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 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就拿《笑傲江湖》来说,令狐冲体内真气乱窜,「 ” ... 人名医”平一指一把脉就知道了病因,却无法将令狐冲治愈。 少林的方丈大师,并不以医术闻名,结果人家愣是用《易筋经》治好了令狐冲。 人会生病,机器会有故障,社会也会有问题。 每当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有人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也会有人把这些办法付诸实践,前者如韩非子,后者如李斯。 就是说,思想家与政治家,能力、目的与手段有本质区别,思想家是「 ”诊断”,政治家才是「 ”治疗。” 「 ”妖儒”李贽 大明王朝发展到万历年间,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步履蹒跚却在苟延残喘;又像一个机器,运转困难,在油料耗尽之前,「 ”根本停不下来。” 朝廷官方认可的程朱理学,从各个层面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整个社会死气沉沉。 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 ”得病了。” 这个时候,一个叫李贽的人,尝试给大明朝把脉看病。他猛烈抨击程朱理学思想,其言论相当于「 ”无声处、起惊雷。” 针对理学家的「 ”道统”,李贽认为,「 ”道统”在南宋达到巅峰,可是宋明以来,国势反倒不如没有「 ”道统”的汉唐王朝? 朱熹地下有知,估计也只能默默地把棺材板捂紧,这问题俺确实答不上来。 李贽尤为讨厌的是「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他认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也就是说,人世间的真实生活就蕴含着道,老百姓一衣一饭都是发乎自然,为什么你们理学偏偏强调「 ”从天而降者谓之礼,从人得者谓之非礼”? 照这样讲,难道老百姓自己亲手蒸出来的米饭是非礼的,只有天上掉下来的熟米饭才能吃? 理学家在李贽的激烈言辞下,如同王朗遇见了诸葛亮,根本不给你辩驳的机会。 李贽专打理学家的七寸,感觉还不过瘾,他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儒家的祖师爷孔夫子。 提出了当时最劲爆的口号——「 ”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李贽的基本观点是,孔子说的有道理的,我倒是可以效法,他说的不对的,你们凭什么逼着我也学习? 李贽还抛出一个儒家信徒们解答不了的问题,假如一切都以孔子的理论为标准,孔子出生以前的人都是禽兽吗? 他在自己的小品文《赞刘谐》中借刘谐之口,公开嘲弄道学家,也直接跟孔夫子叫板。 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称是孔丘的真正信徒。正好碰到刘谐。 刘谐嘲讽道学家:「 ”你说你是孔夫子的信徒,我还是他哥哥呢!” 这位道学先生,一派正经说道:「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是何方神圣,敢这样大逆不道。” 刘谐回答:「 ”怪不得孔子没有出生前的三皇五帝时期,人们白天还要点蜡烛生活。” 通过这种调侃的方式,李贽将道学家的目光短浅表现得淋漓尽致。李贽甚至认为,大部分学习儒家思想的,类似矮子去看戏,根本不知道里面在演什么,只能跟着瞎起哄。 这对于大明王朝而言,无异于思想异端,因此李贽的著作如《焚书》成了禁书,他本人也遭到了当时执政的内阁首辅沈一贯的迫害,被关进了监牢。 李贽是穿越回去启蒙大明朝的? 李贽的思想不仅「 ”异端”,还很前卫。 比如他的女权主义。 李贽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认为所谓的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因为这个万恶的社会把女人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怎么让女人和经常出门闯荡的男人比见识。 他还反对固有的纲常,封建纲常把人伦顺序排列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他认为夫妇才是第一等伦理,其他都在后面。 