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观音灵感录

善有善报类(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既长善根,定获善报。) 山西张玉有女,名佛儿。好诵观音经,年及笄,暴死。半日而苏,言被二冥役挟过叉岭,见黑被先裹二人纳陈家,次裹佛儿以花被曰:「汝负渠钱一千五百,今应还渠也。」有绿衣者前曰:「此女念观音经,姑舍之。」因失足堕地,瞿然而醒,白于父。明日,父访叉岭,果有陈家,夜产三犬,二黑,一斑,斑者毙。归而取钱如数还陈,陈不受,以钱为张作功德焉。 清徽商程伯麟,久居扬州,奉观音大士甚虔,乙酉夏,兵过扬城,程祷大士求救,梦大士谓曰:「汝家十七人,十六口俱得免,惟汝在数,不可逃也。」程醒,又复恳祷,乃梦云:「汝前生 ... 王麻子二十六刀,今须偿彼。可令家中十六口并住东厢,汝独在中堂候之,勿遗累家人。」程信之。越五日,兵至门,程迎问曰:「汝即王麻子乎?我欠汝二十六刀,可 ... 我。」兵惊曰:「汝何以知我姓名?」程具告以梦,兵叹曰:「汝前世 ... 我二十六刀,致我今世报汝,我今 ... 汝,汝来世不又报我乎?」乃以刀背斫程二十六下而宥之。唐宜之曰:记此事有三意:一者,见菩萨大悲,能回定业。二者,见宿业既熟,难脱如是。三者,见目前所受,悉是往因,宜欢喜领受,不当怨尤,亦不必苦苦以趋避乱心也。 清杭州凌聚吉女,忽遘奇疾,口中谇谇作声,聚吉叩之,答曰:「余倪姓,名瑞龙,扬州人。有地五十亩,被人占夺。汝女前身即察院刘某,受我银,复毙我命于狱,含冤十六载,今索命耳。」言已,押女赴地府。已而口中喃喃述冥事,聚吉忧甚,命女虔祷观音大士,日诵圣号三千声,以求释怨。女见鬼差示审期,及期赴审,倪愬受脏毙命状,女力辩死非由己,神判曰:害命虽虚,而受财则实,理合科罪,仍命候殿讯定夺。越三日,被押赴三殿审讯,女惶恐乞命,王曰:「念汝忏悔,持诵观音大士圣号,姑释汝。但须力善,以延天年。」仍令二鬼送女归。陆圻曰:按凌女之病,发于癸巳,距前六十年,遍查履历,果有一姓刘者,任淮扬巡按,名应龙,字在田,湖广宝庆府邵阳县人。中万历八年庚辰进士,初任昆山知县。丙戌,行取四川道。戊子,长芦巡盐。己丑,淮阳巡按。自前万历己丑,系男身巡按,至今癸巳,女身遇鬼,通共首尾六十五年。又今乙未,则六十七年也。转变如此,吁!可畏哉! 清邱鲁,江西临川人。雍正乙卯,见观音经,喜而虔诵,连生二子,私谓未必观音力也。斋心渐弛。丁戊两载,子并夭,乃瞿然悔悟,仍虔祷大士前,矢念普施经卷。庚申,其妻邓氏,夜梦白衣大士,笑容可掬,抱一孩,置榻而去,次日生子。岁余,邓得梦如前,又生一子。 史隽,才学轶群,不信佛,尝云:「佛不足事也。」后双足病挛,不能下榻,医祷无效,友人赵文谓曰:「观音大士,寻声救苦,至诚感之,无不灵应。曷造大士像?」隽以病急,如言铸像。像成,梦见观音,悔过奉法,拘挛之病,不药自愈。 唐麟德中,京师永兴坊许俨,取鱼为业。后患疾,冥然若死,身赤如火,痛逾炭炙,自云但见火车来烧身,冥官责其取鱼业重,遣我现生受罪,已经数日,乍生乍死。亲戚劝作功德,遂造观音像两尊,供养忏悔,更令合家茹素,病遂除。 宋政和七年,有李八者,患 ... 疯三年,医者云不治。初李未病时,诵观音经满三藏(一万五千余卷)。一日,忽有僧来,予药一丸,李受之,不敢轻服。夜梦僧曰:「吾念汝诵经诚谨,特赐汝救苦丹一丸,缘何不服?」既寤,即服之。凡七日,遍体皮脱,须眉重生。 