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成佛的人少

世人本来只识得长寿,甚至绝大多数人连长寿也不求,只求钱,只求成功,只求名,不计手段,受得委屈,舍得赌博。直到四五十岁、六七十岁,看到身边亲友故旧,同学同事,一个个突遭变故,不幸离世,方才有所感悟,顿生人生无常的悲凉失望之感。然而回过头来,参加完追悼会回来,生活还在原轨道上运行。自己做不得主,轨道做了主,习惯做了主。这在佛家,叫做习气。佛家讲,为什么我们老在六道里轮回?生老病死为何人人不能避免?因为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没有改。生活的小习气尚且很难改,想一下子改一个大习气,当然更难一些。 为什么成佛的人少?道理就在这里。为什么学佛的人少?因为成佛的几率低,所以学的少;为什么信佛的人少?原因也是同样么。 李扁并不想鼓吹一个什么佛学、佛教、佛法现代化,就像人们鼓吹中医现代化一样。但是,佛学、佛教、佛法的可理解性,跟中医的可理解性一样,是文明传续的一个大问题。佛家法门的现代化,是一个大问题。也即是接引手段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我为什么谈到这问题?因为我意识到,释迦牟尼是真人,佛法是真理。虽然时间上已经离得比较远了。已经过去的事,往往跟假的一样。释迦牟尼是真人,佛法是真理。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有后面的讨论。 >实际上,过去的接引手段,也并非就很高明,就很有效率。据说不论哪家法门,都是对上根利智的人,也就是极聪明的人;和愚不可及的人,才起作用。对中间的90%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些人是将信将疑,很难搞掂。对这些人,只有等他遭遇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才有可能结个佛缘,乃至渡了过去,荣登彼岸。 >想我李扁,早些年并没有留胡须。因为不敢出门。留到三天,有一些胡茬子,真到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刮干净,不敢留的。不敢这样上街,仿佛没穿裤子一样。后来生活遭受变故,自自然然长起来,完全忘掉要刮。出门时候也完全意识不到有什么不自然,梦游一样就出了门。仿佛我生来就是这样——即便是像没穿裤子,我也不觉得害羞了——我是说,变故在我身上是起了作用的。这是在说,人的生活习气难改,除非是遭遇变故,生活习气被命运所改。 >学佛为长寿是什么意思?这是我的一个新主张,8月1号提出来的。这个是受南怀瑾学说的启示。南怀瑾先生很客观地评价身体的意义,更重视意识的作用。这个与绝大多数神神道道的学佛人、说法者不同,与一般法师不同。后者生吞活剥佛家经典,一定是反对这个主张的。学佛为什么?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嘛。为了长寿?咦!这是贪念,没有放下。学佛为了长寿,这个是断然不行的。 >佛学没落,佛法不行,我看除了某种主要原因之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弘传佛法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和利用普罗大众的习气,没有区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普罗大众的习气就是求名求利,求健康救快乐。你一下子叫人家全放下,人家就会让你全滚蛋。我说学佛为长寿,是在讲求佛法传播过程应该遵循的科学道理,是把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的目标区分开来。或者说,世俗的目标,和出世的目标,一定要能够互相兑换、自由兑换,不能截然对立。不然,佛家的东西,就只能呆在藏经阁里。就跟一切高深莫测的学问一样,只能呆在象牙塔里。 >南先生的学说与现代科学是接轨的。像我这种人,有现代科学的受教经验,从小到大几十年,受到科学的熏染,养成科学的习气,你要是讲个东西跟科学完全不搭界,我理解起来就困难。这个也是习气。那么南怀瑾的佛法, ... 修道之法,提供了一个新渠道。从这个新渠道进入佛学殿堂,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科学习气与传统文化神神道道的神秘习气互相抵触的问题。 >南怀瑾所讲的佛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程序上、逻辑上,与现代科学、现代唯物论,乃至个人经验,都没有抵触,你完全可以沿着理性思路,按程序去修学佛法。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盘一下腿,方便、得空就盘几分钟,双盘不行就单盘;盘累了就放下,完全自在随意。思想方面,即使不刻意去念阿弥陀佛,也会缓慢起变化。一时看不出来,过一年,过三年,回头看,自己发现整个精神状态有大改变。 >学佛为长寿,这是未成佛的、人间习气性质的追求。这是可接受的、可理解的、可执行的主张。佛法再好,若不接受,则一钱不值。完全不接受,对人怎样发生作用?总要他能信、能行,他才能逐步摸到门径,渐入佳境。你不能总指望他突遭人生变故,才结佛缘。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不是尺度,佛也不是尺度,每一个人才是尺度。净空法师说佛教是佛的教育,这真是一个好的说法。拉近了佛教与每一个现代人的距离,只要他听到了这一句。那么,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对象为中心,你不研究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行?你不能就佛法讲佛法,方便、法门,因人而设,而不是相反。相反则与释迦牟尼的本意差距很大,就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健康长寿,是人的追求。你要是把学佛和人的这个追求对立起来,其实就是把学佛和普世价值对立起来了。你说学佛不是为着健康长寿,学佛也无益于健康长寿,就会断了人们的佛缘。这很愚蠢,这是把方便变成了路障。是凿沉了渡河之舟。这个罪大不大?我想不小。罪不在小。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成佛的人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乾隆成为最长寿的皇帝,原因何在 ?

