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探花林士章与妈祖

林士章,漳浦旧镇乌石人。生于明嘉靖三年 (1524年),嘉靖三十七年中举人,隔年进士及第,殿试赐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两京国子监祭酒、会典副总裁、南京礼部尚书。 林士章出身贫寒,人生初期艰辛,三十多岁才成家,后在妻子娘家资助下才赴京赶考。途中经泉州洛阳桥,遇一年轻女子挡道,吟对联子才肯让道,女子指着自己脚穿的绣花鞋道:“鞋头绣菊,朝朝踏露蕊难开”。林士章一时答不上来,正在进退为难,突感清风一阵,女子顿时消失,非常神奇…… >后到京城参试,进士及第。殿试时正值炎夏,嘉靖皇帝摇着手中扇子吟联征对:“扇中画梅,天天摇风枝不动”,林士章想起泉州洛阳桥的奇遇,灵机一动吟答“鞋头绣菊,朝朝踏露蕊难开”,皇帝听后,笑道:“卿真探花才呀”(意为花粉香味重),林士章连忙跪下:“谢主隆恩”。因奇得福,皇帝赐与探花(第三名)。自此以后,林士章仕途顺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回乡探亲耀祖,途经泉州,答谢神明,到天后宫朝拜,感到昔日洛阳桥相遇之女子,与妈祖一模一样,顿悟是妈祖化身。虔诚下拜,捐资修庙,后知妈祖祖庙在莆田湄洲,明万历八年以尚书官衔致仕,特到莆田湄洲天后宫谒祭妈祖。“仕途顺达,妈祖神助”,知恩不忘,情结难解,赐银千两重塑妈祖神像。林士章身为三朝元老(嘉靖、隆庆、万历),门庭广阔,县官遵命允准,信众只得割爱相让,林士章将湄洲妈祖原身像随舟迎回漳浦。林士章回漳浦后,在绥城南门建尚书府,同时在北门建慈后宫奉祀从湄洲请回的妈祖神像。并奏请朝廷,获得明神宗皇帝敕赐的“普济天妃”匾额。 >“文革”浩劫,林士章后裔将妈祖神像,藏匿在家乡山洞里,改革开放以后,神像重见天日,在林士章家乡旧镇乌石建天后宫奉祀。林士章后裔,台湾省彰化林瑞国先生捐资180多万元重建天后宫。还捐资200多万兴建长春中学,并设奖学金。台胞林瑶琪先生在台湾省著名杂志发表“千年妈祖真身在漳浦”引起轰动。许多台胞到湄洲祖庙进香后,纷纷前来漳浦旧镇乌石天后宫朝拜,千年妈祖真身是黑沉香木质,雕工精湛,堪称国宝。盗贼多次窃取,妈祖显灵作梗,均未得手,更是神异。天后宫香火历来兴旺。 漳浦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缘、血缘、神缘十分密切, ... 将家乡的香火带人台湾省,生根发展。台湾省很多信仰,大多来自福建,水 ... 融。促进交往,有利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探花林士章与妈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位列科举前三甲的探花,竟然不值一文钱,千古奇闻

    在顺治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叫叶方霭,其寒窗苦读十余年,最后有幸被顺治皇帝点为探花,但却因为一文钱的税款而被革去了功名,成为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千古奇闻。然而,叶方霭随后却经历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不幸的是叶方霭的名字也位列其中,叶方霭虽然已经中探花离开了家乡,但名单上却显示之前他曾经欠下了价值一厘银子的税粮。当朝廷关于处置乡绅拖欠税款的旨意,下发到朱国治手里时,令其吓了一跳。

  2. 嘉庆皇帝接连遇刺?三件奇葩事预示大清要完

    然而,就是这样皇帝,在位期间却爆发出几桩奇葩事,折射出这座庞大帝国背后潜伏的危机。此次刺...是大清开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恶性事件,惊魂未定的嘉庆帝下旨要求皇族成员及六部尚书联合会审,查出此案的幕后主使。

  3. 赵公明怎样成为财神?林默如何成为妈祖?古人奉人为神是为什么?

    神话故事遍地都是,咱们另辟蹊径,来聊聊历史上那些被「”封神”的人。这里所说的「”封神”可不是《封神榜》,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人,死后由于其生平及种种因素,封建王朝官方或民间将其一步步祭祀传扬为神话人物。第一梯队,远古部落酋长,生平事迹流传,后人记入典籍。如太阳神炎帝、战神蚩尤、海神禺疆、农神后稷、恶神穷奇、水神共工等。这一梯队的成员往往集领袖、祖先、神话于一身,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要素如火、水、种植、渔

  4. 他是独眼龙,乾隆特意出上联挖苦他,他随意一对,乾隆:赐你探花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喜欢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男女之间,一种则是朋友之间的欣赏,但不管是那种都无一例外,一开始的颜值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若是没有好的外表,谁又会去探究高洁的灵魂,虽然话是怎么说,但金子总会发光,清代的一位才子,就因为相貌险些无缘仕途,但才华横溢的他,最终得到了乾隆的赏识。此人就是刘凤诰,江西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出生,早年

  5. 青岛、黄岛、红岛,名字都是咋来的?

    青岛小青岛上的灯塔摘自《青岛旧影》可查的资料显示,青岛建置是在1891年,一开始是称为胶澳。

  6. 神仙也要皇帝封?从古代帝王热衷封神的背后看皇权与神权的融合

    本来神仙的世界,是没有皇帝什么事的。皇帝是人间帝王,管不了天上的事。但由于皇帝在人间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自称是天子,天的儿子,紫微大帝转世临凡,所以有的皇帝一高兴,也管管神仙的事……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为王臣。

  7. 在科举取士的时代,为什么进士及第一甲二三名称为榜眼,探花?

