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1944年8月,第三帝国所占领的土地在东、西、南几面而来的巨大压力下已经大幅缩水,的黎波里、罗马、基辅这些轴心国掌握的主要城市一个个被盟军和苏军所占领或夺回。希特勒马上即将失去大战爆发以来夺取的第一个果实、德军盘踞长达五年之久的波兰首都华沙,强大的苏联红军已经兵临城下。 然而在远离华沙上千公里的西方,盟国军队已经叩响法国首都的大门。1944年6月,盟军终于登上诺曼底海滩,其中包括自由法国部队。四年多以来,那里的法国居民早就对军队和坦克司空见惯,但是当他们看见印有红白蓝三色标志的车辆时,许多人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下激动的泪水。人们奔走相告,很多逃到乡间的法国人都搬回原来的住所,准备见证德国人的离开。经过两个月焦急等待,盟军冲出诺曼底桥头堡向法国内陆挺进,法国首都的光复已经指日可待。 ■1944年8月2日,一辆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谢尔曼坦克驶上诺曼底海滩,该师官兵向内陆的挺进过程中受到沿途法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1944年8月1日,盟军的登陆行动已经开始差不多2个月后,法国第2装甲师踏上了诺曼底的犹他海滩,该师师长为自由法国最著名的悍将勒克莱尔将军。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和勒克莱尔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告诉后者不久就是解放巴黎的好机会。依照巴顿看来德国即将投降,如果勒克莱尔想要有所斩获,现在就得马上行动。勒克莱尔欣然接受这个观点,巴顿便将勒克莱尔的师划到第15军麾下,这样的调动使得法国人在进军巴黎时将处于一个有利的出发位置。 ■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师长菲利普·勒克莱尔将军,他是戴高乐最为器重的心腹,1947年11月死于一场空难,1952年被追授元帅军衔,并一直被法国人民尊为民族英雄。 这个时候,盟军光复法国首都看起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利用一支法国部队解放巴黎无论是在 ... 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象征意义。此时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距离巴黎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路程,整支部队跃跃欲试,勒克莱尔扬言:「 ”我们不会停下,直到法兰西的旗帜飘扬在斯特拉斯堡和梅斯。”相对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首府,巴黎才是真正的圣地,解放巴黎的行动将把法国人的民族热情推向顶点。怀着这种美好的憧憬,全师官兵都激动不已,其情绪甚至变得有些难以控制。 与此同时,巴黎城内传来的各种情报显示德国人在这座城市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如果盟军果断进军,光复法国首都必将是水到渠成之事。戴高乐当然也希望尽快解放巴黎,出于他的立场——「 ”谁掌握了巴黎,谁就掌握了法国”,他相信随着自由法国部队顺利进入首都,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也会变得清晰和稳固。 ■自由法国创始人兼领袖夏尔·戴高乐,他最终借助盟军的力量成为二战之后的法国最高领导人。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盟军高层的态度却突然变得让法国人难以捉摸。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迟迟不下达关于解决巴黎问题的明确命令,他要静待局势发展来决定进入法国首都的最终时间表。同时盟国又收到最新情报,支援巴黎的德国援军已从丹麦出发,希特勒已下令要尽力保卫这座城市。戴高乐和勒克莱尔焦急地关注着巴黎周边的局势发展,情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变得烦躁和不安。 8月14日,盟军高层命令巴顿派出第15军的一支美国部队向东面的塞纳河前进,其中没有包括法国第2装甲师。勒克莱尔马上质问巴顿什么时候他们可以进入巴黎,后者给他的回答是原地待命。巴顿在8月15日的日记里写到:「 ”勒克莱尔非常激动。他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不能向巴黎进军他就会辞职。我告诉他不能像小孩一样耍性子,而他却说我把他置于窘境而不顾。我们只好不欢而散,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私人交情。”会面以后勒克莱尔给巴顿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目前阿让唐一线现在已经稳定,是他的队伍向巴黎进军的时候了。对此巴顿在日记中这样评价:「 ”勒克莱尔这个疯子今天又发作了!”从此以后,巴顿对于勒克莱尔是否会遵守上级命令一直持怀疑态度。 ■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将军,他实际是个执行者,他对自由法国部队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上级的命令。 当晚,勒克莱尔再次来到巴顿的司令部,发现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也在那里。