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综观1926至1928年的中比废约交涉,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北洋 *** 外交官们,在动荡的时局中,折冲樽俎,确立旧约「期满作废」之先例,争取到与比利时平等谈判修约的机会,并渡过海牙国际法庭法理争议的难关。

  《中比条约》成「到期修约」试金石

  在191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北洋 *** 曾经两度向列强提出修约要求,但均未受到重视,只得到「口惠而实不至」的敷衍。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国人对于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愿望愈加强烈,北洋 *** 外交部深感如果不及时打破修约困局,恐怕会酿成事端。

  穷则思变,加之彼时南方 *** *** 外交趋于激进,已将「废除不平等条约」写入党纲,易于打动人心。北洋 *** 决心舍弃向列强同时提议修约的做法,采取「到期修约」的方针,即利用个别条约将届期满或届修改的时机,向各国约商修改。

  恰恰1926年到期的中外条约有《中法越南通商章程》《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和《中比和好通商行船条约》。经过权衡比较,外交部认为比利时兵力较弱,国力不强,且在华利益颇大,故容易迫其就范,于是将《中比条约》锁定为「到期修约」的试金石。

  1926年10月,中比又届期满修约之时。如何合情合法地废除旧约,挽回国权,便成为中国职业外交官们集体攻关的一道难题。

  充任废约交涉急先锋的是驻比大使王景岐。王景岐1900年赴法国研习政治,3年后回国任京汉铁路秘书。1908年又留学法国,入巴黎政治大学,兼驻法使馆翻译。2年后再入英国牛津大学,专攻国际法。1922年,王氏出任驻比全权大使。早在上任伊始,王便多次建议外交部认真研究废约事宜。五卅惨案后,王氏根据 *** 授意,向比利时各界表明中国即将修约之意,并发动在比华侨,营造海外废约之声势。

  然而,1926年的北京政局,却动荡不堪。4月,冯玉祥逼迫段祺瑞下野,北洋 *** 陷入体制残缺、群龙无首的境地。比利时大使华洛思便以中国没有 *** 为借口,除非政局稳定,否则不考虑修约事宜。8月4日,比利时更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一个月内提出令其满意的《临时办法》,否则把中比交涉提交海牙国际法庭裁判。

  内战纷乱,外扰紧逼,北洋 *** 的外交官们不免露出畏难之态。据《颜惠庆日记》载,前外长蔡廷干「预备把问题拖延一下」,国际法专家王宠惠则认为中比交涉一旦进入海牙法庭裁判阶段,中方并无胜算,故「一直担心叫他去法院」,而在9月15日外交部的条约讨论会上,时任外长的王荫泰居然声称较之比利时,「与法国及日本打交道气量要大些」。

  眼瞅着10月就要到了,修约之议却已滑入夭折的边缘。

  顾维钧被推到风口浪尖

  就在这时,顾维钧站了出来。10月5日,顾以北洋 *** 总理身份出面组阁,并兼任外长。甫一就任,他便坐在了火山口上。

  为了打破僵局,顾维钧数度召集国务会议,商讨方案。值此关键时刻,部分外交官依然不作为,如顾请颜惠庆担任条约修改委员会副主任之职,颜「借口自己要出国而婉辞了」。顾并未受影响,而是仔细研究条文,建议在旧约期满之后,应有一暂时协定,基本按照旧约条款行事。不过6个月之后,如果新约尚未缔结,暂行协定即宣告失效,中国将依据国际法原则对待在华比利时侨民与处理同比利时的整个关系。这实际上是对比利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23日,顾同华洛思进行磋商,双方争执极其激烈,焦点在于中方强调旧约不能无限期延长,比方认为旧约必须继续有效至新约成立之日。面对华洛思缺乏诚意的表现,顾维钧不再忍让。

  11月1日,他向报界发布声明,坚持解约原则。并且表示:当先由国际常轨,尽力向和平途径做去,若和平途径穷尽,再行别谋办法,庶可邀世人共谅。

  距离摊牌只有一步之遥。全国各界已是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废约。张学良于27日通电全国,「主张立刻废止比约」;29日,东南五省要人孙传芳、陈陶怡、萨镇冰等联名致电,「请中央宣布废止中比条约」。

