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访著名中国钱币专家马传德

访著名中国钱币专家马传德

  如果你问谁是瓷器收藏大家,得到的回答可能有古人,有近代人,有当代人。可如果你问谁是机制币收藏大家(或者哪怕钱币大家),得到的回答会惊人地集中在施嘉干、李伟先、张璜、戴葆庭、马定祥,甚至洋人耿爱德、伍德华……他们全部是上世纪40年代那股钱币收藏热中的精英,活动范围也都或多或少地聚焦在解放前的老上海。

  为什么他们在半个世纪后仍然无法超越? 为什么今天的钱币收藏圈没有出现能够与他们比肩的收藏大师? 这要先从他们的那个时代讲起。

  在位于上海繁华地段的一座现代摩天大楼里,记者走进一户充满老上海情调的人家,这里的主人拥有许多“财富”:重量级的钱币藏品、丰富的专业泉识,以及对于那些老藏家的鲜活记忆。他就是钱币大师马定祥的次子、拍卖场上最叫座的马定祥专场的主人:马传德。

  “孤岛”上的安福路7号

  在马传德的记忆中,老上海的安福路7号是个满载传奇的地方。这里曾经住着一代钱币大师罗伯昭。1940年,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中国泉币学社在这里诞生。

  “我父亲是中国泉币学社中年龄最小的。”马传德指着一张黑白老照片给记者看“后面的房子就是罗伯昭先生的家,他和丁福保当年都是学社的领军人物。”这张照片是中国泉币学社第74次例会时的合影,定格了沪上那批泉界精英最意气风发的时代。照片原件已由马传德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孤岛”的上海有着最理想的避难所:租界。这里是保藏文物最稳妥的地方。于是,在这个战时的文化中心,古董收藏兴盛一时,而钱币就是其中的大项。当时经营和兼营钱币买卖的商铺有lO家左右,最著名的当属戴葆庭的源昌钱庄和马定祥的祥和泉币社。马传德回忆说“当时我父亲的店铺只有‘半开间’,门面只有两米宽,屋里也就五六个平米。”如此微型的店铺,恐怕是当时上海最小的了。可他突然话音一转:“但是,来这里的都是最顶级的钱币藏家!”

  从安福路7号到祥和泉币社,这两点一线极好地勾勒出了当年那批老藏家的收藏生活。他们不是书香世家,就是名门之后,有些自己也成为了大实业家。他们同时具备文化修养与巨额财力,于是,知识分子的痴迷、性情和严谨治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香港钱币研究会首任会长张璜是祥和泉币社的常客,也是收藏和研究铜板的大家。上世纪30年代,一枚出该币的应有价位,不让对方吃亏。”马传德自幼随父亲参加钱币收藏圈的聚会,地点就在罗伯昭的家中,每周一次。在他的记忆中,那一辈的藏家孜孜不倦去追求的是“学问”二字。“他们有时因对一枚钱币鉴定上的不同观点,会争得面红耳赤,如同吵架一般,几乎把我吓呆了。”他的父亲马定祥虽是商人,却也很注蘑研究。“我父亲过手的钱币中,银元可以换300个铜板,他就拿银元去跟人家兑换,从大量铜板中找出稀少的品种和版式,用于研究。为了兑换,他常和炯纸店的小老板打交道,又在弄堂口一家洗衣店的橱窗里摆放铜板,以期与外界交往,结果从老外那里得到不少好东西。最能体现他在钱币收藏方面爱玩儿、敢玩儿性格的,足他曾借外潍汇丰银行大楼的会议室主持过一次“中国稀见币拍卖会”,亲自掌槌,那可是中国硬币的第一次拍卖!

  还有化名“包申甫”的李鸿章侄孙李荫轩,把收藏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动辄重值不吝。他将自家花园洋房的一半房间用来收藏钱币,一天到晚埋头其中,自得其乐。荣氏企业的继承人王亢元,为求一枚珍币,一声令下叫佣人把成套的西式沙发和美同奇异牌冰箱搬出去卖掉……

  “那些大藏家是不在乎贵的,但东西一定要真,要好。凡是自己看上的钱币,对方开价他们从不还价,而且还会主动提只要是自己还没研究透的,一定留下来,直到研究透了为止。只要发现一枚出谱钱币,他便会追根寻底查个来龙去脉。”中国泉币学社创办的《泉币》杂志,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展所长的平台。如郑家相、王荫嘉等泉学大师,都是笔耕不辍,发表过大量重量级的学术文章。

  在这种文人雅集的推动下,中国钱币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巅峰阶段。

  不可逾越的断层

  “我父亲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家庭最后进来的是古董,最先请出去的也是古董。”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岁月里,马传德不断看到父亲的话被印证。“罗伯昭先生家原本是三楼的花园洋房,后来缩到只有一两间了。他无奈之下只好把收藏的钱币、古玩一点点变卖。”

  当大师成为往事

  和老一辈的钱币收藏大师相比, 我们缺少了什么?