两位盟军高官都向勒克莱尔保证:解放巴黎的荣誉一定会留给他,只是需要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这个许诺显然不能让勒克莱尔安心,因为美国人此时距离巴黎更近——海斯利普的第15军已经横渡塞纳河,离法国首都只有40公里;沃尔顿·沃克将军位于沙特尔的第20军以及吉尔伯特·库克将军位于奥尔良的第12军都处于对巴黎触手可得的地方。如果艾森豪威尔想尽快解放这座城市,这些部队当中的任何一支都可以比勒克莱尔更快到达目的地。 ■盟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奥马尔·布雷德利。 那么,这时的盟军高层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呢?本该顺理成章、首当其冲进入巴黎的自由法国部队被晾在一边,是英美军故意而为之还是另有重任安排?戴高乐、勒克莱尔和盟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过节和不和呢?其中原因我们一一道来: 一、自由法国和盟军摩擦不断 早在北非战役期间,自由法国同英美之间的合作就缺乏默契、冲突不断,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把戴高乐视为一个棘手的家伙。戴高乐和勒克莱尔则一直对英美心存质疑,在北非战场的经历更让他们对英美军队的作战能力怀有偏见。比如勒克莱尔就把美国大兵看成战争的菜鸟,既缺乏实战经验也不够勇敢,最适合从事的是文书工作。他还认为如果美国士兵犯了某个错误,法国士兵就应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某个美国士兵是蠢蛋,那么任何法国士兵就没有理由成为另外一个。”这种观念另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怨恨,由于自由法国政权需要借助英美尤其是美国的援助,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不得不划入美军的作战编制下,因此勒克莱尔在二战期间的直接上司几乎清一色都是美国人。 ■勒克莱尔(左)与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几名装甲兵交谈,该师的坦克装甲车辆全部为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作战时还得受美国人指挥,寄人篱下的感觉并不好受。 此外,由于美国 ... 之前一直同维希法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太认同戴高乐的流亡政权,认为那不过是英国扶持的傀儡罢了,这使得自由法国军队和美军之间长期关系紧张。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不久之前的法莱斯战役中,第15军编制内的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不听从军长海斯利普的命令,擅自占用了美军第5装甲师的行军通道,使得两支部队都陷入自己引发的混乱之中,最终导致法莱斯包围圈右翼迟迟不能合拢,大量德军乘机逃出。 二、盟军高层顾虑重重 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本来愿意尽快解放巴黎,光复这座历史名城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是这将严重打乱盟军进攻德国本土的时间表,战争也许会因此延长几个月,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艾森豪威尔不打算立即进入巴黎涉及以下几个因素:直接进攻巴黎可能毁坏这座城市内大量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著名建筑物,最好让其不战而降;占领巴黎意味着要承担数百万居民的给养,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季需要增加75000吨食物储备,煤的供给则要达到每天1500吨,这对于处于战争关键时期的盟国军队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避开巴黎往东推进可以占领对盟军士气威胁甚大的V-1和V-2导弹发射基地,此外节省的兵力和储备物资将集中起来为进攻齐格菲防线做准备;盟军高层多数人主张一直打过莱茵河直捣德国本土,以便在1944年底结束战争。 ■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他不擅长指挥具体作战,最拿手的工作是处理复杂的事务和人际关系。 同时解放巴黎还有两点可以预见的不利后果:一旦盟军进入法国首都,盟军统帅部将失去对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控制,这支部队将淹没在鲜花和美酒当中;盟军马上就得满足法国人的众多麻烦要求,负责城内治安问题、建立临时 ... 、保护塞纳河沿线的安全等。 三、对戴高乐的提防 如果艾森豪威尔绕过戴高乐,命令美国和英国军队直接进入巴黎,英美两国自然会在战后的法国起到更为举足轻重的领导作用。可戴高乐不是傻瓜,他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不会坐视英美军的行动不管。戴高乐这种桀骜不驯的人在战后一旦成为法国领导人,既可以成为抵御苏联阵营的一道强有力防波堤,也可能变成一枚埋在盟军阵营内部的定时炸弹,这不得不让盟军高层多几个心眼。