  身为外长,顾维钧又一次处于风口浪尖,饱受批评。上海商界联合责问他「往返协商,密不宣布,国人责难,置若罔闻,似此因循误国,总长难辞其咎」。报纸则痛骂其「丧权 *** 」「欺骗国民」。

  诸多指责,虽大半为「善意的误解」,也是一种有力的鞭策。顾维钧清醒地明白: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已无路可退。11月5日晚上,顾通宵达旦,彻夜笔耕,向张作霖呈上一份报告,并附有说明谈判原委和终止旧约理由的总统法令草稿,和一份处理中比关系及保护在华比利时侨民所应遵循的规定的声明。

  11月6日,张作霖发布了终止1865年中比条约的法令。同日,外交部公布《中比条约交涉终止宣言》,声明像中比之间的这种条约,「滋生误会常起事端」。如果「一意欲加保存置根本情形之变更及近代国际思想与生活之进展于不顾,自不啻抹杀历史及其教训」。

  从修约终走向废约,北洋 *** 的举动充分体现了国民外交的力量。这也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比利时受打击最大,「实出意料之外,大有惊惶失措之势」。伦敦的外交家们「闻之大为震动」。

  比利时的 ***

  面对北洋 *** 的废约之举,比方并不示弱,坚持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并呼吁列强共同 *** *** 。

  中国是否应该走上法庭?顾维钧紧急召集国际法专家讨论海牙法庭裁判一事。专家们各抒己见,形成两派意见。一派反对出庭,如王宠惠认为,海牙法庭由多数列强操纵,如果出庭,中国必败无疑,因判决不利而拒不遵守,则国际舆论必然大哗,中国定陷入骑虎难下的情形。

  另一派以顾维钧为首,主张出庭。顾氏的理由在于,如果我方不出庭,那么关于废约的一切苦衷及原委经过则无从表白,自然无法博得各国同情。况且拒不出庭,也会给别国以情虚胆怯的印象,不利于国际影响。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顾维钧只好电令驻荷公使王广圻对海牙法庭采用拖延战术,借口法庭所函送比国控诉状全文过长,且电报传达错码甚多,须由西伯利亚邮寄,故中国 *** 的回复尚需时日。

  拖延终非长久之计。顾维钧几经接洽,聘请德国殳金、瑞士莫塔、希腊波利迪斯和美国蓝辛四位著名国际法学家作为顾问,来帮助拟定出席海牙法庭的方案。

  顾维钧清楚:无论应诉还是不理,中国都绝无胜算。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看似无解的法律难题。他唯有尽人事,听天命,静观事态的发展。

  刚露转机又起波澜

  就在中方难以抉择之际,比利时的态度出现180度的大转弯,之所以如此,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改变对华政策,尤其是之前一直为比壮胆的英国,于12月16日公布了「对华政策建议案」,这对于比利时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二是比利时国内主张和平,反对分裂的倾向扩大。加之中国留学生和华侨的大力宣传,也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氛围。

  1927年1月6日,华洛思向顾表示重启修约之意。顾乘势提出如果和平解决,「足开中比间之新纪元」。此后,双方不断往来,互相妥协,议定:比方撤销诉讼,中方承诺不言废约宣言。17日上午,中比改约交涉开幕式在京举行,华洛思当场提出将天津比租界无条件地交还中国,「除私人财产外,比国别无保留」。舆论一致认为,此「尤为中国改订不平等条约之一大纪念」。

  中比修约谈判在朝好的方向发展,顺利修订新约似乎近在眼前。

  然而,动荡的政局再度打断了顾维钧们挽回国权的努力。1927年4月,南京国民 *** 成立,一时间,中华大地北京、南京、武汉三个自称中央 *** 的政权鼎足而立。北洋 *** 此时已如风中之烛,熄灭在即。比利时对修约事宜采取了拖延观望的态度。就这样,刚露转机的中比修约交涉又被搁置。

  王正廷左右为难

  随着局势急转直下,对比交涉的接力棒交到了南京 *** 的王正廷手里。

  1928年12月8日,民国外交元老颜惠庆在日记里忿忿地写下一句:「王正廷签订的新约,殊不能令人满意。」颜氏所指的新约即由南京 *** 外交部长王正廷出面签署的《中比友好通商条约》。

