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宝感应要略录(2)

第四十七并州道俊写大般若经感应(出并州往生记)释道俊。一生修念佛三昧。不乐余行。时同州僧常慜。劝写大般若经。俊曰。我修念佛。全无余暇。如何写抄。慜曰。般若是菩提直道。往生要路也。汝须写抄。俊都不诺曰。我生净土自然圆满。即夜梦。至海滨见渡。海西岸上有庄严殿堂。六人童子。桌舶在海渚。俊谓舶童。我欲附舶渡西岸。童子曰。汝不信舶。岂得附舶。俊问。如何信舶。童子曰。舶是般若。若无般若。不能渡生死海。岂得生彼不退地。汝设附舶舶即没。梦觉惊怖悔过。钵写抄般若。自然供养日。紫云西来。音乐闻空。将非感应耶矣。第四十八唐豫州神母闻大般若经名感应(新录)>唐豫州有一老母。不知俗姓。唯事神。不信三宝。人举名称神母。邪见覆心。不往诣塔寺边。若行路时。遇比丘僧。掩目而还。时忽一头黄牛。在女门外而立。经于三日。更无牛主。神母自谓神助。自往牵牛。牛力强遂不随之。女解衣带系牛鼻。牛牵入佛寺。女人惜牛及带故。掩眼入寺。背佛而立。尔时众僧惊出。生悲愍故。各称南谟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神母舍牛走出。临小河洗耳云。我闻不祥事。所谓南无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三称此言。自谓与水堕。即还其家。牛忽不见。后时神母遭疾而死。嫡女思慕之。梦告曰。我死至于阎魔法王处。唯有恶业庄严身。全无少分善根。国王捻札而云。汝有闻般若称名善。还于人间。应持般若。然人业尽遂生忉利天。不应生忧念。梦觉而写般若将三百余卷见在矣。>第四十九踏大般若经所在地感应(出求法记)>释灵运。天竺名般若提波。本襄阳人也。追寻圣迹。越南滨达西国。于那兰陀寺。画弥勒真容菩提树像。至伊烂拏钵多国有孤山。既为胜地。灵庙寔繁感应多种。最中有精舍。以刻檀观自在像为尊。若有人七日二七日。祈诸愿望者。从像中出妙身。慰喻其心。满其心愿。傍有铁塔。收大般若二十万偈。五天竞兴。供养像及经。灵运一七日绝食。请祈所愿有三。一令身必离恶趣。二必归本国广兴佛事。三修佛法速得佛果。即从檀像中。出具相庄严光明照耀妙身。慰喻运曰。汝三愿皆成就。汝当入铁塔将读大般若经。踏经所在地。必免三恶趣。若人发心。将赴此地。步步灭罪。增进佛道。我昔行般若。得不退地。若持此经。书写经卷者。必令满足其人所求。说此语已。化身不现。即三七日。笼居铁塔。礼拜经夹。方读其文。经历半年。以归唐国。广兴佛事。翻译圣教。实有堪能。是观音加力。大般若威德也矣。>第五十释迦从钵罗笈菩提山趣菩提树中路地神奉般若函感应(出外国记等)>释迦菩萨六年苦行。将证正觉。登钵罗笈菩提山。唐云前正觉山。从东北岳登。以至山顶。大地震动。山将倾颠。山神恐怖告曰。此山非成正觉之地。若宿于此。入金刚定山震倾。即从山下。西南半崖大石室。结跏趺坐。地亦动摇。时须陀会天在空中曰。此非成道地。从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处不远。有菩提树。其下有金刚座。三灾所不能坏。坚固所依。三世诸佛。皆坐此座上。成道之地。菩萨当往彼处。尔时石室大龙。请世尊住。菩萨留影而去。诸天道。将趣菩提树下。地神于中路。从地涌出。捧三寸金夹。以奉上菩萨云。此是先佛印函。收入般若波罗密法门。三世诸佛。皆得此夹。由般若力。降魔成道。转大 ... 。度脱众生。若未得印函。虽坐树下。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吾过去六佛初成道时。