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你知道这位高僧吗?坚决不拜当朝皇帝

清王朝开国皇帝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位的时候,正是大清铁骑南下,扫荡其他各种反抗势力,建立起稳固的大清政权的时候。这时候,清军扫南闯北,势如破竹,普天之下,率士之滨,人们纷纷归顺新生的大清政权,不说是对一国之君,王公贵戚,就是面对享有特权的八旗子弟,谁又不低眉屈膝,敬让三分? 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势下,却有一位高僧,性情耿介,护法求正,坚决不拜当朝皇帝! >这位高僧不是别人,正是京师西闸外古刹名寺广济寺里的大和尚宽寿大师! >宽寿大师字玉光,是洪洞(今山西洪洞县)人。当他还年少的时候,就辞别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当时的明朝京师,拜广济寺洗元和尚为师,剃度削发,受具足戒,参究佛理,妙通经籍。当时正值明末之季,朝廷呈现出一副风雨飘摇之势,社会更是动荡不安。就在李闯王率领农民军攻克京都、人心惶惑之际,宽寿大师便辞别师尊,出离已然残破不堪的京师,南下江南,隐迹名山,或拜名师,或访古刹,或游山水,或修经律,修然自远,超然世外。这一方面,使得他得以脱逃京师的战乱;另一方面,又使他大开视界,深修佛法,妙理通达,心中得道。 >到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朝政权已然控制大局,国家政权非清莫属,而京师也逐渐平静下来,宽寿大师才离开江南,只身北上。但是,他没有直接回到京师,而是先来到山西东北境内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礼佛拜祖,盘桓日久,然后方转道京师,重返当年受戒之寺广济寺。 >当时,清王朝定鼎未久,人心未服,尤其是边远地区,尚残存着多股反抗势力。为了征服边远,收取民心,清王朝就准备寄希望于佛教,借助宗教势力,凭借它的慈悲福果,化诱诸藩,以免再动干戈。因此,清王朝就下令尊崇佛法,广开教门。 >宽寿大师刚刚回到寺院中那些日子,他极少言语,更多的时候都在闭门修法。即使是与其他的僧侣同室对座,他也经常是终日不发一言,而一到晚上,他却便焚香秉烛,兀自危坐达旦。僧侣们见了,都觉得他性情古怪,高深莫测。 >但不久,广济寺的法席便开始了。宽寿大师登坛说法,条理清晰,法理明显,辩言侃侃,每年他都按固定的日子举办这样三期法会,前后一直坚持了十三年,直到他圆寂西归时方止。坛上坛下的宽寿大师,在听讲的僧侣们眼里,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十三年下来,听他弘法、出其门下的僧、俗之人,成千上万,真可谓佛法鼎兴,法名远播,以致后来连处在深处皇宫的清世祖也闻听了宽寿大师的鼎鼎大名。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冬天,世祖皇帝御驾亲临广济寺。当时,宽寿大师正在定中。而寺中住持德光法师闻知之后,匆忙来到宽寿大师修持的静室之中,告诉他说:“圣驾光临,怎么办才好?”宽寿大师一听,却半点也不惊慌,从容地说:“不管他是来拜谒佛祖,还是来拜见我的,进来拜见不就得了,何必这样大惊小怪呢?” >德光法师一听,心里就更加着急了,忙说:“圣驾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还是赶紧出去迎接吧!”可是,宽寿大师却依然不为所动,一心想着自己佛法,并不想出去迎接这位世俗的皇帝。其他僧众为此惊慌不已。 >就在他们你劝我说,一片忙乱之际,皇帝的御辇已然来到山寺门外。皇帝的近侍仆役们将寺门敲得山响,叫喊声十分急迫。而宽寿大师却依然不想出定。大家见事情紧迫,诚不得已,就一齐拥上来,硬将宽寿大师扶持到大殿上。 >大家一见龙颜威仪,高高危坐大殿正上方,自住持往下的僧众,无不诚惶诚恐,蛇行匍匐,一齐跪倒在皇帝脚下,山呼万岁。 >可是,直到这时,宽寿大师却依然一副浑然不见的样子,昂首屹立,别说跪拜了,就是拱手作揖、合掌行礼的意思居然也没有!世祖皇帝一见,勃然大怒。寺僧们无不为宽寿大师的处境焦虑。但宽寿大师自己却依然只是一味地屏气缄默,容颜舒泰,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圣祖皇帝直视他良久,见他还是没有拜谒、惧怕的意思,就心机转动,不再与理会,怒气也消减了许多。就让德光住持陪同着,四处参观寺庙,拜谒佛祖。而宽寿大师见了,却又瞪目而视,似在责怪德光住持不该自失佛门弟子的尊严,去礼拜、侍奉一位尘俗中的皇帝。这样过了一会儿,没等到圣驾启动,宽寿大师便掉头回到自己的静室之中,修炼他的佛法去了。 >清世祖却也大度,并不责怪。直到他游兴已尽,就要启驾回宫的时候,才问德光主持说:“这老和尚怎么如此倔强?”德光法师听了,不知如何回答,只好代为谢罪。 >可是,清世祖回宫之后,每每想起广济寺之行,心中总也不能平静。数日之后,仍然心中不悦的世祖皇帝就命令一名近待重返广济寺,询问宽寿大师说:“大师您之所以不接驾跪拜,佛经上可有明文记载?” >宽寿大师一听,抗声慷慨,朗声答道:“《梵纲经菩萨戒》中规定着!”说完,就翻检经籍,找出这卷经律,交给皇帝侍卫,让他带回去呈献给皇帝龙目亲观。 >等到侍卫离去,合寺上下见皇帝数天之后,依然心中还记挂着这件事,无不心生惶惑,相顾失色;可宽寿大师却依然一如既往,徜徉自若。 >世祖皇帝看罢经卷,不觉龙心大悦,慨叹良久。第二天,他又传旨宣诏,命宽寿大师前去皇宫大内,圣驾召见。宽寿大师听了,又不想去。可是,寺僧们却劝解道:“大师,您如果不去,真的龙颜震怒,这广济寺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宽寿大师这才顾及大家,勉强起行。 >进入西华门,步入万善殿,宽寿大师发现还有其他许多佛门弟子一齐应诏而来,侍立左右。但宽寿大师却并不顾这些,面向南方,趺坐悠然,仿佛不知身在何处。 >一会儿,殿外传呼“万岁驾到,众僧接驾!”大家一涌而出,长跪阶下,而唯独宽寿大师依然一如既往地端坐不动。世祖皇帝迈步进殿,看见之后,却也不恼不怒,反而来到他身旁坐下,问他道:“和尚这些天可好?”宽寿大师一听,随口答应道:“好。”此外别无他。 >等到皇帝赐食完毕,宽寿大师便手持钵盂离开了。 >看着宽寿大师步出大殿,世祖皇帝忍不住心中的钦服与感叹,四顾周围的众位高僧们说:“作为一代高僧,护法如此精诚,呆钦可叹!你们是否也该向他学习呢?”高僧们一听,无不汗颜。 >从此以往,世祖皇帝就特别看重这位耿介不群、超凡脱世、高标千古的宽寿大师。 >到了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圣驾仙逝。当时,年岁已然高达八十整的宽寿大师闻听之后,不觉悲从衷来,率领僧众亲临大内哭祭。归来之后,大师犹自悲恸不已,叹息再三,并宣告众人说:“圣驾驾崩,我也不久于尘世了!”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代高僧宽寿大师圆寂西归。世寿八十,僧腊五十又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知道这位高僧吗?坚决不拜当朝皇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董卓是如何一夜之间控制京师,摧毁四百年汉朝的?

