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陳氏天下一家親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62世叔明,字子昭,陳廢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生,陳宣帝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封宜都王,授空惠將軍置左史,累遷中郎將、東揚州刺史、輕車將軍衛尉卿。581年出為持節雲麾將軍、南徐州刺史、侍翌將軍。586年,進號安右將軍。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避隋亂入閩仙遊縣。後歸隋召入為鴻臚少卿。江州義門陳氏先祖。妣萬、孫、趙氏生八子:志高、志能、志亮、志鉉、志龍、志熙、志靜、志范。(萬、趙無出)

宣帝共42男,其中30子封王,8子因年少未封,3子早卒。

63世 龐,原名莊(因陳後主叔寶生子亦取名莊,故雖先出世也避諱),字志高,別字玉瑛,叔明長子,隋會稽郡司馬。生子二:德、才。

志能,字奇瑛。

志亮,字南瑛,生子淑琳。

64世 淑琳,字漢立,生子惟。

65世 惟,生子永興。

66世 永興,生子文琥。

67世 文琥,生子袚。

68世 袚,生子政壽。

69世 政壽,生子益。

70世 益,生子文。

71世 文,字景思,生子三:伯萬、伯仟、伯貫、伯紀。唐武宗時為拾遺,宣宗時為侍禦史,與振武軍節度使李國昌交厚。懿宗失政,李國昌失權。僖宗時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反,陳文為監軍禦敵,派子伯萬、伯千持書招安未果,李克用稱晉王,伯萬、伯千遂隨其軍。更多關於陳氏資料請搜索關注公眾號義門陳氏家族。後黃巢起,朝廷以陳文言招安李克用,敗黃巢,遂升陳文為太尉、鎮北將軍,伯萬為行營都指揮使,伯千為軍中教練使。伯萬當李克用時,號稱“陳無敵”。

一、節度使伯萬公裔世系

72世 伯萬,字頂一,號金峰,官都督,唐大中九年亥七月初十日寅時生,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由江西吉州太和縣請旨過湖廣至寶慶新化橫陽鵝塘村,落業後晉天福十二年丁未五月十二日未時卒,葬新化鵝塘村金台山丁山癸向。元配:趙氏,生子三:元和、亨和、利和。

73世 元和,伯萬子,行一,生三子:翔、羯、羝

亨和,伯萬子,行二,生子不詳。

利和,伯萬子,行三,生子:朔。

74世 翔,元和子,行一,先為博州刺史,後隨王建入蜀,因諫阻王建稱蜀王不從,棄官歸裡,卜居閬中新井。生子詡。

75世 詡,翔子,行一,自幼由外家養大。長成後隨祖父及曾祖出征並死葬奉安。然後攜家入川侍奉父母,宋時以孫貴封“齊國公”。生子昭汶、昭文。

76世 昭汶,詡子,行一,終身未仕,並阻其子省華應蜀十晉之試,宋時以孫貴封“楚國公”。生子省華。

77世 省華,昭文子,行一,939-1006,字善則,生於四川閬中(今四川閬中縣),宋太祖乾德三年(956年)歸宋後,嘗為濟源縣令。因祖籍河朔,遂遷來濟源定居,歷官太子中允,殿中丞、蘇州、開封府尹、光祿寺卿、左諫議大夫等職,景德三年卒,年68歲,特贈太子少師。以子貴封秦國公, 葬濟源縣城西街花園。妣馮,生子三:堯叟、堯佐、堯谘。

78世 堯叟,省華子,行一,961-1017,字唐夫,自幼同弟堯佐、堯谘就讀於劉延慶寺,母馮氏性嚴燒夜香伴子讀書, 堯叟事親孝謹, 秉香苦讀。“陳母燒夜香”故事為後世“二十四孝圖”之一。端拱三年登甲科,歷官光祿寺丞、直史館、工部員外部、廣南西路轉運史、知樞密院事,工部侍郎、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右仆射等,卒年57歲,諡文忠公。著有《請盟錄》三集二十卷。生子四:師古、希古等