    乾隆风流成性,先说这个是真的吗。乾隆作为古代最长寿的一个皇帝,在位时间也是特别长,离当代也比较近,自然有很多关于他的奇闻异事。由于乾隆在位时期,西方世界已经开始觉醒,而清朝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不醒,因此关于他评价并不高,可以说他附庸风雅,可以说他好大喜功,甚至说他目光短浅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说他多么沉溺女色,这个还真说不上,可以对比看一下数据。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7. 南怀瑾先生:「 ”贤贤易色”要怎么理解?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

    饮食男女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

  8.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9.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10.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随机推荐

  1.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唱观音,竟愈精神病)

    无心插柳柳成荫2002年,我随父亲到乡下扫墓。回到家后,情形愈发严重。家人送他去精神病医院治疗过,也没有治好。原来是他的父母,在家里放观音圣号的磁带。这个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也跟着磁带唱着。据说,这人发颠后,一回家休息就唱观世音菩萨圣号,一直唱……他家没有多少钱来治病,就是那样无心唱观音圣号,冥冥中竟有了不可思议的转移和救度,不知不觉病就好了。

  2. 热血教师观后感8篇

    热血教师观后感参考热血教师观后感一:热血教师观后感《热血教师》描述了那些被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家人所放下的孩子,在克拉克这位老师的教导下,从劣等生转变成优等生的过程。参考热血教师观后感二:热血教师观后感影片讲述了一个优秀教师克拉克老师带领一群"无药可救的后进孩子"走向成功的故事,电影《热血教师》观后感。参考热血教师观后感三:热血教师观后感1、坚持不懈地抓教学常规,源于对学生的真爱。

  3. 无明无夜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úmíngwúyè【解释】犹言不分昼夜。【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所以一耽了这件的滋味,定是无明无夜,抛家失业,失魂落魄,忘飧废寝的。”【例子】无【相关】百度“无明无夜”

  4. 新年祝福:除夕祝福短信大全

    除夕夜,送祝福,团圆饭,多幸福。健康的如意果,平安的蹄髈,快乐的烤鸭,幸福的银耳莲子粥,还有吉祥的米饭,伴你除夕夜快乐不断,幸福绵绵!新年到喜事多,除夕夜多欢乐,成双成对日祝福送双份。今天除夕夜,吃饺也吃鱼。除夕除夕,除去烦恼,除去霉运,迎接美好希望;守岁守岁,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祷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来快乐,迎来生意隆兴。祝除夕夜吉祥快乐!

  5. 【立脚点】的意思是什么?【立脚点】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立脚点」在《汉语大词典》第11533页第8卷377★「立脚点」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立脚点lìjiǎodiǎn1.犹立场。观察或判断的基点。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其学派之立脚点,近于保守无论矣。」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最重要的,还得看我们收集的材料怎样,有什么就利用什么。这是设计的立脚点。」2.赖以立身之处。

  6. 怀孕梦见黄色的蛇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黄色的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黄色的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武则天与佛教:推崇佛教竟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但不准普通老百姓吃肉,实施起来无疑有很大难度。武则天显然认为杜肃出卖朋友事大,而张德违犯禁屠令事小。目睹此事的护门人立即将线索报告御史彭先觉。没想到,第二天武则天在彭先觉的奏疏上批示:「御史彭先觉奏请杖打刘缅的意见不妥。羊肉应给刘缅吃。」消息传开,满朝官员皆拍手称快,只有彭先觉羞惭不已。

  8. 周公解梦做梦梦见鞋子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做梦梦见鞋子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做梦梦见鞋子是什么意思梦见新鞋,意味着要交新朋友。梦见旧鞋,则有可能与妻子不和,受到忧虑的困扰。梦见买鞋,很快要去旅行,商人梦见买鞋,生意会兴旺。梦见鞋子丢了,灾难会临头。梦见穿鞋而撕破,兆妻有玻梦见偷别人的鞋,朋友会与他为敌。梦见穿不合脚的鞋,爱方面将发生意外。男人梦见丢失衣服鞋帽,兆妻难产。周公解梦梦见水壶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史蒂芬·霍金在他的ALS接管之前签署了这本书。现在要拍卖了。

    史蒂芬·霍金在1973年送给一位离职同事的礼物上用蓝墨水潦草地写下了自己的签名。霍金在这本书上签了名后不久,,他的身体就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固定了,一种退行性神经疾病,也称为卢格里格病。[史蒂芬·霍金关于黑洞最远的观点]这个签名可以在《工业革命考古学》一书的标题页上找到。

  10. 梦见穿新衣

    周公解梦梦见穿新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新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