宋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淮甸间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不辍,遂感菩萨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痼疾顿愈。」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斋戒持诵,三月而步武如常。儿患腿足者,诵之皆验。有求聪慧者,亦悉获果遂。 清谢重华,崇信三宝。一女襁褓中偶感时疫,似痧非痧,病势弥笃,无法施救。忽念观音大士,慈悲普济,虔叩必应。即倾诚叩祷,并许愿印送观音经千卷,女入夜安眠,翌晨健全如恒。 扬州一瘫子,病数十年。一日,偶在池边摸得一瓷观音像,供矮屋中,每五更东隐庵打钟,即对像礼拜。勤苦五载,梦老妪 ... 其体,呼之使起,答曰:「吾何能起哉?」妪曰:「无妨,今能走矣。」醒而步履如常。遂于东隐庵披剃为僧,江都令太夫人施资建庵曰存济,供观音像于其中焉。 清丁传祖母孔太君,双目失明,二十年矣。乾隆壬子春,一日愀然谓传曰:「余但得只眼寸光,桑榆之愿足矣。」传曰:「观音大悲咒,持诵者有求必应,然咒语多,口授难熟,莫若专诵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眼当复明也。」祖母深信此言,昼夜虔诵大悲观世音菩萨七字无间,未逾月,而一目果明。自数掌上螺纹,复命家人立楼下,凭槛而观,欢然微笑曰:「两孙妇入门,老人皆未识面,今并曾孙亦见头角,非佛力慈悲不至此。」嘱刊布以广告方来。 王道行,江陵席家口人。于醉后堕崖折腰,调治弗痊,许诵白衣神咒一年,仍未愈,意谓咒不验,将中止。是夜梦神人叱之曰。「汝诵咒视为具文了事,未见虔诚,反怨咒不灵验耶!」自是洗心涤虑,虔诵二三月。复梦前神,以手拍其腰,惊寤伸腰,全如故。乃信持弥笃,时其室人四旬余矣,连生二子。 褚景贤 ... 慈航序云:贤向以诵经获福为妄,娶妻八年,不育。妇翁谓印观音经持观音斋者,历昭显应,室人遵行,得梦兆而孕,次年将生。又梦一媪予之子,且钖嘉名曰积。及生,符所梦,遂以命名。余犹笑而不信也。厥后病危难中,有所祈求,每著灵异,乃疑信参半。甲戌,次子病吐泻,药不纳,肢厥眼垂,已无生理。余母哭失声,余亦泪下涔涔,求救无路,因哀祷大士前,誓辑 ... 慈航,改过行善。甫祷,吐泻立止,渐求乳食。尤可异者,室人素乏乳,更忧子病,数日废寝食,乳无半滴,祷后,乳忽涌至。自惟凉德,竟以片念广化之心,上动大士悲悯,诵经获福,灼然不诬。幸辑成发刻,因记缘起,以告阅是编者。 刘山英言:余自壬辰冬,读袁公了凡四训,俞公净意龟神记,深信天道福善祸淫之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欣然于癸巳岁朝,上疏悔罪,每日跪诵观音准提各经咒,以祈母寿,于济人利物,欢喜奉行。余母痰火气疾忽并发,势胜曩时,谓余曰:「我病起于三十一岁,时发即愈,今尔跪诵经文而病加重,岂老人福薄,不能消受耶?」余泣曰:「实儿诚心未至,妄念未除之咎耳。」即焚香对天,叩头流血,誓除诸妄念,俾母早痊。时余母未进勺浆者五日,至是忽思糜粥。余夜梦所奉大士,招母同坐,授绿水一杯,令母饮之,次日病减半。不数日全愈。三十余年痼疾,自后永除矣。益信感应之理,如响应声,自此诵经益虔。 印光法师曾述及观音灵感一事。昔有皈依弟子郭振声偕其族人来,余劝其念佛念观音,彼不深信。嗣适沪变发生,振声乘小轮返苏逃命,道经太湖,匪劫无虚日。