堯佐,省華子,行二,963-1044,字希元,端拱三年與兄堯叟同科登進士及第。歷宮中牟尉、潮州通判、滑州知州、開封府尹、參加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以太子太師致仕,卒年82歲,諡文惠公。著有·《陳文惠公集》三十卷。生子十:述古、博古、學古、清淵等

堯谘,省華子,行三,970-1034,字嘉謨,鹹平年間中進士,歷官知製誥,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開封府尹、武寧軍節度使卒贈太尉、諡康肅公。生前工隸書、能詩,今濟源奉仙觀尚存《贈賀蘭宗真大師》七絕詩碑。生子七:宗古、榮古、敏古等。

由於一門兩代四進士共同輔政,稱“一門三相”,敇封 “三堯世家”。

79世 述古,堯佐子,行一,生子二:知祥、康宗。 博古,堯佐子,行二,生子知儉。師古、述古因“青苗法”與王安石等相左,兄弟遂相約棄官歸裡。

80世 康宗,述古 子,行二,生子祖三。

81世 祖三,康宗子,生子奉三。

82世 奉三,祖三子,生子文孫。

83世 文孫,奉三子,生子君曉。

84世 君曉,文孫子,生子二:仲沈、仲才。

85世 仲沈,君曉子,行一,生子朝璞。

仲才,君曉子,行二,生子鑒。

86世 朝璞,仲沈子,生子文運。

87世 文運,朝璞子,贅子雲秀。

88世 雲秀,本謝氏,贅陳為婿,字千一,生子思玉。

89世 思玉,雲秀子,字普才,沔陽玉沙縣人,生子五:長友富、次直、三諒、四仁、五貴。友仁、友貴前死鄱陽。

明史記:太祖平武昌,封普才承恩侯,友富歸仁伯,友直懷恩伯,贈友仁康山王,命所司立廟祀之,以友貴祔。理居京師,邑邑出怨望語。帝曰:“此童孺小過耳,恐細人蠱惑,不克全朕恩,宜處之遠方。”洪武五年,理及歸義侯明升並徙高麗,遣元降臣樞密使延安答理護行。賜高麗王羅綺,俾善視之。亦徙普才等滁陽。(一說普才生八子:友諒1320-1363、友仁1322-1363、友德1324-1403、友福(富)1326-1363、友祿(直)1328-?、友貴1330-1363、友高1332-?、友位1334-?,似欠準確。)

普文,普才堂弟,年齡小過友諒,與友諒一同起義赴紅巾軍。

90世  友福(富),思玉之子,行一,封歸仁伯。

友直,思玉之子,行二,封懷恩伯。

友諒,思玉之子,行三,1320-1363,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1360采石磯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定都武昌,改元大義,在位四年,1363身殉職鄱陽湖之戰,壽終四十四歲,薨葬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進首義公園處。妻潘、張,生子:善、理、忠、福等。皇后達蘭,遺腹子梓。收義子大林、小林,養子張佑保。三夫人何氏生子二:伯能、伯通。

