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羅睺羅出家緣記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囑託目犍連尊者說:「你現在前往迦毘羅衛城,代我問候我的父親淨飯王、姨母波闍波提,以及三叔父斛飯王等親眷,然後寬慰開導羅睺羅的母親,請耶輸陀羅割捨母子間的恩愛親情,讓羅睺羅成為出家沙彌,隨我修習聖道。為什麼呢?母子間的恩愛非常短暫,死後如果墮落地獄,母子互不相知,在陰暗幽昧之中永遠別離,到時受苦萬端就後悔莫及了。讓羅睺羅出家修道證果,可以度化母親,永遠滅除生老病死,離苦得樂,趣向解脫,成就聖道。」 目犍連尊者受命後,現神足通,轉眼之間來到迦毘羅衛城淨飯王的皇宮,稟奏大王:「世尊讓我來向您表達慇懃慰問之意,不知您和波闍波提夫人、三叔父斛飯王等起居是否輕利、氣力是否安泰?」這時,耶輸陀羅聽聞佛陀派遣使者前來,不知佛陀的用意,便讓侍女去打探消息。不一會兒,侍女返回稟報:「佛陀派遣使者來,要度羅睺羅出家做沙彌。」 乍聞這消息,耶輸陀羅立即帶著羅睺羅登上高樓,並吩咐守衛緊閉所有門窗。當目犍連尊者來到宮殿門口,見宮門緊閉也無人通報,於是運用神通力飛上高樓,站在耶輸陀羅的座前。 耶輸陀羅看到目犍連尊者出現在眼前,心中憂喜交集,立即起座迎接禮拜,並為尊者敷設座席,禮請尊者上座,恭敬問道:「世尊是否身安無恙,他勞心勞力地教化眾生,派尊者前來,有何事呢?」 目犍連尊者轉達世尊的心意,說到:「羅睺羅太子今年已經九歲,應該是他出家修學聖道的時候了,母子之間雖然恩深情重,但這歡樂很快就會消失,一旦命終,墮入三途惡道,恩愛別離,在無邊無際的黑闇之中,母子互不相知,如果夫人讓羅睺羅出家,他成道後,必當回來度化母親,讓妳能夠永遠脫離生老病死的憂患苦惱,像佛陀一樣證得無上涅槃。」 耶輸陀羅一時無法接受目犍連尊者的勸說,她說道:「當年釋迦如來身為太子時娶我為妻,我服侍太子就如同侍奉天神一般,未曾有絲毫閃失,未滿三年,他便捨離世間五欲,離宮出家,寧可違逆父命也不願回頭,發願一定要成道才肯回來。他隱居在山林沼澤之間,勤苦六年證得佛果。卻也讓我們母子在孤獨、困頓中相守;現在又派尊者來,希望我的兒子跟著他出家,世上還有比這個更殘酷的事嗎?佛陀成道教導世人要慈悲,然而慈悲之道不是應當要令眾生安樂嗎?現在卻要拆散我們母子,世間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與親愛之人分離。今日要讓我們母子別離,怎有慈悲心呢?請尊者向世尊轉達我的意思吧!」 目犍連尊者聞言,便以種種方便、規諫、譬喻來開解耶輸陀羅的心結,但耶輸陀羅完全不肯接受尊者的勸導。目犍連尊者見狀,只能先行返回淨飯王的宮殿,向大王敘述事情的始末。淨飯王聽後,立即交代波闍波提夫人:「佛陀特地派遺目犍連尊者來,希望羅睺羅能跟隨他出家修學佛道,但是耶輸陀羅見識狹隘、智慧淺薄,不能明了佛法要義,一味地固執己見,無法割捨母子之間纏縛的親情。妳前去勸導她,以使她心開意解。」 太夫人於是帶著五百名宮女來到耶輸陀羅的宮殿中,以種種 ... 、譬喻,再三勸說,耶輸陀羅依然不聽,對夫人說:「當初未出嫁時,八個國家的君王都來提親,但我的父母沒有答應他們,為什麼呢?他們認為釋迦太子才藝過人,所以將我許配給他。如果太子那時已有遠離世俗,出家學道的想法,為什麼還要向我殷勤求婚呢?人們娶妻是為了恩愛歡聚,生子是要讓子孫代代相續,光耀宗嗣,這是世間的人所重視的。太子既然選擇了離家,現在又要讓羅睺羅跟隨他出家修行,讓國家的宗嗣永遠斷絕,這是什麼道理呢?」波闍波提夫人聽到這裡,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勸說。 就在這個時候,世尊以神通力,示現分身,在虛空中對耶輸陀羅說:「你還記得過去久遠劫前自己所立下的誓願嗎?我當時為了行菩薩道,以五百金錢從妳那裡買了五朵蓮花供養定光佛。妳懇求我,生生世世都與我結為夫妻,但是我不願意接受,並且告訴你:『我累劫多生行菩薩道,發願布施我的一切,也不違逆他人的願望,如果你也同樣能做到的話,才娶你為妻。』當時妳發願:『生生世世,我的國家、封邑,甚至我自身都任由你布施,絕不反悔!』為何現在捨不得羅睺羅,不讓他出家修學聖道呢?」 耶輸陀羅聽到這番話,頓時憶念起宿世因緣,當日的情景就像昨天發生一般歷歷在目,頓時間,她心中對於羅睺羅的情執頓然消散。耶輸陀羅向目犍連尊者表達懺悔與感謝,她牽挽著羅睺羅的手交給目犍連尊者。羅睺羅看到母親如此悲傷,在母親面前長跪合掌拜別,並安慰耶輸陀羅,說道:「希望母親不要為了兒臣的離去而悲傷,我去向世尊請安,很快就會回來和母親相見。」 當時,淨飯王為了安慰耶輸陀羅,令她歡喜,特地召見了全國豪門貴族,對他們說:「羅睺羅王子現在要前往舍婆提國跟隨佛陀出家學道,希望你們每一位都挑選一個兒子,跟著我的嫡孫一起出家吧!」眾人領命而去,合計共有五十人陪同羅睺羅前往佛陀的僧團。眾人來到佛前,五體投地向世尊頂禮請求出家。佛陀讓阿難尊者為羅睺羅及五十位王公貴族剃髮,命舍利弗尊者為他們的和尚,由目犍連尊者擔任教授和尚,為他們傳授沙彌十戒,成為出家沙彌。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二(釋迦子羅云出家緣記第十三)》 省思 《大智度論》云:「宿業因緣故,閉在十二入無明黑闇獄中,所有知見,皆是虛妄;聞般若波羅蜜,少得氣味,深念薩婆若:我當云何於此六情獄得出,如諸佛聖人!」無始以來,我們因迷失本心而受輪迴,因此,世世生生在業海中飄泊浮沉,不得解脫。如今,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不掌握因緣,精進道業,待無常生死大浪再起,便是無邊的沉淪和無窮的苦報。離苦的第一步,便是在生活中落實佛法,捨離五欲、愛著的煩惱,當我們一層層解開恩繩愛索的重重繫縛時,也正步步邁向解脫、自在的安隱彼岸。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羅睺羅出家緣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2. 太平公主的黑化之路,从「 ”单纯少女”成长为搅动风云的掌权者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往往是以男性为主角的,在这场历史大戏中,女性多半只能饰演配角,少有参政的机会。

