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红楼梦》中瓷器的叙写及其作用红学研究工程浩繁,本固枝荣,但对书中瓷器的文学研究尚显疏浅。《红楼梦》成书的年代,也恰值清朝瓷器最繁荣的时期,作者对瓷器知识之谙熟令人称叹。而《红楼梦》叙事中瓷器的特征与真假却发挥着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红楼梦》中瓷器的叙写及其作用
红学研究工程浩繁,本固枝荣,但对书中瓷器的文学研究尚显疏浅。一部红楼,数十次写及各式、各类的名瓷器具,这些叙写看似信手拈来,实乃匠心独具。《红楼梦》成书的年代,也恰值清朝瓷器最繁荣的时期,作者对瓷器知识之谙熟令人称叹。从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上看,瓷器虽属于技术性的文化基础层面,但在艺术作品中却有着强烈的文化阐释性质。因此,从创作角度对书中所提及的瓷器进行艺术性探究,于深度解读这部文学巨著无疑是必要的。
一、瓷器叙写之于环境
《红楼梦》中所写瓷器皆属陶瓷珍品,无论在当代还是彼时都是十分稀有的,有的甚至是孤品。文本中瓷器的稀有与不可重复成就了它的可被叙述性。这些瓷器不仅具有“珍宝价值”,更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作者把这些瓷器暗藏在环境背景中叙述,以文化视野对传统文化以及文本所需信息进行暗示,对我们了解小说叙述的情节环境有很大帮助。
(一)正面烘托贾府之富贵
《红楼梦》中出现的色彩斑斓的钧瓷、莹若堆脂的汝瓷、光润明亮的官瓷、精细形巧的成瓷以及定瓷、宣瓷等装饰品及茶具和容器,都是十分昂贵的生活奢侈品。这些昂贵瓷器在文本中的出现,交代并烘托了贾府环境的富丽,正面描写了当时封建贵族生活的奢靡。
1.鬼脸青花瓮。第四十一回出现的鬼脸青花瓮属于钧窑瓷器。钧窑,为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禹县(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因钧州而得名。钧瓷为钧窑所烧,属北方青瓷系,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其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以其神奇的自然窑变、绚丽透润的釉色和古朴雄浑的造型而为世人所称道,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很高的鉴赏、收藏价值,素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传世钧品不多,评价甚高,极为珍贵。钧瓷展现了贾府的气派,其映衬之效跃然纸上。
2.汝窑美人觚。第三回,黛玉拜见二舅母王夫人,见其几案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卉。觚最早是青铜器中的酒器,专供皇宫贵族使用。后来瓷器仿青铜器觚器形烧 ... 插花之用瓷花觚。在堂中摆设汝窑瓷器作为插花容器,汝窑花觚“近犹难得”的珍贵,从正面展示了荣府的不俗,也显现了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
3.白粉定窑碟。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桌上“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五大名窑之首,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这四十个为夜宴而准备的定窑白瓷小碟均为定窑之上品,活脱脱一幅“钟鸣鼎食”之画图。
4.宣窑瓷盒。第四十四回“平儿理妆,平儿找粉不见粉,只见宝玉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宣窑瓷盒即宣德窑的瓷盒,宣窑以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命名,烧制时间自公元1426年至1435年,前后共十年,时间短,烧制的瓷器量极少,故宣窑为稀贵古董。盛粉的小盒子都如此名贵,贾府的富庶可见一斑。
5.什锦珐琅杯、美女耸肩瓶。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用的什锦珐琅杯。珐琅为外来釉料,十分昂贵,什锦珐琅杯则是十分精细名贵的茶具。还有第五十回芦雪亭联诗后李纨拿出来让宝玉插梅花的美女耸肩瓶,也是名贵的中国陶瓷。它们的珍贵稀有、价值不菲都正面渲染了贾府的雍容华贵,也烘托了其乐融融的艺术氛围。
(二)侧面展现贾府之奢华
1.汝瓷盘子。第二十七回中凤姐曾这样说:“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据悉,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曾以154万美元之巨资购得一件直径仅为8厘米的汝瓷小碟,引起世界收藏界的轰动。不知凤姐的“大盘”价值几何?
