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中印战争的惨败?答案或出乎大家意料

  中印边境“对峙”持续一个月,双方在实地和外交层面的隔空对战不断升级。对于印度防长那句“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则是“没错,2017年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无论是调侃式的“三哥”,还是经常出现在网上的“摩托叠罗汉”、“悬挂坐火车”,都是邻邦印度的模糊形象。为什么印度人如此在意1962这个年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那场印度的惨败的?曾在印度居住多年的岛叔恒河沙今天给你讲讲这其中的故事。

  1962年到现在已过55年了。但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这一年从此成为印度人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印度喜马偕尔邦下达兰萨拉有一座战争纪念园,园中央竖立着几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印度独立以来历次战争中阵亡军人的名单,中印战争的名单最长。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印战争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它没有朝鲜战争惨烈,也没有中越冲突持续的时间长,以至于不少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它。可它在印度人心中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释怀。

  跌落

  中印战争打碎了印度的大国迷梦,使得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至今都没有缓过来。提到中国,印度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玄奘、柯棣华之类让人温暖的符号,而是1962年的那场战争。

  中印战争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印度舆论和精英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的背后插刀者。

  岛叔刚到印度时,发现印度人常指责中国“不可信赖”,最初颇为疑惑,不知印度人从何说起。待久了,看多了,才明白这句话的由来。

  以印度著名史学家比潘·钱德拉为代表的印度知识精英宣称,中印战争前,中国和印度关系很好,是好兄弟、好朋友,所以尼赫鲁没有料到中国会攻击印度。钱德拉的代表作之一《独立后的印度》一书中写道,“中国军队突然撤军,留下了印度这个老朋友在独自伤心”。

  但其实,只要稍有常识就会明白,中印战争前,两国基本已无友谊可言。印度拒绝了中国一切的合情合理要求,强迫中国单方面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显然都不是待友之道。

  常言道,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过去的55年里,以印度时报为首的印度报刊,不遗余力地向民众灌输“中国不可信”的谣言,使其深入印度人心,难以磨灭。中印之间缺乏信任不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太高了,印度社会对于中国的信任壁垒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水平

  由所谓的老朋友背后插刀又衍生出了第二个谎言:印度没有准备好,没打出水平,心里不服气。

  印度多本介绍中印战争的书里都信心满满地声称,印度军队已在阿萨姆平原摆好阵仗,正准备跟中国军队决战,没想到中国军队先溜了,没给印军展示实力的机会。这可不是印式幽默,而是白纸黑字放进了书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战场上惨败的印度人为何反倒仍敢于咄咄逼人。或许在他们心里,自己当年就不该输。

  历史不能假设,可是稍微假设一下有助于看出印度人这一心理的荒唐所在。1962年前的9年,中国军队以一己之力对抗实力世界一流的美军,百战成钢。而战时的印度,陆军总司令等人至印度独立时也不过位至旅团长,随后也没有经历过朝鲜战场上那样的恶战,跟中国军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印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没打出水平只不过是印度人的心理安慰。

  这是当时的印度精英开脱责任的一个借口,奈何后来的印度人入戏太深,居然就信以为真了。

  背后插刀遭背叛、没打出水平不服气,这就是印度对那场战争“三省吾身”后的心得,这一心得,也让印度从心理上完成了由寻衅滋事者向受害者的华丽转身。

  让位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印学术或媒体交流会上,对于中国客人,印度人常常毫不客气,不管啥话题,最后总能拐到所谓的中国侵略上,根本没有交流的诚意,而真正的受害者中国人,却一直在躲闪、回避,显得理亏。

  为了渲染悲情,印度人还炮制出了安理会让贤说——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

  印度明星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罗尔就这样认为。他在自己的一本名为《尼赫鲁:印度的创造》一书中言之凿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曾提议将 *** 当局占据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让给印度,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尼赫鲁主张应当让给新中国。

  塔罗尔还煞有其事地宣称,多个印度外交官曾看到了相关的文件。塔罗尔曾是国大党的内阁部长,又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还曾在联合国任职,现在则是一名国会议员兼网络大V。以前联合国高官之尊,拉上了印度外交官,为这一传言背书,更增加了它的可信性。因此,所谓的安理会让贤在中国鲜为人知,在印度却是广为流传。

  印度人有时候“天真”得可爱。2014年底,印度知名智库德里政策集团举办了一场亚太安全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亚太地区现职或退休高官,其中包括一名中国退休外交官。提问环节时,一位头缠黑布身材瘦长的锡克小哥一脸严肃,语调低沉:“当年印度将安理会席位让给了中国,为何现在中国不支持印度入常?!”

