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调人生,灰暗结局:大清首善胡雪岩之死

胡雪岩经营商业的背后是经营权力。 作者:雪珥 作为大清国的首富与首善,胡雪岩的崛起与失败都十分迅速,而其个人评价,则留给历史众说纷纭。与胡雪岩个人的宿命相比,我们这个民族似乎也在承受一种宿命:舆论和媒体哄抬“大善人”们时,很少质疑他们行善的银子来路如何、行善的细节尤其是结果如何,听风就是雨,于是总是被忽悠,行善便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公关利器,这实在是慈善二字的悲哀。 只要与人分享点滴,即便是盗泉之水,便似乎具备了自我漂白的功能,如此,则天下之水还能有几滴未被盗泉所污? 1883年的冬天,来得比以往更为冷些。 一座巨大的冰山,在这个冬天迅即融化,把严寒传遍了整个大清国。 这座冰山,名叫“胡雪岩”。 自从进入了“改革”的快车道后,大清国就不再缺少有关富豪们的新闻,且大多数都是正面报道。他们的名头也因此传遍这个国家的每个犄角旮旯,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 胡雪岩就是这些偶像中的偶像。 在时人和后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就是大清“首富”——其实无论在官场还是商场,比他更富裕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因为低调而不为人瞩目;他也俨然成为大清“首善”——随着他那家著名的“公关公司”兼药店“胡庆余堂”的家喻户晓,他的名字也成为“大善人”的代称。 然而,就在1883年的冬天,胡雪岩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遍地狼藉。 作茧自缚 如果这场生丝大战真的拖垮了“胡财神”的资金链,那只能说明,胡雪岩的财富,或许远远没有时人和后人所想象的那么高。 宋代陆游曾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胡雪岩读书不多,或许没读过这句诗,但他却正是被“茧”困死的。 胡雪岩的“作茧自缚”,被后世的人们普遍描绘为一场悲壮的民族商业保卫战。据说,胡雪岩痛下本金2000万两,争购并囤积生丝,一是为了解救被洋人们欺压的蚕农,二是要为民族工商业争口气,最后,却因为卑鄙的洋人与同样卑鄙的官府相勾结,导致胡雪岩这位商业民族英雄的梦想被彻底粉碎了。 中国历史惯常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名彻底失败了的商人,胡雪岩却没有被当做落水狗而痛打,相反却赢得了其崇高的历史地位。搭建起这一历史神龛的最坚实根基,就来自于他的最后一战:与外商之间的生丝战争。 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悲情故事,但是, ... 燃烧过后,我们还是应当从历史的废墟中,冷静地找找看其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胡雪岩究竟动用了多少资金,投入这场生丝大战? 当然,最可靠的应该是胡雪岩本人的财务记录,但是他被抄家后,一切有关他的直接资料几乎丢失殆尽,这导致了史料的极度匮乏。资料的匮乏,令不少后世研究胡雪岩所谓“商道”的人,居然把高阳写的小说作为依据。 有关胡雪岩采购生丝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的野史记载。普遍认为,他为此动用了2000万两资金,《海光》杂志说他“二千万两出,一千二百万两归家”。后世的胡雪岩研究者也普遍采信2000万两投资款。但是,这一数据是相当可疑的,反证的史料相当确凿。 胡雪岩大批囤积生丝,始于1881年6月。胡在当月买进了3000包生丝,到1882年的5月份,他的存货达到8000包,10月份则达到14000包。这一数据,得到英国领事报告的支持。 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John C. Stanley)的研究,胡的存货应当是15000包。而根据《申报》(1883年12月9日)的报道,胡在脱手这批生丝时,先将2000包卖给怡和洋行,后又分两次将6000包及7000包卖给天祥洋行,“日内丝已卖完”。