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千年第一世家: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十八院士

文 | 红妆 吴越钱氏,世代家风谨严、代有人才涌现,被公认为「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宋朝皇帝赞誉它:「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 清乾隆皇帝亦在南巡时御赐「 ”清芬世守”匾额。 到了近现代,钱氏一族更是孕育了「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十八院士”。 钱穆、钱钟书、钱学森……这些名字彪炳史册,皆出自钱氏家族 「 ”千年第一世家”,因何人才辈出、巨擘云集? 因为钱氏先祖钱镠 [liú] 为钱氏子孙留下的不是取之不尽的金银珠宝,亦不是用之不竭的布匹绸缎,而是鞭策子孙要立志求高远、做人有原则、读书知根本的《钱氏家训》。 01 做人:承天地之道,行圣贤之路 《钱氏家训》开篇有云: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简而言之,就是做人心术要正,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要有正直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古今的圣贤,有大的作为。 钱氏先祖钱镠为此训的践行做出了表率。 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画像 五代十国,中原大地上硝烟四起,兵乱不断,天下不安。钱镠不忍见生灵涂炭,于是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后建国于东南,史称吴越。 钱镠自知吴越国并非正朔,且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所以钱镠终其一生从未称帝,而是不断遣使去中原王朝进贡,以求得庇护。 钱镠在位期间察民情、顺民心,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扩杭州、修海塘、疏西湖、建圩田……造福于民,富足一方。 苏东坡赞曰:「 ”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欧阳修亦称:「 ”钱塘自五代时,不 ... 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在两浙一带更是留下了「 ”境内无弃田”、「 ”近泽知田美”的美誉。 钱镠曾意味深长地说:「 ”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苛得之于人而损之于已者,吾无愧欤!” 好一个「 ”吾无愧欤”!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坦然说出「 ”自己无愧于天地”这句话呢? 钱镠为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间而揭竿而起,而后不为一己之权私与中原王朝对立,而是为了保全一方之安定而依附于中原,此可谓「 ”承天地之道”;其一心奉行「 ”保境安民”,察民情、顺民心,造福一方,此可谓「 ”行圣贤之路”。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这句话,钱镠当之无愧!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要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要做一个「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的人,要承天地之道,行圣贤之路。因为: 正直是让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02 行事:持躬须谨严,临事有手段 《钱氏家训》以「 ”承天地之道,行圣贤之路”为第一要义,其后便是关于行事 ... 的训诫: 「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行事当谦恭慎独,以仁厚之心宽容待人,面对财富时不能穷奢极欲,面对机会时当果断出手,持躬须谨严,临事有手段,行事时既坚守原则,又不失变通,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钱学森响应祖国的呼唤与感召,希望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所学来为祖国的美好建设出一份力。 有人劝他道:「 ”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困难不小。” 钱学森 钱学森道:「 ”我日夜盼望着的,就是我的祖国能够从 ... 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没错,我的国家现在是很穷,但我是应当回去的。”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听说了钱学森准备回国的事情之后,说道:「 ”绝不能让钱学森离开美国,因为他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力量。” 之后美国军方万般阻挠,但钱学森还是执意要归国,结果被当局扣留。 后来钱学森将求救信写在香烟纸上,混在寄到比利时的信中,最后辗转寄到了周 ... 手上。在周 ... 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曾经这样评价钱老: 「 ”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 ”国为重,家为轻”,归国,是钱学森谨守的准则;「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求救,是他临事的手段。 由此看来,我们不仅仅要教育孩子持躬谨严、慎独自律,还应该引导其临事有手段、遇事晓变通。因为: 只有在行事时既坚守原则,又不失变通,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03 根本:经史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 ”经史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钱氏家训》在做人之法、行事之则之后便提出了传家久远的根本: 「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金银珠宝,终有取尽的一天;布匹绸缎,终有用完的一日。唯有经史诗书可跨越千年而不朽,反而随着时光的沉淀而熠熠生辉。 钱氏一门,国学大师辈出,钱基博、钱钟书、钱穆等都是文采斐然、可留名千古的大学者。 钱钟书 何以如此? 钱基博「 ”书籍不论古今,人物不问新旧;有书则读,没读必记”。 钱钟书立志「 ”横扫清华图书馆”,注重「 ”瞥观疏记,积少成多”。 钱穆18年如一日,「 ”未尝敢一日废学”。 古语言: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龙应台亦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道: 「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诚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所以,如果说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一些物质上的财富的话,那么,留下一堆书吧!因为: 金银财宝、布匹绸缎、房子门店、股票基金都不足以立身,唯有经史诗书才是传家久远的根本之道。 04 家训的力量 世人皆知吴越钱氏繁盛,却不知其为何繁盛: 三代繁盛靠金银,十代繁盛靠人脉,世代繁盛靠家风。 而家风的最直接来源就是家训。 《钱氏家训》已经成就了一个「 ”千年世家”,若能领会其精髓、融会其精华、贯通其精粹,也许你也可以造就出另一个「 ”千年世家”。 这就是家训的力量。 本文为「 ”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部分图/摄图网