  老于江湖的这位中国外交官对付此类问题自然游刃有余,一番太极之后就推过去了。锡克小哥的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讨个答案,而在于表明自己乃至如他一样的印度人愤懑的态度。

  印度人走不出战争的阴影,总是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不仅是为了激励自己“报仇雪耻”,还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1962年,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黏合剂。

  黏合

  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它的内部四分五裂、矛盾对立突出。一涉及到内政,马上就会有印度教徒和 *** 、高种姓和低种姓、北方人和泰米尔人、印度人和东北人等区分,利益难以统一。只有涉及到1962年、中国或者巴基斯坦时,印度人才能从他们的分歧中稍稍摆脱出来,凝结在一起。

  《独立后的印度》一书提到,民族团结曾是印度独立之初最为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却因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得到了缓解。

  澳大利亚记者马克斯韦尔在中印战争期间是一名常驻印度的记者。他在《印度的中国战争》一书中写到,战时印度空前团结,以至于印度 *** 推迟成立了原本用于推动民族融合的委员会,它认为中印战争已帮自己实现了民族融合。无可取代的民族融合剂的神奇效果,也使得印度精英不仅不愿意忘记1962年,反而一直在渲染并不停制造新的仇恨和对立。

 

  所以,在印度历史上,1962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它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印度人民族荣辱感的激发点。常有中国人为了照顾印度人的感情,不愿意提起1962。殊不知,回避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更没法消灭问题。正视和重新认识1962年,以此为基础来与印度人打交道,才能真正摸清印度人的心理。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中印战争的惨败?答案或出乎大家意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执掌清华17年,亲闺女连附中进不了!他凭啥能与蔡元培胡适齐名?

    一直以来,民国在我印象里,都是神秘华丽而又疯狂有趣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群星闪耀,风流人物辈出。在清华大学校史、西南联大校史乃至中国学术史上,民国风流人物中都记录着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梅贻琦。

  2. 梦见教室和同学说话

    周公解梦梦见教室和同学说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教室和同学说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原型是谁?结局如何?

      貂蝉是三国著名美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能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列的,就绝非是空有外貌之人。她们这些美人,不仅人长得美,关键是都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而貂蝉的传奇经历,便在于离间董卓和吕布二人,最终使得董卓被吕布等人所杀。  后世人在说起貂蝉此人的时候,大...

  4. 孔昭乾笑话闹到外国

    刑部主事孔昭乾与兵部主事刘启彤、工部主事陈牺唐等人,奉旨游历英、法两国。只有孔昭乾自恃翰林出身,大为不服,遇事便争个不休,结果闹出一连串笑话来。孔昭乾也写了一封回去,备述旅途一切。>到达伦敦后,这位孔翰林又闹笑话了。>一天,孔昭乾和刘启彤在游览伦敦蜡人馆,看到馆中陈列的印度种种酷刑,直看得孔翰林毛骨悚然、恐惧万状。

  5. 梦见现男友和前男友

    周公解梦梦见现男友和前男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现男友和前男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求描写战场厮 ... 场面的文言文选段 | 历史新知网

    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可谓是描写古代战争的千古绝唱选段: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旄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气,以相翦屠。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7. 睡觉做梦,提示你患哪些疾病? -周公解梦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潜伏期症状并不明显。且不同的疾病与不同的梦境有关,而同一疾病的梦境通常比较相似。更多精彩梦境解析下面是一些与疾病有关的梦境:1。梦中被殴打,醒后感觉梦中被打部位疼痛。

  8. 爱的代价

    爱的代价   感悟精选一:   爱的代价   想要付出的很多,却害怕收获总是很少,   想要在喜悦中重生,却要找到新的起点,   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世界!   我们用全部的爱,奉献给这一生,   抚育新的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从此与众不一样!  ...

  9. 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

    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  初出茅庐: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那么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的典故。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

  10. 自我表现造句_自我表现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自我表现zìwǒbiǎoxiàn自我表现的意思和解释: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自我表现的出处自我表现的例子自我表现造句自我表现造句相关由两个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但都要按“(定·定)中·中”或“[状·状]中·中”的形式加以理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