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彻悟人生》第七个故事

彻悟人生觉真法师(第七个故事)舍利弗和大目犍连,是从小很要好的朋友,两人友情深厚。舍利弗天资聪明,才华不凡。目犍连生性豪爽,气质高贵。两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互相承诺,从不失约。后来,他们一齐离俗修道,寻找悟道的入门。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一点线索。他们只好去问自己的师父删阇那。他的师父说:“我从修道以来,已经过了许多年了,到底有没有悟到成果呢?我自己也很怀疑。如果有的话,我算不算得道了呢?这种事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实际上我也没有得道。”有一天,师父生病了,舍利弗和目犍连都站在病床前。师父已经奄奄一息。这时师父凄然一笑。两人都问师父的笑代表什么意思?师父说:“世俗中众生的肉眼不识真实,全被恩爱害惨了。从前,我看过金地国国王死时,他的王后自动跳入燃烧的火中陪葬,希望以后还能出生到同一处(世世为夫妻),但因两人的行为和报应各有不同,很难同生一处的。”两人同时用笔记下了师父的这番话,想试试师父所说是不是真实?后来,金地国有商人迢迢千里来到摩伽陀国,两人一面查阅当初的记录,一面询问求证,果然证实了师父当年所说不虚。于是,两人才慨然说:“我们太多疑了,师父并没有把这种事隐瞒起来呀。”两人就互相发誓说:“以后谁若先听到甘露法味,一定要通知对方,一块儿去求法。&rdquo这一天,佛陀带领他的众弟子们来到王舍城,在竹林休息。舍利弗和目犍连听说佛陀来了,也曾到处打听关于佛陀的消息。刚巧阿说示(Assaji),佛陀最初的弟子五比丘之一。汉译又译为“马胜”)披着袈裟,托着铁钵,进城来行乞。舍利弗见他容貌威仪,不同寻常,气质高雅,静默无语,忍不住跟着他走。走了一段路,还是主动上前问道:“请问你是谁的弟子呀?令师是怎样的人呢?”马胜比丘说:“家师是释迦族的太子,因为厌恶生老病死的苦恼,离开王宫,出家学道,后来悟得无上正觉。”舍利弗说:“可不可以把令师所教的内容,说一点给我听听呢?”马胜比丘就对他说了一偈: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注:这一首着名的缘起偈,包括了三层含义:一、诸法是存在的——这是俗谛。二、诸法虽然存在,但从因缘而生,因缘灭,法亦灭,所以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假的存在——这是真谛。三、诸法虽然是假的存在,不真实的存在,但是有名字——这是假谛,亦即中道谛。三谛尽在其中。)舍利弗听完这首偈子,即时得到一种觉悟,赶紧回来告诉目犍连。目犍连看到舍利弗表情兴奋,充满法喜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是不是你已得到甘露法味了?快说给我听呀!”舍利弗把刚才听到的这首缘起偈,说给目犍连听了。目犍连说:“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舍利弗又说一遍。目犍连当下也获得了一种初步的觉悟。这样,两人就一起跑来皈依了佛陀。不但两人皈依、受戒,成了佛的弟子,而且,又率领了他们原来的二百五十位弟子一起来皈依了佛陀。后来佛又为舍利弗讲解了《般若波罗密多》的甚深妙法,这是后话了。mdash;—《因果经》、《大智度论》般若的全称,是般若波罗密多(prajnaparnmita)。《大智度论》卷一百云:“般若波罗密是诸佛之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般若波罗密。”般若——这一智慧,当然不是指世俗的聪明智慧。而是指用般若观来观察诸法实相。世间一切事物,均为因缘所生,缘起缘灭,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叫性空。但空非虚无,自性虽空,仍现现象,现则是幻有。只有般若才真把握了诸法真如实际。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破除无明。“无生无灭,无住无得,无相无碍”。“方便”与“性空”是般若空观的两大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运用世间法的认识(方便),来提高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理解,从而把握诸法实相,了知性空。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彻悟人生》第七个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懒惰的人,是比较幸福的

    他们不愿意努力去寻觅,自然也不会有痛苦和失望。

  2. 以日为年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rìwéinián【解释】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以日为年”

  3. 男人梦见龙

    周公解梦男人梦见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男人梦到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描写北宋的古诗词 | 历史新知网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写北宋的古诗词有哪些?

  5. 细数西门庆七个老婆的悲剧下场

      花花太岁西门庆,金钱、权势、 *** 集于一身;他是赚钱的能手,弄权的政客,玩女人的淫棍,无日无夜周旋于这三者之间。拳脚齐下,左右逢源,春风得意,恣意妄为。正当他而立之后,诸事顺遂之时,却枉死于他自己用金钱、权势经营起来的 *** 之中。  1、潘金莲  金莲是西门...

  6. 梦见有人按我家门铃

    周公解梦梦见有人按我家门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人按我家门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轮班匠”和“住坐匠”,《大明律》在手工业方面有什么管束?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戚逸旸《大明律》是明代的主要法典,草创于元末战乱之际,勘定于洪武年间,对明代的经济、法律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不仅在条例律令上继承了前代的优点,还影响了后世立法活动的发展。>(大明律)>《大明律》以《唐律》为蓝本,但是进行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修改,比如在手工业方面就有一些管制。>>在《大明律》的《户律》中记载了有多项关于官职手工业的经济立法。

  8. 刃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刃”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刃迎缕解——比喻顺利解决。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9. 都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我会放下个性,放下自尊,放下追求,都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10. 盗贼归化

    舍卫国中有五百盗贼,专门抢劫财物。这伙盗贼在国王的搜捕行动中被一举抓获。在这生死关头,一个盗贼忽然想起有人说佛陀大慈大悲,能救人命。五百盗贼便在狱中大声呼唤佛陀的名字。五百盗贼奔到佛陀面前,顶礼感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