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彻悟人生》第十七个故事

彻悟人生觉真法师(第十七个故事)一个来自城里的孩子,第一次随同父母到山林中去旅游。他开心极了。对着对面的山,大喊一声:“喂!”没想到山谷中也回了一声:“喂!&rdquo他以为有人跟他开玩笑。就问:“你是谁?&rdquo回答也是:“你是谁?&rdquo小孩生气了:“你给我出来!&rdquo回答也是:“你给我出来!&rdquo小孩就更气了:“我要揍你!&rdquo回答还是一样:“我要揍你!&rdquo小孩气得跑去告诉妈妈,说有人戏弄他。聪明的妈妈当然知道那是山谷的回音,就告诉孩子,你现在对他说:“我爱你!”试试看。孩子照妈妈所说,喊了一声。果然,他听到了“我爱你!”的响应。这虽然是则寓言故事,但也很给我们以启示,人际之间,心与心是互相响应的。别人的反应,往往正是我们自心的写照。你以慈悲待人,人也会以慈悲待你。佛又告诉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有情众生(一切动物)、无情众生(一切植物、大自然一切生态),都需要我们的关怀,需要我们的保护。不要让无辜的生命,在战火、在恐怖袭击中惨死,不要让儿童在饥饿中遭受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也不要让肆意捕 ... 而使许多生灵、物种惨遭灭绝。我们的地球村是人类的家园,天空不要刮沙尘暴,树林不要被荒芜,不要让植被被破坏,让洪水冲来,更不能因资源的枯竭而危害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是一个整体,人和大自然也是一个整体,把“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遍施法界,依正不二;净因法师在写《尊重生命,慈悲不 ... 》一文时曾引用了一则故事,那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屠夫,突然心血来潮,想做点善事。他决定供养一位出家人。为了请这位出家人应供,特意买新锅做素菜。出家人用餐时,屠夫很激动,心想法师吃完饭,能为我讲佛法,我就放弃屠宰业,改行做别的事。可吃完饭后,出家人一句话未说,走了。屠夫很失望,于是,继续 ... 猪。死后自然堕入地狱受苦。多少年过去了,地藏菩萨来到地狱救度众生。他问:“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还记得过去曾经做过一件好事,请讲来,以此因缘,必有得救希望。”屠夫说:“我曾经供养过一位出家人,原希望他为我说法,我便发愿不再 ... 猪。哪知他吃后不留一言就走了,于是我仍 ... 猪为业,死后就来此受苦至今。”地藏菩萨用他的智慧观照,发现那位出家人已成正果。地藏菩萨就问这位出家人,是否有这件事?那位出家人惭愧地说:“确有此事。因我那时学习小乘,只求自度,未能说法度人,于今不安。为了了结这一宿缘,我愿再回人间,度化那位曾经供养过我的屠夫。”地藏菩萨很高兴,让二人又重投人间,屠夫转世为屠夫,圣者转世仍为僧,但二人成了好友。有一天,出家人来看屠夫,只见肉店关门,屠夫垂头丧气。原来没有钱买猪,只好停业。出家人说:“不用担忧,我借二百两白银给你做本钱,你可继续营业。但有一个条件,我要肉时,你必须及时供应。”屠夫一听,爽然允诺。出家人借了钱,屠夫照常营业。三年无事,出家人亦未来要肉。第四年,新继位的皇帝是佛教徒,规定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全国禁屠三日。违者斩首。恰好六月十九日,出家人赶来要一斤肉。屠夫无肉可给。出家人说:“借钱时,有言在先。随时要肉,随时供应,你不能违约。”屠夫自知理屈,便问:“你说怎么办?”出家人想了一想,说:“既然全国禁屠,你不便 ... 猪,那么,我有一个折中办法,现在只需一两肉,就从你身上割下一两吧。”屠夫大叫道:“从我身上割一两肉,难道我不痛吗?”出家人突然问道:“从你身上只割一两肉,你就叫痛,那么多猪被你无辜屠 ... 了,难道它们就不痛吗?”屠夫猛然醒悟,从此弃屠修道,皈依了佛门。读了净因法师所述这一故事,我感动得落泪,因为我想到了恩师茗山老法师,他讲《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时,讲到“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一段经文时,他说:“一切众生,是佛菩萨的根本,诸佛菩萨也是从众生修成佛果的。大悲水,就是大悲之心,慈悲之心。以大悲水去灌溉树根,就是你以慈悲去关怀众生。使众生获得大悲水的浇灌,众生也能修成佛菩萨一样的智慧花果。所以,你对众生的态度,就是你对佛菩萨的态度。”经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师父讲这句经文说:“顺众生就是顺佛。众生生欢喜诸佛也必定欢喜。原因何在?就因为佛与众生同心同体,(佛与众生本为一体),所以叫‘同体大悲’。佛念众生,悲悯众生,发大悲心,救他如救自身。我们一般人也会有同情心,有怜悯心,但往往是有条件的,有局限的,叫过时不候。而佛的悲心,广大深远,毫无条件。众生时时刻刻都在佛的心中。你的心中没有众生,你还会有佛吗?”想到师父生前讲的这此悟彻慈悲的话,我的眼内不能不溢满泪水。慈悲喜舍,不能忘了说“喜”。喜,就是生欢喜心,为别人的喜而喜。这叫随喜。随喜也是功德。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有很多的心理不平衡,一件小事,一句微不足道的言语,很可能引发一场不幸的后果,这个根源就是“心理不平衡”。或者叫嫉妒障碍。这是没有智慧的人的通病。治疗嫉妒心的最好 ... ,就是随喜。遇他人做好事、做善事、做功德、获得荣誉、取得成就、得到奖赏,包括一切有利众生,有利社会的事,都应当生欢喜心,生赞叹心,也叫随喜称赞心。可是,有一种人,妒忌心重,瞋恨心重,见不得别人的好。别人做善事,他不舒服。别人受赞扬,他心里不平衡。不是妒忌人家,贬低人家,就是怀恨在心,心存恶念,这就很可怕。你能随喜,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善,如己之善;见人之美,如己之利。这就是随喜。随喜他人功德,你也会多一份功德。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彻悟人生》第十七个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花朵、鲜花

