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抗战幸存老兵:回家的路,他们走了一辈子!

原标题:抗战幸存老兵:回家的路,他们走了一辈子! 1   许多年后,日军参谋 辻政信,一直忘不了那个,孤身冲进日本人军中的中国士兵。   那是1944年,缅甸八莫。   辻政信一直记得,那位孤身作战的中国人,不知道从哪里直接 ... 进了日军的指挥部,差点 ... 死了作为日军第三十三军高级参谋的辻政信,在激烈的肉搏战中,一位日本士兵最终将他 ... 死,辻政信后来说:   “中国士兵仅仅一个人冲入日本军中,只此一次。”   在后来搜查这位士兵尸体时,日本人才知道,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这位英勇的中国士兵,名叫 吕金海,来自四川。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   在吕金海尸体上,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紧紧珍藏着一封父亲的来信:   “金海儿: 久未接信,是否有病,至以为念。在枪林弹雨之中,战死乃家门之荣誉,但勿因病而亡。家里自你远征后,承蒙村人之同情与支援,已渐次好转,勿念。 昔时木兰男装从军十年,功成名遂,衣锦荣归。你是男儿,必须胜过她,勿输于她!因此,必须将日寇打倒,成功超过木兰。接信后盼即回信,并将相片寄来。”   但这位日思夜想的父亲,再也盼不到儿子的回信了,像吕金海一样,无数的中国士兵,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抗战中,最终以身殉国,再也回不了家了。   2   夏日,是武汉会战等抗战的季节,今天最爱君要讲的,是几个关于老兵回家的故事。   遗留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 王玉成,一直记得,他18岁那年,被抓壮丁的情景。   那天,18岁的河南新野人王玉成,刚陪着父亲干农活回来,刚一到家,几个扛枪的人就将他抓起来硬往外拉,王玉成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此前,他的二哥王文进已经参军。   父亲苦苦哀求,说实在不行,让孩子吃完最后一顿饭再走吧。   抓兵的人不答应。王玉成的母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也被一脚踢开。然后,王玉成被用铁链锁住后,推上了车。母亲发疯似的冲过来,躺在征兵车前想拦下儿子,几个大兵将王玉成的母亲抬起来扔到一边。   王玉成哭着安慰母亲说:   “娘,你多保重,孩儿打完仗就回来。”   此后,今生,王玉成再未见父亲、母亲一面。   回顾那场史诗般的抗战,我们有许许多多奋不顾身、义勇从军的健儿,但中国士兵中的很多人,确实有许多人也是在被迫中走上了前线。抚摸这些史实,你不得不感慨,历史的真实与震撼。   此后,王玉成被编入国军第五军二00师五九八团机枪二连,先后参加了昆仑关大战和长沙会战后,王玉成被提拔为中尉排长,随后跟着师长戴安澜一起远征缅甸。1942年戴安澜在缅甸牺牲殉国时,王玉成就在他身边。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玉成不愿再参加内战,遂留在了缅甸贵概,一直到1977年,他才几经联系,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瑞丽和家人匆匆见上了一面。   那时他才得知,母亲早已去世,母亲临死前,一直叫着他的名字断的气;父亲晚年则因为思念儿子发了疯,临死前几天,父亲甚至将家门口的大槐树当成了王玉成,紧紧抱着槐树说:   “孩子,你可算回来了!”   家里人最后没办法强行掰开他的手,将他搀扶到床上休息,几天后,王玉成的父亲也去世了。   1977年的这次见面后不久,王玉成收到家中来信,才知道因为此次边境会面,他的大哥因为“划不清界限”被解除了公职;王玉成此后一直呆在缅甸贵概,那是一个和云南接壤的边境小城,中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为了不牵连家里人,王玉成此后不敢再返乡,一直到去世后,王玉成的儿子王建贵才终于回到了父亲的故乡河南新野,当王建贵代替父亲在爷爷奶奶坟前磕头烧香时,家族里的长辈说了一句:   “孩子,你可算回来啦!”   那一刻,作为中国远征军老兵的后代,王建贵泪如雨下。   3   在那场为期八年的史诗抗战中,300多万中国将士们血洒疆场,然而有更多的将士们,由于各种原因,即使在抗战胜利后,也仍然无法回家。   作为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战车三营驾驶员的老兵 张浩东,在抗战胜利后遗留在了缅甸安家生活。由于作为 ... 老兵的身份,他不敢回家探望。母亲此后耗尽半生,一直在苦苦等候他回家。   一直到2009年,已经92岁的张浩东才在志愿者和热心人士的资助下,第一次返回了家乡。   