彼既登轮,乃默念观音圣号求祐,先是振声立烟篷上,有一船役忽谓彼云:「烟篷上寒冷不堪,曷不移居最下层舱内之较暖也。」振声从之,舱中早有苦力十余人先踞舱口,振声即邻苦力而坐,仍默念观音不已。时方午夜,匪徒果蜂拥而来,在上舱既大施搜举,复至最下层舱内遍搜,各苦力倾囊无存,虽跪下泣求酌留川资,亦不允。既搜毕,竟舍振声呼啸而去,一若未见振声者然。振声等自斯谛信不疑,此乃菩萨净光覆被,使群盗不能见侵故也。 蔡仁初,浙江鄞荪人,信仰三宝,乐善好施,营蔡仁茂玻璃号于上海天潼路,已五十余年。戊辰闰四月十八日上午八时,蔡由东有恒路寓所出,将登自备车,突来四匪,均持 ... ,两匪监视汽车夫陈小福,两匪挟蔡登车,疾驶而去。蔡惟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驶经兰路时,忽车轮橡皮胎爆裂。匪仍御车疾行,而汽缸复炸,遽兆焚如。匪遂下车挟蔡步行,然恐路人注意,蔡得离匪稍远。匪觉蔡有逃意,向之开枪,蔡不自意高跃数尺,弹掠足而过,得不伤,匪亦逃去。家人正惶急,而蔡已乘人力车归。按蔡车极坚固,不料车胎汽缸相继爆炸,谓非菩萨垂护而何。 彭泽许止净云:丙寅阳之旦,溃兵围余宅,撞门而入。余与儿辈避登柴楼,然实无柴为蔽。于是竭诚念佛及大悲咒,匪等往来如织,并见仆妇攀梯上楼,亦不顾,旋掳弟子彦、侄寿生、谷善、秧生四人而去。寿、秧二人之母,固长斋念佛者,寿生亦有信仰,阅一日即放回。秧甫成童,被掳后,念观音不离口,始终未受虐待。阅三日,匪见赎款未至,复挟所掳数人来宅,缚堂柱上声言将焚。子彦情急,默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两句钟顷,缚手之索忽自脱而逸。时尚有一匪在堂监视,竟未之见。噫!异矣!旋匪见人逃,大怒,纷入各室,翻箱倒箧,地下弃物,凌乱不堪,惟各佛堂内纤尘未动,卧室内如眼镜等均取去,而置于同处之内子念珠一串,上缀小金牌,乃弃而未取。尤奇者,被掳四人中,惟谷善全家不信佛,且加诽谤,而此次惟善受挞最甚,且最后放。观此,固不可谓佛法无灵矣。 民国十六年春间,余在最高法院广东分院任庭长时,有推事唐君藻芬忽仓皇至院,似重有忧者。询知伊兄弟三房,仅得一子某甲,年已廿余。于二月间回乡看戏,为匪绑去,勒赎钜金。唐虽为法官多年,然素廉洁,又家人不事生产,实无以应。家中老幼,日惟以泪洗面,故忧之深。余告以此皆由伊子多生业障所致,宜归告亲眷为之诵念准提神咒,当能解除业障,平安出险。唐初不信佛法,惟以家人苦哭,姑令持诵此咒,藉 ... 其悲,而唐君母妻及其媳女则均出以至诚,日夕为之念诵。转瞬月余,唐子忽偕一乡人平安返家。阖家均喜出望外,询知唐子被掳后,匪将其锁禁一室,室内另有一被掳某乙在焉。守以持枪三匪,日夕不离,匪首复时来巡视,实无法可以逃出。顾唐子在匪窟日久,与三匪中之李某攀谈渐熟,乘隙哀其挽救,李匪漫应之,谓俟有机会,当为设法。唐子喜甚,越数日,同室被掳某乙,已备款赎回,匪乃将唐子移禁他处,以免为人蹑缉。其时唐子又恳李匪为之开脱,李匪仍谓无机可乘,唐子始大失望,忧极入寐,梦见一老人,告以汝不必忧,明日有人救汝矣。唐子醒后,以为幻梦而已。翌日,忽见屋外有一拾猪粪者某丙过,唐子求其援救,某丙慨然允诺,询以应于何时来,唐子答今晚七时。旋以告之李匪,李匪遂教其出银备办酒肉,邀同守匪三人共食。两匪大醉,熟睡后,丙某果依期而至,李匪令丙某背唐子,伊持枪与之同逃。濒行,复将醉匪轰毙。约行五里许,匪首闻风纠众追至,李匪挥丙某背唐子速逃,己独在后抵拒。顷之,李匪中枪死,唐子竟得逃归,检视衣裤, ... 