绝了盛曼的救援请求,并且对吴国使者说:「 ”我们蜀国和吴国本来是唇齿之邦,现在蜀国已经灭亡,吴国非但没有表现出救援蜀国的诚意,却还要率领大军染指本不属于吴国的领土,实在是令人感到心寒。我宁可投降魏国,也不做吴国的阶下囚。”于是罗宪就向司马昭写信,表示了归顺的诚意。 而得知此消息的吴国皇帝孙休非常愤怒,于是命令东吴名将陆抗、步协率领10万大军围困永安城,而罗宪坚守城池长达2年。这期间,城中的一大半百姓都染上了瘟疫,士兵们也都伤亡过半了。有人劝他审时度势投降吴国,他却说:「 ”我宁可和全城百姓战死在这里,也绝不投降背信弃义的吴国。” 为了救援罗宪,司马昭命令荆州刺史胡烈攻打东吴重镇西陵。陆抗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军队解除了永安城的包围,回师救援西陵。随后,罗宪就被司马昭征召到洛阳,被封为陵江将军、武陵太守等职务。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他又被司马炎亲自授予山玄玉佩剑,进封为冠军将军,享有「 ”持假节”的特殊权力。
本文标签:吴国蜀国魏国白帝城三国大军历史司马昭罗宪晋朝明朝历史隋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