皆奉此夹。菩萨欢喜。申手而取顶戴。往至菩提树下。坐金刚座。开金夹时。夹中广。十方佛土。般若印文。皆反为佛。放白毫光。照菩萨顶。授法王位。方成正觉。先赞般若。十方梵王来请 ... 。尔时释迦默然思惟。不务速说矣。>第五十一周高祖武帝大品感应(出法苑殊等文)>周高祖灭法。经藉从灰。以后年中忽见空中。如[卄/困]大者五六。飞上空中。极目不见。全为一段。随飘飘上下。宰立望。不侧是何。久乃翻下。堕上士墙。视乃是大品经之第十三卷。人皆谓希奇感应。归心者多矣。>第五十二阿练若比丘读诵大品经感应(出西国传)>昔有练若比丘。读诵摩诃般若经。常夜分天人来至比丘处。以天甘露。供养比丘。问天曰。天上有般若否。答云有。比丘问云。若有经卷。何故来下。答为敬法故。又天上般若。诸天传语。人中般若。正记佛言。是故来下。比丘复问。天上有受持者否。答天着乐故。不能受持。余州亦无。唯此阎浮提。大乘根熟。能行般若。必毕苦际。比丘复问。守护受持般若者。汝一人否。答八十亿诸天。来下人间。守护持般若者。乃至闻一句者。敬之如佛。持佛母故。不可废退矣。>第五十三天水郡张志达写大品经三行延寿感应(新录)>天水郡志达。姓张。特巧书誉。而信道士不写佛经。或至亲友家见。书写大品般若。不了谓老子经。问亲友老子经否。友戏言尔也。达取之写三行。知非老子经。??忽起去。经三年遇疾而死。过一宿还活。流泪悲喜悔谢。至亲友家语曰。君大善知识。令我延寿。令我得天堂。友惊异曰。如何有此言。答曰。我死见阎摩法王。王见我来云。汝痴人。信邪师道。不识佛法。即取一卷书。捡挍恶业。二十余纸。既尽残唯半纸计。王止见我微笑。汝有大功德。至亲友家。写大品般若三行。我等依人间修习般若之力。三时受苦轻微。汝寿行既尽。今增寿业。放还人中。汝等受持般若。报今日放恩云云。闻是语已。还入本身。岂非君恩。即走归家。舍所有财。书写八部。而供养之。春秋八十三。无病而卒。后见遗书云。千佛迎我。以般若经为双翼。往生净土矣。>第五十四晋居士周闵大品般若感应(出冥报记)>晋周闵江南人也。晋护军将军世奉法苏峻之乱。都邑人士。皆东西被迁。闻家有大品。以半八丈素。反覆书之。又有余经数台。大品亦杂在其中。既当避难行。不能得尽持去。尤诸大品。不知在何台中。食卒应去。不展寻橡。徘徊叹咤。不觉大品忽自出外。闵惊喜持去。周氏遂世宝之。今云尚在。一说云。周嵩妇胡母。有素书大品。素广五寸而大品一部书在矣。>第五十五朱士行三藏放光般若感应(出传等)>前魏废帝。甘露五年。门朱士行者。讲小品经。或云。常讲道行般若。每叹此译理未尽。发迹长安。度流沙至于阗。得梵音正本九十章。彼国多小乘学者。谮于王曰。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法。何不焚之。聋盲汉地王之咎也。王即不听赍经东去。士行因请烧之为验。于时积薪殿前。毕而焚其经无损。王始归信。士行寄经还国。竺叔兰昙无罗叉译。为放光般若者是也。>第五十六释清虚为三途受苦众生受持金刚般若经感应(出经验记)>梓州惠义寺释清虚。少诵金刚般若。去万岁通天元年十月初。于齐灵岩寺北三总山中。发愿为三途受苦众生。受持金刚般若。从十月二十三日日西。于山中端坐诵经。忽然似梦。见一城纵广可有五里。其僧下道至城东门。其门才了容一人入。僧问投门者自得知。大王何时放地狱受苦众生。报曰。昨日未时。齐州禅师。手执锡杖。年可七十已上。来诣王前语王言。有一客僧。为三途受苦众生。诵金刚般若。王得知不。大王何时息放地狱受苦众生。王报云。先知明日午时。为阿师放却少分轻者。其投门人。谓其僧云。阿师即去。请更莫语矣。>第五十七僧法藏书诵金刚般若经灭罪感应(同记)>隋鄜州实室寺僧法藏。武德二年闰三月。