那时他才知道,母亲早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了。   那时的河南经常闹饥荒,然而母亲却经常将家里最后一点吃的拿给村口的算命先生,让算算自己的孩子张浩东还活着不,每一次给孩子算完命后,即使全家人饿着肚子,母亲也仍然会兴奋好多天,母亲总是说,算命先生说了,她儿子的禄马(算命术语,指禄食命运)还没倒,孩子还在,一定会回家的。   为此,张浩东的母亲经常站在村口,痴痴等待那个,她余生再未等来的儿子。   张浩东母亲去世后,张浩东的姐姐继承了母亲的遗愿,每年清明节时,她都会按照当地的迷信,抱着家门口捣米用的石臼,大声哭喊着张浩东的小名说:   “进忠,回来吧!进忠,回来吧!”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浩东的姐姐去世。   在阔别家乡六十多年后,一直到2009年,92岁的张浩东,才跪在了母亲坟前,流着眼泪,磕下了头。   4   回家,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   可是数以百万的战士,却注定今生,无缘再见故土。   1944年,云南洱源人李增寿出生了。她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年,她那作为国军第71军36师108团2营3连连长的父亲李继渊,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牺牲。   此后,李增寿的母亲改嫁。这位刚一出生父亲就去世的小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听村里人说,她真正的父亲是一位当兵的,在那个国军老兵被当做“残渣余孽”的年代,李增寿的母亲一直不敢对外声张,一直到继父去世后,有一天,李增寿的母亲才偷偷拿出一张一寸大小的黑白相片,指着上面一位穿着国军军装的小伙子说:   “这就是你的父亲,他叫李继渊。”   2002年,李增寿的母亲去世,随后,李增寿几经辗转,终于联系到了父亲李继渊生前的战友李文奎,才得以了解到父亲李继渊在腾冲战役中的殉国经过。   一直到2009年4月20日,65岁的李增寿最终几经辗转,才来到了被砸倒后重建的云南腾冲抗战国殇墓园,在那里,她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父亲的墓碑,那块小小的墓碑只有五个字:   “少尉 李继渊”。   跪在父亲墓碑前,65岁的李增寿泪如雨下,她说:   “父亲,我终于来看你来了!”  ▲2009年,65岁的李增寿终于来到云南腾冲,祭拜父亲李继渊。   5   幸运的战士,死了能有一块墓碑;有些战士,却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1944年,响应国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还在读中学的13岁的河南武陟人 常安之,也加入到了中国远征军的行列。   在缅甸八莫的丛林作战时,常安之和河南老乡战友 四娃约定,双方彼此将各自的头发交换保管,他们约定,如果两人中有一个人战死了,没死的另一个人,就负责把对方的头发带回他的家乡交给他们的亲人。   在缅甸的作战中,四娃最终战死在了异国他乡。   此后,历经颠沛流离的常安之,却因为政治运动等各种原因,始终无法兑现当年对战友四娃的承诺,而那缕标志着战友生命的头发,也在动荡年代中不慎丢失。   一直到晚年,已经当上了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的常安之,有一次对侄子说,希望以后能带他去缅甸八莫,看看自己的战友四娃,看看是否还能找到他的遗骸。   没想到侄子却惊讶万分地说:   “你们真的打过日本人?”   听到这句话,常安之突然非常生气,抓起桌子上的一个矿石标本,狠狠砸在墙上,然后用河南豫北的方言,声嘶力竭地吼着说:   “你们咋啥也不知道?”   那一刻,常安之泪流满面。   6   山东济南老兵 张富麟,则在久经动荡后,断绝了回家的路。   1940年,20岁的张富麟从山东第一师范学校后,加入了孙立人旗下的新编38师,1942年,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进入缅甸作战,参与了仁安羌之战和后来的缅甸大反攻;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富麟留居缅甸曼德勒,做了三十多年的华文教师,由于薪资微薄,日常他就靠着家人在市场卖米和生姜为生。   二战后,日本人经常返回缅甸寻找当年的日军遗骸,并在当地为侵缅日军建立纪念碑,甚至连死亡多少战马都铭刻在上面。对此张富麟非常伤感,他说:   “可怜我几万远征军弟兄为国尽忠,牺牲在缅甸,但是现在连名字都没人知道了,不知魂归何处。”   1949年后国内传来的各种信息,让他最终彻底与家乡失去了联系,2011年,已经91岁的张富麟面对寻找到缅甸采访他的记者和志愿者,喃喃中读起了一首唐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011年,时年91岁的老兵张富麟在缅甸家中。   