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晋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敦又提及前议,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为王导所拒绝,只得退回武昌。不久,元帝因忧惧而崩,王导受遗诏辅立明帝,迁司徒。后王敦病重,王导诈称其已死,为其发丧,又派军击败王含,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事后,王导进位太保。其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王导书法以行草最佳。
(276—339年),字茂弘,小名阿龙。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早年就与晋元帝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到江南后,为司马睿联络南方士族,又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因讨华轶功,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谋反并攻入建康,以王导守尚书令。王敦又提及前议,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为王导所拒绝,只得退回武昌。不久,元帝因忧惧而崩,王导受遗诏辅立明帝,迁司徒。后王敦病重,王导诈称其已死,为其发丧,又派军击败王含,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事后,王导进位太保。>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崩,王导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劝谏,执意征召苏峻入京。不久即发生「苏峻之乱」,后叛乱为陶侃、温峤所平定,王导又驳斥了众人欲迁都的念头,稳定了局面。> 咸康五年(339年)卒,时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三日,遣使追諡曰文献。其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