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重庆万寿寨传奇故事:"巨人蛮兵"击退三万大军

后寨门。 >难道真有这样一支令人谈之色变的“巨人蛮兵”部队?身高近3米,饭量大如牛,脚穿50码左右的草鞋,手持白杆枪,腰悬利刃,在山林悬崖间奔走如风。  >隐藏在石柱深山里的万寿寨,362年前爆发过一场大规模战争,尽管这场战争兵力悬殊,但万寿寨守军仅用了一个月,就击退了数倍于己的3万雄兵,这也是关于“巨人蛮兵”出现的最后一次记载。 >10月23日,本报记者随同石柱县文史研究专家蒋屏,沿着明代女土司秦良玉开凿的古道,走进了荒废已久的万寿寨古战场—— >修寨 深山里暗藏绝密军事规划  >在石柱县城东15公里,今蚕溪乡与河坝乡的交界处,海拔1490米的丛林中,隐藏着明代巾帼女将秦良玉苦心经营数十年的万寿寨。 >去万寿寨的路上,带路的村民称,到了傍晚,寨内根本没人敢去,传说寨内的兵营、点将台,深夜还能听到阵阵人声马嘶,人们更怕撞见当年被毒死后不肯离开的工匠。 >“秦良玉一生征战南北,她担心清军入关、盗贼四起,族人性命难保,自己的墓地被人盗掘,因此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谋划庇护所和墓地。”蒋屏介绍,最终,秦良玉选择把庇护所建在万寿寨,这里只东、西两面有路可上,南北俱是刀削斧劈的悬崖,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修建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万寿寨,是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一批能工巧匠,参与了保密级别更高的秦良玉墓的修建。 >记者从《石柱直隶厅志》中的一段文字看到,秦良玉直到临终前,才将万寿寨的秘密透露给孙子马万年——“城东南万寿山,上平下险,吾积粮草 ... 于此,寇来,亟率兵民往避其地。” >蒋屏告诉记者,民间传说,秦良玉去世后清晨发丧48道,从不同方向出城,共到了48处疑冢,修建陵墓的工匠在早饭后全部吐血身亡。所以除了石柱县城内的衣冠冢,秦良玉真墓究竟在何处,这一谜底至今仍然没有解开。 >奇观 历经300余年,“官井”仍可供千人饮水 >大约花了两个多小时,记者一行攀爬残存的古道,到达了万寿寨区域内,这里前、内、后三寨联防的格局非常清晰。 >“咱们沿途看见的山腰水田,当年都是秦良玉士兵屯田的地方。”蒋屏告诉记者,现在经过的地方名叫鹞子坟,当年石柱战事紧急,一名传令兵疾驰通报战情,战马跑死了,传令兵继续舍命狂奔,终于在歇马台遇见了前哨。 >“在通报战情后,传令兵呕血身亡,将士们感其忠义,就把这里改名为鹞子坟,以此纪念这位像山鹰飞翔的传令兵。”蒋屏介绍。 >一场围绕万寿寨的激烈战事,在75岁的秦良玉去世一年后打响。 >进攻的敌军是盘踞涪陵的明朝逆臣朱容藩,号称率军十万,试图扩大地盘,吞并石柱土司,实际上朱容藩的士兵总数约在3万人左右。 >此时,困守万寿寨的秦良玉孙子马万年,仅有数千人兵士。所有人的饮水,只能依靠寨中的“官井”。 >原来,秦良玉修寨时,专门留意到山顶有“清泉四互,甘洌异常”,开凿出被称之为“官井”的方形水井,另外还有小口水井十余处。 >史料中,关于这些水井都有记载——“纵横一丈八尺,周围秋瓦之以石,其水可供数十家,百日无雨而不涸”。 >蒋屏在万寿寨后寨的三重厅遗址,找到了这口“官井”,泉水依旧甘洌,“前几年大旱的时候,井中的水位也没有下降。这是因为渝东南的喀斯特地貌多石灰岩,降水会溶蚀石灰岩,形成流水侵蚀,所有地面上的洞与地下水相通,所以300多年来,这口井从来没有干涸。” >长枪  ... 敌利器,助士兵飞檐走壁 >在那场兵力悬殊的战争中,马万年究竟是如何击退数倍于己的敌军?他凭借的就是“白杆兵”。 >秦良玉亲自创建的石柱“白杆兵”,再次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作战能力。 >公元1621年,秦良玉率“白杆兵”北上,在榆关(今山海关附近)与后金兵相遇激战,一战成名。在秦良玉44年戎马生涯中,“白杆兵”屡建奇功。史称“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 >“白杆兵”超强战斗力从何而来? >300多年后的今天,蒋屏仔细比对史料,查阅文献,终于还原出“白杆兵”使用的利器——秦良玉独创的“白杆枪”的 ... 方式。 >枪头,全部用纯钢铸造,仿造宋代钩镰枪样式。不过,在铁钩处的幅度设计得更大,可砍可拉,更适合对骑兵作战时钩马足。 >枪身,全部采用石柱本地所产的名叫“白蜡杆”的木材。在今天的石柱境内,已经找不到这种木质紧凑,又兼有高强度韧性的木料。 >蒋屏介绍,白蜡杆制成的枪,韧性极佳,秦良玉设计出了两种制式——3.3米与5.1米。 >与后金骑兵作战时,“白杆兵”使用的是5.1米的长枪。在南方山林作战时,“白杆兵”就换用3.3米的长枪,士兵们还巧妙利用枪柄后的铁圆环,连接上另一处枪头上的钩镰。这样一来,数百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翻山越岭,爬上城墙的机动工具。 >攻心 巨人蛮兵脚穿50码草鞋,让敌军胆寒 >战争还未正式打响,关于万寿寨有巨人蛮兵的传说,就在朱军中弥漫开来。 >在万寿寨前寨附近,朱军拾到了几双约有50码的行军鞋,推测下来该人身高差不多接近3米。 >难道巨人蛮兵真实存在?朱军士气开始动摇。 >这还不算,行军路途上,朱军又发现了一大堆人的排泄物,夹杂着未消化完的谷物,比两头黄牛的排泄物还多。 >传说越来越接近真实,加上几次夜间骚扰,朱军士兵陷入了对巨人蛮兵的莫名恐慌。 >临近万寿寨前寨,朱容藩又望见设在城墙炮台上的明代红衣大炮——这些当时最先进的火器,秦良玉颇费周折才运进寨中。这种前膛式大炮的破坏力,可将千米内的战斗目标击得粉碎。 >巨人、大炮,秦良玉生前构起的两道最古老与最现代的防线,让十倍于己的朱军不寒而栗。 >“大炮当然是真家伙,巨人蛮兵呢?这不过是守军的攻心战。”蒋屏从大量民间传说和史料中得出了结论——50码的草鞋,是守军专门制成。为了效果逼真,新草鞋鞋底还全部磨破,并埋进土里做旧,然后故意遗弃在行军道旁。 >蒋屏说,至于排泄物,则是守 ... 竹篓子搜集众人粪便,压成几十篓,散布在山林、草丛间,确实让朱军心惊胆战。 >最终,马万年凭借心理战术与地形优势,让这场战争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以胜利告终。朱容藩率部从石柱匆匆撤军,沿途不断传言巨人蛮兵作战凶悍,口若血盆,眼如铜铃,这个故事,便流传至今。 >小贴士 >从主城区出发,到石柱县约250公里,自驾车大约耗时3个半小时左右。 >到达石柱县城后,还需向东行驶20公里。大部分是山路,路况并不是很好。抵达蚕溪大庄坝后,只能弃车登山,步行30多分钟,就能到达秦良玉修筑的明代古道。 >这是一段深山古道,但由于年久失修,荆棘丛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准备。 >翻山1个半小时后,沿山垭口攀上驻马关,万寿寨前寨就在眼前。不过,如果要登上万寿寨山顶,还得走2个小时左右的崎岖山道。所以到万寿寨,一定要计算好时间,否则天黑之后,很难再从寨子中下山。 >(何方 实习生 刘秀旖)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重庆万寿寨传奇故事:"巨人蛮兵"击退三万大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史上十二位传奇女将军,巾帼不让须眉,后世传为佳话

