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忽都简介:弘吉剌·忽都(1324年-1365年9月7日), 元惠宗()第二任,宣慈惠圣真哥的侄子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  弘吉剌·忽都(1324年-1365年9月7日), 元惠宗()第二任皇后,宣慈惠圣皇后真哥的侄子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元统三年(1335年),皇后答纳失里的兄弟谋反,皇后答纳失里也被毒死。至元三年(1337年)三月,元惠宗册封伯颜忽都为皇后。>  伯颜忽都生皇子真金,二岁夭折。伯颜忽都性情节俭,不妒忌,动不动就以礼法自持。本来元惠宗打算立他一向宠爱的高丽人奇氏为皇后,只是丞相伯颜硬行劝阻,元惠宗只好立了伯颜忽都为皇后(伯颜忽都跟伯颜并无特殊关系)。奇氏居兴圣西宫,元惠宗很少去皇后的东内,奇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爱猷识理达腊,更加赢得了元惠宗的欢心,1340年,元惠宗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  一次伯颜忽都跟从元惠宗巡上京,走到中道,元惠宗遣宦官传旨,欲临幸皇后,皇后推辞:「暮夜非至尊往来之时。」宦官多次往复传达,皇后竟拒之不纳,元惠宗更加尊重她。元惠宗问皇后:「中政院所支钱粮,皆传汝旨,汝还记之否?」皇后回答:「妾当用则支。关防出入,必己选人司之,妾岂能尽记耶?」伯颜忽都居坤德殿,终日端坐,未尝随便出门。至正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一丁未日(1365年9月7日),伯颜忽都皇后驾崩,享年42岁。奇皇后见其所遗衣服弊坏,大笑:「正宫皇后,何至服此等衣耶!」一个月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从冀宁回京,哭皇后哭得很悲痛。>

元顺帝第二任皇后是谁?元顺帝皇后伯颜忽都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元顺帝败逃时,写下此诗送给朱元璋,成为最体面的亡国之君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最为尊贵的存在。然而,一姓之天下,总有被取代的一天,这是无可奈何的历史周期律。亡国之君是谁也不愿意承受的宿命,除了极少数没心没肺的人外,再差的皇帝也不免会发生悲伤的嚎哭。他们之中才华出众的,比如李煜就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也并非所有亡国之君的诗歌,都是如此凄凉,至少元顺帝在大局已定之时的作品,也算是潇洒离开,让人看到了一个体面的背景。

  2.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宋,文天祥前言文天祥是南宋王朝的忠义之臣,在面临着强大的蒙古帝国,对南宋的统一之战时。而是在那个南宋群臣人心大乱的危急关头,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危局,宁肯玉碎不做瓦全。从而赢得了天下人的崇敬,就是元世祖,也对这个倔强的对手,报以深深地敬意。而是因为只有元朝能够完成统一金国、西夏、吐蕃、大理和南宋,结束长久以来天下分裂和动荡不安的实力。

  3. 笑谈大明(三十二)覆灭元朝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而致使元朝内部问题不断放大,以至于最终失控,将这个朝代覆灭的,便是元顺帝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可是在元朝皇室中,他却受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猜忌,也受到保守蒙古贵族的仇恨。事情的起因是皇太子母亲并非元顺帝的第一个皇后,而是来自于高丽的妃子。而击败上述两位名将的人,并非起义军里的什么名将大神,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4. 丁家洲之战: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最大阵战

    失败的防御策略金国灭亡后南宋必须独挡蒙古帝国前景暗淡自南宋与蒙古的战争正式开打,临安的小朝廷就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今天的宋粉们,总是津津乐道南宋是抵抗蒙古帝国时长之最,却都忽略了分兵四川对南宋整体防御策略的影响。南宋可能以更快的方式,被蒙古击败。在与蒙古帝国最初的冲突中,他的欺上瞒下便发挥了恶劣效果。伯颜画像伯颜此次率领的大军,总数号称10万人之多。处于兵力弱势的蒙元军队,则在21日主动发起攻击。

  5. 父亲坚守钓鱼城,儿子守卫常州,南宋末年这对英雄父子结局如何?

    南宋末年,抗击蒙元入侵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志士,其中,就有守卫钓鱼城击毙蒙哥和守卫常州抗击伯颜的父子两代英雄:王坚、王安节。这对父子命运如何?