在交谈中,自1945年后再未返回山东老家的张富麟,突然给记者出示了一块墓碑,原来,那是张富麟自己为自己预备的一块墓碑,上面写着:  “张富麟先生墓 吾生齐鲁,负笈弱冠,既长参军,抗日入缅;战后解甲,流迹佛甸,秉性质朴,木讷寡言;不识经商,华校薪传,侨居瓦城,慎独思贤;卖字谋生,吟诗自怜,不乞不求,逾五十年;事业赋归,撒手尘寰,翘首北望,魂付西南···”   志愿者们临走前,在自己破旧的房子中,张富麟微微地说:   “我们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被遗忘。”   7   而在历经整整70年、2万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后,2008年,89岁的抗战老兵 李锡全(1919-),才终于从缅甸密支那返回湖南桃源县的故乡,站在了母亲坟前。   李锡全始终记得,那是1938年,19岁的他怯生生地对母亲说:   “妈妈,我要去当兵。”   那时,由于家中贫困,李锡全的四哥和五哥此前已经参军谋生,19岁的老幺李锡全也经常饿着肚子,在他看来,收成很差,与其在家饿着,不如减轻下家里负担,出去当兵起码还能有点饭吃。   李锡全永远记得,听到儿子这一席话后,母亲愣愣的,许久之后,才轻轻应了一声说:   “好吧。”   他永远记得,出征前,母亲紧紧拉着他的手,殷殷嘱咐说: “出去打仗要机灵点,一定要早点回家。”   离开村口时,他向前走,身后的母亲开始哭起来,那哭声,痛彻心扉,这一辈子,李锡全始终忘不了在村口,母亲为他送行时,痛哭的声音。   李锡全此后跟随部队转战南北,1944年,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攻入缅甸,抗战胜利后,李锡全因伤滞留在了缅甸密支那,此后,湖南桃源的那个故乡,成了他余生不灭的想念。   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以及自身的穷困窘迫,使得李锡全回家的梦想,越来越远,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李锡全在缅甸买来一本中国地图册,每当想家的时候,他就默默翻开地图册,然后翻找到标志湖南省的那一页,他经常一看就是半天,然后默默流泪。   一直到2008年10月,已经89岁、离别故乡整整70年的李锡全,才终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返回了他日思夜想了无数遍的故乡:湖南桃源。   2008年10月21日,89岁的他独自撑着雨伞,默默站在母亲坟前,他想跪下来,才发现老硬的身板已经完全不听使唤,一折腰,他趔趄着差点摔倒。   他喃喃喊了一句:   “妈妈,我回来了。”   他想对母亲说的这句话,整整等了,70年。    2008年10月,离别70年后,李锡全终于来到母亲坟前。   8   与他们相比,中国远征军老兵 王子安(1920-2010),要幸运一点点。   1937年,17岁的王子安从故乡武汉离家从军,此后,他跟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1943年,他最终以中国远征军新38师野战医院少尉军官的身份,跟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和战友遗留在了缅甸掸邦西北部的木姐。   靠在自己在军队中学会的医术,他在缅甸艰难谋生,此后,他尝试着给家里写信,但一直石沉大海,而在武汉的家人,虽然曾经收到他的来信,却碍于当时的政治氛围不敢回信。   此后一直到1992年,王子安才第一次回到了家乡武汉。   尽管早已时过境迁,但王子安在1992年的这次回家,仍然 “偷偷摸摸的,回去之后好多人不敢相认,怕受牵连,连自己都觉得像做贼一样。”  2009年,89岁的老兵王子安,在父亲墓前痛哭。   1999年,他又“偷偷摸摸”回了一次武汉。一直到2009年,在志愿者们的接力帮助下,他再次返回故乡武汉,这一次,他受到了隆重欢迎。   这让王子安一度,有种时空的错乱感。   2010年1月,90岁的王子安,最终在距离中国边境仅仅一江之隔的缅甸木姐去世。   他去世后,子女们按照他的遗愿,将王子安埋葬在缅甸木姐北面的山坡上。   他的墓碑,朝着北方中国的方向,卑微耸立。    参考文献: 孙春龙:《没有回家的士兵》 很多最爱粉还没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如果觉得最爱君做得不错,记得点个赞表示鼓励哦。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抗战幸存老兵:回家的路,他们走了一辈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3.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4. 「说谍」突破伪满的‘钢铁国防线’的 ... 情报战线领导人钟子云