    她们统军作战,战功毫不逊于男将,为后世留下一段段传奇佳话。妇好去世后被厚葬,谥号为"辛",故又称"后母辛"。毛皇后被俘后拒降,最后被斩首,年仅20岁。侯景乱起,南梁高州刺史李迁仕举兵响应,冯宝夫妇率兵平叛。623年,平阳公主去世,唐高祖下诏以军礼下葬,极尽哀荣。洪宣娇不仅容貌娇美,而且英勇善战,史称其"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从女兵数百名,善战,所向有功。

  2. 丈夫去世,她接管官职,立下累累战功,成大明最牛女将

    秦良玉,出生于明末,重庆人。而在一众子女中,就数秦良玉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也是父亲最喜爱的孩子。秦良玉像是一个双面人,披上战袍就可以驰骋疆场、毫不手软;换上红妆就可以绣花吟诗,美若画卷。

  3. 史上唯一被单独列传的女将,戎马四十余年,凭借威名得以寿终正寝

    在这些杰出的女性将领之中,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更是当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基本上都被记载在《列女传》中,但秦良玉不同,因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女将被记载到正史当中的巾帼英雄。由于秦良玉的父亲文武双全,所以她幼年时就经常随着父亲学习武艺,练习排兵布阵。据历史记载,小小年纪的秦良玉就经常幻想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军。

  4. 一代明朝女将秦良玉,功勋显赫,死后连发四十八道丧

    因而秦良玉也就此正式参与军中事务。秦良玉随后带着三千兵马赶到,在榆关以东的地方与后金展开了一场大战,并且取得了为数不多的一场胜利。可以说秦良玉一生功勋无数,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位男性将士。

  5. 她是明末的花木兰,也是杨门女将的原型,代夫从军是张献忠的克星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可是秦良玉绝对不是这样的女子,据说她身高1.86米,就算是放在现在,那也是女篮的核心力量了。首先她丈夫马千乘,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重庆地方上的土司。轰轰烈烈的浑河之战就此打响,努尔哈赤带兵进攻大明辽东,为此明军派遣浙江兵和重庆兵前去抵抗。

  6. 「传奇故事」 千古龙血帝王情0

    康熙帝坐在上书房,御览礼部呈送上来的进士卷子,好钦定状元。其中一份卷子让他大为惊讶,倒不是别的,而是因为这份卷子不是按常规的浓墨书写,却呈现淡淡的霞色,如血。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就叫来礼部考官龙额图。龙额图一见大惊,却也不知底细,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连皇帝自己负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他当然也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向皇上作了禀报,就是在礼部读卷的时候,读卷大臣并没有向他呈报有这样另类的红卷存在。

  7. 「传奇故事」 元好问审案

    审「”猴尿”南宋宝庆二年,设镇平县,第一任县令元好问,为官清正,断案有方,百姓都尊称他为元大人。元大人上任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击鼓告状。元大人接过状纸,只见上面写道:「”小民侯妙,状告本村王二,其父生前将他家三亩二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予小民。现其子王二不肯交割,望大人高悬明镜,为民作主。”元大人忽然想起,昨天到任就听人说:镇平县城西有个欺压乡邻、无恶不作的土豪,此人名叫侯妙,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因山里的

  8. 石柱名将秦良玉假坟48处,墓地的真正位置被基本确定

    有一支分队赶赴秦良玉老家忠州下葬,其余47座坟在石柱境内。这样秦良玉的真墓在哪儿,就成了千古之谜,至今石柱没有人说得清楚其真正墓地的位置。因此笔者可以断定,西三脉下的秦良玉西墓,为真正秦良玉的墓地位置。

  9. 清朝传奇故事:古籍中附体报仇的故事两则

    清代乾隆朝著名大臣纪晓岚曾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启示。乾隆庚午年,国库被盗,丢失了许多玉器珍玩。官吏将负有看守之责的苑户们拘来,逐一审问。

  10. 历史上文武双全,二十四史唯一单独作传、封侯的女将军,她是谁?

