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里根遇刺 我到美国不久,正逢美国总统大选,我的美国教授,Dahm教授带我去投票站看他们投票。选举结果,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当选美国第40届总统。 1981年3月30日,刚刚入主白宫70天的里根总统应美国劳联—产联建筑...
里根遇刺
我到美国不久,正逢美国总统大选,我的美国教授,Dahm教授带我去投票站看他们投票。选举结果,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当选美国第40届总统。
1981年3月30日,刚刚入主白宫70天的里根总统应美国劳联—产联建筑工会的邀请,前往位于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对数千名工会代表发表演讲。讲演完毕,里根走出饭店,他笑容满面,向慕名而来的群众挥手致意,并不时对记者们的提问作出回答。正待上车之时,混杂在记者群中的一个金发青年,突然拔出左轮手枪,瞄准里根总统在1秒半内连开六枪。里根左胸中弹,随同他的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头部中弹,受重伤瘫痪。还有一名白宫保卫人员和一名警官也当场受伤。里根命大,子弹并不是直接击中他,而是打在防弹车上反弹进他的胸部,击断了第7根肋骨后钻进左肺叶离心脏仅3厘米的地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后,里根脱离了危险。
里根遇刺的新闻很快就在媒体播放,我也在当天电视上看到这一惊人新闻,惊叹美国的新闻媒体反应之快,让民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突发事件的真相。让我第一次看到美国的新闻自由,令人惊叹和佩服。在我们国家,新闻要层层审查、把关,决不可能反应如此之快,甚至不人让民众了解事实真相的也时有发生。我开始想往美国的新闻自由。
案发后,行刺的枪手25岁的约翰·欣克利当场被擒。但是,法院最终以欣克利“精神错乱”为由,作出了欣克利无罪的裁决。这种判决让我们真是难以相信。在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祖国,不用说行刺国家领导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如果你拿印有主席头像的报纸包东西,也会被当作反革分子被关押。文化大革命中 *** 宣传队在我们学校搞军训,训练“向左转”,“向右转”,转的同时还要喊口号。“向左转”喊“毛主席万岁!”,“向右转”喊“打倒 *** !”。一个老师因为紧张,喊错了口号,结果被作为反革命分子被关押。不用说是对国家领导人,即使是对领导人的太太,也不许随便议论。我们学校有个老干部,名叫李侠(女),在延安时认识江青,在文化大革命前李侠在闲聊中谈过江青的一些情况,如江青去老家为其地主父母扫墓之类,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揭发了此事,李侠同志作为反革命分子被抓进监狱,直到打倒“四人帮”之后才获释。我的一位大学同班同学,她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是北京高干子女,她与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是高中同班同学,毛主席曾为她的回乡日记作过批示。我在高中时在我们的语文课里曾读过她写的回乡日记。她虽然是高干子女,又来自北京,但穿着打扮跟农村姑娘差不多,穿着朴素,为人朴实,干什么都特能吃苦。当年,我一直把她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用现在的话说是“政治偶像”。可是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因为江青而坐牢。说实在,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对这些事情一直甚为不平,深为不满。但是对于行刺总统的凶手竟判无罪释放,几乎无法理解,因为精神不正常可免于刑事责任也是头一次听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真是天差地别。这也让我第一次领教了司法独立,倘若司法不独立,决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判决。当然当权者不会喜欢司法独立。
上面写的东西也许有点沉重,最后我引用我搜集整理的里根的几个幽默故事,让各位轻松一下。
里根刚上任就挨了一枪,子弹穿入胸部,情况危急。在生命交关的当头,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美国民众在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能不忘幽默本色,康复应指日可待,因此也稳定了可能因总统受伤而动荡的政局。
1981年3月30日当里根被推进手术室时,他含笑对外科医生们说道:“请向我保证,你们都是共和党人。” 一位医生立即回答道:“总统先生,今天我们这里都是好的共和党人。”
手术后的第二天早上,当护士给他拿掉鼻子里的导管时, 里根信心十足地说,“我很快就会痊愈的。” 护士接着说:“愿你继续坚持下去。” 里根听后佯作惊慌状,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也许这样的事还将发生几次?”
一天,他看见医生和护士像往常一样围着他。 于是他说道:“假如我在好莱坞也这样引人注目的话,我当初就不会退出电影界。” 医生和护士都被总统的幽默逗乐了。
里根总统在一次白宫钢琴演奏会上发表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到台下的地毯上。观众发出了惊叫声。但南希却灵活地爬了起来,在二百多名宾客的热烈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这时,里根便在他的讲话中插了一句:“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情况下,你才应该这样表演。”
里根访问加拿大,在一座城市发表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有一群明显地带有反美情绪的人不时地打断他的演说。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来访问的,作为加拿大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对听众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道:“这种情况在美国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听到这话,尴尬的特鲁多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
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一位总统,在竞选时,他的对手和记者一再攻击里根的年龄。里根经典的反驳是:“我可不想在这里大谈年龄,免得对手尴尬。”言外之意是说对手“太嫩了”。“我希望你能知道,在这场竞选中我不愿把年龄当作一项资本。我不打算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我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
里根在公布了自己已“得老年痴呆症,来日无多”后,突然又一次出现在一个为共和党竞选的 *** 上,并说:“就目前而言,我恐怕不能竞选1996年的总统了,但这并不排除参加2000年总统竞选的可能。” 这时,全场起立,甚至连他的政敌也鼓起了掌。
自我解嘲是好莱坞的一大传统。出身好莱坞的里根也常常采用自我嘲讽的手法。
一次,他说:"我一直听到有关订购B—1这种产品的各种宣传。我怎么会知道它是一种飞机型号呢?我原以为这是一种部队所需的维他命而已。"
一次,里根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 “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家。有这么一家人住在一套稍嫌狭小的公寓套间里,但已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
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孩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非常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一次,里根在谈到为什么要提高税率时说:“给 *** 多交税,就像给一只迷路的小狗喂食,它会跟着你,坐在你家门口,乞求更多的食物。”
里根在他70岁生日的宴会上说:“今天适逢我39岁生日的第31 周年纪念。无论哪一年我都过得很愉快。如果你们考虑选择其中的一年让我来参加宴会的话,我想那也是挺好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