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战国升鼎这尊战国升鼎通高3505厘米、口径45.8厘米,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其中尤以升鼎最具地域特色,并反映了楚人标新立异的精神。楚式鼎中尤以升鼎最有代表性。升鼎因为这种鼎上的铭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征是侈口,立耳外撇,颈内收,束腰,平底。图中此鼎出土于曾侯乙墓,做工精良,腹壁等距装饰的4只爬兽即是使用铸镶法制成。属于升鼎中最好的其中一种。
[专家点评] 战国 升鼎
这尊战国升鼎通高3505厘米、口径45.8厘米,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中期,各诸侯国开始大量铸造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青铜器,使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继商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此时的楚国迅速崛起,楚器的风格也开始形成。其中尤以升鼎最具地域特色,并反映了楚人标新立异的精神。鼎居铜礼器之首,周代任何一种地域文化的铜礼器的风格,无不集中体现在铜鼎上。楚式鼎中尤以升鼎最有代表性。升鼎因为这种鼎上的铭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征是侈口,立耳外撇,颈内收,束腰,平底。有的还在器身满饰文饰,腹壁等距离装饰4或者6只爬兽。这是楚人新创的一种鼎式。“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楚人把对人体审美的喜好,结合到了青铜礼器的铸造上,并充分体现了楚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装饰工艺水平。图中此鼎出土于曾侯乙墓,做工精良,腹壁等距装饰的4只爬兽即是使用铸镶法制成。属于升鼎中最好的其中一种。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