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在唐朝的时候,张说被谥为文贞,还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关于张说该不该谥文贞的谥号的争论。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之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不知是本谥还是后来加谥)等九名。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许衡、廉希宪。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 ... ,福王时追谥文正。

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但其中的曹振镛的谥号,世人一直非议不休。不过汤斌是死后追认的。刘统勋是死后直接谥文正。曾国藩的功劳的确大,但当时清朝的情况,有个激励的意思在里面。至于李鸿藻的身份是帝师,从他之后,凡是帝师皆有谥文正的可能。在之后的谥文正的,则有点末世名器,不足为贵的意思了。

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之一字的谥号,等级更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正”居于首位,难怪明清时代的朝臣诸公要为谋取这一荣誉大动心思。例晚清重臣张之洞,自恃功冠群僚,当他得知曾国藩死后获谥“文正”大感不平,愤愤然道:“如涤生(曾国藩字涤生)者,也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可怜他那料得到自己身后,竟然仅得谥“文襄”,不但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鸿章的“文忠”还低了十多级。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下列部分介绍:

李昉

(925-996),字明远,北宋文学家,深州饶阳县五公村人。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皇帝去南郊祭祀,跪拜时摔倒,几天后去世。赠司徒,谥文正。

王旦

(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山东)人,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真宗时入相,进太保,当国最久。事至不胶,有谤不校,引荐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寿六十一,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王曾

(978-1038),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咸平中(998—1003)取解试、省试、殿试皆之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一岁。赠侍中,谥文正。

蔡卞

(1048-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人,蔡京弟。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中,享年70岁,赠太傅,谥文正。

郑居中

(1051-1123),字达夫,北宋河南开封人,进士及第,由中书舍人连升至翰林学士。因与蔡京不合,罢改资政学士,后再出任枢密院,官累特进,寻拜居中为少保、太宰,仍事事与蔡京立异。入朝暴遇疾回舍,数日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苏州)人。皇佑四年(1052)卒,谥文正,赠魏国公。

司马光

(1019~1086),山西闻喜县涑水乡人, 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 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

蔡沈

(1167–1230) ,字仲默,宋建阳人,世称九峰先生。绍定三年,蔡沈逝世,谥“文正”。(此人得谥文正不知是本谥,还是元明两代追谥或加谥的,尚待考,也请知之者指点)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死后70年,南宋乾通6年,追赠太师,谥文正。

虞仲文

字质夫,武州宁远人也,仕为辽相。归金,授枢密使平章政事,封秦国公。年五十五卒,谥文正。天会七年,赠兼中书令。正隆二年,改赠特进、濮国公。(生卒年待考)

张行简

(?——1215),莒州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字敬甫。生年不详,卒于金宣宗现佑三年(1215)。金世宗大正十九年(1179) 己亥科状元。贞佑三年(1215),病逝于任上。朝廷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正。

耶律楚材

(1190-1244),金与蒙古国官员。契丹族,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契丹皇室后裔。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耶律有尚

字伯强,辽东丹王十世孙。卒年八十六,赐谥文正。(待考)

窦默

(1195-1280)元初名医、名臣、名儒,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字汉卿,广平府肥乡县城西村人。卒后追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故后人多称其“窦太师”和“窦文贞(正)公”。

许衡

(1209-1281)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及死后,世祖加赠司徒,封魏国公,谥文正。

刘秉忠

(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卒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

廉希宪

(1231—1280),元代政治家, ... 尔族。其祖上均为高昌世臣。大德八年(1304),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加赠恒阳王。

何玮

(?-1310),易州易县人。至大元年,迁太子詹事,兼卫率使。三年,改河南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卒。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梁国公,谥文正。

吴澄

(1249-1333),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统元年(1333),卒于家,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王寿

(1250?-1310),字仁卿,涿郡新城人。卒年六十,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蓟国公,谥文正。

方孝孺

(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宁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工文章,名书室曰正学,官侍讲学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 ... ,福王时追谥文正。

