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腺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炎、咽一结膜炎,同时发生病毒血症,患儿体温可高达39°C以上,甚至40°C;热程短则3~4日,长的可达6~7日。由于我们对病毒感染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所以治疗还是靠对症施药,即注射或口服退热药。腺病毒感染来势虽凶,但只要有良好的护理和合理治疗,待体内产生足够抵抗力时,病自然能愈。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又遇上孩子发高热,往往令人更为心烦。说来也怪,大热天发热孩子还真不少。家长们带着病儿前来诊病,似乎还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孩子为啥烧得这么高?为什么热老不退?热退不久怎么又热起来?这样热下去有无危险?等等。为何高热不退 儿科医生都有体会,夏天孩子高热的确比冬季多,发热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有时会热上一星期。这固热与天气热散热困难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与夏季一些病毒流行有关,其中以腺病毒流行为最。腺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炎、咽一结膜炎,同时发生病毒血症,患儿体温可高达39°C以上,甚至40°C;热程短则3~4日,长的可达6~7日。虽说是上呼吸道炎,但除了咽部有些充血外,并无明显的咽痛、咳嗽等表现。这也就是一些家长反映的"看了几个医生也没看出什么病来"的原因。由于我们对病毒感染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所以治疗还是靠对症施药,即注射或口服退热药。由于没从根本上控制病毒,退热多属暂时,药效一过高热便又起。这也就是一些家属常抱怨的"为什么吃了这么多药还不见好"的原因。腺病毒感染来势虽凶,但只要有良好的护理和合理治疗,待体内产生足够抵抗力时,病自然能愈。当然,在夏天发热还可以与其它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甚至乙型脑炎等有关。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仔细检查并不难诊断。然而,如婴幼儿发高热,还得留意所谓"隐性"菌血证。近10年来国外陆续有报告:在发热的2岁以下婴幼儿血中查到细菌,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肺炎甚至脑膜炎。这种菌血症发病率不高,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高热不退有何危险 这里我暂且不说各种热性病的前因后果,单表高热本身对小儿有何危害。1.高热抽筋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2."烧坏脑"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C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3.脱水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C,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