得患困重。经二旬余。乃见一人青衣服饰花丽在高楼上。手持经一卷。告法藏云。汝今互用三宝物。得罪无量。我所持经者。是金刚般若。若自造一卷。至心诵持。一生已来。所用三宝物罪。并得消灭。藏即应声。若得灭罪。病又瘳差。敬写百部。诵持不废。藏即命终。将至王所具问。一生作何福业。藏即分疏造佛像。抄写金刚般若百部。于一切人转读兼写一切经八百卷。昼夜诵持般若。不曾废阙。王闻此言。师造功德极大不思议。即遣使藏中。取功德簿。将至王所。王自开捡。并依藏师所说。一不错谬。王言。师功德不可思议。放师在寺。劝化一切。读诵般若。具修一切功德。莫生懈怠。师得长寿。无病安乐。后命终之日。即生十方净土。乃得醒活。自对他说焉云云。>第五十八唐玄宗皇帝诵仁王咒感应(新录)>唐天宝元年壬子。西蕃太石康五国。来侵安西国。其年二月十一日。奏请兵。玄宗诏发兵师。计一万余里。累月方到。岂顿救之。大臣白言。且可诏问不空三藏。帝依奏诏请天王。为救帝秉香炉。不空诵仁王护国经陀罗尼二七遍。帝忽见神人可五百员。带甲胄荷戈楯在殿前。帝惊异问三藏。答曰。此是毗沙门第二太子蛆健。领兵制陛下意。往救安城故来辞也。其年四月。安奏云。二月十一日已后。城东北三十里。云雾晦冥中有人众。可长丈余。皆被金甲。至酉时鼓角大鸣。声振三百里。地动山倾经二日。大石康等五国。当时奔溃。诸帐幕间。有金色毛鼠。啮断弓弩弦及器仗。悉不堪用。辞顾城楼上。有光明天王现形。无不见者。谨图天王样矣。>第五十九唐代宗皇帝讲仁王般若降雨感应(出唐记)>代宗皇帝永泰元年秋。天下无雨枯渴。代宗以八月二十三日。诏于资西明两寺。请百法师。讲新翻仁王般若经。以三藏法师不空为都讲。至于九月一日。黑云耸空。甘露雨降。天下得润雨泽。枯死草木。顿成荣茂。仁王般若威神不可思议。又羌胡寇边京城又因星变。内出仁王经二卷。开百座仁王道场。皆有感应矣。>第六十旧译仁王经感应(新录)>德宗皇帝贞元十九年。有一沙门。不知名及住处。宿太山府君庙堂。诵新译经四无常偈。府君梦示云。吾昔在佛前。亲闻此经。什公翻译词。质义味泯合。闻读诵声。身心清凉。新经又词甚美。义味淡薄。汝持本又毗沙门与经卷副。沙门梦觉。兼持旧本矣。>第六十一无量义经传弘感应(出经序及齐记)>此无量义经。虽法花首载其目。而中夏未睹其说。讲法华者。每临讲肆怀疑。未尝不废谈而叹想见斯文。忽有武当山惠表。勤苦求道。南北游寻。不择夷险。以建元三年。复访奇搜秘。远至岭南。于广州朝亭寺。遇中天沙门昙摩伽陀耶舍。手能隶书。口解齐言。欲传此经。未知所授。来便殷勤致请。心形俱至。俺历旬朔。仅得一本。仍还峤北齐入武当。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顶戴出山。见投弘通。奉觐真文。欣敬兼诚。咏歌不知手舞足蹈。莫宣辄虔。时有一人。生不信云。此经何必法花序耶。梦有一神长丈余。带金甲以利剑拟之云。汝若不信。当斩头颈。此经正是法华序分。一经耳者。得不失菩提心。亿劫时一遇。岂失二利。即觉悔谢矣。>第六十二闻无量义经功德感应(出齐记)>昔惠表比丘。武当山诵无量义经。后顶戴出山。投宿山中。初夜分有天来至。以百千天众。以为眷属。供养经及表。表问谁。天答曰。吾等是武当青雀。聚闻无量义经。命终生忉利天。欲报恩故。来谒供养。吾等本身。在山西南隅一处。聚集舍身。语此事已。忽然不见。表遣使者。寻青雀聚。实如所言。经功德如斯。欢喜见投弘通矣。>第六十三诵法华经满一千部女有灵验感应(出梁高僧传等)>齐武成世。并州东看山侧有人。掘地见一处土。其色黄白。寻见一物。状如人两唇。其中有舌。鲜红赤色。以事闻奏。帝问道俗等。无能知者。沙门大綩法师上奏曰。此持法花者六根不坏报耳。诵满千遍。其必征验矣。