还有,关于寡妇问题……李贽提倡婚姻应当自由恋爱,失偶妇女也可以再嫁,没有必要去枯守空房。 他在湖北麻城开坛讲学,公然收女人为徒,他还夸女徒弟梅澹然是「 ”须眉所不及”,在他的作品《初潭集》中,他专门记录了25位女性的事迹,赞赏她们有才识、有见识。 从这些思想上看,李贽的思想确实跟现代人比较接近,说他是思想的穿越者也不为过。 但是,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过于强调个性,过于强调自由,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很多都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比如他抛出「 ”童心”理论,所谓的「 ”童心”其实就是人的本性、本能。他认为人靠「 ”童心”就能和谐共处,就能达到社会大治。而儒家传统的「 ”德礼刑政”式的治国体系,只会摧残人的本性,因此应全部废除。 哪怕是政治文化昌明的现代,我们依然需要道德与法制并行,光靠本性,社会岂不是乱了套? 不得不说,这跟近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还真有一拼,想的倒挺好,却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操作。 李贽思想的局限 李贽的思想然有许多闪亮的思想火花,但究竟抵挡不了旧思想的束缚,跳不出时代的窠(kē)臼,也造就了他矛盾的人生。 他总是表现出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倾向,按理说,既然弃官归隐,就应该像陶渊明那样过着文墨自娱的生活,但是他的著作,又充满了功利思想。 明白没?李贽不见容于社会,又保留了「 ”为万世开天平”的愿望。 他最得意的著作《藏书》中,一面非议儒家思想,一面又自豪得说,谁能真正读懂里面的思想,出将入相,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在这本书中,李贽对经济、财政颇为关注。他认为古今的贤臣不是那些满口道德说教的人,而是那些实际做事,帮助 ... 发展经济和寻找财政的人。 按照他的标准,他称张居正为「 ”宰相之杰”,可见,他的思想仍旧是构建在传统儒家「 ”圣人之治”的基础上。 但是,张居正这类人要达到目的,需要铁腕手段,必然追求整个社会的铁板一块,思想自由是无从谈起的。要是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出现,哪还容许李贽这样的异端存在? 李贽欣赏的前辈何心隐就是被张居正给除掉的。 可以说,希望出现那种能干大事,又不钳制自由的「 ”圣人”,这是不可能的。 李贽还没想到专制皇权下的能臣干吏涉足经济的危害。 大一统国家都有财政饥渴症,多少钱都不够皇帝和朝廷花,每到朝代中后期,总会出现一些理财专家,打着 ... 指导经济的名义,实际上是帮皇帝从民间抽取财富。 李贽评价道德标杆人物海瑞,就跟那万年青草一样,在霜雪中屹立不倒,可是做不了栋梁。 但是海瑞却意识到了皇帝开矿加税对百姓的危害,还提出了与其开矿,不如开放海外贸易的措施,在这个层面,李贽还不如海瑞。 李贽对海瑞的评价,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在现实层面,张居正和海瑞都能够给明朝续命,李贽则不行。 被下狱后,在大牢里,他趁侍者不备突然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上来了一刀。 鲜血喷涌而出,溅了老者一身,但是这一刀还没有致命。 侍者惊呆了问道:和尚痛否?答:不痛。然后侍者接着问:和尚何自割?老者答道:七十老翁何所求? 李贽亲手给自己纠结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他是那种对社会问题有敏锐认识的「 ”诊断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 ”治疗者”,因为定位不清晰,造成他现实中不得志,恐怕他到死也没明白。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2.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3.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4. 哱拜之乱:大明文官地位过高、武将地位过低所结出的一枚苦果

