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最神秘城市:5.2万平方公里全是封锁区,路牌警告加速通过

1945年,苏联宣布重启核计划。在此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共有4万名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的囚犯与战俘被派往临近哈萨克斯坦的车里雅宾斯克州西北部荒原。1948年,一座占地90平方公里的城市以及外围封锁面积达250平方公里的禁区静悄悄的出现了,但直至今日都未曾出现在苏联或俄罗斯的公共地图中,甚至神秘到连存在的记录都没有。 在切尔诺贝利发生7级核泄露的30年前,苏联就已经发生了一次6级核泄漏事故,但这次核泄漏却不为人知的被隐藏了下来,直至一名儿科医生寻求国际援助时才被曝光。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克什特姆灾难,共有5.2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核辐射污染,27万人在核泄漏两年后才陆续迁移。 发生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在落后于美国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仓促发展武器级钚和铀设施,被认为是悲剧主因。但更多的是对核污染的忽视以及对环境破坏的低估,甚至在当下核专家眼里连选址都是错的,因为当时的苏联专家只考虑如何生产钚和铀,却忽略了如何存储大量的核废料。 设计初期未考虑到后期产能会翻倍,仅在废料处理区地下挖掘小面积空间存储,开工不足三年就已存满。于是,人类核发展史上最随意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在新仓库还不知道建在哪里的前提下,苏联工程师们决定将高放射性废料分别倾倒进编号为V-10和V-6的两座湖中,理由是湖水能冷却废料产生的高温。 或许在地大物博的苏联眼里,这块地就算被废弃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工程师们却忽略了湖水是活的,其地下相连通的玛雅克河与特查河是下游十多万人的水源河。短短几年之内,玛雅克市连带周边乡村和所有水体都受到严重污染,其中不乏工作人员发生严重的放射病需要截肢双腿等事故。 1957年9月29日凌晨,苏联工程师觉察到六个废物储藏罐中的一个发生冷却系统故障,本着很快就会将其引入湖中的思维并未进行维修。午后,故障储藏罐发生了相当于70-100吨 ... 当量的爆炸,大量发射性尘埃直冲千米高空,连百公里外的居民都能看到天空变色,但大家却对此一无所知,因为这片区域从一开始就处于封锁状态,别说进去参观,就连核电站的存在都无从得知。 在爆炸发生后的14天内共有1万人被转移离开,其中绝大部分是居住在玛雅克市内的核电站职工家属。但随后的报告却显示,一股强劲的东北风把放射性尘埃吹到了500多公里外的卡门斯科,尚未完全落定又向1200多公里外的西西伯利亚重镇秋明市移动。不得已,在此后的两年里以「 ”保护区”的名义要求沿线居民撤离,直至1990年才正式公布这个「 ”保护区”实际是核污染封锁区,以污染危险程度分为三级封锁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 在爆炸发生的第二年,丹麦哥本哈根一家报纸曾爆料玛雅克市发生核泄漏,但苏联 ... 却对其予以否认,仅表示核试验已暂停。相关信息被封锁的严密程度几近绝密,就连苏联科学家列夫·图默曼来到中心点100公里外时也被拦停,但他也带回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沿线公路设立的警示牌,警告路过的司机不要在接下来的30公里内停下,并以最快的速度加速通过。 当时最讳莫如深的大概就是美国的表现了,据说他们早已觉察到玛雅克核泄漏,但出于自身发展核武器的需要,选择不闻不问也不发布任何信息。直到一名被派往救治核辐射儿童的儿科医生出现,因为当时苏联的医疗水平对这些儿童的核辐射并发症与遗传病束手无策,不得已向国际医疗组织求助,玛雅克核泄露才因此大白于世。 如今,经过这片「 ”弥漫死亡气息的土地”会发现,这里没有村庄和城镇,也没有牧场与农作物,只有些许残缺不全的建筑物。数万平方公里面积都找不到人类生活的迹象,也因此成为毒贩与犯罪分子聚集的「 ”交易区”,俄罗斯 ... 原本有过开发「 ”最神秘城市特殊体验”的旅游项目,最终也因缺乏公开的核污染资料而不了了之。

最神秘城市:5.2万平方公里全是封锁区,路牌警告加速通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 | 地球知识局

    南部历史名城阿拉木图至今仍是该国,乃至整个中亚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还承担着中亚金融中心的重任。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地广人稀,少量的游牧民基本无法阻挡如日中天的俄国人,很快被纳入了沙俄广袤的领土中。

  2. 柏林墙的倒塌既是冷战的客观结果,也是明确反应了人心所向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全世界的媒体几乎都对此隆重报道。柏林墙的建造,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产物。冷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也导致欧洲的分裂,尤其是德国的分裂。二战之中,德国战败。对德占领前,这些分歧未能解决。有鉴于此,美国人决定停止从占领区起运一切物资赔偿。英美利用空投向西柏林250万居民供应生活物资,苏占区反而受害更大。

  3. 在现代,两个国家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这国就是合并出来的

    在现代,两个国家通过和平的方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国家也是有的,比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两国自愿合并成一国,这样的操作往往会使得两个国家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带来凭借一个国家所不能够得到的收益,可以说,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

  4. 卡累利阿与芬兰、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就是这个卡累利阿却一直是芬兰与俄罗斯争夺的焦点,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始终是两个国家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芬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且苏联表示愿意给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作为芬兰的补偿。这个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恩怨情仇的卡累利,或许永远留在了俄罗斯体内。