  3. 当时演霍元甲红极一时却出家当苦行僧,妻子苦等16年痴心不改

    历史上的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这一人物形象也被很多明星大腕出演过,不过要说到最经典的一位霍元甲,黄元申绝对名列其中。

  4. 顺治皇帝出家之新版本,康熙皇帝亲笔御赐「 ”四字碑”为证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这是顺治皇帝的一首赞僧诗,即著名的《出家偈》。江山美人,帝王英雄,千秋功业,黄卷青灯,清世祖顺治帝的一生堪称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作为大清帝国

  5. 段誉有众多妻子,最后为什么还要出家为僧?连金庸都不好意思说

    历史上的段誉跟金庸写的段誉是相吻合的,后来出了家。让人很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段誉当上了皇帝,而且在有了很多老婆之后,还要出家。据历史记载,但是段誉统治的大理在当时发展的很好,百姓们安居乐业,那为什么他后来还要出家,到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6. 唯有袈裟披肩难,看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尘缘

    在中国,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抛妻弃子出家15年,画价不降反涨几百倍,如今一幅画卖1012万

    抛妻弃子,本该是人们所唾弃的行为,但在当代画坛中,却有一位因此名利双收的画家,他抛弃妻子与儿子长达15年,归来之后画作价值不降反增,反而成为了中国画僧传人,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一幅画高达上千万。

  8. 告别婚姻世俗,出家24年,他以慈悲渡众生,妻子:为何独独伤我?