李东阳

(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官五十载,为朝廷重臣。1516年(正德十一年),李东阳病逝,享年70岁,赠太师,谥文正。

谢迁

(1449-1531),字子乔,浙江余姚人。明成化11年(1475),谢迁应试,得中状元,授修撰职。明孝宗时,以少詹事入内阁,参预机务,随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政时天下皆称之为贤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后以年老而辞归。卒谥文正,着有《归田稿》。

刘理顺

(1581?-1644),字复礼,杞县人。万历中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崇祯七年始中式。及廷对,帝亲擢之一,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硕矣。”拜修撰。益勤学,非其人不与交。卒后赠詹事,年六十三,谥文正。清朝赐谥文烈。

倪元璐

(1593~1644) 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

汤斌

(1627~1687) ,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年(1736),谥文正。道光三年,从祀孔子庙。

刘统勋

(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岁,谥文正,乾隆帝临其丧,见其“室无长物,寒气袭人”,为之大恸。回至乾清门,对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统勋乃不愧为真宰相!”可见对其倚重与尊宠。

朱珪

(1731-1806)字石君,号南厓,直隶大兴人。乾隆年进士,授仁宗学,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逝世,嘉庆帝亲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门低矮,御车不能入,嘉庆帝便步入,并哭之深哀,给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予谥“文正”。上亲临奠三爵。

曹振镛

(1755—1835),字俪生,号怿嘉,尚书文埴子。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亲临吊丧,下诏褒恤,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杜受田

(1788~1852),字芝农(杜愕子),清山东滨州人(今滨城镇南街杜家),道光进士。1852年(清咸丰二年)七月九日,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卒于淮安清江浦,时年64岁。咸丰帝甚痛,赠太师、大学士,谥“文正”。

曾国藩(

1811 ~ 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湖南湘乡人。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

李鸿藻

(1820—1897),字兰孙,直隶高阳人。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以病乞假,旋卒,年七十八岁。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

孙家鼐

(1827~1909),字燮臣,号容卿、蛰生,别号澹静老人,谥文正,寿州(今寿县)人,1827年4月7日(清道光七年三月十二日)生。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卒年八十有二,赠太傅,谥文正。

台湾省郑氏朝廷

陈永华

(?—1680)字复甫,福建同安人。明亡时刚中秀才,后参加郑成功军,为成功谋士。 ... 省后,任总制,留守厦门。郑经嗣位,官至东宁总制使,尽力辅佐。在台湾省建立屯田制度,提倡种蔗制糖,设置学校。后为冯锡范、刘国轩所忌。1680年3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省病逝。郑经亲临吊丧,谥文正。(就是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陈近南的原型)

中国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大臣有哪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红楼梦司棋是谁?司棋是谁的丫鬟?司棋简介

    红楼梦司棋是谁?司棋是谁的丫鬟?司棋简介司棋,《红楼梦》人物。贾迎春的丫头。脾气刚烈,雷厉风行。排挤柳家的未果,后与潘又安私通,被撵出大观园。最终与潘又安双双殉情而死。司棋,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迎春的丫头。她身材高大丰壮,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有一次在园内幽会时,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害怕鸳鸯会说出此事,吓得连家也不敢回,逃走了。司棋得知此事,又气又怕,也生了重病,幸亏鸳鸯劝解,

  2. 诸葛亮为何比曹操短寿?诸葛亮活了多少岁

    诸葛亮为何比曹操短寿?诸葛亮活了多少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曹操,相信许多老年朋友都耳熟能详。据书中记载,诸葛亮54岁去世,而曹操却活至66岁而终。两者的寿命相差了十二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诸葛亮以忠君扶蜀为先,把自身的健康放在一边,既不练功,也不习武。为了一统天下,诸葛亮常常要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这是既劳精又费神的事。他还习惯于晚睡早起,一生谨慎小心,军中事无巨细,都要事必躬亲,整天弄得精疲