千年第一世家: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十八院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怀孕梦见老虎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老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老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一个贪财的人

    一个贪财的人有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他继续赶路,但口渴在不停地折磨着他,等到了埋宝藏的地方,他已经渴得快要死了。等他把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放在自己面前,向苍天哀求把它们变成一滴水给自己解渴时,为时已晚。就这样,他死在了满堆的金银财宝之前。

  3. 康熙取消了太子制度后,为什么还要保留太子三师这样的官职呢

    最终康熙帝建立了“秘密立储制”,持续几千年的太子制度正式终结。那么既然清朝没有太子了,为什么还会有“太子三师”这些官职呢?>>正因如此,清朝虽然虽然取消了太子,但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官职却依然保留,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所谓的“立宪运动”的时候,“太子三师”才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4. 郑从谠简介_唐朝宰相郑从谠_郑从谠成就

    -887年),字正求,郑州荥阳人,唐朝宰相,司徒郑余庆之孙。广明元年,郑从谠以使相出镇河东,再次担任河东节度使。

  5. 国学精粹《古文观止》中的六大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6. 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黄承彦在和诸葛亮介绍黄月英时,是这么说的:“家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欣然接受。诸葛亮身高八尺有余,容貌英俊,谈吐不凡,黄月英对诸葛亮一见钟情,二人共结连理,从此相濡以沫二十几年,不曾分离。关于诸葛亮娶黄月英,其实更多的是别人的选择。>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娶黄月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夫人黄月英与刘表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7. 樊哙为什么会被赐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新知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樊哙,两人关系十分密切,为何最后樊哙还是被赐死?可见,樊哙和主公不仅仅是只有同乡之间的感情那么简单,樊哙甚至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呀!>可是对于这个救命恩人,刘邦却并没有让樊哙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是把他给赐死了,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缘由吧!要知道,樊哙和刘邦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那就是连襟。

  8. 善生长者归佛化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只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敬合十,先向东方礼拜,然后再向南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顶礼。

  9. qq情感说说:让一个男人哭了,没错你赢了,但是你过了-感人的情话

    我终生的等候,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十九、我们不能做到青春活得不留遗憾,但要做到在青春里活得心安.二十、让一个男人哭了,没错你赢了,但是你过了,,二十一、爱就?《》三十一、时间不是让人忘了痛,而是让人习惯了痛。没有你,我总是丧失信XIN?

  10. [名家名品] 四僧的绘画艺术(上)

    [名家名品]四僧的绘画艺术(上)清渐江梅花图纵22厘米、横13.8厘米。在四画僧中,渐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得力于他的用笔。四位画僧中,八大山人可谓是“怪异”的一位画家了,他为人怪僻,艺也诡奇。后其画作上常署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花鸟画、山水画和书法艺术三个方面,以致石涛称之为“书法画法前人前”。他的遗民意识在癫狂后与日俱增,促成了前古所无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意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