友仁,思玉子,行四,1322-1363,義軍將領,身殉鄱陽湖之戰。明太祖贈康山王。

友貴,思玉子,行五,1330-1363、義軍將領,身殉鄱陽湖之戰。

友德,諒堂兄弟,其祖與諒奶為兄妹。後裔遷山東壽光佔多數,遷四川重慶府兩支,部分遷安徽。

91世  善,友諒子,行一,大漢王朝太子,鄱陽湖之戰被朱軍所執,下落不明。

理,友諒子,行二,行二太子,1363年繼位,改元德壽,後降明,授歸德侯,遷居高麗。

忠,友諒子,謂留忠,逃湖南臨澧太浮山,改劉忠,為陳劉姓始祖。生子六:溫、良、恭、劍、讓、盛。

福,友諒子,逃河南信陽大別山青石橋,改郭姓,為陳郭始祖。生子珊。

梓,友諒遺腹子,被朱元璋封為潭王,府地長沙,後見報仇無望,與妃自焚於王府。生子:明。

南舜,稱友諒六子,逃江西瑞昌肇陳鎮,改柯姓,稱六房柯。六房柯主要分布在江西瑞昌,湖北武昌、大冶、陽新、黃石等地。

大林、小林,友諒義子。戰死軍中,均未娶妻生子。

張佑保,友諒養子,義軍將領張定邊之侄,為保全忠臣之後,張宗道將其堂侄張佑保過繼給水西釣隱台老翟家為繼子,更其姓為翟氏,家居安徽涇縣桃花潭。

伯能、伯通傳為友諒公三夫人何氏所生,是元至正23年,即1363年大戰前便安排三夫人何氏率年幼的伯能、伯通與一女經商洛輾轉到山西洪桐縣元仁裡七甲居住,伯通生三女,伯能於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87歲時又外遷河北,葬河北,諒公6子伯能生福廣、福貴,福廣生綱、紀、友、勝;剛生聰、明、智、嶽,紀、友、勝三房去向不明,不知遷往何方;次子福貴去向不明。

二、湖南臨澧太浮山黑沙溪友諒子忠公裔劉姓世系

91世劉1世 忠,友諒子,妣王,生子六:溫、良、恭、劍、讓、盛。

92世劉2世 子溫,忠子,行一,子失考。

子良,忠子,行二,子失考。

子恭,忠子,行三,妣張,生歿葬失考。

子劍,忠子,行四,生於明朝辛苦酉年(1381)臘月,明永樂二年(1404)舉家遷湖南臨澧縣太浮山黑沙溪居住,歿失考,身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胰仁壽鄉大標樹土地,享壽79,葬汗羅山癸丁向在碑。妣張,生子六:元訊、元迪、元貞、元祥、元海、元清

子讓,忠子,行五,妣蘭,生子二:元暹、元淵。

子盛,忠子,行六,妣楊,生子平公。

93世劉3世 元迅,妣孫,生子義春。

元迪,劍子,行二,生歿葬失考。妣艾,生子仁春。

94世劉4世 仁春,元迪子,生子四:汶公、YI(氵+義)公、滿公、上六。

95世劉5世 YI(氵+義)公,仁春子,行二,生於明嘉靖28年(1525)乙酉歲正月25日吉時,歿於萬歷13年(1586)乙巳歲十月初五日申時,葬老屋後有碑。妣尹,生子四,承相、輔、弼、忠。

96世劉6世 承弼,YI(氵+義)公子,行三,子大興。

97世劉7世 大興,承弼子,明萬歷38年庚戌歲7月12日申時,歿於康熙三十年8月18日子時葬汗羅山癸丁向有碑。妣張,生於明萬歷三十七年,己酉歲10月21日辰時,歿於隆武元年正月16日亥時葬老墳山有碑。生子四:起珍、璋、清、沛。

98世劉8世 起清,大興子,行三,妣王,生於崇禎丁巳年二月初八吉時,歿於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吉時,葬老墳山有碑。生子三,光祚、表、邦。

99世劉9世 光表,起清子,行二,妣彭,生於康熙十四年乙卯歲四月二十五日,歿於乾隆六年辛酉歲正月十六日午時,葬汗羅山有碑。生子三:嘉舜、申、臣、諫。100世劉10世 嘉臣,光表子,行三,字宗玉,生於康熙四十七年己醜歲十月十八日午時,歿於乾隆三十三年戊子歲八月二十七亥時,葬老墳山有碑。妣彭,生於康熙四十九年辛卯歲臘月二十一日亥時,歿於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歲冬月十二日寅時,葬老墳山有碑。生子一士斌

