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作者:杨潘说到「”足球先生”,大家或许会想到一堆名字:罗纳尔多、贝克汉姆、梅西、C罗……而今天笔者带大家认识的这两位「”足球先生”,其球技或许比不上以上这些足球巨星,但他们的名声,还有他们的权力,却又是以上这些巨星难以望其项背的,只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两位「”足球先生”更多的只是恶名、臭名罢了。这二人便是大宋朝的高俅和李邦彦。(北宋「”足球先生”们)说起高俅,大家肯定会想到《水浒传》,而正是因为

作者: 杨潘 说到「 ”足球先生”,大家或许会想到一堆名字:罗纳尔多、贝克汉姆、梅西、C罗……而今天笔者带大家认识的这两位「 ”足球先生”,其球技或许比不上以上这些足球巨星,但他们的名声,还有他们的权力,却又是以上这些巨星难以望其项背的,只是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两位「 ”足球先生”更多的只是恶名、臭名罢了。这二人便是大宋朝的高俅和李邦彦。 (北宋「 ”足球先生”们) 说起高俅,大家肯定会想到《水浒传》,而正是因为《水浒传》的脍炙人口,我们才会对高俅和他那个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恃强凌弱、专爱淫霸有夫之妇的养子「 ”花花太岁”高衙内耳熟能详。 而对于李邦彦,由于传播所限,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其实,李邦彦的臭名昭著之程度远胜高俅,他是「 ”靖康之难”投降派奸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灭亡,与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被民间并称为「 ”北宋六贼”(这六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以致民不聊生,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的罪魁祸首)。 下面笔者就来说说高俅和李邦彦凭足球(蹴鞠)发迹而身居高位的发家史和罪恶史。 高俅本是苏轼府中的书童,因其文采出众而受苏轼欣赏。大家都知道,苏轼被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两面排挤而遭贬谪。为不连累高俅,苏轼先是把他引荐给时任翰林学士曾布,不料惨遭拒绝,无奈之下又只好把他送到了苏轼好友王诜府中打杂,一呆就是七年。 直到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才因踢得一脚好球而等来了发迹的机会,他进了端王府(端王,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即一个月之后因哲宗驾崩而即位的宋徽宗赵佶)。 (靠踢得一脚好球发迹的高俅) 不可否认,北宋的经济较之前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人们的生活好过了,所以衣食住行之外的娱乐活动便越来越兴盛起来,各种社团也应运而生。 就像有人担心现在的社会会变成「 ”娱乐至死”的社会一样,那时的社会真的是「 ”娱乐至死”,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甚至宋徽宗本人,无不喜好附庸风雅、嬉戏玩耍。 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高俅的成名可以说既是偶然,又绝非偶然。高俅踢得一脚好球,被人推荐到了端王府蹴鞠队,幸运的是,一个月时间,端王赵佶成了新君。赵佶球技比高俅还略高些,二人经常相互切磋学习。如今,赵佶成了皇帝,当然也对高俅这个好基友来了个「 ”不次之迁”。 数年间,高俅节节高升,赵佶对他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言听计从,可以说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但高俅自己飞黄腾达,其一家老小也都升了官发了财。 (宋徽宗赵佶的球技比高俅还高) 不过,高俅还算是个念旧情的人,在他步步高升之时,他当年的恩人苏轼却一直走在颠沛流离的贬谪之路上。本想凭着高俅的位高权重,苏轼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不料还没等到否极泰来的那一天,他却病死在了常州。 当时勾结宦官独揽朝政的「 ”六贼”之首蔡京对「 ”元祐奸党”(反对蔡京的司马光、苏轼等309人)的后人赶尽 ... 绝,高俅虽不能为苏轼开脱,却极力保护和接济苏轼后人。没想到,苏轼当年的无意「 ”善举”,竟也为子孙后代带来了福泽,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或许正因为此,高俅还算不上大奸大恶、十恶不赦之人,跟他之后同样靠蹴鞠上位的「 ”六贼”之一、有「 ”浪子”之称的李邦彦比起来就逊色多了,所以高俅也难列「 ”六贼”之位。 李邦彦的父亲李浦是个银匠,这职业在北宋算是地位比较低贱的。不过,李浦喜欢结交入京赶考的举子,经常拿钱赞助他们,所以有些后来金榜题名当了官的举子就会感恩图报,长此以往,也便为儿子李邦彦积累了不少官场人脉。 (李邦彦) 李邦彦本人眉清目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颜值很高,而且多才多艺,吹拉弹唱、写诗填词、插科打诨,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他还踢得一脚好球,深得宋徽宗喜爱。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李邦彦跟高俅不同,他确实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不过如若他没有好球技,恐怕就很难得到皇帝得重用。 李邦彦当官没啥能耐,讲黄色笑话倒是一把好手,古今中外能常在皇帝耳边讲黄色笑话的,估计没有出其右的了,以至于连《金瓶梅》里都提到了他,不过《金瓶梅》中的他绝非什么好鸟,正是他放跑了大 ... 西门庆。 以上这些关于李邦彦的简历或者传闻倒还不足以把他定成大奸大恶之人,而其官至宰辅之后的所作所为就令世人痛恶至极、唾弃至极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邦彦在圣旨上的排名仅次于蔡京,是朝廷里的实权派。 当金兵南下攻宋之际,正是需要大宋上下同仇敌忾抵御侵略之时,而李邦彦却劝宋徽宗父子割地求和,投降金兵。李邦彦力主投降的行径,引发了军民上下一致声讨,当时太学生陈东等数百人还跪地上书,痛斥李邦彦等人祸国殃民。 (影视剧中的李邦彦) 后来李邦彦又推荐同是投降派的唐恪继任宰相,延续他那靠卑躬屈膝来乞求和平降金政策。到南宋的时候,因为当初主和之事,李邦彦被贬斥到桂州,并死在了那里。
本文标签:宋朝苏轼高俅李邦彦宋徽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