  这一新约遭到各界普遍批评。12月6日,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至外交部质询王正廷:「总理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部长以废除变而为修改,有违总理遗训,最近与意、比所订条约,形虽互惠,实不平等」。13日,全国反日会更因对比、日交涉问题,召集民众将王正廷官舍捣毁,搞得王好不狼狈。

  这是因为王正廷于1928年11月22日签订的新约,只在承认关税自主上得到实惠,原则上却放弃了收回领事裁判权,这为之后的意、西、葡、丹各国旧约期满的修约开了恶例。对于南京 *** 的诸多让步,时人评论道:「不订新约,中国有益无损,订新约,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国卖空,中国则付实利以买空」。可谓一言点中要害。

  作为主持其事的王正廷,自有其苦衷所在。南京国民 *** 虽声称遵循总理遗教,实行「革命外交」,高倡废约。可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却备受掣肘,诸列强不予接洽,外交形势呈沉闷局面。

  为了打破这种牵制与沉闷,国民 *** 就必须先找一、二小国,在不丧权辱国的可能范围内加以变通,达成协议,借以突破,再使其他各国一一就范。王氏想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各国承认的效果,自然只能求表面成绩,作出妥协。不过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

中比废除不平等条约交锋:「到期修约」试金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国庆期间热播《外交风云》,全景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2. 唐德刚访谈李宗仁:口述内容删得太多,李宗仁竟有些不痛快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用力最深的是《李宗仁回忆录》,足足访谈了七年。与胡适的严谨不同,李宗仁的口述可以说是滔滔不绝、鱼龙混杂,如何取舍便成了难题。

  3.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圣·保罗

    在所有的基督教作家和思想家中,他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千古犹存。耶稣死后,早期的基督教徒因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受迫害。保罗曾一时参加过这种迫害活动。从此他改变了宗教信仰,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这位曾一度是基督教的反对者,摇身变成了新的宗教的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支持者。保罗对犹太人的说教远不如早期一些基督教徒那么成功,事实上他的举止常常引起极大的仇视,连生命也有几次遭到威胁。

  4. 许振东:胜芳张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④

    所以,寻找清末民初时胜芳的张家大院,应该进入到当时文安的人文脉系和史志圈中。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曾风云一时,名播海内外的著名人物——顾维钧,他字少川,是江苏省嘉定县人,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摄行大总统职,又任国民...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退休后定居美国。

  5. 北洋 ... 这几位首脑子女 都有谁成了历史知名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北洋...”,是指清朝灭完后1912年至1928年间,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占主导地位的中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十六年间,北洋...算上临时代理的,先后有十四人坐过元首交椅。北洋...的数位大总统和执政、大元帅,都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许多人的名字至今仍是历史书和影视剧中的热点

  6. 朱启钤:一个被遗忘的人,晚年备受周 ... 关怀,他是中国很多学科的奠基人

    他是袁世凯登基大典的主办人;他是民国代...,他是张作霖的亲家;他是周恩来的忘年交;蒋介石亲自为他斟酒;他是梁思成的前辈;章士钊的老友;他是王世襄的恩师;戴笠是他家的常客,张学良与他合开过公司;他的外孙是共和国外交部副...;他的孙子是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他的女儿们皆为北洋名媛;他是营造学社的创立者;他是北戴河、中山公园的创始人;他拒绝过日寇的利诱;他将必生的收藏捐献给了国家;他是北京城改造的第一人

  7. 上海滩最后一位名媛,目睹丈夫和子女去世,一人优雅活到了112岁

    上海滩最后一位名媛,目睹丈夫和子女去世,一人优雅活到了112岁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才华长相出众的女子着实少见。后来,她认识了杨广泩,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了爱河。婚后,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杨广泩就遭到了迫害。

  8. 他的四位老婆,一位 ... 之女,两位富豪之女,还一位遁入佛门

    因为顾维钧会娶老婆,他前后娶了四位老婆,每一位都不同凡响啊。顾维钧又成了单身汉,但是他并不寂寞,很快他又博得了一位美女的芳心,此女叫黄蕙兰,准确地说是一位贵妇,是遗孀,因为她的老公死了。但是,顾维钧和这位富家千金的婚姻最终因感情破裂而离婚。结了婚之后,顾维钧不愿意入洞房。这个婚姻,对于男方顾维钧来说,可能是一个牢笼,可是对于女方张润娥来说,却是人生的全部。离婚后,张润娥斩断情丝,遁入佛门。