101世劉11世,士斌,嘉臣子,生於乾隆四年己未歲九月初八日子時,歿於道光二年壬午歲五月初三戌時,葬土地山酉卯向有碑。妣印,生於乾隆五年庚申歲二月十四日卯時,歿於嘉慶二年丁巳歲二月二十七日申時,葬土地山有碑。生子二:長正常、次誼。

102世劉12世 正常,士斌子,行一,生於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歲二月十四日午時,歿道光二十一年辛醜歲正月十八日巳時,葬宅後有碑。妣楊,生於乾隆二十三年戊寅歲正月初八酉時,歿於嘉慶二十三年丁醜歲八月初八巳時,有碑。生子二:長國祖、次統。

103世劉13世 國統,正常子,行二,生於光緒二十七年,歿失考,葬土地山有碑。妣楊,生於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歲二月初六日辰時,歿於鹹豐五年乙卯歲正月十一日巳時,有碑。生子三:長朝煥、次福、三珍。

104世劉14世 朝福,國統子,行二,生失考,歿於光緒二十七年辛醜歲二月,葬宅後有碑。妣於,生歿失考,葬宅後有碑。生子二:長廷柳、次松。

105世劉15世 廷柳,朝福子,行一,生歿失考,葬土地山,嗣子一耀明(本廷松長子為嗣)。

廷松,朝福子,行二,生於鹹豐二年壬子歲冬月十九日巳時,歿於宣統元年己酉歲三月初三亥時葬土地山有碑。妣郭,生於鹹豐十一年,辛酉歲二月二十五日寅時,歿於民國十四年乙醜歲八月二十六日,葬土地山有碑。生子三:長耀明(出繼廷柳為嗣)、次海、三美。

106世劉16世 耀明,廷柳嗣子,行一,字金階,生於光緒九年癸未歲九月初三日未時,殃於民國十八年己巳歲正月初八亥時,葬油柞灣。妣高,生於光緒八年壬午歲九月初八日,歿於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初八酉時,葬從夫塋。生子二:長世協、次元(出繼耀美為嗣),女一?。

耀海,廷松子,行二,字玉階,生歿失考,葬於宅後。妣徐,生歿失考,葬回兒灣。生子一世成。

耀美,廷松子,行三,字滿階,生於光緒十四年戊子歲二月初七寅時,歿於?。妣郭,生於光緒十四年戊子七月二十九日辰時。嗣子一世元(本耀明次子為嗣)。

107世劉17世 世協,耀明子,行一,生於民國元年壬子歲正月二十四日亥時,歿於1974?妣楊,生於民國四年乙卯歲正月初八申時,生子一德海。

世元,耀美繼子,行二,字漢臣,生於民國四年乙卯歲八月三十日巳時,卒於2003年冬月十八日,妻邢金仙,生於民國六年丁巳歲五月十六日醜時,歿於2003年冬月十二日,生子三:德學、文、定:女五:銀枝、墨枝、粟枝、有枝、臘枝。

108世劉18世 德學,世元子,行一,字雨庭,生於民國二十五年丙子歲正月二十二日亥時,妻楊長秀,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丁醜歲冬月十九日,生子四克榮、華、富(夭折)、貴,女二:真英、從英。

德文,世元子,行二,字協庭,生於民國三十年辛巳歲七月十九日子時,妻孫冬梅,生子四:克忠、農、雙、全,女一玲英。

德定,世元子,行三,字彩庭,生於民國三十八年己醜歲四月二十五日申時,妻李雲枝,生子克政,女二:翠英、青英。

德海,世協子,行一,字和初,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丁醜歲六月二十四日未時,歿於?妻印協枝,?年6月二十日生,生子五成四:克前、呼、後、擁,女一秋英。109世劉19世 克榮,德學子,行一,字紅清,1963農歷癸卯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擅長木工雕刻。妻張桂華,生子二剛、霖。