为了不让戴高乐轻易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对他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的使用,尤其是在解放巴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使用上,英美领导人自然更为慎重。 ■戴高乐在勒克莱尔的陪同下检阅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部队。 四、法国人对英美具有抵触情绪 法国民众对于自由法国部队光复国土的行为大力支持,这没有问题,但对于英美军队则不然。首先法国人对美军不具有好感,认为他们进入欧洲大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具有「 ”收割战争红利”的嫌疑。如果说法国人对于美国人的到来还可以勉为其难地被动接受,对于英国人却是完全 ... ,甚至可以说是持敌对态度。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丢下法国部队逃回英国本土的行为让法国人愤怒不已,而为了防止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的「 ”弩炮行动”则是彻底让法国人看清了英国人削弱欧洲大陆的真实面目。英法两国持续数百年的冲突并没有随着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结盟而烟消云散,法国人对英国的仇视心理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再次成为社会的主流,这对于盟军反攻欧陆的行动至少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因此在进入法国首都这个问题上,盟军高层害怕一旦处理不当,将引起法国人更大的抵触情绪。 ■1940年7月3日,为防止位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舰队落入德军之手,丘吉尔下令英国海军袭击了米尔斯克比尔港内的法国军舰,代号「 ”弩炮行动”。此举造成1297名法军死亡,数艘舰船沉没或损伤,导致法国国内反英情绪空前高涨。 五、法国抵抗组织内部不和 1944年初,法国境内的抵抗组织武装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人,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法国抵抗组织的人员构成良莠不齐,内部争斗非常激烈,许多人怀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有些人则抱有投机目的。戴高乐收编了不少海外的法国人加入他的自由法国 ... ,但是在法国国内很多分支力量都拒不接受统一领导,各自心怀叵测。戴高乐任命马里·柯尼希将军为自由法国抵抗组织领导人,但当时巴黎城内的抵抗组织主要分为两派,力量较强的一派受法共指挥,领导人为「 ”罗尔上校”,实力较弱的另一派才受柯尼希控制。 在解放巴黎的问题上,由于城内抵抗组织主要力量是「 ”罗尔上校”一派,戴高乐对他们的敌意甚至超过对德国人。戴高乐担心抵抗组织的实力在同德军的战斗中膨胀,因此主张尽快入城,还下令切断对他们的武器供应。当他得知盟军高层试图推迟入城以后,确信这是美国人在蓄意破坏他的政治前途。戴高乐推断巴黎市内的「 ”罗尔上校”一派武装有25000人,如果这个数字属实将超过德国守军的人数。艾森豪威尔当然了解这些状况,他最大的担心是法国抵抗组织各派在赶走德国人之后发生内战,这样的话对于盟军而言是最坏的结果,简直是糟糕透顶。 ■巴黎法共抵抗组织领导人「 ”罗尔上校”,他实际是戴高乐在政治上的竞争对手。 综合以上原因,看似光鲜的法国首都实际上对于盟军而言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盟军高层对于如何解决巴黎问题的态度变得迟疑,尤其是对于戴高乐和自由法国部队的态度变得谨慎,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在德军即将对巴黎抵抗组织血腥镇压、毁城撤离的关键时刻,局势出现了重大转机:德军俘虏了三名戴高乐派抵抗组织成员,其中一人正好是自由法国派驻巴黎的高级代表,倾向于和平解决巴黎问题的德国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马上看出这些戴高乐分子的巨大价值,释放了这几人好让他们充当德军与盟军之间的联络人。后者也不负众望,他们回到盟军一方后立即传递一条最重要的信息——城内德军已经是四面楚歌,如果盟军能够进入城内,肖尔蒂茨很快将献城投降。 ■巴黎德军城防司令肖尔蒂茨上将,他在最后关头拒绝执行希特勒炸毁巴黎的命令并献城投降,战后受到法国人的广泛尊敬。 后来局势的最终发展还算顺利,在巴黎城内紧迫的压力下盟军高层终于同意进军,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一马当先急行军进入法国首都,随后美军和英军部队也入城,德国守军缴械投降。巴黎没有毁于战火,完好无损地得到解放,这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法国人对于英美两国的排外意识和敌对情绪在战争结束许多年后依旧存在,但法国人还是逐渐认可了英美士兵在反攻西欧驱逐德国人时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普通法国民众对美国人帮助解放首都的行为表示感激,因为这使得他们在受到四年屈辱之后又恢复昔日的荣誉,并认为美国人出现在巴黎是完全正确的。 ■1944年8月25日,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部队进入巴黎市区,受到巴黎市民的疯狂欢迎。法国首都最后有惊无险、完好无损地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让心情晒晒太阳

