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中印战争的惨败?答案或出乎大家意料

  中印边境“对峙”持续一个月,双方在实地和外交层面的隔空对战不断升级。对于印度防长那句“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则是“没错,2017年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无论是调侃式的“三哥”,还是经常出现在网上的“摩托叠罗汉”、“悬挂坐火车”,都是邻邦印度的模糊形象。为什么印度人如此在意1962这个年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那场印度的惨败的?曾在印度居住多年的岛叔恒河沙今天给你讲讲这其中的故事。

  1962年到现在已过55年了。但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这一年从此成为印度人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印度喜马偕尔邦下达兰萨拉有一座战争纪念园,园中央竖立着几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印度独立以来历次战争中阵亡军人的名单,中印战争的名单最长。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印战争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它没有朝鲜战争惨烈,也没有中越冲突持续的时间长,以至于不少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它。可它在印度人心中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释怀。

  跌落

  中印战争打碎了印度的大国迷梦,使得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至今都没有缓过来。提到中国,印度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玄奘、柯棣华之类让人温暖的符号,而是1962年的那场战争。

  中印战争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印度舆论和精英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的背后插刀者。

  岛叔刚到印度时,发现印度人常指责中国“不可信赖”,最初颇为疑惑,不知印度人从何说起。待久了,看多了,才明白这句话的由来。

  以印度著名史学家比潘·钱德拉为代表的印度知识精英宣称,中印战争前,中国和印度关系很好,是好兄弟、好朋友,所以尼赫鲁没有料到中国会攻击印度。钱德拉的代表作之一《独立后的印度》一书中写道,“中国军队突然撤军,留下了印度这个老朋友在独自伤心”。

  但其实,只要稍有常识就会明白,中印战争前,两国基本已无友谊可言。印度拒绝了中国一切的合情合理要求,强迫中国单方面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显然都不是待友之道。

  常言道,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过去的55年里,以印度时报为首的印度报刊,不遗余力地向民众灌输“中国不可信”的谣言,使其深入印度人心,难以磨灭。中印之间缺乏信任不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太高了,印度社会对于中国的信任壁垒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水平

  由所谓的老朋友背后插刀又衍生出了第二个谎言:印度没有准备好,没打出水平,心里不服气。

  印度多本介绍中印战争的书里都信心满满地声称,印度军队已在阿萨姆平原摆好阵仗,正准备跟中国军队决战,没想到中国军队先溜了,没给印军展示实力的机会。这可不是印式幽默,而是白纸黑字放进了书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战场上惨败的印度人为何反倒仍敢于咄咄逼人。或许在他们心里,自己当年就不该输。

  历史不能假设,可是稍微假设一下有助于看出印度人这一心理的荒唐所在。1962年前的9年,中国军队以一己之力对抗实力世界一流的美军,百战成钢。而战时的印度,陆军总司令等人至印度独立时也不过位至旅团长,随后也没有经历过朝鲜战场上那样的恶战,跟中国军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印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没打出水平只不过是印度人的心理安慰。

  这是当时的印度精英开脱责任的一个借口,奈何后来的印度人入戏太深,居然就信以为真了。

  背后插刀遭背叛、没打出水平不服气,这就是印度对那场战争“三省吾身”后的心得,这一心得,也让印度从心理上完成了由寻衅滋事者向受害者的华丽转身。

  让位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印学术或媒体交流会上,对于中国客人,印度人常常毫不客气,不管啥话题,最后总能拐到所谓的中国侵略上,根本没有交流的诚意,而真正的受害者中国人,却一直在躲闪、回避,显得理亏。

  为了渲染悲情,印度人还炮制出了安理会让贤说——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

  印度明星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罗尔就这样认为。他在自己的一本名为《尼赫鲁:印度的创造》一书中言之凿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曾提议将 *** 当局占据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让给印度,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尼赫鲁主张应当让给新中国。

  塔罗尔还煞有其事地宣称,多个印度外交官曾看到了相关的文件。塔罗尔曾是国大党的内阁部长,又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还曾在联合国任职,现在则是一名国会议员兼网络大V。以前联合国高官之尊,拉上了印度外交官,为这一传言背书,更增加了它的可信性。因此,所谓的安理会让贤在中国鲜为人知,在印度却是广为流传。

  印度人有时候“天真”得可爱。2014年底,印度知名智库德里政策集团举办了一场亚太安全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亚太地区现职或退休高官,其中包括一名中国退休外交官。提问环节时,一位头缠黑布身材瘦长的锡克小哥一脸严肃,语调低沉:“当年印度将安理会席位让给了中国,为何现在中国不支持印度入常?!”

