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北洋史上,二流的草头王太多,但是最鲜活的角儿,要数曾经风头无匹的直鲁联帅张宗昌。这位大老粗的品味,虽说过于攀文附雅,但是也夹带着雅俗共赏,这位混世魔王的雅俗之赏,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知之明。张宗昌上任鲁督后,安排停当,即命人叫来一位秘书,把迎接母亲的事告诉他,叫他赶紧替他写封家信。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九十八):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在北洋史上,二流的草头王太多,但是最鲜活的角儿,要数曾经风头无匹的直鲁联帅张宗昌。这位大老粗的品味,虽说过于攀文附雅,但是也夹带着雅俗共赏,这位混世魔王的雅俗之赏,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知之明。张宗昌上任鲁督后,安排停当,即命人叫来一位秘书,把迎接母亲的事告诉他,叫他赶紧替他写封家信。可这位秘书是新来的,对张的脾气摸不清,因此有意在督办面前卖弄文采;伏案苦思,写了篇四六骈体信稿,酸溜溜地读给张宗昌听。张宗昌边听边摇头,未等读完,就把信夺了过来,训斥道:「 ”你扯了半天,我半句也听不懂!这种信管屁用?还是我自己写吧。” 其后,秘书讨了个没趣,又不好走开,只得站在那里看张宗昌写信。谁知张宗昌刚写了几个字就停住了,皱着眉头呆在那里,原来他还有许多字不会写,又不好问秘书。停了一会儿,他只好说:「 ”这样吧,我说,你写!”秘书只得拿起笔来记录。只听张宗昌念道:「 ”儿宗昌不孝,自己出外流浪,撒下娘一个人在家受苦,真是罪该万死!现在好了,儿已经做了很大的官,和从前的八府巡按一样大。儿也有钱了有终身花不完的钱,请娘带那位姓王的大恩人来享福吧!等您到时,儿再向您当面请罪。”秘书照样写完,又忍住笑读给张宗昌听了一遍。张宗昌感觉很好,得意地说:「 ”信就要这样写嘛!”又把副官叫来,叫他读书,当面念给老太太听。 这封信还有效,隔了两天,那副官就带张宗昌的母亲和一位王先生一同来到了济南。张宗昌亲自将他们接进督署,一并安置在后院大住宅中。张对王以继父相称,还给了王一个副官名义,命他掌管内宅一切事务,俨然成为张府的太上总管,除老太太外,任何人也不敢顶撞他。张宗昌有次为他祝寿,乐队在吹奏「 ”将军令”时,被他挑了眼,说是少吹了一节。他原来当过吹鼓手,认为这是存心欺负他是外行,大发了一通脾气。当时有名士赠了一块寿匾,上书「 ”细柳高风”四字,用的是汉朝中周亚夫的父亲「 ”常为人吹箫办丧事”的典故,讽刺老头子本是吹鼓手。他爷俩哪懂得这个,一看有「 ”高风”二字,便高兴得眉开眼笑。 张宗昌确实也有自知之明,民国十五年夏,山东境内黄河河堤溃决,张宗昌急忙下令抢修,才未酿成洪灾。地方人士因此推请河务局长林修竹向张致意,愿在大明湖为张宗昌建一座生祠以志德政。张宗昌一听林的报告,上去就给了林两个耳光,横眉立目地怒 ... 道:「 ”妈拉个巴子,都是你们这群东西造假!你当我不知道,背地里有 ... 我张宗昌的,有恨我张宗昌的,我一天没了兵,谁不想 ... 我,咱不喜欢这玩意儿。”所以说这位大军阀还是有点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锅里煮着张宗昌》、《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本文标签:张宗昌秘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