  3. 琅琊榜秦般若身份是谁?琅琊榜秦般若结局是什么

    琅琊榜秦般若身份是谁?琅琊榜秦般若结局如何?琅琊榜秦般若身份结局曝光《琅琊榜》已于9月19日登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每晚7时30分两集连播,据悉,该剧举行了《琅琊榜》全国点映活动,在沈阳、武汉、成都都引发了火爆场面,使得《琅琊榜》的在开播前就聚起了越来越旺的人气,还未开播就成为各大网站、论坛的高热话题。其中,有王鸥饰演的之一女谋士秦般若扮相绝美,被原著党称赞:心目中的秦般若就是如此,最为符合预期的

  4. 香菱的身世是怎样的?香菱身世之谜

    《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第五回贾宝玉做梦,进了太虚幻境档案馆里看册子,香菱虽然名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但在宝玉眼中的次序,她是第三位,排在晴雯袭人和十二钗正册之间,承前起后。在作者心中,她的位置似乎要比那十二钗正册主子...还重要。宝玉看了不解。便又掷了,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

  5. 袁世凯临终为何没让儿子当总统?袁世凯儿子结局

    导读:1916年6月6日,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北京城: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已于当日上午10时许因尿毒症不治而亡。袁世凯病逝后,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张镇芳四人立即打开金匮石屋,找到了袁世凯生前留下的中华民国大总统继承者提名名单,只见名单上有袁世凯生前亲笔写着的三个人名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前任大总统所推荐的三人,将作为大总统的候选人,从三人中选出一人担任总统

  6. 秦朝统一六国时的血腥屠城:总人口竟损失三分之二

    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啊!中国历代皇帝,对于反抗者与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屠...,向来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往往不限于失败的反抗者和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首领、官员与军队,而是随心所欲地扩大范围,因此每一场战争中,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被...。记载皇帝的军队对无辜百姓野蛮屠...的文字,虽时隔千百年,读来仍

  7. 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的原型 孝敬宪皇后简介

    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的原型——孝敬宪皇后马尔泰若曦这个名字是《步步惊心》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她的故事也是作者编纂的,但是马尔泰若曦其实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那就是就是雍正唯一的正式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作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雍正元年册封为后,雍正九年去世,卒年43岁,与雍正无所出。原著中的马尔泰若曦即是年少时入宫侍

  8. 历史上真有琼花公主吗 琼花公主是被杨广 ... 的吗

    琼花公主:电视剧《隋唐演义》中,杨广...害了琼花公主陷害给杨勇,因此,杨勇的太子之位被废,杨广当上了太子。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琼花公主这个人吗?琼花公主是怎么死的?琼花公主真的被杨广...的吗?真的是因为琼花公主的死,杨勇才被废去了太子之位吗?一、琼花公主是否真的存在?隋文帝杨坚,一共有四个女儿,分别是乐平公主杨丽华,襄国公主、广平公主、兰陵公主杨阿五。这5个女儿,分别都结婚生子,因此与隋唐演义中

  9. 韩王成简介 韩国王室被项羽封为韩王韩王成生平

    名成。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王。项羽后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受到项羽威胁。项羽就因为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便...了韩王成。秦朝末年,六国贵族纷纷反秦。前208年,韩人立韩国王室后裔韩成为韩王。前206年,项羽封韩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因为韩成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便...了韩王成。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前

  10. 绝版王陵!揭秘被火“烧出来”的马王堆千年女尸

    长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相传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是楚国的重要邑城,当时叫做青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长沙郡。汉高祖称帝后封吴芮为长沙王,此后汉代贵族世居于此。在长沙有着许多关于古墓和宝藏的传说。而1971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灾”却真的为我们带来了几千年前的神秘汉墓和数之不尽的奇珍异宝……一、“烧出来”的马王堆墓葬在长沙市东郊一片无人问津的荒野之中,有一座土丘。在这个土丘中部有两座直径