  老于江湖的这位中国外交官对付此类问题自然游刃有余,一番太极之后就推过去了。锡克小哥的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讨个答案,而在于表明自己乃至如他一样的印度人愤懑的态度。

  印度人走不出战争的阴影,总是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不仅是为了激励自己“报仇雪耻”,还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1962年,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黏合剂。

  黏合

  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它的内部四分五裂、矛盾对立突出。一涉及到内政,马上就会有印度教徒和 *** 、高种姓和低种姓、北方人和泰米尔人、印度人和东北人等区分,利益难以统一。只有涉及到1962年、中国或者巴基斯坦时,印度人才能从他们的分歧中稍稍摆脱出来,凝结在一起。

  《独立后的印度》一书提到,民族团结曾是印度独立之初最为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却因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得到了缓解。

  澳大利亚记者马克斯韦尔在中印战争期间是一名常驻印度的记者。他在《印度的中国战争》一书中写到,战时印度空前团结,以至于印度 *** 推迟成立了原本用于推动民族融合的委员会,它认为中印战争已帮自己实现了民族融合。无可取代的民族融合剂的神奇效果,也使得印度精英不仅不愿意忘记1962年,反而一直在渲染并不停制造新的仇恨和对立。

 

  所以,在印度历史上,1962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它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印度人民族荣辱感的激发点。常有中国人为了照顾印度人的感情,不愿意提起1962。殊不知,回避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更没法消灭问题。正视和重新认识1962年,以此为基础来与印度人打交道,才能真正摸清印度人的心理。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中印战争的惨败?答案或出乎大家意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孕妇梦见油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贪夫殉利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ānfūxùnlì【解释】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狥利”。【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贪夫殉利”

  3. 元旦祝福语_元旦给女友的祝福语_元旦祝福

    虽然没有最美的词句,没有多情的言语,没有精美的礼品,有的只是深深的祝福元旦快乐!元旦将来临,愿你幸福久久!

  4. 宋子文的葬礼宋氏三姐妹为何都没出席?

    1971年4月24日晚,宋子文因食物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而猝然去世。宋子文的去世,本给宋氏三姐妹的相聚提供了一次有利的机会。参加者有宋子文的遗孀张乐怡和三个女儿、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以及顾维钧、台湾省驻美“大使”刘锴等数百人。宋氏三姐妹均未出席,无论对生者还是死者来说都是件痛苦的事,不能不说这是为政治而牺牲亲情的悲剧。

  5. 测测看你未来的目标明确吗?

    也许当目标更为明确的时候,实现起来会容易许多,那么你的未来目标是不是真得明确呢?一起来测测看吧。有没有3.你对自己的外表很重视吗?是不是太重视4.你有自己固定的发型吗?是不是6.你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吗?是不是9.你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吗?是不是10.你在工作上的耐力很强吗?是不是12.你的成绩曾经很优秀过吗?

  6. 破虏将军:李典的一生

    作为三国魏国时期的军中长者破虏将军李典还是有得一说的,作为手底下的杂号将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破虏将军:李典的一生吧!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谥为愍侯,追加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以百户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

  7. 出文入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ūwénrùwǔ【解释】指文武兼备。【出处】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例子】无【相关】百度“出文入武”

  8. 梦见朋友钓鱼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钓鱼,一方面预示会有机会得到名誉、地位、财富,但也要付出耐心的等待和煎熬。已婚女性梦见钓鱼,还可能象征要怀孕。做生意的人梦见别人钓鱼说明您的财运上下起伏不定。单身人士梦见别人钓鱼,您的恋情会有些阻力。梦见朋友钓鱼,工作动能足,在学习新知及专业表现都可望有所表现,可以赢得不少赞誉,多去参加一些专业团体或组织专业联盟,对你拓展事业版图会很有助益。

  9. 雷击

    ★雷击在清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间,安东县发生了一桩恶人行恶发毒誓,最终遭报被雷击的奇事。当时安东县某村中一孕妇生产,请接生婆前去接生。这时只见村里空地上跪着俩妇人,她们俩人都已被雷打的焦黑了,她们尸体手上各捧着两锭银子。>可她们没想到人干的一切坏事都瞒不过天地神灵,结果她们自作自受,真的应了其发过的毒誓被天雷劈死了。故事中接生婆发毒誓后,真的被雷劈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毒誓应验的例子。

  10. 心经简介

    心经简介  【释名】  《心经》之梵名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sūtra,译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亦可简称为《般若心经》,阐述大乘佛教之空性与般若思想的经典;梵文Hṛdaya译为「心」,原意心脏或肝脏,而引申为「核心」或「心要」,「心经」者,意谓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