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二战时,「”闪击战”曾是德军进攻的代名词,将装甲战术和闪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苏军同样有一位被誉为「”闪电将军”的名将,以指挥大规模坦克作战而闻名,就是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卫国战争之初,苏联由于缺乏战争准备,而且大批优秀将领在此前的内乱中被清洗,结果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作为苏联红军重要主力部队的西北方面军,更是溃不成军,几乎患上了「”恐德症”。死气沉沉的苏军迫切需要一批优秀将领来

二战时,「 ”闪击战”曾是德军进攻的代名词,将装甲战术和闪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苏军同样有一位被誉为「 ”闪电将军”的名将,以指挥大规模坦克作战而闻名,就是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 卫国战争之初,苏联由于缺乏战争准备,而且大批优秀将领在此前的内乱中被清洗,结果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作为苏联红军重要主力部队的西北方面军,更是溃不成军,几乎患上了「 ”恐德症”。 死气沉沉的苏军迫切需要一批优秀将领来重整旗鼓,振奋人心,便催生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些苏军名将朱可夫、瓦图京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年仅41岁的瓦图京便出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成为苏军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军界新星。 众所周知,被誉为「 ”装甲怪杰”的曼施坦因是希特勒手下的三大王牌之一,曾挫败过无数盟军将领,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位传奇将领,竟然接二连三地败在瓦图京的手下! 二人的第一次较量,发生在诺夫可罗德战役中。面对曾经不堪一击的苏联西北方面军,曼施坦因原本以为又是一场完虐,但这次却碰上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瓦图京。瓦图京一改苏军死守阵地的常态,转而向德军装甲军团发动冲锋,结果被打懵的德军损失惨重。 这次战役结束不久,两人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再度相遇。不过,这次他们的目的和使命各有不同。因为当时德军元帅保卢斯正处在苏军包围之中,曼施坦因的任务是协助其突围,而瓦图京呢,则是奉命将其死死围困。 结果,在瓦图京发动的「 ”小土星”攻势下,侧翼部队损失惨重的德军只好败退,曼施坦因再度输给了瓦图京,而保卢斯也成为二战期间第一个被俘虏的德军元帅。得益于此,瓦图京升任苏军大将。 第二年,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再度卷土重来,派重兵进攻库尔斯克。巧的是,防守库尔斯克的指挥官正是瓦图京,而德军指挥官还是曼施坦因。 正所谓冤家路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的两人,上演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坦克大会战! 在这场大会战中,苏德双方共派出坦克1.3万辆、飞机1.2万架、火炮6.9万门,结果,依然是以瓦图京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也让德军从此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 凭借着对阵曼施坦因三战三捷的骄人战役,瓦图京成功跻身苏联一线指挥将领,就连一向刻薄的斯大林,都赞叹其为「 ”苏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此时,瓦图京的前途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光明,升任元帅、成为苏联功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就在1944年,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1944年2月29日,瓦图京跟随车队前往部队视察的途中,遭到了一支乌克兰游击队的偷袭,要知道,乌克兰也是苏联的一部分,所以这就相当于自己人打了起来! 更不幸的是,瓦图京在下车查看情况的时候,偏偏被一颗流弹击中,身受重伤。在一个多月的救护之后,瓦图京还是没能抢救过来,最终于1944年4月15日去世,年仅43岁。 这个曾以一己之力击垮几十万德军装甲部队的「 ”苏联第一猛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在了一群游击队的手中,更讽刺的是,这些游击队还是自己人!只能说,这就是命吧! 牺牲后,瓦图京被埋葬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这座由他一手解放的城市。 在他的葬礼上,斯大林特别授意莫斯科炮兵团鸣炮致哀,葬礼主持更是由赫鲁晓夫亲自担任,足见瓦图京非同一般的地位。
本文标签:曼施泰因游击队军事历史历史陆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