  6. 忽必烈本未想灭宋,错误在于宋的一方

    忽必烈之所以愿意让南宋暂时或长期存在,除了受有汉文化的影响以外,另一原因是他有后顾之忧。起先有阿里不哥,其后有昔里吉与海都。

  7. 元朝末代皇帝逃到草原,20年后,朱元璋补他们一个「 ”靖康耻”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汗国为帝国,建立了元朝。然而,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延续了游牧民族特有的宗室内乱,在接下来的39年里,元朝共传了9位皇帝,平均每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5年。8年后,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灭掉了陈友谅,又过了4年,朱元璋灭掉了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按理说,元顺帝若集中蒙古优势兵力,和徐达拼死一战,或许还有一丝胜算。

  8. 这对外国恋人来到中国元朝 女的成皇后男的当太监 二人结局如何?

    (一)我心永恒,为爱自宫这对恋人是元朝时期的高丽人。朴不花和奇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二人后来会来到中国,并且奇女竟然当了皇后,而朴不花却当了个不男不女的太监。

  9. 文天祥(正气歌)品析: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文天祥于祥兴元年10月因叛徒的出卖被元军所俘。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

  10. 《元代 元曲》选一百卷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随机推荐

  1. 芒刺在背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芒刺在背的意思是指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比喻坐立不安的样子。“芒”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芒刺”就是细小的刺。芒刺在背又有何历史典故?成语芒刺在背的主人公是汉宣帝刘询。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巫蛊之祸让尚在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2. 谭嗣同与佛教

    度众生外无佛法──谭嗣同与佛教谭嗣同,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谭嗣同在京期间,会见了许多佛教学者,对佛学有了认同。由此可见谭嗣同学佛是有一定的体验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同。在学术上,谭嗣同认为佛学广大,“六经未有不与佛经合”,“故言佛教,则地球三教,可合而一。”在谭嗣同看来,佛教积极入世、普渡众生的精神与“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

  3. 梦见打车 梦见打车什么意思

    梦见打车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打车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打车,意味着生活中会有让自己烦恼的事情。犯人梦见打车,会很快获得自由。中老年人梦见打车打不到,预示身体健康方面小腿和脚踝依然是要注意护理的部位。梦见打的,将会怀孕。女性梦见打的,预兆有机会外出旅行。

  4. 伍子胥是一代忠臣,他投吴灭楚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侥幸逃往吴国,发誓必灭楚国,以报灭门之仇。阖闾在登位后,任伍子胥为行人,协助自己管理国家大事。伍子胥针对楚国的弱点,提出吴军应分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吴人皆喜,唯有伍子胥知道越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越王的行为深感忧虑。而且还不仅仅同情伍子胥,简直认为伍子胥这样做,是非常忠诚的表现。关于伍子胥,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认为伍子胥的做法是不对的。

  5. 小宝宝生日祝福语

    小宝宝生日祝福语1、烛光映着笑脸,红酒醉著容颜,乐曲绕着耳边,欢歌唱着团圆,蛋糕甜着心弦,贺卡写着祝愿:幸福生活年年,快乐时光天天。

  6. 日本河童与中国河伯

    河童的传说,最早起源自中国黄河流域的上游,古时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常常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当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为借口串通官员大肆敛财,并且必须牺牲掉年轻女子取悦河伯。日本民俗学家考证的结果,该生物应该就是该国所说的河童。河童也是其中之一,她们在很久以前曾是受到各地居民所崇敬的水神。之后这种说法随着传教士一起传到日本之后,就成为河童的标准形象。

  7. 急人之困是什么意思?

    【拼音】jírénzhīkùn【解释】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例子】无【相关】百度“急人之困”

  8. 明光铮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íngguāngzhēngliàng【解释】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明光铮亮”

  9. 畫金刺繡滿羅衣

    《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瓔珞初入宮廷時是繡坊的繡女,繡工了得,技高一籌。無論是小小的定情信物荷包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后鳳袍,只要經她的巧手加以繡制,件件精妙無雙。用鹿尾絨線代替孔雀羽線完成皇后鳳袍、用髮絲爲太后繡觀音像……一件件可圈可點的刺繡作品,讓人大開眼界。熱播的清宮劇不僅“捧紅”了皇帝后宮裏的諸位嬪妃,也“捧紅”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刺繡。畫金刺繡滿羅衣打造精品清宮戲離不開精緻考究的清宮服,

  10. 【敛材】的意思是什么?【敛材】是什么意思?

    ●《周礼地官·大司徒》:「八曰敛材。」郑玄注:「敛材,谓臣妾聚敛疏材。」按,《天官·大宰》「聚敛疏材」注云:「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敛材」在《汉语大词典》第6976页第5卷521参见:敛材敛材是什么意思敛材liǎncái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