据此推算,胡所囤积的生丝亦为15000包。 14000~15000包生丝,对整个中国生丝市场来说,并没有达到可以控制供应的地步。1882年全国的生丝供应,约在50000包,而1883年因减产,也在30000包左右,两年合计约80000包,胡雪岩的存货,约占总量的17.5%,虽然对市场拥有巨大的发言权,能拉高价格,但绝对不可能达到随意操纵价格的程度。 当然,还有其他华商参与胡雪岩的统一行动,但从史料来看,他们的实力并不强。根据怡和洋行的内部通信,在胡雪岩大量售丝后的11月30日,上海其他丝商存丝仅余2500包。 在胡雪岩历时两年多的囤积拉动下,上海的一级生丝价格高涨,到1882年9月,每包生丝已经涨到17先令4便士,超过伦敦交易所的价格16先令3便士,出现严重的倒挂。根据怡和洋行的档案,当胡雪岩在1883年10月9日,将2000包生丝卖给怡和洋行时,每包的定价高达380两;而之后将剩余的生丝卖给天祥洋行时,价格在372.5两,并未下降多少。这是相当重要的信息,足以颠覆学界主流认为胡雪岩被迫低价抛售生丝存货的观点。 野史多说他在生丝生意上损失惨重,《海光》杂志说“二千万两出,一千二百万两归家”,损失就是800万两;清代的《见闻琐录》中也说他损失800万两,而《慎节斋口存》说“折耗至600余万金”。 其实,胡雪岩的生丝存货量按15000包计、每包单价按照被炒高后的市价380两计算,胡雪岩在其中的投资最多无非570万两,这与后世普遍宣称的2000万两投资款,相差甚远,而就算赔光了,也不可能损失600万~800万之巨。在这方面,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估计比较靠谱:“由于金融吃紧, 胡光墉(胡雪岩)不得不抛售手中生丝, 生丝价格于是急剧下落。……胡光墉的损失高达150万两(35万英镑)。”(英国国会文件BBP,China,No.1, 1884) 就是损失只有150万两,一定也是将胡雪岩在上海投资丝厂的建设款项、预付给蚕农的定金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如果2000万两的投资款属实,则就算按照380两的市场高价,也可以囤积51900包生丝,相当于大清国在1882~1883年两年生丝总产量的65%!显然,这绝不可能。 以此推断,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 一、胡雪岩在这次生丝大战中,按照其抛售价格算,依然是在高位出手,不可能有大的损失; 二、如果真产生了大的损失,一定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他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过于高昂; 三、如果这场生丝大战真的拖垮了“胡财神”的资金链,那只能说明,胡雪岩的财富,或许远远没有时人和后人所想象的那么高。 高举旗帜 胡雪岩成为商界偶像,主要就是其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凭借超级 ... 公关,而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大清首富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有一点大致可以认定:胡雪岩收购生丝所动用的资金,无论是普遍认为的2000万两,还是上文推断的570万两,其财务成本不可能很高。 因为,胡雪岩有着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那就是他的阜康钱庄。阜康钱庄中的存款,既有千千万万升斗小民的活命钱,更有不少达官贵人的灰色或者黑色收入。为了结交权贵,胡雪岩有可能以高息支付给这些特殊储户。但是,在阜康钱庄中占据主流的,是暂存于此的国有资金,这些资金的成本是十分低廉的。 这正是胡雪岩被后世津津乐道之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调人生,灰暗结局:大清首善胡雪岩之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富可敌国胡雪岩,三天内变成穷人,临死留下三句话,胡李不通婚!