    周公解梦梦见花朵、鲜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花朵、鲜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表现山水风光的诗句 青山遮不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 威慑力

    某大学的一位法律系学生到市法院实习期间,审判一件涉嫌...人案。他指着凶器严厉地问被告:“你见过这把刀吗?”实习生反复向被告交待了政策,可被告仍然矢口否认。>退庭后,实习生回忆这次审判,觉得自己态度还是不够严厉,缺乏威慑力量。被告吓得浑身一颤,低头低声回答。>实习生认为自己的威慑力发挥了作用,暗喜之下他又猛拍了一下桌子,问道:“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昨天。这里。”被告哆哆嗦嗦地答道。

  4. 女人梦见蛇生蛋

    周公解梦女人梦见蛇生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女人梦到蛇生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此人若活着苻坚不会发动淝水之战招致惨败,前秦极可能一统天下

    对于苻坚,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于「”淝水之战”,我一定熟悉。在「”淝水之战”中,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风声鹤唳”,一个是「”草木皆兵”,可惜都不是好词。事实上,「”淝水之战”被我们一直当作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谢安成了英雄,而苻坚的形象则被完全丑化。那么,这符合历史事实吗?简直就是「”一丑遮百俊”,苻坚不过是因为一次战争的失败,后人就将其彻底地丑化。如果了解苻坚,你就会知道,在苻坚的一生中有

  6. 图帕克简介

    沙库尔特别关注城市内部生活的斗争和暴力。他的五张录音室说唱专辑,包括《我对抗世界》和《我的眼睛》仍然极具影响力。沙库尔卷入了东海岸-西海岸的嘻哈竞争,特别是与臭名昭著的B.I.G.在1995年对沙库尔的攻击。1995年,沙库尔因性侵犯罪名成立,服刑11个月。

  7. 梦见手被切断

    周公解梦梦见手被切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手被切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1.夸具体不夸全部>“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

  9. 梦见女儿掉河里

    周公解梦梦见女儿掉河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儿掉河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杏仁粉的作用与功效

    杏仁粉的作用:1、长期抽烟的人常常会咳嗽或痰多,用杏仁粉2匙,冰糖少许,冲泡300毫升温开水,只要每天早上喝一杯就能镇咳化痰、达到清肺、润肺、防肺癌的效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