克華(本文作者),德學子,行二,字洋,別字雙清,生於1964農歷甲辰年九月初十日寅時,湖南農大本科畢業,會計師職稱。因工作遷臨澧縣城關(現更名安福)鎮居住。妻周駿,生於1966年12月24日,湖南文理學院本科畢業,教師中級職稱。1991年3月23日(農歷正月二十七)上午10時40分生女一遵錦,字錦浩。克貴,德學子,行四,字飛,別字美芳,生於1974農歷甲寅年正月初十。

克忠,德文子,行一,字愛清,生於1963農歷癸卯年。妻宋金華,生女一錦霞,離異。續妻劉金華,生子一錦新。

克農,德文子,行二,字高清,生於1965農歷乙巳年九月初九。擅長木工裝飾。妻龍淑珍,生女一惠

克雙,德文子,行三,字長清,妻?

克全,德文子,行四,字元清,

克政,德定子,行一,字永清,妻辛梅,生子一?女一藝。

克前,德海子,行一,字卓清,妻郭金絨 ,生子一貴,女一淑娥。

克呼,德海子,行二,字再清,1963年生,妻覃金華,生女二長靜、次平。

克後,德海子,行三,字中清,1966農歷丙午年十月初四生,(配潘蓉)

克擁,德海子,行五,字落清,

110世劉20世 遵貴,克前子,行一,妻?

111世劉21世 守一,遵貴子,行一,生於2006農歷丙戌年

三、友諒長子善後裔世系

91世 長曰善住四川白帝城,後輾轉其他地方未詳,後有改姓)。生子三:長岱,次嶽、三安。

92世 岱,善長子。

嶽,善次子。

安,善三子。

93世 羅胡,嶽之子,妣錢氏,祖籍曾湖廣寶慶府、山東、四川、河南、建州、麻城、湖廣沔陽(又玉沙,現仙桃)等地(故普載:湖廣寶慶府沙城小麻縣,寶慶,湖南之邵陽也,沙城,玉沙縣也;小麻縣,麻城縣也,乃入川前的集中地。),幼姓羅、複改姓胡,故曰羅胡,其後代幾代從其姓,官京都禦史,遷湖廣武昌府按察院,移家武昌,卒於按察院任,葬武昌蒲圻縣吉陽鄉(現在湖北省赤璧市車埠鎮)。94世 萬金,羅胡長子,妣廖氏,無嗣。

萬銀,羅胡次子,妣王氏,無嗣。

萬財,羅胡三子,妣徐氏,生一子:浩。

95世 浩,萬財子,妣鄭氏,單傳:文獻。

96世 文獻,浩之子,妣王氏,單傳:俊。

97世 俊,文獻子,字行楚,劉、趙、龍氏,生子二:夢學、夢策。

98世 夢學,俊子,字新可,行一,妣程氏,生子二:世一、世二。

夢策,俊子,字新初,行二,妣胡氏,生子二:世昌、世太。

99世 世一,夢學子,字宏德,行一,妣王氏,76歲時,生子:文霞、文美、文斯、文友、文政、文秀,響應“湖廣填四川”之號召,帶領六個二子及世昌公之子文先、文伯從湖廣武昌府蒲圻縣吉陽鄉(考證為現湖廣赤璧市車埠鎮)入川,後回到蒲圻並葬於蒲圻

世二,夢學子,字聖吾,妣萬氏,和二子文儒遷往南粧。

世昌,夢策子,字有功,妣李氏,生子四:文先、文伯、文遂、文奇,後於1709年遷貴州。

世太,夢策字,字弼功,妣馬氏,無嗣。

100世 文霞,世一子,行一,妣田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美,世一子,行二,妣吳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斯,世一子,行三,妣程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友,世一子,行四,妣沈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政,世一子,行五,妣鮑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秀,世一子,行六,妣曾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儒,世二子,單傳,妣程氏,遷入南粧,前未貫省名,無從考證,初步判斷可能在貴州沿河縣。