    左宗棠抬棺入疆,收复失地,升封二等恪靖侯。一时之间占据了上风。

  3. 有钱就任性,历史上最任性的八大土豪

    石崇财富量:富可敌国。

  4. 胡雪岩的螺蛳太太:这才是旺夫的女人

    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横行霸道我是喵姬文/天天展颜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到大清首富,30年间扶摇直上,富甲天下。

  5. 20天有多重要?胡雪岩因它而破产了

    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计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虽然胡雪岩垮台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于其对手盛宣怀的致命一击。但这着误棋,也为胡雪岩日后垮台埋下了祸根。然而,这20天对胡雪岩却是致命的打击。胡雪岩的这一做法,正好跌进了盛宣怀为他挖好的陷阱。胡雪岩破产后,先前那些为其钱财嫁入胡家的十几房美妾们,一改往日嘴脸,温情顿失,纷纷要求携带自己的私房钱离开。

  6. 晚清第一首富盛宣怀:同是红顶商人,他是怎么把胡雪岩气死的?

    01说到近代红顶商人,盛宣怀和胡雪岩是不得不提的两个人物,他们有各自的商业帝国,也有其深厚的官方背景,都是亦官亦商,两人之间的商战,也被作为现代商业经典案例,为人所津津乐道。因为盛宣怀背后站的是李鸿章,胡雪岩则是左宗棠,盛胡之争根源在左李之争,背后之高官打的不亦乐乎,红顶商人们自然也不得清闲。

  7. 胡雪岩为什么被浙江士绅恨之入骨?因他靠出卖士绅赚取了第一桶金

    (胡雪岩画像)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大概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商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富裕的缘故,这些富裕起来的商人急于给自己寻找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于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就这样被大家捧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仿佛在一个「”一元化”最为厉害的封建王朝时代,真有这么一个商人可以「”傲王侯”。可是,在「”利出一孔”的「”一元化指令型”社会当中,真可能出现一个突破「”指令”的商人出现吗?抱着这样的

  8. 胡雪岩家道中落,收拾残局时把债主分三类人,为何不还中间人的钱

    说到商人,相信我们最为熟悉的肯定是马云、王健林、比尔盖茨这些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没错,这些都是当今世界上名气最大的几个人,但是如果提到晚清时期的大富商,我们了解多少呢?

  9. 都是商人,盛宣怀、胡雪岩大笔捐钱,张謇却说:我的钱不是国家的

    盛宣怀、胡雪岩和张謇都是民国有名的大商人,有万贯家财。本事越大,责任也越大。当国难来临之际,盛宣怀和胡雪岩都挺身而出,捐了许多钱。

  10. 胡雪岩:学会了这三点,每个人的成功都不难

    ——胡雪岩01在晚清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年少贫困,不过是个放牛娃,却中年逆袭,短短数十年间,成为大清两百年以来最富有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也是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的晚清奇人。人们视他为徽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根据他的财富积累网友们给了他这样的定位:如果那个时代,也有福布斯排行榜,他一定位列榜首。

随机推荐

  1. 梦见杀鸭子拔毛

    周公解梦梦见杀鸭子拔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杀鸭子拔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差点被弃养的富二代!贱妾之子孟尝君靠胆识重获父爱

      孟尝君名叫田文,他出生在齐国的相国田婴家里,但是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他的老爸有很多老婆和儿子。在田婴的四十多个儿子当中,田文本来是最不可能继承父业的一个孩子;《史记‧孟尝君列传》对孕育了孟尝君的伟大母亲的称呼只有两个字:贱妾──只能算得上靖郭君一生中N个女人中的一...

  3. 梦见干尸腐烂

    周公解梦梦见干尸腐烂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干尸腐烂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ÉÔÆ¶É

    ······ú·êáú·×úê±úóüàáàüêêáàú×±ú¤×÷á°>ò÷××ú±×ù×êá°×èáú÷±÷°ìé±è×é×ú·à§ó÷ú·§à§××ì·§êá×ú·÷>÷÷ê·¤×÷×üêóêá·×°êá§ú·××·ò·òêáêáü·ó·áíêáü>óêáü±ò·üùü×üêá÷ì·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

  5. 「杨剑桥」今日大暑!大暑撞中伏,食养注意清火避湿,今日推荐玉灵膏

    大暑撞中伏,食养注意清火避湿,今日推荐玉灵膏。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天地犹如巨大的蒸笼。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年。

  6. 梦见下雨的周公解梦解释 – 周公解梦

    梦见下雨的周公解梦解释是什么?梦见雷雨代表着成就,雷声主名,暴雨主利,雷雨大作,意味着成就,名利双收,事业会成功。

  7. 朱元璋开国六公爵分别是谁?为什么唯独徐达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为什么唯独徐达能承袭到明朝灭亡?举例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期所封的"开国六公爵"便是世袭罔替。>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为何却只有徐达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直到明朝末年?>大明立国不久,朱元璋封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且爵位世袭,其地位在朝中无比尊崇。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师赐死,并剥夺了其世袭罔替的权力。>常茂被削爵后,朱元璋又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

  8. 熟悉的大街,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感人的情话

    一、经常惹怒你的那个人,也许才是爱你越深的那个,只不过不懂表达罢了二、清晨微风吹得窗帘飞扬,孤独的身影穿过窗帘透射出寂寞的幻觉,万绪般的思念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静谧。

  9. 梦见洗衣服是好事吗 梦见洗衣服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在我国的文化中,有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真实的人生体验。正如庄周梦蝶,我们常常会被奇异怪诞的梦境所震惊,并感到迷惑。梦见洗衣服,吉兆,会有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病人梦见洗衣服,身体会很快康复。梦见吃桔子预示肠胃不好梦见吃桔子的含义–周公解梦

  10. 黄尊素的黄尊素的生平介绍_黄尊素儿子黄宗羲_黄尊素“东林七君子”之一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削籍归。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