    ——《万历野获编·补遗》景泰时期,由于武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惨重和文官于谦在京师保卫战中打退了瓦剌的大军,武将的地位开始降低,文官的地位开始提高。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同巡抚年富越职干涉大同总兵郭登处理军务一事。事后,郭登将年富这种明显的越职行为上报给了明代宗,明代宗又将此事交给了兵部尚书于谦处理。

  5.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6.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7.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8. 皇帝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大臣无法答出,6岁小童张口就来

    皇帝也没例外,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之下出来与民同乐,共赏花灯。于是他就说了一句: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就在所有人都苦苦思索之际,这个当时年仅6岁的小神童一张口就说了一句下:君乐臣乐,永乐万年。这下联一朱棣就十分高兴,他看得出这个小神童是在夸自己呢,亲自将彭印山抱了起来,夸他是神童,还允许他在宫中呆了一段时间,赏赐了很多财宝,甚至还为他免税10年。

  9.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10.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随机推荐

  1. 帝国遗民:葡萄牙远海帝国的东方后裔

    葡萄牙人一方面尝试维持他们的东方据点,一方面也不得不留下许多失去母国联系的后裔。正是这种联姻政策,帮助葡萄牙人在16世纪后半段维持自己的东方帝国。与西班牙人为敌的荷兰和英国海盗,肆意在各海区袭击葡萄牙人的船队。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海洋帝国,至此断裂成数节。已经沦为二流国家的葡萄牙王国,为了挽回往日老朋友英国的支持,通过联姻将孟加拉殖民地作为嫁妆。

  2. 梦见七彩_周公解梦梦到七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七彩好不好

    做梦梦见七彩好不好?梦见七彩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七彩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七彩或彩虹是一个吉兆,暗喻好运或好消息的来临,你要好好把握啊!梦见橙色_周公解梦梦到橙色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橙色好不好心理分析:拓宽意识和接纳彩虹般短暂的事物的接纳,表示你需要细腻的感情。梦见七彩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有一位老人,因为各种分歧,和子女感情很不好。

  3. 梦见黄鼠狼搬家

    周公解梦梦见黄鼠狼搬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黄鼠狼搬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帮助回忆

    在西方某国一个大型机场的售票厅里,许多旅客正排队购飞机票,秩序井然。忽然,一个穿着笔挺的绅士,手拄“文明棍”,挤到最前面,粗暴地指责售票员工作效率太低,耽误了他的宝贵时间。售票员平静地转过脸去,对票房里别的工作人员说:“这位先生需要咱们帮助他回忆,他有些健忘,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接着又对排队买票的顾客问道:“你们有谁能帮助这位先生回忆一下吗?他已经忘掉了自己是谁了!”。

  5. 二战苏联小兵带9个日本女战俘躲进深山,19年后,带73个子女自首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苏联进攻东北的时候,一共俘虏了将近60万的日本俘虏,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战俘就被苏联军队运到了国内,充实劳动力。要知道,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损失了六千万的人口,所以,俘虏的日本人正好用来填补这个缺口。在几番争执之后,勃日涅科夫终于留下来了管理日本战俘。第二天,勃日涅科夫又挑选了一个日本女俘虏到自己的卡车里,事后又给了对方一些食物。而那个男性日本俘虏,早已冻成了一堆僵硬的尸体。

  6. 张爱玲的童年故事

    张爱玲出生於旧中国曾经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里。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作风,染有弄花捧月之恶习,因而夫妻不和。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作家天赋。>张爱玲上中学时,文才已充分显露出来了。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为几代人推崇,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

  7. 女人梦见有病

    周公解梦女人梦见有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女人梦到有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可怕的战争

    未来是个不可预测的东西,然而未来的战争也是不可预测的东西。大家现在可能会把目光转到“海军”上,但大家不知道海军也会转到路上作战的,。比如说海军着名的抢滩登陆战,这个在二战时期是日本的特种作战,在二战时期,日本在珍珠岛打了一个抢滩登陆战,最后日本赢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海军在陆上作战时,要使用步兵技能,不然这仗肯定输了。最后敌人就可以占领我们的阵地了。

  9. 程咬金三板斧 程咬金的三板斧都有哪些招数?

      为什么说程咬金三板斧?三板斧是什么意思?程咬金用三板斧都有什么招数?他是怎么用三板斧打架的?  三板斧,古代长兵器的一种,又名“马战斧”,斧阔五寸,柄长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搂、截、撩、云、片、推、支等。因为程咬金,用这个三板斧做为自己的武...

  10. 格物穷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éwùqiónglǐ【解释】穷究事物的道理。【出处】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例子】偶阅近人《夜谈丛录》,见所载焚旱魃一事、狐避二事,因存记所疑,俟格物穷理者详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相关】百度“格物穷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