    董卓进京是一笔糊涂账,他夺权的具体过程,《三国演义》没跟大家说清楚,甚至《三国志》也没说清,好像就是一夜之间稀里糊涂的控制了京师。游戏三国志14里面的董卓形象: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董卓是有意还是无意之间得以控制京师的?第二个问题,董卓凭什么能以三千兵力控制京师,难道京师都没有兵了?而士人集团的崛起,又归根于大将军何进的提拔。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寿筵良范

    寿筵良范江苏昆山县翰林徐锡余的母亲许太夫人,严持斋戒,奉行众善,每日礼佛诵经,从不间断。明崇祯丁酉年冬天,是太夫人六十寿诞。这天太夫人照常拜佛修福,设斋供养众僧,将亲友赠送的寿礼,用以刻印法华经,答谢亲友祝贺,宴席一律备用素肴,并将所刻印的经书,每人各赠一部。识得法宝的人,莫不欣羡赞叹。后来太夫人更加康强寿考,子孙兴盛满堂。

  2. 12星座内心对什么事最执著

    白羊最讨厌的词,莫过于等待和忍耐。否则白羊宁可为了眼下的痛快,而放弃等待和忍耐之后的巨大利益——对白羊来说,活在当下,才是人生。其实狮子座分正向的和负向两种。即使万幸你遇到一个能管的住自己嘴的处女座,但他也没办法控制住自己在心里咆哮著挑你的刺。

  3. 梦见香烟:男梦吸烟交财,女梦吸烟受伤_周公解梦梦到香烟:男梦吸烟交财,女梦吸烟受伤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香烟:男梦吸烟交财,女梦吸烟受伤好不好

    香烟,虽然危害身体健康,可是却被众人喜爱。出现在梦中,它也有广泛的寓意。比如说,如果是女人梦见自己抽烟,那就意味着她的身体很可能出现了健康问题,或者近期内将会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是男人梦见自己抽烟的话,就无需担心了,这意味着做梦人将要交到财运,善加利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富有的人。可是,如果是病人梦见自己抽烟,那就需要谨慎了,这意味着他的病情将会更加严重。

  4. 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感人的情话

    女人,一定要好好减肥,一定要好好护肤,一定要好好赚钱。愈发觉得,所谓懂事,不是你手里的人生哲理集有多厚,而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有多强。刺眼,却是对的方向。

  5. 布朗的电车

    斯波坎的有轨电车开始于一个没有很多交通工具的时代。斯波坎的市民可以步行,也可以自己乘车前往目的地。这一时期(19世纪末)的精英商人有一个连在他们房子上的马车房和一个司机把他们的马车开进城里。那些买不起这些奢侈品的人通常会走到他们需要去的任何地方。房地产投资者试图让他们的房产更容易被人们使用,并增加有轨电车来让人们进入他们的开发区。1886年,当约翰·J·布朗、亨利·C·马歇尔和安德鲁·罗斯联手创建

  6. 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画,发现于婆罗洲洞穴,是一种奇怪的牛兽

    以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画是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一个大约35400岁的巴比鲁人,或者是“猪鹿”,他说:“KDSPE”艺术作品历经“KDSPs”,该团队的结果表明,加里曼丹东部的古代艺术品是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制造的。

  7. 元宪宗蒙哥简介 蒙哥死因及儿子介绍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元宪宗蒙哥简介蒙哥死因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孛儿只斤·蒙哥,蒙古帝国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母亲:唆鲁禾帖尼,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的生母,1251年元宪宗蒙哥登基后尊为皇太后,1252年去世。蒙哥去世原因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1259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于合州钓鱼山,一说重伤而死,享年五十岁。

  8. 【绿依依】的意思是什么?【绿依依】是什么意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水浒传》第一二○回:「红瑟瑟满目蓼花,绿依依一洲芦叶。」●明单本《蕉帕记·脱化》:「你将绿依依窗前一叶蕉,变翠的的轴上千丝料。」参见:绿依依绿依依是什么意思绿依依碧绿茂盛貌。

  9. 富有更多表现在内心里

    一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话是这样说,洛克菲勒在捐资支持教育、卫生等方面却毫不含糊,数以亿计。天下着雨,李嘉诚执意要从车下把钱捡起来。后来还是旁边的侍者为他捡回了这一块钱,李嘉诚付给他100块的小费。

  10. 梦见猫变成妖精

    周公解梦梦见猫变成妖精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变成妖精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