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与明代帝后合葬不同,清代,只有皇后死在皇帝之前才能与皇帝合葬帝陵。

与明代帝后合葬不同,清代,只有皇后死在皇帝之前才能与皇帝合葬帝陵。在皇帝之后去世,从顺治的孝康章皇后开始,遵循「 ”卑不动尊”的原则,都单独建陵。皇后陵墓以帝陵的名字加方位命名。比如孝庄,虽然她葬在河北遵化清东陵,与葬在沈阳的丈夫皇太极的昭陵隔了十万八千里,并孝庄陵墓的位置在昭陵之西,故孝庄陵称为「 ”昭西陵”。 以此类推,昌陵是嘉庆的帝陵,昌西陵就是嘉庆帝皇后的后陵。 嘉庆有两位皇后,原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她在嘉庆二年就去世了,所以,她与嘉庆同葬于昌陵。第二位皇后为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她一直活到道光二十九年。按照清代的规矩,她不能葬入帝陵,只能另起后陵。 这孝和睿皇后是一个明智的女人。嘉庆帝是突然死亡,而且是在承德避暑山庄,仓促之间又不能找到秘密建储的小金盒。旻宁是嫡长子,而继后孝和睿皇后也有两个儿子,他们也是嫡子,此时形势多少有些诡谲。孝和睿皇后深知自己的儿子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具备挑战旻宁的能力,故她以皇后名义下旨让绵宁继位。旻宁在热河接到懿旨时,伏地叩头,感恩不尽! 孝和睿皇后的明智换得道光的敬佩,至少是表面上非常孝顺这个继母。孝和睿皇后74岁去世,也算享尽人间各种福的老太后。但道光多少有点表里不一,不知道他内心是不是同样尊敬和孝顺这位母后。 他一直不给这位太后建陵。古人陵墓是大事,这绝对不是一时忘了,因为不可能一忘就是二十九年。而道光在一个多月以后也去世了。也就是,整个道光朝都没有为这位太后修建陵墓。 孝和的陵寝由她的孙子咸丰建造。咸丰一登基就要同时办理两件丧失——孝和睿的和道光的,也因咸丰初年财力困顿,昌西陵的建筑规制极为简约,主体建筑显著地缩减了尺寸。 虽然昌西陵在清后陵中最为简陋,但它却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首先它丰富了清代彩画的题材,昌西陵隆恩殿的天花彩画一改其它陵寝的三朵莲花图案,采用的是彩绘金凤图案,是清代彩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次是在隆恩殿后有御带河一条,上有跨桥三座,这在清代后陵中唯昌西陵独有。 昌西陵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神奇的回音石与回音壁。宝顶前神道正中的第七块石板即为回音石,站在上面发出声响,地下可将声音扩大数十倍回传出来。环绕宝城的罗锅墙是回音壁,人于东侧细语发声,在西侧的人以耳贴墙,虽相距74米,仍可听到东侧人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这种神奇的回音壁与地回声现象的出现是声学原理与建筑布局巧妙结合的结果。中国古建筑中迄今发现的回音壁只有两处,即北京天坛回音壁和昌西陵回音壁。 以上特点使得昌西陵在清代的7座皇后陵中颇显特殊,独具魅力。 昌西陵是清西陵目前唯一对外开放的皇后陵。 皇后陵用三孔桥,帝陵是五孔桥 隆恩门外东侧的神厨库,是祭祀时的厨房和库房 神厨库内建筑 昌西陵的隆恩门 隆恩殿,皇后隆恩殿面阔三间 隆恩殿内景 大殿的柱子也算漂亮 隆恩殿内藻井彩绘在清代彩绘中是精品 这种颜色比修复后的大红色更有历史感 配殿 石五供 昌西陵没有方城、明楼,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 曾经以后道光苛待继母,没建方城明楼,但看了道光的穆陵才知道墓陵也没建方城明楼,也是直接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 宝顶前神道正中的第七块石板即为回音石,站在上面发出声响,地下可将声音扩大数十倍回传出来,好似空谷回音。 环绕宝城的罗锅墙是回音壁。一个人在东侧说话,另一个人在西侧可以听得清清楚楚,要知道东西距离是74米。 环绕宝城的罗锅墙为半圆形,因声波的波长小于围墙的半径,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时,站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在罗锅墙的一端说话,在罗锅墙的另一端听得清清楚楚 推荐相关阅读: 故宫半解之遇见这么卖书,你会买吗 故宫半解之上了锁的珍妃井 故宫半解之皇帝也望子成龙,教育也会简单粗暴
本文标签:清朝清西陵道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