  5. 世界上12处迷人的古遗址,是何人所造

    马丘比丘(秘鲁)马丘比丘是印加遗址中最著名的遗址,看起来好像悬浮在两座山之间,并且经常被雾笼罩。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中叶,我们真的不知道其目的是什么。印加人没有书面制度,也没有留下书面记录,因此考古学家只能收集一些证据,以证明马丘比丘的建造原因,用途和快速撤离的原因。

  6. 屯门海战掀开,亚洲第二代表明朝开始进行洋务学习序幕

    无论怎样,儒家的「”仁”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仁”成为大明内敛的「”精神”原因。因为农业文明,朱元璋等人对大海产生畏惧,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农民”,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大仁”。所以,内迁沿海军民、禁海政策、海运给辽东的军粮改为河运等,就是「”仁”的体现。明宣宗继承朱元璋的理念,疆域大撤退、大收缩,也是为了「”仁”。在农业文明下,那些地区只会让财政支出高涨,由此就会让朝廷给的救灾款、基础建设的投

  7. 这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一直互怼的原因

    而俄罗斯属于斯拉夫人。但东斯拉夫不仅仅是俄罗斯,还包括了乌克兰人跟白俄罗斯人。基辅现在是乌克兰首都,所以东斯拉夫人的根其实是在乌克兰。俄罗斯这个词可以说是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的,所以占据基辅的乌克兰虽然被称为小俄罗斯,但他们不想做小了,他们认为自己占有基辅,就更有资格继承这个词。这跟中国的中原人宣称他们才是正宗是一样一样的。

  8. 关于世纪灾难「 ”切尔诺贝利”,这20个事实你却未必知道

    为了掩盖事故,苏联将此地变成了保护区。

  9. 同属斯拉夫人,波兰与俄罗斯为什么却成了世仇?

    波兰和俄罗斯作者:晚曙编辑:Thomas当说起波兰的历史,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就是他的邻居—俄罗斯。本同属斯拉夫人种的两国,在今日却成了著名的一对世仇。自2010年开始,先后有波兰总统专机在卡廷森林坠毁;后有波兰高调宣布北约军队进驻波兰,并在波兰部署针对俄国的反导系统;又有波兰...拆除境内的苏联时期的纪念碑,和今年拒绝俄罗斯参与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活动,两国间的关系又降到了冰点。

  10. 史上最惨烈核灾难:9万人受辐射死亡,为何离最近的3人反而幸免?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20年来,陆续有9万人受辐射死亡,数十万人患癌,大多数辐射致死者都来自普里皮亚季和清理废墟人员。图:切尔诺贝利三勇士那些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很远的人,很多都受到辐射死亡,最早一批靠近辐射中心的消防员,也大都牺牲,为何离最近的巴拉诺夫3人,反而幸存下来了呢?

随机推荐

  1. 浪漫经典海外婚礼 经典案例现场展示

    不要局限在中国菜的餐具和马灯上,一个主题可以无限延伸,像调色板般随意调出不同色彩,自然地将整个场景融合在一起。

  2. 表里受敌是什么意思?

    【拼音】biǎolǐshòudí【解释】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出处】《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例子】【近义词】腹背受敌【相关】百度“表里受敌”

  3. 艾略特简介

    全名:托马斯·斯泰恩斯·艾略特专业:诗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国籍:美国英国为什么出名: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公认的剧作家、评论家和出版商。艾略特生于美国,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艾略特的著名剧目包括《大教堂里的谋...》。艾略特还为伦敦文学出版商费伯和费伯工作,推广泰德休斯等主要诗人。美国出生的英国诗人T.S.艾略特获得1950年1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

  4. 【论辩】的意思是什么?【论辩】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论辩lùnbiàn1.议论辩驳。★「论辩」在《汉语大词典》第15655页第11卷296★「论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54页★「论辩」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论辩论辩的拼音lùnbiàn论辩是什么意思论辩lùnbiàn1.议论辩驳。

  5. 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是谁?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是谁?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溪隐居着一位世外奇人,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此人虽然终年在深山峡谷之中采药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红尘半步,看似超然于世外,但他却对山下的世事了若指掌。  他足不出户,但他却有能力...

  6. 转山观后感

    转山观后感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无论终点在哪里,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转山》这部电影给了这句话一个最完美的诠释。当悲伤中的书豪发现了书纬写的《骑行者日志》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替哥哥完成梦想,骑行一次川藏线。《转山》不光是诠释人生,更是鼓励人生,作为一个业余的骑行爱好者,我被书豪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如果有机会,我也会背上行囊,踏上爱车,走上那不朽的征程。

  7. 梦见婚宴上吃喜酒

    周公解梦梦见婚宴上吃喜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婚宴上吃喜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沙弥之始罗侯罗_十大弟子

    罗侯罗汉译‘覆障’。佛想到未来迦毗罗卫国的王位,一定出王孙罗侯罗来继承,幼童做万民之主,非国家之福。初出家的罗侯罗仍旧十分顽皮,当一些宰官、长者、居士来探问佛时,问他佛在什么地方,他总是捉弄别人。罗侯罗依此修行,进步恨快。迦毗罗卫国一位长者供养他一座精舍,使罗侯罗及其弟子在这里修持说法。罗侯罗将佛的意见告诉长者后,他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对罗侯罗怨恨,趁罗侯罗不在的机会,把精舍供养给别的比丘。

  9. 偶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偶”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偶”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行同能偶——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落魄不偶——古代一种迷...

  10. 走向山下的登山者

    作为登山者,攀登与征服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但野口健却是个例外。当其他登山者为梦想与荣誉向珠峰顶端攀登时,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简单,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的环境,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让它变得干净些。但就在这时,她发现了躺在山坡上、已经奄奄一息的尼泊尔女登山者比斯塔。她冒着生命危险,救起比斯塔,走向山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