文先,世昌子,行一,妣王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伯,世昌子,行二,妣劉氏,入四川重慶府,資料待續。

文遂,世昌子,行三,妣唐氏,入播州(現貴州遵義),生二子:建明、建仁。

文奇,世昌子,行四,妣李氏,入播州(現貴州遵義),後遷貴州平遠府(現貴州織金縣效仁裡八甲),生子一:爾建。

101世 爾建,文奇子,妣張氏,遷來落於大定府管下登仁裡八甲紅岩腳,後轉到七甲,生一子:大順。

建明,文遂長子,同爾建遷居紅岩腳,後轉往大定府城內北門,後遷雲南大力廠四方井,待考。

建仁,文遂次子,同爾建遷居紅岩腳,後轉往大定府城內北門,後遷畢節黃土坡,待考。

102世 大順,爾建子,妣高氏,生子二:啟榮、啟華。103世 啟榮,大順子,妣楊氏,生四子,正德、?、正良、正元。

104世 正良,啟榮子,妣楊氏,生一子:能天。

105世 能天,正良子,妣何氏,生一子:春全。

106世 春全,能天子,字登萬,妣舒氏、劉氏,生六子:澤盛、澤興、澤文、澤友、澤清、澤民。

107世 澤興,春全子,妣洪氏,生六子:興明、興發、興元、興龍、興禮、興榮。

108世 興元,澤興子,生於1900年,妣尤氏,生於大定府管下,大有裡十甲老地陳大發屋基,子一:文武。

109世 文武,興元子,妻許氏,生於1924年,生於貴州大定府大有裡十甲老地肖家衝,生子五:清華、清勝、清榮、松、英傑。

110世 清華,文武子,行一,生於1949年農歷9月9日,妻何氏,子二:百順、小軍。

清勝,文武子,行二,生於1954年農歷6月3日,妻洪氏,子一:陳方俊。

清榮,文武子,行三,生於1968年農歷2月,未娶,於1996年病逝。

松,文武子,行四,生於1972年農歷2月,妻張氏,子二:方華、方國。

英傑,文武子,行五,生於1977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陽歷1978年2月1日)。

四、大別山福公裔郭姓世系

91世郭1世 景福,漢王友諒子化名,逃朱滅門,由友諒部下護送到大別山腹地-信陽-青石橋附近山中-改郭姓,尊為始祖。

92世郭2世 珊

93世郭3世 覲國

94世郭4世 九明

95世郭5世 嘉

96世郭6世 烈

97世郭7世 億,生子二:來松、茂松

98世郭8世 來松

茂松

99世郭9世 桀

100世郭10世 積寶

101世郭11世 拄

102世郭12世 家成

103世郭13世 之寶

104世郭14世 傳爵

105世郭15世 克齊

克健

106世郭16世 承瑤

陳友諒墓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部門。位於武漢城內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引橋南坡下。墓高2.2米,墓基周長12米。墓塚依山構築,墓碑上刻“大漢陳友諒墓”。1913年湖北省內務司對墓園進行整修時,在墓前修築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墓兩側還各建有碑亭一座。

陳友諒紀念館在湖北省仙桃市(原湖北沔陽)沔街九十墩。館舍為三層仿古紀念館式建築,佔地3891平方米,建築面積1615平方米。其中一、二層為展廳,展廳面積920平方米;三層為辦公區。陳友諒紀念館由仙桃市博物館負責管理和運營,免費對外開放。

展覽內容包括序言;起義反元,摧毀元朝江南統治勢力;逐鹿江南,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水軍;推行屯田,開啟沔陽三蒸文化之源;歷史記憶,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更多關於陳氏資料請搜索關注公眾號義門陳氏家族。後裔覓蹤,改姓換名分布大江南北;結束語。館內設有陳友諒簡介、陳友諒雕塑、激戰安慶場景、戰艦體驗、沔陽三蒸、元明時期的出土文物等。