  对此,马传德毫不讳言:“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细数那些出色的老藏家,每一个都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丁福保是清史专家,张纲伯是大鉴赏家,王荫嘉深谙金石考古和版本目录之学……所以他们对钱币能研究得很深、很透。”今天的学校教育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当年的家学渊源相提并论的。我们可以爱好国学,自强不息,但再也无法达到他们当年的境界。因为时代环境已经完全改变。

  今人比老藏家缺少的另一样重要东西是财力。怎么会? 现在财力雄厚的买家大有人在呀。但是想一想,今天的人哪个能做到卖沙发卖冰箱只为买一枚币? 又有几个人真能做到好币当前完全不考虑价格? 罗伯昭是生利洋行经理李伟先是永安企业和永安纱厂的大股东之一;孙鼎出身晚清官宦世家,是立志创出“东方西门子”的著名工商业者,据说他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的月薪比陈毅市长都高……且不说这些人的身家究竟有多少,即便同样家财万贯,今人依然有一点“致命伤”:老藏家们是在拿全部的家当来做收藏,而我们这个时代强调的只是用闲钱来玩儿收藏。

  说得再深入点,不用工作的绅士和女士只存在于奥斯汀( 英国小说家) 的小说和王尔德( 英国剧作家) 的戏剧里,我们的时代已经将他们永久废除。靠工作挣钱的人,就算再怎么腰缠万贯,也始终都会有生存的危机和意识,因为我们穷过;而他们,是一群已经贵族了好几代,以至于压根儿不会考虑没钱是否会活不下去的人。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两厢比较有多少钱,而在于能花多少钱。从纯经济实力的角度看,今人依然逊色。而这,也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变迁。

  所幸的是,历史不可能重复,也不需要重复。正如某位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时说的:“不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比前人多做了什么。”前人为我们打好了基础,只要将其和我们自己时代的优势相结合,就可能做出前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那么,和老一辈的钱币收藏大师相比,我们又多了些什么?

  我们有能在几秒钟内查到古今中外各种信息的网络,有从前不可想像的资源共享和大交流,有盛世光环下热烈的收藏氛围。也许我们再也出不了那样的大师,但就像马传德指出的:“大师们当年从没想过要成为大师。”他们只是在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我们也应该利用我们的资源,玩儿出时代的个性。

  编辑:古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访著名中国钱币专家马传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10.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随机推荐

  1. 春节祝福语_春节吉祥语短信_春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元旦祝福语|元旦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拜年祝福语春节来了,一定有不少的朋友正在为春节祝福语忧伤吧。祝福语频道就提供了各类的春节祝福语,有给长辈的春节祝福语,有给爱人的春节祝福语,有给朋友的春节祝福语等。衷心祝福吾友度过一个祥和美满的新年!·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温馨甜蜜的时刻,祝你春节快乐,佳节如意!

  2. 龙族里凯撒的婚礼策划语录 | 历史新知网

    龙族里凯撒的婚礼策划语录第一章世纪婚礼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这座石灰巖建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典型的大都会风格,兼具浮华、典雅和威严。建筑里云集了超一流酒店、顶级私人会所和某些服务于富豪阶级的专门机构,譬如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行克里斯蒂拍卖行,再比如索斯事务所。索斯事务所很不出名,网上完全搜不到它的相关信息,因为仅有极少数人能享受它的服务。

  3. 梦见月亮照在身上_周公解梦梦到月亮照在身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月亮照在身上好不好

    做梦梦见月亮照在身上好不好?梦见月亮照在身上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月亮照在身上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月亮照在身上,最近如果天气变化较大,那么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梦见乘风在天空飞翔_周公解梦梦到乘风在天空飞翔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乘风在天空飞翔好不好已婚女人梦见无月亮之夜,想疼爱丈夫,却力不从心。未婚男子梦见月光之夜,是祥瑞。

  4. 什么神奇力量造成了楼兰古国的突然神秘消亡:源于自然科学的秘密

    古楼兰自1901年被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发现以来,深受国内外探险家、学者、游客的广泛青睐,有的趋之若鹜争相前往探险觅宝,有的想一睹为快尘封沙海千年之久的楼兰王国,而更多的则是去探寻曾经作为西域强国的楼兰古国突然神秘消亡之谜,而并非古楼兰帝国的灭亡问题。

  5. 元旦祝福语_幼儿园元旦春联_元旦祝福

    7.幼儿园里过新年我们多快乐,奥运年里做贡献我们也争先。

  6. 通往禅门之路

    通往禅门之路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禅师却避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的地方进去,就是通往禅门之路了。”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天地间早已运行着真理。如何亲身体验禅呢?参就是参与,即进入角色。通过五口,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再透过这个意门,从而达到心灵地觉醒。于无声处听惊雷。

  7. 成语【凶喘肤汗】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凶喘肤汗的意思解释成语凶喘肤汗发音:xiōngchuǎnfūhàn释义:形容疲乏到极点。

  8. 梦见掐死老鼠

    周公解梦梦见掐死老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掐死老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水涨船高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ǐzhǎngchuángāo【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例子】几回事情一来,他晓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顿时水涨船高,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近义词】情随事迁【反义词】一成不变【相关】百度“水涨船高”

  10. [专家点评] 清康熙景德镇豇豆红盘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豇豆红盘清康熙仿宣德景德镇豇豆红盘(底足)清康熙仿宣德景德镇豇豆红盘(俯视)清康熙仿宣德景德镇豇豆红盘(款)这件康熙豇豆红盘,口径约21.5厘米,高约3厘米。豇豆红器是清代康熙仿明代宣德制品,一般无大件,多见小型的柳叶瓶、水盂、印盒等,而且都是官窑产品;豇豆红盘却是非常少见的。这件康熙豇豆红盘可能是官仿官的作品,因其外壁沾有窑沙而被毁弃,甚为可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