洞穿累累,而身不受伤,奇已。家人询某丙:「汝与君子不素识,汝又别无长技,何以闻其呼救,竟肯挺身救之?」某丙答称,我先一晚梦一神人嘱吾出外救人。吾醒后,出拾猪粪,适见他向我求救,故答应为之帮忙耳,实在毫无把握也。按准提菩萨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菩萨闻声救苦,有求斯应,其大慈大悲真有不可思议者。窃谓李匪如濒行时不将醉匪轰毙,则群匪追击时,或可不致中枪身死。盖依因果之理, ... 人者人亦 ... 之,理难逃免也。此系余亲身目见之事,绝无一点虚妄,爰此笔记之。 清康熙二年,有渔艇泊小孤山下,夜闻山神命其属曰:「明日有盐艘过此,速收之。」及晨,果见盐艘,扬帆而来,风涛骤作,几覆者数矣,久之获免。是夕,渔艇仍泊故所,闻山神厉声责鬼卒违命,答曰:「奉命往收时,艘尾有观音大士,故不敢近耳。」次日,渔人追讯盐艘,则一操舵者,持观音斋也。 余先父莲臣公,前清辛卯科举人,淹通群籍,平日在家梵修,戒律精严,日课佛名数万声,栖心净土,老而弥笃。于民国八年阴历五月二十四日丑时卒,卒之日,仅示微疾,预知时至,诣佛前礼拜如常,入夜端坐含笑而逝。正念分明,如入禅定,毫无痛苦。至次日犹面现笑容,颜貌如生。当光绪年间,先父谢余杭县教篆回里,由杭州雇船上驶,某日至严州之七里泷地方,天色将晚,细雨蒙蒙,风逆阻舟,不能再行。舟子因就岸边打桩,以绳系舟宿焉。深夜起飓风,桩为风波拔去,船飘中流,逐浪旋转,诸人于睡梦中惊醒,奈水深风大浪急,黑夜漫漫,不辨方向,船将倾覆,一发千钧,竹篙柁橹俱失所施,舟子大哭,先父至心称念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并嘱诸人同念,约历二十分钟,风浪如故,船忽不动。命舟子张灯测探,则报曰:三面深岩,船靠其中,风浪不能冲荡,甚稳妥。大众惊魂稍定,坐候天明,视次距停泊处已数里矣。风平浪静,遂得平安上驶。闻先父言,该处一带只有此岩,当风浪冲激时,除靠该岩外,实无第二法可以救生。况黑夜中峭岩壁立,风狂浪急,人力莫为,船进岩时,竟未触及肇祸,设非大士默祐,何克致此。又余妻于民国入年阴历二月间生乳毒,某夜因药误,痛彻心脾,至不可耐。先父得知,为焚香佛前曰:大士有求必应,速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求救。余妻跪下,至心称念,仅数分钟而痛即止。兹于追忆之下,援笔记之,送登贵刊,用资劝信。 常州朱姓子,年弱冠,供职沪证券交易所。去年(即民国廿一年)沪乱时避难回常,月余。沪市惊潮稍定,申信促回。彼时宁沪火车仅通苏州,拟乘苏之航轮达嘉兴,转乘沪杭车到沪。先是与朱姓同居之杨姓家楼上,供有观音像一尊,朱子于启行前,求签问休咎,得唐僧取经字句,心中犹豫。闻人言,如有急难,只须称念观世音菩萨,便得解脱。于是决心偕其母舅陆孝和,同乘苏轮,时为旧历二月初七日,航轮拖船七艘,经行太湖间,时方晌午,猝遭大批匪劫,其时水陆枪声密发,兵匪相持中,轮行遂停,七船被劫。顿时,行李杂物抛浮湖面,被绑逃水者,不知凡几。朱某险占灭顶,于载沉载浮时,饱饮湖水,猛呼母舅,伊母舅亦于湖中猛应,朱某即言:「速念观世音菩萨。」二人于昏乱中,念观世音菩萨时。陆孝和忽得缆索,同朱某合在一处,藉缆索攀登上船。沿船边渡到滩岸,行半里许,到荒村一老妪家,取稻草烧火御寒,卸下湿衣,换穿老妪干衫裤。时天降大雪,单衣寒噤。三时间,忽闻匪船吹号引去,乃重复回船,与死者伤者杂处其间。