來源:網絡

大漢陳友諒世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房子里有草

    周公解梦梦见房子里有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子里有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火烧小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火烧小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烧小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红旗

    周公解梦梦见红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墓地守夜

    周公解梦梦见墓地守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墓地守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妈妈用枪打我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自己背叛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背叛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背叛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拔虎牙

    周公解梦梦见拔虎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拔虎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自己买了车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买了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买了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孕妇梦见下雨有人打伞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下雨有人打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下雨有人打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随机推荐

  1. 史上8大低调名将,低调得知晓他们的名字只有少数人

    >>这些人的名气,除了自身的不俗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就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现在盘点在历史上八位低调的名将,有人战绩不逊于白起和岳飞。于是就饮毒酒而死,年仅33岁。仅率麾下200骑奔袭,破其前锋,旋引还,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旋于考城大败魏将元晖业2万人。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2.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李光耀葬礼>新加坡建国...李光耀的国葬仪式2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12时30分,由新加坡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移灵队将李光耀的灵柩由国会大厦徐徐移出,李光耀的长子、新加坡现任...李显龙及家人在现场目送李光耀的灵柩离开。在此期间,新加坡武装部队海陆空三军以最高规格向李光耀告别。李显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等10名代表先后在仪式上宣读悼词。

  3. 争分夺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ēngfēnduómiǎo【解释】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例子】我们在学习上要争分夺秒。【相关】百度“争分夺秒”

  4. 梦见飞机低飞

    周公解梦梦见飞机低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飞机低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成语典故_“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怎么来的?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   “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

  6. 姓马女孩取名大全_姓名测试

    马俊莉马婧艺马妤婷马瑞文马闵燕马紫怡马姝媛马洪玲马筱莹马红艳马彩霞马冬茹马秀芳马颜妍马敏悦马蔚红马娅淇马艺婷马一嫣马文瑶马原媛马佳萍马沣琼马璐莹马林悦马杰婷马娅轩马倩雯马烨媛马涌蓉马午文马芮文马彩琴马上玉马禧芳马芳琼马烨琳马顺玉马利莹马睿玲马忻秀马美婷马美玲马嘉莉马娅璇马妍萍马子倩马巧娟马妞妞马明美马惠芳马芝花马如倩马莲英马雪琼马娟马瑾怡马海颖马费文马中玉马运红马慧婧马艳萍马樱芳马艺瑶马贾文马小梅

  7. 宋朝官制简介 宋朝中枢官制详细介绍

    宋代官制宋朝中枢官制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从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开始,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点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禄而已。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

  8. 文艺青年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如果真的心存恨意,那么对一个人最狠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遗忘。应该是,花心的为你专一,爱玩的为你安定,性急的为你等待,爱逃避的为你坚持,骄傲的为你谦卑。彼此相爱,需要的是温暖幸福甜蜜快乐。快乐和幸福,说到底,不是金钱和权力,只是心底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二十六、为了别人的事忙得团团转,却没有获得相对的充实感。

  9. 美德故事

    前言《美德故事》前言佛法深广如海,以「信因果」为入佛之初门,以「生净土」为成佛之末关。而有关因果教育,此次则编成白话故事系列,按类别分为《美德故事》、《人生故事》、《历史故事》、《因果故事》、《佛教故事》,共五册、一千余则。孩童都喜欢听故事。一七七五年,他应徵入伍,参加美国独立战争。

  10. 三国演义:有一件事,张赵马黄都会,只有关羽不会,导致败走麦城

    然则事实上,关羽并不是那么完美。关羽不会射箭这个弱点能够说是坑惨了关羽,若不是中了箭,关羽绝对不至于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率军团团围住了曹操的军事重地樊城。关羽率军攻城的过程中,遭到了曹仁军的凶猛还击,在杂沓之中,关羽右臂中了一箭。严重的伤病导致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俘虏并践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