乃集持法花者。围绕诵经。才始发声。此灵唇舌。一时鼓动。闻见毛竖。以事奏闻。诏遣石函。藏之迁于室矣。>第六十四书写法花经满八部必有救苦感应(出经传)>宋瓦官寺沙门惠道豫州人。释惠果同母之弟也。生不修行业。但善于兴贩。当众仓厨私自食用。知缯帛方便割盗。后遇疾而死。三日苏云。吾冥官被驱。向幽远路。有沙门谓道曰。王若推问。应作是言。我昔有造法花八部愿。数授此言已。忽然不见。即至王所。王问。修何功德。答吾有造法华经八部愿。王笑曰。既云有愿。若造法花及八部者。必脱八狱。依此一言。还放人间。说此因缘。舍所有造八部。其经见在矣。>第六十五书写法华经一日即速救苦感应(出经传)>绛州有孤山。永徽年中。有二人僧。同坊而住。一名僧行。行三阶佛法。二名僧法。行法花三昧。二人要期。若前亡者必告所。后僧行先亡。三年后。僧法祈请观音。梦至地狱。猛火炽然。不可亲近。铁网七重。而覆其上。铁扉四面开闭甚固。百千沙门犯净戒。不调身心者。在中受苦。问此中有沙门僧行不。罗刹答曰有。又曰。欲见。答不可见。又曰。我等佛子。如何固惜。即时罗刹。以锋贯炭示之。僧法见黑炭流泣。沙门释子如何受苦。愿欲见昔形。罗刹唱活。宛如平生。但身体烧烂。谓法曰。汝将救吾苦。法曰。如何救之。答为造法花经。法曰如何造耶。答一日之中。以可毕其功。法曰。贫道岂可一日中毕。答告苦不可忍。刹那难过。非一日猛利行。焉得苦息。梦觉即日。舍衣钵资具。以书生四十人。一日写之供养礼拜。其夜梦。僧行离地狱苦。近生忉利天矣。>第六十六七卷分八座讲法花经感应(出经传)>释惠明不知何处人。亦失俗姓。风甚闲听惠多闻。颖悟佛乘。讲法华经。天机独断。相讼说释。或时入深山。坐石室讲经。数群猿猴来听法。经三月后。夜石窟上有光明。渐近窟前。是则天人。自称。吾是猿猴群中。老弊而盲者是也。依闻公讲。生忉利天。本身在室东南七十余步外。思师恩故。听师讲故。降临此处。愿闻讲说。如何讲说。天曰。吾匆匆欲还天。师以一部典。分八而讲。明曰。所持七卷。将分七座。何必八讲。天曰。法花是八年说。若八年讲实久。愿开八座。拟八岁说。略可佛旨。明即分七卷成八轴。为天开讲。天以八枚真珠。奉施而说偈曰。>释迦如来避世远 流转妙法值遇难>虽值解义亦为难 虽解讲演众为难>若闻是法一句偈 乃至须臾闻不谤>三世罪障皆消灭 自然成佛道无疑>吾今闻听舍畜身 生在欲界第二天>威光胜于旧生天 胜利难思不可说>说斯偈已。还上本天。明具记事。雕石而收。今见在矣。>第六十七昙摩三藏传大涅槃经感应(出传目录等文)>晋安帝世。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昙摩忏。凉言法丰。赍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萨戒等。到姑臧。止传舍虑经本。枕而寝。夜有人。牵忏堕地。惊觉谓盗。如此三夕。乃闻空中声。曰此如来解脱之藏。何为枕之。忏乃渐悟。别安高所。有盗者夜数举。竟不能胜。明旦忏不以为重。盗谓圣人。悉来辞谢矣。>第六十八释惠严删治涅槃感应(出传记等文)>宋释惠严。京师东安寺僧也。尝嫌大涅槃经文字繁多。遂加刊削。就成数卷。写两三通。以示同好。因寝??之际。忽见一人。身长二丈余。形气伟状。谓之曰。涅槃尊经众藏之宗。何得轻加斟酌。严怅然不悦。犹谓意已立。未有心。至明夕复见昨人。状有怒色曰。过而知改。是谓非过。故相告犹不已乎。此经既无片理。且君祸亦将及。严惊觉失声。未及中旦。便驰信求还悉烧除之。识者谏曰。此诫后人。严虽以为然。终怀疑惧矣。>第六十九书写涅槃经生不动国感应(新录)>尚书刑部侍郎张行安。发愿写涅槃经。始立题夜梦。二人沙门来云。汝写深经。决定生不动国佛土。梦觉专志写之。