夜八时轮到嘉兴,宿客寓,翌日趁沪杭车到南站,途中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幸未生病,均叹观音灵感救护不止。鉴秋按:此事余初未详,前日(即旧历二月初七日)偶对儿童们演讲法华经普门品,时朱姓子(其住宅在余贴邻)亦来余舍,因言今日为伊一周年被难,亲蒙大士救护复生之纪念日。为细询颠末,得闻此段因缘,爰纪其事实。窃念大士普渡灵迹,岂能尽见尽闻,吾人于此,切莫虚此一生,不修六度,长投生死流中,辜负佛恩也。 居士蔡仲光,法名真仁。癸亥年,客牬归县公署。夏历六月初五日,与王书元、乔德三、李经武三先生,趁渡船往对河曲湾溪,为郭翁柳溪祝寿。同舟者,男妇老幼共十有一人。时正江流盛涨,行至扁担石,突遇冷泡(即昔所谓屈原三泡),趋避不及,舟竟覆。真仁既浮沉水中,而默诵大悲咒,观想大悲大士拯拔同人。既而此十一人漂至下游旧州河,同得遇救,无一散亡,亦云奇矣。真仁年逾五十,气体极弱,浮沉巨浪中数刻,得救而归,竟无所苦云。 善邑卯田多火灾,其地居民,莫不先后遭火厄。惟虞启家屡获免,交口异之。后有人于邻近火起时,留心侦察,见大火烧至虞屋左厢,而自熄灭,累次皆然。好事者,搜阅厢房,以觇其异。旋于天花板上,得旧刊观音经板一副,始知免灾有因。遂家家刻经斋诵,自是而后,其地遂断火患。 明徽人汪姓者,客居昆山王澄老对门,持斋三年。拟至普陀进香,元旦,束装下船,忽店旁火起,急报促回。汪曰:「吾积诚三载,方朝菩萨,岂以一店易吾志乎?纵被毁,吾不归矣。」竟扬帆而南,进香毕回昆,见四面店屋及王氏大第,俱成焦土。汪店楼房独存,万人惊叹。 清蔡思襄,奉委催漕运,寓黄河口东西坝,赁民房为公廨,四围无墙,与民宅连接。五月十一日,西邻失火,各家抢救什物。蔡安住不动,家人屡请出避不顾。火至,竟越蔡廨,更烧数家而熄。人问何术?曰:「我虔诵观世音大悲神咒以渡火厄也。」人谓神咒固灵,但万一不应,岂不枉丧其身。蔡曰:「吾家自高祖以来,历代持诵,其得脱离刀兵水火急难等厄,事迹不可胜数。即我持诵二十余年,凡遇急难,诚心敬诵,感而遂通。乾隆二十九年春,居京师拐杖胡同,南邻火起,值南风,火猛迅,搬移不及。诵咒一遍,未毕,即返风,火折而南,吾家独无恙。故深知是咒可转一切厄数。若信之不真,何敢轻生蹈险乎!」 河南荥阳人高荀,年已五十,犯 ... 人罪,被捕,锁闭地牢。同牢人劝以努力共念观世音。荀曰:「我罪至重,何由得免?」同牢者力劝之,荀乃发心,誓舍恶行善,专念观音。不离造次,若得免脱,愿起五层浮图。舍身作奴,供养众生。荀日夜用心诚切,钳锁自解,监司惊异,语荀曰:「若菩萨怜汝,斩应不死。」临行之日,举刀刀折,奉闻得免罪。 沭阳书吏李省三,余内弟也,素嗤余学佛为迷信,不屑谈。本年四月四日,为人冤陷,突被驻沭二十五路独立旅团部拘独,严刑拷搒,绝而后苏,不得已,竟诬服,祗引颈待毙而已。余悯之,劝其速持观音圣号,以求免难。且引居先生在南京监狱,诵观音经,足镣屡次脱落事(事载北洋画报),以坚其信向。省三闻而谛信,昼夜默持不稍间,迨至第三日覆审时,乘黄包车由西关看守所,至东关团部,路约三里余。时省三偃卧车中,胸无杂念,惟存圣号。讵行甫一里,足镣忽铮然作响,豁然脱开。同提数人,与押解兵士,俱愕然惊顾,诧为异事,冤陷案亦由此昭雪。从此执业为常课焉。普门品云:「众生被因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又云:「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信哉斯言!余不意及身亲见之,安敢不宣述其事。