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马二文|冯骥才真的不难,以假乱真才难。可要是你唱,让人听了说是马连良在唱,那就难死了。所以天津人最服的是以假乱真。

马二 文 | 冯骥才 真的不难,以假乱真才难。比方人家马连良张嘴一唱,当然就是马连良唱,难吗?可要是你唱,让人听了说是马连良在唱,那就难死了。所以天津人最服的是以假乱真。称呼这种人时,不提「 ”以假”,只夸他「 ”乱真”。乱真是种大能耐。 民国年间天津老城这边出了位能乱真‘的能人,叫马二。马二的爹是干脚行出身,在运河边有自己的水陆码头,脚夫上百号,有了钱便折腾南货,赚了钱发了财,这便在老城租界两边都买了宅子,都开了铺子,上上下下都有人脉。可是,天津卫脑袋一个比一个大,后戳一个比一个硬,若是不小心得罪了更厉害的人,一定会遭人算计,弄得家败。马二他爹就是从这个坡上栽下来的,这就不多说了,只说马二。 马二打小娇生惯养任嘛能耐没有,可是破家值万贯,用不着去做苦力,整天闲玩闲逛,出酒馆进茶馆,游手好闲。人没大聪明,但有小聪明,最大的本事是学谁像谁。从市长、要人、富贾、名流,至少七八位都给马二学得活灵活现,尤其再配上这些名人要人一两个段子,一走一站一笑一招手一龇牙,学谁像谁学谁是谁,能够乱真。乱真这玩意儿是种笑料,乱到妙处,保你笑得下气接不到上气儿来,比常连安①还逗乐儿。 ① 连安(1899—1966):相声大师,擅长单口相声。 马二学得最像的人,是租界那边一位管教育的官员管四爷。马二和管四爷除去脸蛋刷白有点像,别的都不像。管四爷是位正经八百的 ... 要员,马二游手好闲;管四爷出门有车,马二离不开自己的两条腿;管四爷油头粉面,马二灰头土脸;管四爷格格正正一身制服,马二从来没扣齐过褂子上的扣子;管四爷咳嗽的时候拿西洋的手绢捂嘴,马二咳嗽的时候往地上吐黏痰。可是别看这样,他要学起管四爷——乱真! 马二常往租界去,管四爷是出头露面的人,见他不难。老城这边的一般人不常去租界,至少一半人没见过管四爷,不管他学得像几成,只是觉得他学得好玩罢了。可是一次管四爷来到城北边的总商做「 ”文明讲演”,不少人跑去一看,大吃一惊,马二绝了!事后再看马二一学,更吃一惊,马二真是太绝了! 从此,马二扬名老城。人们见他干脆就戏称他「 ”管四爷”。马二聪明,他知道要人名人都不好惹,不管人怎么称呼他,他却从来不说自己是管四爷。 这一来,在天津世面上,他也算一号。到哪儿都受欢迎,都爱看他乱真的能耐。 天津是商埠,事事都能找出机会找到好处。自打马二乱真成名,时不时有人请他吃餐赴宴,有的人根本不认得管四爷,请他去就是为了逗逗乐,给饭局助兴。他也不在乎,反正白吃白喝,省钱就是赚钱。这一来,连人家娶媳妇、儿子百日宴、老人做寿和买卖开张,也给他送帖子了。 天津不大,老城这边马二的事儿,渐渐就传到租界那边管四爷的耳朵里。管四爷不是凡辈,表面不作声,暗中派随从葛石头到老城这边来刺探虚实,摸摸马二这个人,是否真能把自己学成另一个自己。 葛石头运气不错,到了老城就赶上一个机会,估衣街上的太平笔庄成立一甲子,在大胡同的状元楼设宴庆贺,据说请了马二。葛石头找人弄到一个席位,那天到了状元楼,很快就从人群里认出马二。乍一看这马二的脸真有点像管四爷,但除去这点就哪儿也不像了。管四爷是嘛派头,这家伙嘛样?活赛一条狗。 可是宴会开了不久,有人喊了一声:「 ”请咱管四爷讲两句!”众人齐声呼好。马二从那边桌子前一站起来,可就赛换了个人。虽然还是那身行头,但那股子劲儿变了。只见他左手往后腰上一撑——管四爷讲话时就一准这么单手撑腰;同时小肚子往前一鼓一挺——管四爷撑腰时肚子就这么一鼓一挺。还没说话就赢得满堂彩,有人叫道:「 ”管四爷附体了,绝啦!” 马二乘兴说:「 ”今儿太平笔庄甲子大庆,诸位爷给咱朱老板面子,大家也是难得一聚,大家自管吃喝痛快,钱——记在我局里的账上!” 葛石头傻了。听这两句话的声音和腔调,就像管四爷在那边说话呢。 再瞧,马二正举杯说:「 ”干了!”举手时胳膊伸得笔直,赛根杆子——管四爷就这么举杯! 葛石头在这边瞪圆眼珠子看;马二那边连吃带喝,说说笑笑,举手投足,活活一个管四爷,引得同桌和邻桌众宾客阵阵大笑。葛石头非但瞧不出破绽,反倒觉得他愈来愈入化境。到了后来,马二有点醉了,连摇身晃脑都像,已经难瞧出是在「 ”学”管四爷了,就像每次教育局请客管四爷坐在那边吃吃喝喝的样子。 可是葛石头却看出他一边「 ”乱真”,一边没忘了吃喝。桌上的鸡腿鱼肚虾腰肉块叫他摘着拣着撂在嘴里,吞在肚里。心想这小子,一边用管四爷的「 ”名儿”白吃白喝,一边拿着管四爷开涮给大伙找乐,真是太损太缺了。 正热闹着,马二起身弯腰使筷子去夹远处碟子里一块肥嘟嘟的大海参时,没料到腰一用劲,放个响屁,这屁真响——真臭。坐在他身边的一位立时说:「 ”四爷的屁——扣屎盆子了!”大伙大笑;马二用管四爷的声调说:「 ”不臭叫屁?”大伙又大笑。一直笑到席散。 葛石头回到租界那边,把自己耳闻眼见照实禀告管四爷,然后说:「 ”咱拿他还真没办法,马二嘴里从来没说过他是在学您,说您名字的都是别人。” 葛石头原以为管四爷会大发雷霆,谁料管四爷嘛话没说,只是一笑。 没过几天,老城这边就传出一个说法:人家管四爷是租界里有身份的文明人,从来不会当着人放屁。马二学管四爷,学得再像也不该有放屁这段。马二是小混混儿,没见识,这下子彻底穿帮了!还有一句比广告还厉害的话:一个屁崩飞了马二的饭碗子。 商场里没有比传言更管事的。码头的人又爱说笑话,爱找乐子。从此各种饭局没人再请马二,反而拿马二放屁的事当作饭桌上的笑料。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全国政协 ... ,中国文联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其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五十余种,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余种文字,出版各种译本三十余种。 ↓↓为您推荐↓↓ 杨绛: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南怀瑾:做好人好事,为什么不一定就有好报? 莫言:饮酒有术,劝酒也有方 史铁生:夏天的玫瑰
本文标签:冯骥才俗世奇人天津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