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来源:北京文化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13公里处,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1960年9月份。最大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库容43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3.5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有2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

来源:北京文化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13公里处,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1960年9月份。最大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库容43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3.5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有2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有「 ”燕山明珠”之称。 选址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到了 ... ... 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虽然《请示》着重强调了京津地区用水困难的问题,但兴建密云水库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防灾。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潮、白两河上游山势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据史书记载,「 ”潮河”就是因其「 ”水性猛,时作如潮”而得名的。潮、白两河在密云汇成潮白河后,由于河道平浅,又无堤防,常常泛滥成灾。 1957年9月24日 ... 中央、 ... 下发了《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全国掀起了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1958年初,十三陵水库开工。1958年3月,怀柔水库开工。早已在规划中的密云水库,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前上马了。 1958年6月26日,也就是《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交到中央的第三天,刚刚在十三陵水库参加完劳动的周恩来 ... ,不顾疲劳,驱车来到密云潮、白两河河畔,为密云水库勘选坝址。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副主任张光斗教授也在陪同人员之中。周 ... 向他询问了许多关于密云水库库容、淹没损失和大坝设计的问题,同时又了解了国外水库建设的情况。听完张光斗的介绍后,周 ... 说:「 ”我们一定要有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思想,他们有的,我们要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今天没有,明天也要有。” 在密云水库修建的全过程中,周恩来 ... 先后6次来到施工现场第一线。每当工程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以援手,为水库的修建铺平道路。 设计 1958年7月中旬,张光斗代表清华水利系向北京市委、市 ... 提交了密云水库潮河水库的设计。后来成为北京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的楼望俊也是承担「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水84班”的一员,楼望俊说,这只是一个初步设计。施工开始后,设计人员要常驻工地第一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设计。不过,开工以后,密云水库的设计调整已经超出了技术范畴。这是包括张光斗在内所有设计人员都始料未及的。 在设计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要把白河主坝做成「 ”过水土坝”,从而取消几条造价昂贵的溢洪道,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密云水库高级工程师黄楠解释,一般的土坝不会让水超过坝顶,但「 ”过水土坝”则不然,当水位超过坝顶时,可以漫过坝顶直接流到下游。如果建造「 ”过水土坝”,为保护大坝而修建的溢洪道就不用建了,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张光斗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将白河主坝修建为「 ”过水土坝”,最大坝高将达到66.5米。水从66米高的地方溢流下来,最大流速将达到每秒30米以上。黄楠告诉记者,这样的水势对于下游的冲刷会非常严重,而且当时的土石坝不比现在的混凝土坝或橡胶坝,表面不可能十分平整,坝体在水势的巨大冲击下,肯定会造成冲刷破坏。大坝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张光斗顶住压力,坚决不同意修建「 ”过水土坝”。「 ”过水土坝”插曲过去了,但张光斗没想到更加严重的挑战在后面。 开工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潮河工地。这一天,几万民工从河北省、北京市各区县,以班、排、连、营、团为建制,聚集到开工典礼大会现场。 参加大会的有 ... 副秘书长齐燕铭、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河北省副 ... 阮泊生等。齐燕铭代表 ... 致辞,对全体建设者说:「 ”参加修建密云水库的都是经过考验、有组织有纪律的人们,一定能够按期完成任务。” 密云水库有潮河、白河两座主坝和5座副坝。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要求,1959年汛期之前,各个水坝的导流输水隧洞要建成,各主副坝都要修筑到143米的坝顶拦洪高程。在施工机械化程度相当低的1958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当年施工机械化程度低,主要以人工为主,密云水库调集了京津冀三地28个区县的20万民工参加建设。正因为有无数工人的无私奉献,密云水库才能创造「 ”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奇迹。 1959年1月,周恩来 ... 第5次来到密云水库工地视察,视察中听说了廊道被抽掉钢筋的事情。他找来水利电力部副 ... 钱正英和总指挥王宪强调了三点:第一、施工期间,请张光斗先生常驻工地,随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第二、技术上要尊重张先生的意见,不得勉强张先生做他不同意的事;第三、密云水库的重要设计图纸必须经张光斗审查签字才有效,否则一律无效。 在这之后,张光斗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密云水库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在周恩来 ... 的坚决支持下,张光斗摆脱了不必要的干扰,密云水库的建设质量得到了保证。 ... 1960年9月,密云水库全部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20万建设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可蓄水43亿立方米、土石方工程量3000多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不仅解决了防洪防涝、发展农田灌溉事业的问题,并且基本解决了困扰北京城区多年的缺水之苦。 密云水库155米水位高程以下的65个村、11510户、55309人要迁走,5万多间房要拆除,还有1000多万棵树要砍伐。这些任务都要在1959年入汛之前完成。库区 ... 大部分被安置在密云城关、高岭、东田各庄、西田各庄、塘子等5个公社的84个村。各安置村的干部逐户动员,让大家腾房、搭炕、准备好生活用品,欢迎库区 ... 。 1959年9月9日傍晚,主席专列沿着运送沙砾料的铁路,开到工地第一线。第二天9点,毛主席缓步走下专列,向大家挥手,并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 ”同志们好!”在场的人们激动万分。 溪翁庄走马庄村的不少村民是水库 ... 二代,60年前,他们迁到溪翁庄。2003年时,密云水库蓄水量不足10亿立方米,库区有不少土地 ... 出来,这种「 ”天然牧场”被不少村民利用发展起畜牧业。2015年,随着南水北调补充密云水库,原先 ... 的库区慢慢都开始有了水,「 ”天然牧场”岌岌可危。为了确保水库水质清洁,保护周边环境,2016年,密云清退了小养殖场,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村民们又一次作出了牺牲。在密云,这样的 ... 家庭数不胜数,是他们守护了密云水库的青山绿水,也为首都奉献了一片净水。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千里而来的长江水缓解了北京的干渴,密云水库得以休养生息,蓄水量持续回升。这也使得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逐步增加。 三年多来,长江水千里驰援,担负起城区七成饮用水的供水任务。密云水库管理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19日,水库蓄水量为20.003亿立方米,水位达144.78米。而2015年11月23日,水库蓄水量仅为10.012亿立方米,水位135.36米。与南水进京前相比,蓄水量翻了一番多。 作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 密云水库蓄水量的稳定增长, 为首都供水保障筑起一道安全线。
本文标签:张光斗周恩来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