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画家陆小曼陆小曼,名眉,江苏常州人。一九五六年,成都杜甫草堂举办画展,陆小曼画了四张子美诗意的山水条幅赴川展出。於是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陆小曼的作品主要是山水画。这幅画是陆小曼於一九三一年春创作的,堪称陆小曼早期的代表作,风格清丽,秀润天成。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陆小曼病逝於上海华东医院。
画家陆小曼
陆小曼(一九○三—一九六五),名眉,江苏常州人。虽然说陆小曼因徐志摩而出名,但她本人在文学、戏剧、绘画上卓有成绩,尤其对中国画造诣颇深。她的画作纯任天然,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她母亲吴曼华多才多艺,擅长一手工笔画,小曼嗜画,受其母亲影响至深。在学生时期,她便以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著名。据说有一次法国人到陆小曼当时就读的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很欣赏,当即支付二百法郎,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将油画买去,引起校内和社会瞩目。
二十年代初,陆小曼曾拜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为师。刘海粟在《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中讲道,他随胡适到王赓家里,在胡适的介绍下,陆小曼向同为常州人的他行了拜师礼。刘海粟评论道:「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陆小曼与徐志摩婚后,在海宁和上海两地创作了一些画。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专门请了贺天健教她画画,汪星伯教她做诗。据篆刻家陈巨来回忆,贺天健大约教了两年。她还与孙雪泥、吴湖帆、钱瘦铁、应野平等人切磋画艺。她最爱沈周、倪云林的山水。赵清阁作为她的好友,评价她的作品为「清逸雅致,诗意盎然,自然洒脱,韵味无穷,洋溢着书卷气,是文人画的风格。」一九四一年,陆小曼在大新公司(今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楼上开过一次画展,展出作品一百多幅。陆小曼的侄女陆宗麟在《忆姑母陆小曼》一文中回忆到:「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后,姑母一直留居在上海,靠卖字画来维持生活。一九四一年她在大新公司办画展,由我帮她布置。」解放前,陆小曼还参加过中国书画会和女子书画会。一九五六年,成都杜甫草堂举办画展,陆小曼画了四张子美诗意的山水条幅赴川展出。也正是这一幅出色的画,引起了当时上海市长陈毅的注意,当他知道陆小曼生活无着时,便说这样的文化老人要照顾。於是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在《上海文史馆馆员录》上这样写:「一七一—五六○二七陆小曼(一九○三—一九六五),别名小眉,女,江苏常州人,一九五六年四月入馆,擅长绘画。专业绘画及翻译。」后来上海画院吸收她为画师。一九五九年,她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在美协画报上刊有她的照片。她的画作还分别入选第一次全国画展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各两张)。
陆小曼的作品主要是山水画。她说:「我爱大自然,但我无法旅游(因病),因此我愿陶醉在丹青的河山风景中」。陆小曼最有名的画是一幅山水画长卷。这幅画是陆小曼於一九三一年春创作的,堪称陆小曼早期的代表作,风格清丽,秀润天成。更可珍贵的是它的题跋,计有邓以蛰、胡适、杨铨、贺天键、梁鼎铭、陈蝶野诸人手笔,这些名家的题跋为画卷增添了亮色。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是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徐志摩不幸坐飞机触山身亡,画作因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陆小曼病逝於上海华东医院。临终前她把这幅长卷连同《徐志摩全集》的样本交给建筑学家陈从周(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随即将此画捐献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陆小曼的画作至今还留存在官方或民间,我所见过的陆小曼画作还有:陈从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的一幅山水立轴《东山骑归》;现存上海图书馆、由赵清阁捐赠的陆小曼扇面;现存海宁博物馆的两幅小画,以及《人物》杂志上登载过的一幅遗作山水等等。
来源:徐志摩诗文网
编辑:因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