    阴雨绵绵之后,空气倍感清新,阳光普照大地,天气显得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温馨柔和的阳光的照射下,叶片上好像有一层油腻的东西似的,看上去闪闪发光。你是否在想,我们也应该推开封锁很久的心窗,让阳光通透我们的心灵,照暖我们的心,抛开往日心中的烦恼,让心情晒晒太阳。和煦的春风吹入我的心扉,吹暖我的心灵。艳阳下也有阴影,在我看这个世界,我觉得世界真的很美好。

  2. 佛教公案:一个漂亮少女闯进了禅堂……

    就在守关老禅师担忧默祷中,门外传来了阵阵争吵声,是禅堂外护关的师父与一名女子在争吵。守关的老禅师恭敬地合掌相问:“请问女施主进我禅堂,不知有何贵干?”三天以后,少女的尸身开始散发出腐臭,苍白美丽的面颊也变了颜色,可老禅师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每天护守着禅堂内这四十位闭关的师父们。女尸身上蒙着一块黄布,被四十个出关的师父们抬出来了。

  3. 为什么鱼能在水里游来游去

    小朋友,你们一定在假日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划过小船吧?原来,木船是根据小鱼在水中游动的...设计制造的。那么,鱼在水中为什么能够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人为了能使自己行走方便又快,必须要有健美的身体,健壮的双腿。而鱼在水中游动,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健壮的鱼鳍,鱼是靠鱼鳍来划水,使自己前进的,背鳍是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鱼的身体多数都是两头尖,中间宽。这种形体,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使鱼在水中游得更快。

  4. 史上唯一的禽兽王朝,宫女不能穿衣,美女被做成琵琶!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室家族,历来贤明的君主很多,但是昏庸的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禽兽王朝」,这个王朝统治者昏庸无度、荒淫无道,这一王朝家族就是北齐高氏家族。  北齐前后一共28年,经历了六位帝王,因为暴政凶狠 *** ,所以素有禽兽...

  5. 梦到蚊子

    梦到蚊子以下是梦到蚊子的周公解梦大全: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一:一:梦见蚊子在你头边嗡嗡盘绕飞行预示你近期考试不顺,当心考试变噩梦。梦见被蚊子咬要提防诽谤自我的小人,正因他们会给自我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梦见睡觉时挂蚊帐不久要建新房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三:梦见蚊子梦见蚊子蚊子是一种吸血动物,经常把传染病传给人类。梦见蚊子进攻自我,表示对手会日益强大,或者梦者将面临接连不断的灾难。

  6. 乔致庸遇到的两个贵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乔致庸遇到的两个贵人,改变了他的一生看过《乔家大院》的人,都特别了解乔致庸,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如果不是这部剧,乔致庸也不会被耳熟能详。乔致庸如果不是遇到这两个人,他将是另外一种人生。一、乔致庸的嫂子少年时期因乔致广病故,乔致庸的嫂子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极为厉害的一个角色。乔致广不让弟弟乔致庸弃文从商,而大奶奶(乔致

  7. 林徽因天生克夫?三个男人因她一死一伤,另外一个孤独终生

    感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喜欢的话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要多支持小编哦~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林徽因,她不仅生得漂亮且才华横溢;一生之中出过国,留过洋,可以说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奇女子,且在诗词创作和建筑学的造诣无人能及。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却不受婆婆得待见!在别人眼中林徽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女,在梁思成母亲的眼里林徽因是一个举止轻浮不懂避嫌的人,一个女人太过

  8. 梦见别人生日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生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生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专家点评] 商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

    [专家点评]商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此器为商代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通长30.5厘米,骹宽2.7厘米,重270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体近柳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等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有柳叶形浅槽。

  10. 冤家聚首时

    冤家聚首时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的公司要招聘,在面试的时候,他亲自进行把关。不是冤家不聚首,他在心里暗暗得意,终于有报复她的机会了。女孩儿也认出了他,神情顿时紧张起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在心里断定这个倔犟的女孩儿是不会屈尊的,继续挑衅般地催促着她,没想到她竟然同意了。在她给几个考官擦完鞋子后,他当众宣布,她被录用了。事实上,女孩儿在日后的工作中,确实表现得非常出色,业绩出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