随机推荐

  1. 鞋子如何摆放可以预防鬼梦 -周公解梦

    鞋子如何摆放可以预防鬼梦在风水上,很习惯讲方向,利于自己的一定是朝向自己的,比如,金蝉衔钱肯定是朝内,视为进财,而武财神则必须朝外,视为招财。陈鹏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也许有人说,这世界上本来没有鬼,陈鹏想说的话是:任何人的接触面都有方向性,观念如是,信仰如是,并不意味着你不承认的就是不存在的,你否认它就它就能消失。

  2. 手相看哪些人外出发展更有利

    手相显示出了你是否有在异乡发展的迹象!你手上旅行线明显?旅行线常出现在早早离家,或居住国外的人。旅行线如果短,加上纹路浅而细,象征短期的旅行,为了充实见闻而做的外出旅游。旅行线如果离生命线很远又深刻,甚至比生命线还深刻,则代表为了生活而在外地谋生,以及在海外长期居住的意思,且因此种生活方式,对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变化,甚至扭转了整个人生。

  3. 腐竹质量优劣的鉴别

    1、色泽鉴别进行腐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取样品直接观察即可。次质腐竹——色泽较暗淡或泛洁白、清白色、无光泽。次质腐竹——呈枝条或片叶状,并有较多折断的枝条或碎块,有较多实心条。劣质腐竹——有霉斑、虫蛀、杂质。次质腐竹——腐竹固有的香气平淡。4、滋味鉴别进行腐竹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取样品用热水浸泡至柔软,细细咀嚼品尝其滋味。良质腐竹——具有腐竹固有的鲜香滋味。劣质腐竹——有苦味、涩味或酸味等不良滋味。

  4. 离鸾别鹤是什么意思?

    【拼音】líluánbiéhè【解释】比喻夫妻离散。同“离鸾别凤”。【出处】《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例子】忽听梨园新乐府,离鸾别鹤清如许。元·卢挚《蝶恋花·前度归田菘下住》词【相关】百度“离鸾别鹤”

  5. 大神刘在石联手李光洙共同出演新综艺

    先是狗哥离开《Running man》,接着金钟国和宋智孝又险些“被下车”,节目面临下档还在SBS演艺大赏上遭受冷遇……最近《无限挑战》还因为MBC总 *** 而停播……好在,就在我们默默坐等《无挑》复播期间,有好消息传来。刘在石和李光洙又手拉手推出了一档新综艺!这档名...

  6. 善游者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ànyóuzhěnì【解释】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例子】【相关】百度“善游者溺”

  7. 梦见麦草垛

    周公解梦梦见麦草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麦草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重新考虑

    凯特琳O'Connell-Rodwell,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和《大象的秘密意识》一书的作者,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研究大象的行为,主要是在...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在《男性关系》一书中,她描述了两只公象之间令人毛骨悚然的对峙,颠覆了她所有的成见,也颠覆了关于挑战厚皮动物等级制度的传统智慧。她说:“我想我肯定会看到占主导地位的公牛被野牛取代。”。“当我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意识到社会结构并不全是黑白的;

  9. 想一个人的心情签名 每天…很想你…-感人的情话

    一路向前,红旗猎猎的响,被风戏弄的不得安宁。走吧,我本该逍遥于天地间,尘世的景,本不该牵动我心的。又或许并无情意之说,不过是红尘中的一场偶遇,一旦分别,两无痕迹。

  10. 听老婆的话不会错,唐朝最听话官员听老婆的话几次躲过灾难

    网上有一首歌叫《听老婆的话》,历史证明,听老婆的话真的不会错。唐朝有个人就因为听老婆的话,两次躲过灾难,过上幸福生活。唐朝这个最听话的官员叫侯敏,是武则天时期上林苑的林业...。大概是觉得自己官小没人罩着,侯敏巴结上武则天的当红大臣来俊臣。众所周知,来俊臣是有名的酷吏,动不动就给人扣上谋反的大帽子。他发明了一种最简单也是最荒诞的告密...:把官员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像投壶一样在远处投石敲打,投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