不知其后矣。>第七十闻常住二字感应(新录)>杨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生不信云。闻一部典。犹不可免恶道。况二字乎。后时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暖未发葬。七日醒云。吾至阎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尔时忆持因果。白王言。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时空中忽有光现。光中说偈曰。>若信若不信 才闻常住字>决定不堕恶 即生不动国>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第七十一手触涅槃经感应(出西域求法传)>昔西域有一婆罗门。从手放光。人异之问阿罗汉。不知因缘。后得通大士。来到彼家。见放光云。善哉婆罗门。昔以手触涅槃尊经。以是因缘。能放光明。汝未来得佛。亦名光明尊矣。>第七十二诸王写一切经感应(出经录法苑珠林文)>齐高宗明帝。写一切经。陈高祖武帝。写一切经一十二藏。陈世祖文帝。写五十藏。陈高宗帝。写十二藏。魏太祖道武皇帝。写一切经。齐肃宗孝明帝。为先皇写一切经一十二藏。合三万八千四十七卷。隋高祖文帝。写一切经一十六藏。十三万三千八十六卷。炀帝写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此等皆有感应。不能备记。更捡史书矣。>三宝感应要录卷之中(终)>三宝感应要略卷下目录>·第一文殊师利菩萨得名感应>·第二文殊化身为贫女感应>·第三阿育王造文殊像八万四千躯感应>·第四照果寺解脱禅师值遇文殊感应>·第五释智猛画文殊像精诚供养感应>·第六五台县张元通造文殊形像感应>·第七宋路照太后造普贤菩萨像感应>·第八窥冲法师造普贤像免难到印度感应>·第九高陲安义蒙普贤救疗感应>·第十上定林寺释普明见普贤身感应>·第十一乌长那国达丽罗川中弥勒木像感应 ·第十二济阳江夷造弥勒像感应>·第十三释沼謣造弥勒菩萨像感应>·第十四释诠明造慈氏檀像感应>·第十五菩提树下两躯观自在像感应>·第十六摩揭陀国孤山观自在菩萨感应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宝感应要略录(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秦可卿去世后,他老公捐了一个龙禁尉,放到现在相当于多大的官?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台甫著之一,是前人聪明的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弗成多得的文化宝藏。《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府的兴盛衰败过程,是贾宝玉与一众女子的恩仇情仇。而在故事之中,有一个非常要害然则却进场不多的人物,获得了人们的存眷,此人就是秦可卿。秦可卿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梦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在警幻宫中,秦可卿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