昭示来哲,上酬大士渡世之恩,下作有情启信之助欤。民国二十一年古历端午。 江西新建傅国镇,无子,其叔广尧,多男。一日过叔舍,叔劝曰:「余诵观音经有年,汝何不效之?」国镇承命虔持,次年得一子,白衣重胞。印施经卷二千有奇,复得一子。此二子后同科贤书。 清黄扩生,广州新邑诸生,家钜富,年五十而膝下犹虚。戊子岁,禀受五戒,而不茹荤,奉大士尤谨。晨夕必更沐百拜,称念大士圣号,虽世务匆冗,不辍常仪。未周三载,妻妾连日各产一儿,及长,颇聪慧。观音经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黄氏是矣。 江西奉迎北乡,比部员外金光斗室帅宜人,夙奉大士,年逾六旬,病殁。家人以胸口犹温,不忍敛。三日重生,云至冥府,见大士对阎君曰:「此妇在世诚诵观音经,且多印施功德,应放还阳世,加寿半纪。」阎君即命回生。初诣地府时,目击受苦男女甚多,不能悉记。惟记群鸟啄人目,血流被体者。问冥吏,云此人生前戕害禽命,故得此报。又见螺壳成山,群鬼剜人肉填螺壳。又问冥吏,答曰:此人生前买食螺蛳,故得此报。此内子冷氏闻于帅宜人者,帅与冷氏母家比邻,兼属戚谊,因悉其详。 太谷程嘉猷,刻观音经金刚经并感应篇等而未施。忽患病,水粒不入,梦大士谕曰:「汝四十一寿尽矣,因刻诸经,放汝回,宜即刷印流传。」程苏遵谕,病寻愈。 元陶氏十六娘,常熟徐村人。年二十六,寡居无子,愿生净土,恒持念观音普门品。忽梦白衣人,手持白莲花一朵予食之。觉后,心神颇异。嗣装一小阁,西向诵弥陀经,念佛甫三年,见佛现光明,经函上有火团如弹子大,氏恐烧经,手扑之,乃得舍利一颗。终时,化佛来迎,别众而去。 明蔡承植,字槐庭。早年长斋奉佛,后官太守,禁民间 ... 牲祀神,晚为念佛会,导诸卖菜佣,回向净土。及疾,诣寺祝发,归见银台接引,连称观世音菩萨而化。 宋学士张抗,积善回向,于佛前发誓,诵大悲陀罗尼十万遍,求生净土。年六十余,寝疾,一心念佛,谓家人曰:「西方净土,只在堂前。阿弥陀佛坐莲华上,翁儿在金地礼佛。」(其孙翁儿三岁而亡)言讫,念佛而逝。 宋都官员外郎吕宏妻吴氏,夫妇各斋戒清修,晓悟佛理。吴虔事观音有灵感,每于净室,别置瓶缶数十,以水注满,手持杨枝诵咒,辄见观音放光入瓶缶中,病苦者饮水多愈。所咒水,积岁不坏,大寒不冻。世号观音院君,有二侍女,亦修净业,其一奉 ... 苦,或终月不食,但日饮吴所咒观音净水一盏,已而忽见佛及菩萨在目前,三年,得往生焉。 上海城隍庙相近,有一星相家,名蔡伯琴者。平日信佛,日常闲时,喜念白衣咒。一日为匪绑去,此君即仍念咒,以求脱身。忽一日天将明时,耳边有人谓之曰:「速走!君欲脱身,此其时也。」蔡某疑惧参半,不敢行。隔未多时,耳边又闻叫伊赶快逃。于是蔡某忽悟,此系观音菩萨点化,随即脱去鞋子,轻轻走至房门口,见一匪手执 ... ,正熟卧。于是仗佛力,发勇走过此关,行至大门,又见一匪坐在门边,眠而未醒。蔡某即轻轻将大门开启,走出弄堂,即急雇街车回家。此人现仍健在,亦信念咒之灵感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观音灵感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在米德堡建筑群,两幢低矮建筑之间的检修井可不一般,在它下面,每天都有大量绝密信息来来往往.美国联邦 *** 通信电缆就埋在井下。一名接受记者采访的官员小声说:“TS/SCI。”这两个缩写分别是指,“最高机密”和“敏感房间情报”(sensitivecompartmente...

