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百喻经卷上》:42、估客驼死喻

译文: 譬如商人四处流动做买卖,恰好在路途之中,骆驼突然死了。上面所载的大多是珍宝、细软、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其他种种杂物。骆驼既然已经死了,就把皮剥了下来。商人要继续前行,就让两个徒弟留守著,吩咐道:「好生看管驼皮,不要让它受潮烂掉了。」过后天落雨了,两人愚痴如榆木脑袋,尽是用上好的木棉布覆盖在驼皮上,布都烂坏了。驼皮和布的价值,显然是很悬殊的。因为愚痴,才拿木棉布去盖骆驼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不 ... 生,可以譬喻于白棉布:驼皮就譬喻财货:天落雨打湿烂掉了,譬喻那由于放逸而败坏了善行。不 ... 生的戒律,就是修得佛的法性身的绝妙的行因,然而却不能修持,只是用财货去造塔建庙,供养众僧,舍本逐末,由于放弃了基本的修持,就漂流在人、天等五道中轮回生死,不能使自身出离生死,所以修行者应当精心持不 ... 戒。 >这故事比喻∶学佛法的人,不去严持净戒,修定开慧,仅作造塔供僧等的财施功德,这是舍本取末的行动,是不能出离生死证到道果的。所以应当先精严地护持戒律,再修财施等善行,如两个学徒应当先护本来贵重的绸毡等货,再护骆驼皮才是。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42、估客驼死喻 >譬如估客①,遊行商贾②,会③于路中,而驼卒④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㲲⑤ 、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⑥,坐二弟子⑦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嚚⑧,尽以好㲲覆此皮上,㲲尽烂坏。皮、㲲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㲲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 ... 者,喻于白㲲;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 ... 戒者,即佛法身⑨最上妙因⑩,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 >是故行者⑪,应当精心持不 ... 戒。 >注释: >①估客:估,商估。即商贩,尊称估客,多用于行商。 >②商贾:商人的统称。 >③会:恰好;适逢。 >④卒:同猝,突然。 >⑤上㲲:细棉布。 >⑥舍行:舍,放弃。 >⑦弟子:他本作“子弟”。 >⑧顽嚚:痴、愚蠢。 >⑨法身:法性身。佛的法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常现出种种身相,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救度众生。 >⑩妙因:绝妙的行因,是菩萨的大行。释典常言: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⑪行者:行者有多义。于丛林中,依其职务不同,而有多种类别。如参头行者、 >六局行者、方丈客头行者等等。于禅林,行者乃是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但是,若广义而言,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百喻经卷上》:42、估客驼死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有多远躲多远:最不可交的五位梁山好汉,就是现实存在的这五种人

    虽然四大名著的榜单随着不同的时代一直都有所变化,但是《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中的地位却始终无法撼动。在梁山上,就有最不可交的五位梁山好汉,如果在现实中遇到他们这样的人,那最好有多远躲多远,因为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五种人。说到108位梁山好汉,起码有一多半都是名不副实,首当其从的就是李逵。在梁山上,宋江有两个小弟,除了头号小弟李逵之外,另一个铁杆小弟就是吴用。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兄弟本是同林鸟,利益当前各算计:揭开梁山兄弟义气的真面目

    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个个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杨雄和石秀投奔梁山,希望梁山发兵攻打祝家庄,以解救时迁。晁盖见又有两位好汉上山入伙,本来很高兴,但

  9.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10.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随机推荐

  1. 顾前不顾后造句_顾前不顾后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顾前不顾后gùqiánbùgùhòu顾前不顾后的意思和解释: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顾前不顾后的出处顾前不顾后的例子一听见有人告诉了,把我吓昏了,才这么着急的~了。顾前不顾后造句你办事情要注意连贯性,不要顾前不顾后。Whilehandlingaffairs,youshouldpayattentiontoconsistency.Don’tactrashly.杰克既笨手笨脚又粗心大意,他做事总是顾前不顾后。

  2. 普天同庆造句

    普天同庆造句一:但是,普天同庆并非古怪到球员无法学习并领悟控制它。八:当第1条高速公路通车时,真是普天同庆,万民欢腾。赫尔南德兹于上周四称,日前他创下了一项坐颠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的世界记录。

  3. 司马懿手握重兵始终没有造反 他到底在害怕什么

    到了最后曹魏的大将,托孤重臣都死得差不多了,司马懿才造反。

  4.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更佳捷徑

    年少無知時,以爲讀書學習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更好走的路。也是改變命運最簡單的事。再沒有比知識改變命運快的捷徑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我們爲什麼要讀書。宋真宗趙恆曾作《勸學詩》,詩中寫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意思是說

  5. 远水不救近火造句_远水不救近火中英文解释和造

    远水不救近火yuǎnshuǐbùjiùjìnhuǒ远水不救近火的意思和解释: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远水不救近火的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远水不救近火造句我知道你很想帮忙,但是远水不救近火。LiuZhenxian:sogoodinfacthaveputit,butthereisnosubstantiveinitiatives,sothereisnowaymarket,thetrendisstillveryweak,muchimmediatehelp

  6. 【领护】的意思是什么?【领护】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领护lǐnghù1.管理保卫。

  7. 八字十二地支详解戌

    戌为烧原,月份是暮秋九月,那时草木枯萎,农家烧草而耕,加之戍属土,所以有烧原之名。戌属西北,分野应在陜西、甘肃、新疆。另辰戌丑未四支虽各有分野,但土属中心,所以其分野均兼河南、湖北中原之地。在姓为魏、王、鲁、徐、倪、娄。

  8. 警惕!几种“豆腐”不是豆腐

    然而如今随着食物生产方式的日益更新,“日本豆腐”“鱼豆腐”“魔芋豆腐”等另类豆腐纷纷卖俏于市场之上,这些豆腐究竟是不是豆腐?并不是所有的豆都能被称为“大豆”,也不是所有的豆都能做成豆腐。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几个最坑爹的“豆腐”。

  9. 古画

    ★古画曾有一个收藏家告诉我,有钱收藏什么都好,千万不要收藏古董。说着,老婆婆已从墙上取下古画递给他。>因为他太喜欢这幅古画了,所以也没有拒绝,就从老婆婆手里接下了它。>接着他在原地拜了拜,抱着古画,满怀感激之意离去了。到家里后,他把这幅古画挂在客厅的墙壁上,这样他就能天天看到古画上的美女了。>回到家里后,他把那幅古画从墙上拿下来,把它藏在地下室内,从此他才得以安宁。

  10. 梦见穿衣服被别人看到

    周公解梦梦见穿衣服被别人看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衣服被别人看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