    1934年,上海...中央留守的机构组织遭到...特务机关破坏,满洲省委和哈尔滨特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之东北业已沦陷,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交通线中断。

  5.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6.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刘建平,1948年出生,河北束鹿人。擅长年画、连环画。历任天津市教育局美术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少儿读物编辑、副总编辑、社长。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袭取日寇机枪的战斗中,少年小牛机警地营救了一位受围的八路军同志,又巧妙地把敌人引入芦荡深处伏击圈,终于夺得了日寇机枪,并全歼了这股敌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

  7.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8.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9.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作者沃泽明1945年11月,达斡尔族在政治真空、土匪横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反动政权大举接管东北的时刻,达斡尔族领袖何布台挺身而出,组织嫩江流域各个旗县的达斡尔族代表,以民主议政的方式,正式建立了达斡尔族兴安东署(省)省级政权,确定了辖区范围,设置了省...工作机构。

  10.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历史世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是司马光·宋·《资治通鉴》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因为战场上的战机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在通信的不畅的情况下,必须果断决策,不必事事请示汇报。翻开历史,凡是有名的战将,往往都是主动作为,不太拘泥上级划定的框框,因为在战场上,打赢才

随机推荐

  1. 明末宰相文安之

    时值国难当头之际,被困在大西南的永明王拜文安之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文安之不随大流,便去职还乡休息。魏下台后,文安之被召用。文安之任宰相时所铸永历通宝背壹分钱币在此期间,文安之还到容美土司的土家族地区生活了两年时间。当这一次接到永明王的任职诏书以后,文安之不再等闲视之,慨然走上了抗敌前线。文安之拒不就任,和刘礼仁一起,赴川东抗敌前沿阵地。这时,永明王已逃到缅甸,国土失尽,文安之不久便郁郁而死。

  2. 白玉蟾诗词(咏茶) | 历史新知网

    白玉蟾诗词(咏茶)《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经典爱情莲花诗句大全、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3. 《人象赋》[明]袁柳_看相大全

    人象赋[明]袁柳庄繄相人之有术,肇东周之叔服。辨色于几微兮,定吉凶而占祸福。眇一身而配三才兮,备五行与干支之相属。赤缕干瞳而急转兮,一身宁免于刑伤。不减鸡蛇鼠而偷盗兮,羊不慈而蜂横亡。兰台廷尉之相应兮,则贵显而富盈。繄人中之象沟洫兮,贵疏通而不塞。食淋漓而言露齿兮,两角垂而流涎。若浅薄而诞堕兮,纷谤议之相并。纹八字之分明兮,卜异相于九重。且夫人之有面兮,要圆正而平方。《公笃相法》上篇卷六_看相大全

  4. 老人怎样喝牛奶才好?记住这3个禁忌,不会白喝

    牛奶的营养价值极高,除了不含膳食纤维外,牛奶几乎含有各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可谓「”十项全能”型饮品。由于年龄问题,老年人骨骼和牙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化,饮用牛奶对于预防和控制钙缺乏、防治骨质疏松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饮用牛奶无疑是十分有益健康的。一、老年人如何科学饮用牛奶?1、切勿空腹喝奶空腹喝奶会导致牛奶中的营养吸收率大大降低,容易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喝奶。喝奶前可

  5. 梦见面条_周公解梦梦到面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面条好不好

    做梦梦见面条好不好?梦见面条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面条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面条,或是自己在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都表示健康长寿,事业进步,会有好运气。病人梦见息煮面条,还预示身体即将康复。梦见年糕_周公解梦梦到年糕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年糕好不好梦见吃阳春面,预示你可能会遇到一见钟情的异性,要慎重交往,避免冲动。

  6. 交通史轶事:红绿灯中的黄灯是华人的发明创造

      1914年,受雇于通用电气公司的胡汝鼎建议在红绿灯之间,加一个黄色信号灯作为缓冲。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于是现代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就产生了  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6年才发明了第一辆汽车,而红绿灯的设置,早在1868年就已经在英国伦敦开始了。就是说,红绿灯的设置,比第一...

  7. 为什么背锅的总是我?解读《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第一背锅侠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大食军队堪称是第一背锅侠,狼卫的家园被他们毁灭,就连右刹贵人的伤也因为「”你懂的”,被两次安置到了大食军头上。剧中的右刹贵人老爹被安排成了狼卫旧主突禄的小儿子,突禄这个名字并不存在于历史上,是把突骑施和苏禄混合一起生造出来的名字。历史上突骑施的死敌正好是大食军队,苏禄也确实和大食军进行过连年大战。在原著中的右刹贵人是草原上的突厥贵族,他的伤口是王忠嗣用陌刀造成的,而且没有完全

  8. 赫鲁晓夫到美国访问时,他为何要求见梦露,还要去迪士尼参观?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3个月后,苏联政坛发生了突然变化,掌管苏联秘密警察和核导弹计划的贝利亚突然被宣布解职逮捕。不到半年时间被处决。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掌门人。

  9. 梦见带子

    周公解梦梦见带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带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29条说到心坎里的话语-感人的情话

    成功的人会因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会因为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感人的情话29条非主流心情短语明知情深是害可我依然固执的死性不改-感人的情话29条经典人生励志短语-感人的情话29条有哲理的爱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四十一则经典笑话段子-感人的情话关于闺蜜的说说心情短语朋友,一直忘和你们说一声谢谢-感人的情话29条说人丑的经典句子超霸气损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