  9. 民国夫妻老照片:钱钟书的夫人很有名,梅兰芳的平妻长得有福气

    民国夫妻老照片:钱钟书的夫人很有名,梅兰芳的平妻长得有福气杨绛VS钱钟书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回应道,「”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生子,相守一生,旷世情缘诠释了这段婚姻的美满和幸福。在牛津,杨绛与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他们在这座「”围城”中

  10. 基督的例子:复活的证据是什么?

    他的书成为基督教道歉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作为一个专门研究新约和早期基督教的宗教研究教授,我认为斯特罗贝尔的书和电影改编并没有证明耶稣的历史性复活有几个原因。所有Strobel的论点都相关吗这部电影声称它的中心焦点是耶稣复活的历史性证据。这绝不能证明复活的历史性。保罗被认为是在耶稣死后大约20年的第52年写这封信的。

随机推荐

  1. 三八节发给老婆的甜言蜜语

    三八————妇女节,快乐!!老婆,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你的大节日!三八节快乐14、在这个给女性的日子里,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这是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那就是—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了你!

  2. 你能把脂肪变成肌肉吗?

    纽约市立大学雷曼学院运动科学助理教授布拉德·舍恩菲尔德说,脂肪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其中一种不能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舍恩菲尔德告诉《生活科学》记者:“我能用的最好的比喻是,你不能把橘子变成苹果。”。“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基本外推,”Schoenfeld说,它表明能量,包括你所吃的卡路里,是守恒的;它不会出现或消失,而只是改变形式,无论是燃烧为身体功能提供燃料还是储存为脂肪。

  3. 战国时丰臣家武断派精神领袖——“战国三夫人”浅野宁宁

    宁宁,是丰臣秀吉的正妻,也叫“於祢”或“祢祢”,宁宁一直被视为丰臣家武断派精神领袖,虽终身未育,但却一直作为母亲照顾着丰臣秀吉培养的年轻武士们,支持着秀吉的霸业。秀吉成为关白后,被称为“北政所”。宁宁与织田信长正妻斋藤归蝶以及前田利家之妻阿松并称“战国三夫人”。宴会途中,发生了“抢酒杯事件”。而跟秀吉当了三十七年夫妻的宁宁,此时也已经五十二岁了。

  4. 倚门而望成语故事_成语“倚门而望”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齐国有个人名叫王孙贾,十五岁作了齐闵王的侍从。有一次齐国与燕国作战,吃了败仗,齐王出奔于莒。但是王孙贾却不知道齐王到哪里去了。他...

  5. 孕妇梦见牡丹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牡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牡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想的要比做的好

    吉拉德被称为美国的“销售之王”。接下来,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次的话题、要写的信,再排出日程表,列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顺序,这其中包括每天要做的事。吉拉德不再急着打...,而是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做好工作计划,接下来就是精神饱满、...飞扬、信心十足地会见客户。吉拉德的计划极为成功,现在的他,与当初那个手忙脚乱的推销员不可同日而语。事实证明,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做计划,效果惊人。

  7. 草创未就造句_草创未就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草创未就cǎochuàngwèijiù草创未就的意思和解释: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草创未就的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草创未就的例子草创未就造句草创未就造句相关辨析成语的数量色彩:成语中能表示数量的很多,其中有的只能用于单数,有的则只能用于复数,不分辨清楚也容易误用。

  8. 钱钟书简介_钱钟书晚年为什么软禁_钱钟书弟子有谁_钱钟书对杨绛说的情话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诗词》英译本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9. 晚清重臣李鸿章逝世

    1901年11月7日,晚清重臣、“中兴元老”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临逝前,李鸿章力荐袁世凯,他在遗折中附片奏闻:“环顾宇内人材,无出袁世凯右者”。因而于李鸿章逝世当天,袁世凯即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标榜“自强”,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

  10. 女人的清净之爱

    侍卫遵命照做后,女人却说:“我要的遮身之物不是这块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