  2. 纳粹德国最后一任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

    1944年7月的一个晚上,德国西里西亚,一座毫不起眼的房子里,一个60出头,有着薄薄的坚毅嘴唇的老人,正把一些文件扔进燃烧的火炉,随着这些日记、文件在火中化作飞灰,纳粹德国最后一任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的秘密也跟着彻底烧毁了。进入军界的布劳希奇凭借天资聪慧,反应敏捷,与冷静的头脑。对布劳希奇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从此这位最后的陆军总司令退归田园。

  3. 给老师的新年贺卡祝福语

    给老师的新年贺卡祝福语1、新年,送给老师的花可选剑兰花、康乃馨、太阳花、百合花、菊花、满天星。愿恩师新年快乐,永远幸福!您不仅是我永远的老师,更是我永远的老师,祝您新年快乐!祝老师新年快乐!为您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4. 这个黑手党博物馆曾经是纽约市最臭名昭著的语言博物馆之一

    在纽约东村80号圣马可广场的美国黑帮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枚炸弹。对于奥特威来说,这个故事是私人的。年轻的奥特威在这座建筑里长大,最终向西走了几个街区来到纽约大学,成为一名律师。当老奥特韦于1994年去世时,他的儿子继承了这座建筑及其神秘之处。对奥特韦来说,禁酒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就像博物馆里陈列的禁酒时代的照片中,普通的年轻男女一起喝酒。

  5. 古代的石狮子也有等级之分?看“卷发”石狮子的前世今生

    石狮子想必人人都见过,在古代,一些高门大户人家的门口经常立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模样十分嵬峨威武。那么石狮子事实什么时候显现的?又有着什么感化呢?石狮子的由来在古代的中国,是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的。狮子来到中国,要感激东汉时期出访西域的张骞,汉武帝时期,汉朝进展结合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便吩咐张骞出访西域列国,“丝绸之路”的开通,联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关系,不光将丝绸、青铜器、玉器等传入了西域,也给其时的

  6. 黄蜂和蜜蜂

    有一些没主的蜂蜡被发现,黄蜂想认领走,但蜜蜂不答应。细腰蜂受理了这个案子,它也难辨其中的真假。但这些证词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其特征也适用于黄蜂。最后,一只聪明的蜜蜂提出了个好建议,它说:“案子进行了半年,却丝毫没有任何进展,蜂蜡再不处置将会变质。我想让黄蜂和我们一起去采蜜,看看谁能用这么好的甜浆造出如此漂亮的房。”经过简单的推理,细腰蜂把蜂蜡判给了蜜蜂。

  7. 龙行虎变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óngxínghǔbiàn【解释】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出处】《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例子】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相关】百度“龙行虎变”

  8. 梦见老婆变人妖

    周公解梦梦见老婆变人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婆变人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诸葛亮最不该 ... 的两个人,有一个人活下来,蜀国就能有更大作为

    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当年隐于南阳,后刘备听其名号,三顾茅庐才请其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诸葛亮在出谋划策上真的很厉害,向刘备献出「”隆中对”的计策,让刘备迅速在三国中站稳跟脚。不得不说刘备找到这个军师真的对蜀国的发展非常的有利,如果不是刘备早早的就去世,把蜀国留给了刘禅,让诸葛亮在一旁辅助,蜀国也不会是第一个灭亡的国家了。毕竟诸葛亮虽然很有谋略,但是在识人方面却远远不如刘备,他最不该...这两

  10. 花生应该生吃还是熟吃?到底哪种更健康?今天告诉你正确的吃法

    花生是非常健康的食物,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别看它长相平平,对身体十分有益,被很多人称为「”长生果”。花生属于坚果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物质。花生里面脂肪占到45%左右,而且这种脂肪多数是不饱和脂肪,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血脂环境,让血脂更合理。花生里面蛋白质占到24%左右,里面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花生的吃法有很多种,例如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