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傅山行草书轴傅山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原字青竹,更字青主,又字仁仲,别署公他,又号石头,石道人等。傅山的草书主要得力于二王,有评者说他“临池得二王神理”,“山书法晋魏,正行草大小悉佳”。傅山提出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书法美学观对后人影响深远。傅山还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和名医。
[专家点评] 清傅山 行草书轴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原字青竹,更字青主,又字仁仲,别署公他,又号石头,石道人等。
全祖望在《阳曲傅山先生事略》中说他:“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傅山的草书主要得力于二王,有评者说他“临池得二王神理”,“山书法晋魏,正行草大小悉佳”。
诗中设问道“客嚷吾书好,吾书好在哪”?我们的理解是这帧草书好在姿肆放纵,时有枯笔,如千年古藤缠绕,气势跌宕,书写有不经意之佳。
傅山提出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书法美学观对后人影响深远。傅山还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和名医。
点评:田田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