    提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人人都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实际上只有秦良玉这一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传的巾帼英雄,名叫秦良玉。她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女子,唯一封侯女将军,二十四史唯一单独作传的女子。攻下娄山关后,叛军失去了护身符,剿匪大军一鼓作气,攻陷了叛军据点播州城,杨应龙全家自焚而死,叛乱彻底平息下来。其后,因秦良玉智勇双全,朝廷任命她为把守山海关的主将。

随机推荐

  1. 咖啡桌上的欧洲历史

     咖啡桌上的欧洲历史  如果咖啡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久远的非洲和 *** 古文化的话,那么今天人们印象中的咖啡馆则是一种纯粹的欧洲文化,更准确地说它甚至还是欧洲近代文明的一个摇篮和历史见证。  当17世纪咖啡从它远在非洲的故乡埃塞俄比亚,经过也门和称霸 ***...

  2. 危言正色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wēiyánzhèngsè。

  3. 梦境辨别是否出生权贵 -周公解梦

    陈鹏以为,研究梦境背后隐藏的信息,才能真正去解读做梦人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梦境辨别是否出生权贵点击进入更多梦境查询第一点,看其物质。注意查看梦境中是否涉及贵重财物,高消费信息。若是梦境里涉及了互动,那么权贵语言中的自傲,尊卑感是非常明显的。别以为权贵能对所有人彬彬有礼,那只是理想化状态,正常情况下,他们只对同阶层及高阶层的人保持礼节,至于对P民草根,则基本上都有各种厌恶的梦境描绘。

  4. 梦见和辞职的员工在一起

    周公解梦梦见和辞职的员工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辞职的员工在一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道光选继承人时, 放弃才华出众的奕訢, 为何偏选傻乎乎的咸丰

    道光选继承人时, 放弃才华出众的奕訢, 为何偏选傻乎乎的咸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它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中,后来一步步走向没落,关于清朝走向衰败的开端,有人说是从乾隆实行闭关锁国开始,有的人甚至说从康熙...

  6. 红颜薄命:杨广为啥会盯上宣华夫人?

    红颜薄命:杨广为啥会盯上宣华夫人?˂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19211543153468454354746.jpg img_width=

  7. 明清小说

    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清代小说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予小说深刻的影响。清代小说的面貌和明代小说有显著的不同。清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

  8. 初冬的早晨(共10篇)

    初冬的早晨篇1:初冬的早晨冬姑娘悄悄地接了秋姑娘的班,带着她给大自然的礼物,来到人间。初冬的早晨,虽然伴着寒意,但却让人神清气爽,充满了情趣。初冬的早晨可真是个完美的早晨。篇3:初冬的早晨出处:binzz,转载请保留。初冬的早晨充满著活力。初冬的早晨永远是最美的,最耀眼的!篇4:初冬的早晨秋姐姐无声地走了,这时,我们迎来了冬哥哥。听了我的说,你是不是也觉得初冬的早晨很美呢?

  9. 柳宗元 永贞革新的目的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有什么关系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

  10. 尹先炳是谁?志愿军军长,却因玩弄女性被连降三级没有授任何军衔

    日后成为16军首任军长的尹先炳,则是当时1纵下辖的第2旅旅长。1955年授衔时,威震...战场的名将尹先炳凭资历和战功应该授予中将军衔,最后却被降为大校。原因就是尹先炳军长生活作风问题被中央点名处分。尹先炳的女秘书最终怀孕了,因怕事情败露她...了,尹先炳首当其冲被军纪严肃处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