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征明: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文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征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文征明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文征明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文征明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人物简介

  文征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祖籍为明代时期的湖广行省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成化六年十一月六日( 1470年11月28日),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90岁。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文征明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文征明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文征明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文征明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文征明少时即享才名,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文征明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文征明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文征明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文征明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文征明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征明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文征明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仕途坎坷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文征明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文征明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文征明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文征明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文征明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征明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仕途坎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梦见薪资袋

    周公解梦梦见薪资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薪资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孤独累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雨中的恋人们,何时你的理性思维会特别灵现呢?六、徘徊何所见,忧思独我心七、女孩是天使,当她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她就会折断自己的翅膀,来到她深爱的那个人的身边!这是,过往的幸福嘲笑着心中的疼痛,原来,世界上最痛的痛是离开。你等的不是事情,机会,或是谁,你等的是时间。不要以为自己是不幸,也不要以为别人是幸福的。各人的命不同,各人的路也不同。

  3. 王烈的为人处世

    王烈知道这件事,立刻派人向失主谢罪,并送了一匹布给偷牛的人。乡里百姓凡有争讼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明断,有走到半路就停止争执的,有望见王烈的房屋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还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后逢世乱,王烈避居辽东,当地人也都争相敬奉他。曹操闻知,派人征召王烈为官。

  4. 梦见掉入悬崖

    周公解梦梦见掉入悬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掉入悬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茅台】的意思是什么?【茅台】是什么意思?

    【茅台】的意思是什么?【茅台】是什么意思? 【茅台】的意思是:茅台máo tái 1.  镇名。在贵州省仁怀县境内,东通遵义,水路沿赤水河可通长江,以产佳酿著名。 2.  指茅台酒。 &nbs...

  6. 张之洞与辛亥革命

       读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人们往往会产生疑问: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华南沿海地区,为什么辛亥革命却首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起义策划重点的武汉爆发?为什么武昌起义在没有同盟会领导人指挥的情况下,一炮打响获得成功?1912年,孙中山应黎元洪...

  7. 汉武帝在位54年共任用13位丞相,为何仅有两人平安着陆?

    因为汉武帝在位54年共任用13位丞相,13人中只有两人平安着陆。但是这次公孙弘竟然得到汉武帝看重,最终成为一朝丞相并被封平津侯。公孙弘不仅是汉武帝时期唯一一个在丞相位上病逝的人,丞相封侯的先例也是从公孙弘开始的。汉武帝认为田千秋是上天赐给自己解开心结的人,于是直接封为大鸿胪并在几个月后封为丞相。汉武帝去世后田千秋又称为托孤大臣,为相十二年后去世。由此可见,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确实是高危职业。

  8. 十年寒窗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íniánhánchuāng。

  9. [专家点评] 清查士标 秋山访友图

    [专家点评]清查士标秋山访友图此为清查士标的“秋山访友图”。远山树石疏淡辽旷,近岸低峦平坡纵横,点缀以草堂、轻舟、高士,幽闲雅致,绝无纵横之气,深得传统文人画的精髓之所在,是其意境深远的山水巨作。查士标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阳四家”之一。他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

  10. 为什么在有湘军的前提下,还要创建淮军呢?淮军的战斗力如何

    有关淮军的产生过程,学界存在不小的争论,有一种说法是湘军建成时期,曾国藩为维护湘军的“一家独大”地位,故意排斥李鸿章,但反对者认为曾国藩一贯的思想是要联合李鸿章,因此李鸿章是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创建起来淮军的。>>淮军>为什么在已经有湘军的情况下还要创建淮军呢?可以说,在李鸿章的经营下,淮军的近代化进程十分迅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