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帝尧明明有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还要将帝位传给舜?上古黄帝时代,关于继承人问题,是怎么决定的?老爹,今天就给你说说,这段传奇故事。炎帝和黄帝,两个人都是少典的儿子,是同胞兄弟,后来部落壮大了,两兄弟就各自成了,两个原始部落的首领。

黄帝为什么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却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孙子? 帝尧明明有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还要将帝位传给舜? 上古黄帝时代,关于继承人问题,是怎么决定的? 老爹,今天就给你说说,这段传奇故事。 1.炎黄大战,到底有没有发生? 炎帝和黄帝,两个人都是少典的儿子,是同胞兄弟,后来部落壮大了,两兄弟就各自成了,两个原始部落的首领。 左丘明在《国语》中,这样记载: 「 ”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炎帝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黄帝则发明了很多工具。 为什么本来是同胞兄弟的炎帝和黄帝,最后会兵戎相见呢? 战争呢,它就是一种用暴力来解决矛盾的形式。战争爆发的原因,无非就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冲突,特别是生存、发展资源的争夺。 原始部落时期,一方面,是生产力还很落后,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抗自然界的能力也很弱。所以,那个时候的人类,特别容易死亡。 自然灾害加剧了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弱肉强食,劫掠 ... 戮的现象,就会随时发生。 炎帝统治的部落,经常发生劫掠,争夺生存资源的纷争,炎帝又无力解决矛盾。这个时候黄帝就站了出来,收容了那些部落。黄帝的行为,自然就会引起了炎帝的不满。 炎帝以武力胁迫纳贡的做法,激起了很多部落的不满。黄帝呢,安抚落难百姓,种植五谷,共渡难关。 很多部落交不出贡品,又担心炎帝的征伐,就去投靠黄帝。炎帝和黄帝之间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势必要有一战。 炎黄大战,最终在阪泉爆发。以黄帝的胜出,而结束。 后来炎帝和黄帝两人握手言和,共同发展部落。 2.黄帝和蚩尤之间的大战,背后的原因。 炎帝和黄帝握手言和后,共同发展部落。部落一点点的壮大,最终不可避免的,要和蚩尤部落发生冲突。 原始部落时代,战争的原因,大多都是,对资源的占有。 当时,蚩尤部落掌握着煮盐的技术,后来用于冶炼金属,制造兵器。可以这么说,蚩尤部落的生产力,是远胜于炎黄部落的。 对于蚩尤和炎黄部落之间的战争,最终结果如何,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 但是,无论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最终都促使炎黄部落、蚩尤部落双方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华夏名族的雏形。 所以,可以说炎帝、黄帝、蚩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3.黄帝之后,为什么不是由儿子继位,而是让孙子继位? 黄帝和嫘祖成婚,生下了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后来昌意娶了昌仆,生下了高阳。 这个高阳,就是帝颛顼(zhuan xu,第一声)。 黄帝死后,就是由帝颛顼来继位。帝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黄帝为什么没有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继位,却让孙子高阳继位呢? 可能的原因:黄帝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要么不成器,要么没有那个心思继位。 因为这种隔代传位的现象,还是第一次。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由此看来,黄帝传位于帝颛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颛顼不仅自己很优秀,而且声望高。 4.帝颛顼之后是帝喾(ku,第四声),帝喾之后却不是帝尧。 帝颛顼之后是帝喾(ku,第四声),帝喾之后却不是帝尧。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帝颛顼死了以后,帝喾就继承了帝位。这个帝喾是谁呢? 帝喾叫高辛,他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是黄帝的儿子之一。 所以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帝喾能够继承帝位的原因,也和帝颛顼的原因差不多,都是这几个比较贤能,在部落中的声望也高,所以,顺理成章的继承帝位。 帝喾有两个老婆,都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大儿子叫挚,小儿子叫尧。帝喾死后,由挚继位,也就是帝挚。 但是这个帝挚治理得不好,就让弟弟尧继位,就是帝尧。 所以,帝颛顼之后是帝喾,帝喾之后是帝挚,帝挚之后是帝尧。虽然帝挚非常短暂,但也是做过一时的帝王。 不过后人,大多不知道这个故事。都以为帝喾之后,就是帝尧了。 5.帝尧之后,并非就是帝舜,而是丹朱。 丹朱是帝尧的儿子,但是呢,帝尧觉得丹朱不成器,就没有把帝位传给丹朱。帝尧将帝位传给了帝舜。 帝尧在位70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和他的手下们商议,要有谁来继承自己的帝位。手下们给帝尧推荐了虞舜。 这个虞舜是谁呢?也是大有来头的人。 虞舜的父亲是瞽叟(gu sou,都是第三声)。瞽叟的父亲是桥牛,桥牛的父亲是句望,句望的父亲是敬康,敬康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高阳,高阳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你看,这个虞舜可以说是,黄帝的另一支。 帝尧为了考验这个虞舜有没有资格做帝王,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虞舜,还让他代理政务。过了三年后,才登帝。 一开始的时候,帝舜没有立即称帝,而是把帝位让给了帝尧的儿子丹朱,但是诸侯、百姓们都不认丹朱,而是希望帝舜继位,没办法,帝舜只好继位。 所以,帝尧之后,不是直接就是帝舜。帝舜先是让位给丹朱,后来才是帝舜。 这就是禅让制的雏形。不过帝舜的这种禅让,在老爹看来,还是有点礼貌性的谦让,只是客套一下。 这跟三国时期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时,曹丕三让帝位,是差不多意思的。都只是形式上的客套。 6.帝舜之后,并非就是帝禹,而是商均。 帝舜死后,帝禹继位的过程,也差不过跟帝舜继位时一样。 都是让位给前任帝王的儿子,后来,才出来继位。 帝舜的儿子,是商均。但是商均呢,跟丹朱一样,都不成器,没办法,只好把帝位传给帝禹。 这个帝禹,也是黄帝的后代。帝禹的父亲是鲧(gun,第三声),鲧的父亲是高阳,也就是帝颛顼。 从黄帝到帝禹,都是禅让制的公天下,对于继承人的选择,也是根据是否贤能,声望是否足够高等等来决定的。 那么,禅让制的公天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世袭制的家天下呢? 这个,咱们下期接着说。
本文标签:黄帝炎帝历史颛顼帝喾蚩尤丹朱高阳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史记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