  2. 东汉名士崔琰的简介 曹操杀崔琰竟是因为一句话历史名人

    崔琰人物生平简介崔琰字季珪,是东汉末年时期一位名士,是司空崔林的从兄。崔琰说自己有病,坚决推辞,因此获罪,被关进了监狱,依靠阴夔、陈琳营救,才免于一死。曹操肃然动容,向他表示歉意。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从此罚崔琰为徒隶,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谈表情一点也没有屈服的意思。于是赐令崔琰死。而崔琰最被世人所痛惜,至今为他抱冤。

  3. 为Irma做准备:佛罗里达州的两个核反应堆可能在飓风来临前关闭

    佛罗里达电力与照明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南部运营两座可能受到Irma影响的核能工厂。古尔德说,这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将在飓风来袭之前提前关闭,但在天气预报变得更加明朗之前,关闭发电厂的最终决定将被推迟。据新闻报道,该市至少有3人在洪水中被带电电线电击身亡。佛罗里达电力与照明公司已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更具弹性的电网,包括用混凝土电线杆取代木质电线杆,古尔德说。

  4. 滴水之海

    很喜欢这样两则小品文:印第安人酋长对他的臣民们说:“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入了生活。”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狐狸垂涎欲滴,它四处寻找进口。对于生活而言,一滴水有时候就是一片海。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不必用海去诠释,一滴水足够。

  5. 中秋节祝福语_给哥哥的中秋祝福_中秋节祝福

    中秋佳节的到来,发表短信祝愿客户的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和美美,身体健健康康。

  6. 梦见在高级餐厅中吃饭梦到在高级餐厅中吃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在高级餐厅中吃饭好不好

    做梦梦见在高级餐厅中吃饭好不好?梦见在高级餐厅中吃饭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在高级餐厅中吃饭的详细解说吧。心理学解梦梦见别人醉酒梦到别人醉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别人醉酒好不好梦境解说:在梦里梦到饭店、餐厅或者旅馆等公共建筑物,暗示着你没有特定的恋爱对象,或者是你想学习未知的知识,或者认识各式各样的人。

  7. 梦见自己 ... 人了被抓梦到自己 ... 人了被抓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自己 ... 人了被抓好不好

    做梦梦见自己...人了被抓好不好?梦见自己...人了被抓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自己...人了被抓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人了被抓,爱情有可能停滞。寻找工作者梦见...人了被抓,求职运势一般,的争取欲望很强,不过有可能遇到态度较强硬的招聘方,...味有点浓。青年人梦见...人了被抓,需继续留意生殖系统的健康,身体有外伤的部位容易发生脓肿,要注意消毒。

  8. 剖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剖”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剖”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豆分瓜剖——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分割。同“豆剖瓜分”。 瓜分豆剖——瓜被剖开,豆从䇲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9. 狗年元旦祝贺词大全

    狗年元旦祝贺词大全1.蛋啊蛋,圆啊圆,滚啊滚,滚进了你的生活、日子、人生,给你带来年终奖,给你带来团圆福,给你带来友谊问候,请使劲的敲击发送键,来砸开这个圆圆的蛋,不让元旦快乐滚远!狗年元旦祝贺词1.奔流的岁月长河,在你我心里冲积出友情的平原。元旦将至,请君戒烟!元旦到来之际,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元旦快乐!狗年元旦祝贺词1.元旦过完了,整理情绪上班了,祝福没有断,问候也依然。

  10. 陈蕃后人 陈蕃是个怎样的人

    陈蕃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外戚擅权,身为朝廷大臣,陈蕃在两股势力中周旋,又要保天子周全,可以说殚精竭虑。陈蕃后人>儿子陈逸,被朱震所救,党锢解,官至鲁国相。>陈蕃是个怎样的人>陈蕃的一生,始终都处在宫廷争斗时的动荡之中。陈蕃作为汉室重臣为朝廷乱而不亡做出了的独...献。这其中,陈蕃不避强权、犯颜直谏的做法最让世人感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