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而致使元朝内部问题不断放大,以至于最终失控,将这个朝代覆灭的,便是元顺帝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可是在元朝皇室中,他却受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猜忌,也受到保守蒙古贵族的仇恨。事情的起因是皇太子母亲并非元顺帝的第一个皇后,而是来自于高丽的妃子。而击败上述两位名将的人,并非起义军里的什么名将大神,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对于元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历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为元朝选一个掘墓人,候选的名单也很长。有人说是在颍州发动白莲教起义,拉开元末农民战争序幕的刘福通。也有人说说最后率领南方军队反攻大都,完成驱逐鞑虏目标的朱元璋。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人虽然都在元朝覆灭过程中期道关键性的作用,但都是以外因的方式出现。如果元朝内部没有问题,他们是很难推翻元朝的。而致使元朝内部问题不断放大,以至于最终失控,将这个朝代覆灭的,便是元顺帝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元朝是蒙古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它既是中原第一个外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也是蒙古帝国的通知核心。由于蒙古帝国的领土太过庞大,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所以作为统治中心的元大都聚集了当时欧亚大陆的精英和人才。如此庞大的帝国怎么样管理呢?元世祖忽必烈在立国之初便选择了走汉化的道路,希望以汉族文化来同化蒙古帝国各个汗国下的上百个民族,逐渐形成高度统一的国家文化。可是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在忽必烈和其太子真金死后,元朝的蒙古贵族在这方面产生了分裂。 中原的蒙古贵族崇拜汉文化,积极学习儒家文化和宋朝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以崇汉为主要风气的政治派系。元末朝廷的很多掌权人物都是崇汉派的代表,如脱脱、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元顺帝的皇太子也是其中之一。 来自于西域其它蒙古汗国的蒙古贵族及少数民族勋贵却比较 ... 汉文化,他们希望沿用原来的文化管理各自的汗国,甚至提出了将中原的农耕文明转化成草原游牧文明的荒唐建议。这些人在元大都抱团,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派别,与崇汉派的治国之策对立。 由于缺乏汉学人才,文天祥这样的大才宁死也不给忽必烈当宰相,使得元朝的汉化进程没有完成,为后来元朝的覆灭埋下隐患。忽必烈死后,元朝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其中最为激烈的便是汉蒙两派的政治斗争。汉派蒙古勋贵推崇忽必烈的"汉法",而蒙派的蒙古贵族要恢复成吉思汗的祖宗法度,双方斗得非常激烈。这个斗争在元朝的近百年时间内都没有停息,到了元末更加的严重。元顺帝上位后,丞相伯颜行"旧政", ... "汉法",独揽大权八年。然后伯颜的侄子脱脱推翻其统治上位,推行"汉法"新政,废除蒙古"旧政",史称"更化"。 在这样的过程中,元朝的各级统治集团纷纷站队,政治斗争从大都蔓延到了民间,搞得社会矛盾激烈,百姓生活非常困苦。而很多需要由元朝廷完成的事情,都因为内部政治斗争耽误下来,比如说金融改革、江河湖海水利工程的建设等等。实际上这些事情本来初衷都是好的,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政局动荡,政策反复变更,反而成为劳民伤财的恶政。与此同时中原爆发了大面积的天灾,与人祸叠加后造成北方大地严重缺粮,这便为后来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有利条件。尽管如此,丞相脱脱当政的时候以"汉法"治国,还出现了短暂的复兴苗头。 对于这些情况,崇汉派出身的丞相脱脱是心知肚明的,他也做好了处理即将到来的农民起义,并以"汉法"治理全国的打算。从脱脱带领百万元军南征,几乎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绞 ... ,就看得出这位蒙古丞相的雄才大略。可惜的是元朝内部的政治斗争让他的计划破灭,也给红巾军打了个神助攻。 脱脱是推翻伯颜的"旧政"上台的,是以推行"汉法"为宗旨的丞相,受到蒙古勋贵崇汉派大臣的支持。