    第一甲共三个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8. 除状元、榜眼、探花外,第四名叫啥?其余中榜考生都叫进士么?

    殿试一甲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什么?参加殿试的是在会试中脱颖而出的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的监生,即贡士。三百人同台竞技,取中后统称为进士。但是,虽然同为进士,但是,含金量与声誉也有别,因为,殿试是分三甲录取的。第一甲一共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起初,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具体负责这种仪式的单位,叫鸿胪寺。

  9. 为什么科举开榜时,最开心的是第三名探花?

    「”在吗”「”发张照片来看看,素颜的哦!”这种让现代女性内心疯狂咆哮并迅速截图发朋友圈的发言,要是换到古人那里,尤其是古代考生那边,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对考生而言,会如此「”直男式看脸”的人,正是他们的最高考官——皇帝本人。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主要靠的是才华,万千学子十年苦读,经历院试、乡试、会试层层筛选之后,由皇帝本人亲自进行殿试,并在殿试上,开榜公布谁是状元、榜眼、探花。殿试有两条潜规

  10. 儿子高中探花,父亲却以之为耻辱,上奏降为传胪

    不过张廷玉的儿子同样才高八斗,在高中探花之后,却被张廷玉称为家族丑事,这是为何呢?此时如若张若霭得到重用,必然会引起雍正的警觉,对于张廷玉来说,无疑是一种担忧。因此在其子高中探花之际,主动上书请求降为传胪,实为上上之策,张廷玉的机制多谋,让其子的仕途,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在乾隆继位之后,张若霭深受乾隆褒奖,被亲命直入南书房行走,并且袭伯爵。

随机推荐

  1. 燃萁煮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ánqízhǔdòu【解释】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出处】宋·刘克庄《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诗:“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人燃萁煮豆。”【例子】无【近义词】煮豆燃萁【相关】百度“燃萁煮豆”

  2. 晋献公的「 ”父慈”,为晋文公留下称霸之资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驻守的蒲城被晋献公派遣的大军攻陷,无奈之下,「”遂奔狄”,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四十三岁。至晋惠公十四年,晋惠公病重,而晋国太子圉尚在秦国做人质,担心其他公子夺权,竟然未经秦国允许逃回晋国即位,史称晋怀公。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怨圉亡去”,即「”迎晋公子重耳于楚”,并且「”妻以故子圉妻”。秦国「”欲入重耳”,不但「”使人告栾、郄之党为内应”而「

  3. 含硒高的食物有哪些_硒的作用

    含硒高的食物有哪些_硒的作用硒的作用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增加蛋白质如鸡蛋蛋白的摄入可降低硒的毒性,蛋氨酸、维生素E可促进硒的排泄,减轻硒的毒副作用。

  4. 【闾陌】的意思是什么?【闾陌】是什么意思?

    ●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是以闾陌之拙诗,军旅之鞫誓,或词鄙喻陋,简不盈十,犹见撰录。」●《新唐书胡证传》:「证厚殖财自奉,养奴数百人,营第脩行里,弥亘闾陌。」★「闾陌」在《汉语大词典》第16911页第12卷110参见:闾陌

  5. 揭秘李广为何一生未封侯 难道连他的儿子都不如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难道连他的儿子都不如吗?>李广为何一生未封侯呢?因此,李广在那时候,无法立下封侯的战功。这一政治污点,对李广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但汉景帝不信任他,包括后来的汉武帝,也不信任他。但是李广却认为他应该打前锋,结果卫青遵守汉武帝的交代,没同意。>李广其实至死都没有明白他为什么难以封侯。>不过,李广虽然没有封侯,但是他的战功、谋略与人格,在后世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6. 爱情经典情话语录

    一对对情侣依偎漫步,草坪上,一双双恋人喁喁私语。——爱情经典情话语录22、今天我去了我们曾经去过的小树林,在我们刻下爱情誓言的树下,看着那以成为历史的誓言,回想着我们的美好时光,我不禁黯然泪下,你的离开对我太……

  7. 2017最美的说说大全 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感人的情话

    如果故事到最后,是我们的身边都有了别的人。我们一起等我们的最后,最后的最后。生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一时刻,不要等。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

  8. 带有谿字的成语

    包含有“谿”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妇姑勃谿——妇姑:儿媳和婆婆;勃谿:家庭争吵。后也比喻内部争斗。

  9. 动不动就「 ”赔款”的清朝,到底赔出了多少两白银?

    种种原因,最终迫使清朝同意赔款。清朝被迫签下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赔了1600万两白银。但是,受到美、英、法三国的施压,清朝与日本签下《北京专约》,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清朝又派遣曾纪泽谈判,收回伊犁等领土,仍需赔款500万两白银。各国用枪炮逼着清朝赔款4.5亿两白银。但按照计算,清朝赔款的数额,如果按照预计,原本应该赔付17.6亿两白银,而实际因为各种原因,赔付了13.35亿两白银。

  10. “盏托”又如何区分是茶具还是酒具呢?

    法门寺地宫与一套金银器茶具一起出土的这件盏托也是典型的茶具。看看下面盏托,哪些是茶具,哪些是酒具?这个称之为“盘盏”,是典型的酒具。这些“台盏”有多种材质,除了瓷器,还有金银器。凡是台子是平的,盏需要放置在平台上的,那就是酒盏的盏托。关于这种平台的盏托,扬之水先生考证称之为“台盏”。盏托、台盏如何知道这个盏托是用来放茶盏还是酒盏的呢?这些盏托上面刻有文字,明确的记载了它们是用来做茶盏的盏托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