    从一代风流才子到艺术大家,最终遁入空门,半世繁华半世僧,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不喜经国济世,爱上戏曲艺术1880年,李叔同降生于天津故居李宅,家族几代经商,到李叔同这一代,李家已经是名门望族。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嫡亲兄长,母亲不得父亲喜爱,在家中伏小做低,谨言微行。李叔同五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的二哥对他严加管教,从小就让他学习书法、金石篆刻等技艺。

  9. 天龙八部里的历史,大理皇帝段正淳你知道多少

    但金庸老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对段誉这个人物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不过现实历史中,段正严百分百是段正淳亲生。(崇圣寺又称三塔寺,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在高升泰夺权的三年后,段正淳登上了皇位。(三)处境艰难的段正淳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风流潇洒活的轻松惬意。特别是大理国后期,几乎每个当皇帝的段氏人。这也导致了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大理国,居然有二十三位皇帝。

  10. 女隐士比男隐士还多,她们为何出家?

    女性隐士居其半说到隐士,大家一定会想到「”隐而不仕”,或者会想到身为隐士,应该都是男的吧?其实都不是。隐而不仕确实有,比如许由、巢父不接受尧帝的传位,而避至于箕山;比如伯夷、叔齐相互谦让不就君位,而逃亡于首阳山;再比如秦末汉初的著名学者「”商山四皓”,就曾经隐而不仕,而避居于商山等等。商山四皓至于女隐士,代不乏人,而今特别多。20年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写了本《空谷幽兰》的书,就解开了中

随机推荐

  1. 防疫针

    顾客:“我点的菜,怎么还不拿来?”

  2. 一个人孤单的说说 只有孤单对我不离不弃.-感人的情话

    二十、只会哭的女人是废物,我才不要当废物*二十一、我从来不会破坏规则,只是会尽量的扭曲它。

  3. 辛苦的名言名句 | 历史新知网

    辛苦的名言名句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4. 孕妇梦见鞋坏了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鞋坏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鞋坏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飂飕】的意思是什么?【飂飕】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飂飕」在《汉语大词典》第17451页第12卷650飂飕liùsōu风疾吹貌。唐·李群玉《移松竹》诗:「龙髯凤尾乱飂飕,带雾停风一亩秋。」一本作「飕飕」。

  6. 当代阿罗汉马哈西尊者传记

    当代阿罗汉马哈西尊者传记1920年代,缅甸谢昆村的一个寺院,出现背诵、合诵三藏的沿习并不稀奇。当年的这位天才主诵者即是梭巴纳沙弥,後来被尊称为马哈西尊者。马哈西尊者与谢昆村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日本袭击南亚国家,缅甸的英国执政当局下令在机场附近的居民,包括唐渊寺僧众都必须撤离,於是梭巴纳比丘再度返回故乡谢昆村教学。现在这只“大鼓”象徵着马哈西尊者的尊贵和卓越。

  7. 关于国庆节的qq说说大全 独一无二的真诚祝福,十一快乐-感人的情话

    十六、国庆节到了,祝你在幸福安康的基础上节日快乐,在节日快乐的基础上恭喜发财,在恭喜发财的基础上事业有成。

  8. 梦见自己考上高中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考上高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考上高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 ”头戴幞头,穿窄袖袍,腰系革带,足蹬黑靴”——阐释唐代武士服饰

    下文将针对武人服饰进行分析阐释。唐代仪卫图中最为常见的武士形象即是:头戴幞头,有时加抹额,身穿圆领窄袖袍,腰系革带,足蹬黑靴。这种双脚均用轻薄柔软材料制成的幞头,称为"软脚幞头"。侍卫多身穿袍服,这种袍服的特点是窄袖、贴身、长至小腿左右。与袍服搭配的腰带,多为皮质,因此又称为革带。李寿墓原考古报告称其"头戴进贤冠",当误。二人所戴发冠应为平巾帻。平巾帻产生于汉代,至唐代成为武人常用的冠饰。

  10. 梦见交房

    周公解梦梦见交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交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