可是在元朝皇室中,他却受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猜忌,也受到保守蒙古贵族的仇恨。 当脱脱带着百万大军正在剿灭红巾军起义的关键时刻,与他不睦的蒙古贵族开始在大都搞风搞雨。于是元朝上层各种流言四起,向元顺帝进谗言的不在少数,使得元顺帝越发的猜忌脱脱,担心脱脱向伯颜那样独霸朝政。于是元顺帝下旨夺取脱脱兵权,然后再将其发配。脱脱在发配过程中被来自于保守势力的丞相哈麻矫诏毒 ... ,而失去脱脱的元朝大军也就分崩离析。本来被脱脱打得岌岌可危的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等农民起义军也逃过一劫。可以说脱脱被害,让元军丧失对农民军作战的主动权。是断送元朝江山的开始。 做出这一切的奸臣哈麻固然是祸害元朝的罪魁祸首,而大力推动这种操作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却是根源所在。元顺帝的皇太子本来也是崇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在派系内部却与丞相脱脱不合。事情的起因是皇太子母亲并非元顺帝的第一个皇后,而是来自于高丽的妃子。元顺帝皇后无子,于是立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为皇太子,立高丽妃为奇皇后。由于脱脱上奏,说原皇后有可能还会生子,要求对立太子之事暂缓,不进行立储君的正式典礼。这个事情让皇太子和脱脱有了嫌隙,崇汉派内部也有了矛盾。 脱脱为征讨红巾军起义带兵离开大都后,皇太子便开始推动陷害脱脱的事情。他暗中联系了被脱脱压制的原伯颜势力的旧臣,让他们出面向元顺帝进谗言,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便是奸臣哈麻。然而他又让母亲奇皇后向元顺帝进言,要求元顺帝夺取脱脱的兵权。这个神操作虽然让他成功的干掉了政敌脱脱,加固了皇太子的地位,却为元朝的覆灭埋下祸根。此事过后,北方元军分裂为各路军阀,对大都的命令听封不听调。而北方的灾情不断加大,元朝廷无力赈灾,使得难民们纷纷加入到起义军中,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岌岌可危了。 如果说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除掉脱脱,只是拉开了元朝覆灭的序幕,而他后来挑起元朝党争,却是直接成为了元朝的掘墓人。脱脱去世后,皇太子在哈麻等奸臣的支持下开始代理元顺帝执政,而元顺帝则沉迷于酒色不太关注大权。等到皇太子的权力不可控制时,元顺帝才感到威胁。 为了争夺皇权,元朝上层分成了元顺帝和皇太子两个派系,北方元军最大的两路军阀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分别支持其一。皇太子想要逼元顺帝退位,元顺帝则想要保住皇位,于是双方从朝政党争发展成为军阀混战。对红巾军占据上风的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果断放弃原有目标,互相开战。 皇太子一派的扩廓帖木儿攻占了元大都,但他却不支持皇太子立刻即位,而是要求皇太子还政于元顺帝。于是皇太子与扩廓帖木儿发生内讧,军阀混战扩大。皇太子拉拢原孛罗帖木儿手下的军阀,以及原察罕帖木儿的李思齐、张良弼等军阀,组成了围攻扩廓帖木儿的军阀集团。 于是元朝中原和北方的军阀混战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扩廓帖木儿1 VS N的夸张局面。在这样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扩廓帖木儿竟然还打得各路军阀人仰马翻。可长期陷入这种军阀混战的元军失去了剿灭南方起义军的最好机会,朱元璋趁机逐步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军阀,完成了南方的统一。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派徐达、常遇春带着北伐大军打过黄河的时候,扩廓帖木儿还在和皇太子集团下的各路军阀打生打死,完全没注意到强敌的到来。此时的元军毫无准备,面对明军的突袭毫无抵抗之力,一路败退了丢了中原土地和京城大都,退回到了草原和大漠。 元朝本来有两次机会剿灭南方的起义军,不论是丞相脱脱,还是军阀扩廓帖木儿,都曾经一度占据了消灭红巾军的最好机会。而击败上述两位名将的人,并非起义军里的什么名将大神,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这位北元的建立者,一生深入学习儒家学说,却对汉学的理解走上歧途。热衷于争权夺利和各种阴谋诡计,最终成为元朝覆灭的刽子手。忽必烈要是还活着,估计得气得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本文标签:元顺帝帖木儿蒙古文化蒙古军队元朝中国古代史元朝历史历史大明明朝脱脱军阀明朝历史宋史南宋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