此外,凤姐在吩咐丫头的时候为何要特别交代“汝窑”盘子?是盘子太多,还是炫耀家财万贯?由凤姐招摇泼辣的性格不难看出这样的交待既是为了说明银两存放的位置,更是一种家业丰实的炫耀。
2.成窑五彩小盖钟(盅)与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第四十一回中出现了成窑五彩小盖钟(盅)、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成窑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出的瓷器,瓷质精细,制法奇巧,以五彩小件为独胜。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属于官窑瓷器。官窑也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窑场在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专门生产御用瓷器。脱胎是指胎薄如釉质而使之若无胎骨。填白是指填上粉料或者月白色釉,以显花纹或增光泽。如此精细名贵之宫廷器物供众人喝茶,足以表现“敕造荣国府”的富贵与奢侈。
二、瓷器叙写之于人物形象塑造
《红楼梦》中人物的文化性格鲜活,都足复杂性与丰富性、深刻性和矛盾性并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其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述,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人物是“真”的人物,在生活场和文学场中,“真”的人物也许都没有完全的好坏之分。而《红楼梦》叙事中瓷器的特征与真假却发挥着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一)成窑五彩小盖钟与妙玉
第四十一回第一次正面写妙玉,妙玉对刘姥姥用过的茶杯的厌弃,似乎在反映她的清高。其实这里也是在为妙玉“欲洁何曾洁”的命运作铺垫。
成窑作为明代成化年问 ... 的官窑瓷器,在明晚期已是珍贵的古玩。而成窑的杯子,刘姥姥用过,妙玉便觉脏不能留,这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高洁静雅,另外一层含义,是要在宝玉面前表现自己的家境并不比他差,如此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也可以视如草芥。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其家资丰厚,也反映出她清高背后的物质基础,“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栊翠庵品茶的情节还隐约表现出妙玉对宝玉的情愫。
妙玉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宝玉也悄悄跟随其后,去喝“体己茶”。从表面看宝玉好像是沾了钗黛的光,其实妙玉的“体己茶”更是想给宝玉这一“蠢物”喝的。品茗时,妙玉将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给宝玉用,更是表现了她复杂的小女儿心态。当宝玉与这茶杯唇齿相依时,她心中又是怎样的微妙与复杂呢?
(二)汝窑花囊与探春
第四十回描写探春的“秋爽斋”,通过房中的器物,展示了探春的“素喜豁朗”既是她的本性使然,又是内心世界的强烈释放。因为生母的卑微,身为女儿的无奈,她仍然时刻不忘自己的主子身份,不忘“在外面立出一番事业来”。她室内的一切都是“大号的”,大的器物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独特地位。探春曾言道:“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于是在一个旧时代的大家闺秀的绣房里,案上竞设着一只“斗大的汝窑花囊”,由此可以看出探春的内心对发展、对权力、对出人头地的渴求有多强烈。种种陈设,极尽奢华,铺陈张扬。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探丫头内心的自卑,寄托她的希望。
这斗大汝窑花囊一方面表现了探春贾府千金地位、阔朗性格、对大业的渴盼,另一方面却暗示了探春的庶出身份,这也是其自卑又自强的原因。据悉,现在有案可查的传世宋代汝窑器不超过百件,为宋代名窑中传世最少的瓷器。“花囊”这种瓷器造型为平面盘口,收颈,扁腹,圈足,顶面有三孔或多孔用以插花,宋代尚无此种造型器出现。书中这种造型器始创于清雍正,盛于乾隆朝。况且汝窑器一般均为小件器,象书中讲的“斗大”的物件实属罕见。所以此“花囊”当是清代仿制品,而且是当时很“时髦”的摆设。贾府千金,闺房中摆设的却是当时流行的赝品瓷器,也就从侧面暗示了探春的庶出身份。看似珍贵无比、风光无限,事实上却只不过是一个赝品而已,这汝窑花囊就是探春内心的真实写照。为同父异母的哥哥缝制那样珍贵的鞋子,却并不与自己亲弟弟相亲近,亲舅舅去世,却不肯认这个舅舅。
由此可见,探春本身就像是一件赝品瓷器,无论看起来多么名贵,做工多么考究,殊不知真品的汝瓷都是以精致小巧著称,这样斗大的汝瓷制品只能让它的赝品身份愈加明显,更让它与真品相差千里。
(三)土定瓶与宝钗的性格特征
土定瓷器也是定窑瓷器的一种,一般指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定窑窑场以外的地方烧制者,其特点是胎土白中发黄,比较粗松,胎体厚重,釉色白中闪黄或赤,但造型古朴浑厚显得雅致。《古玩指南》云:“质粗而色稍黄者为低,俗称土定。”在第四十回可以看到,土定瓶是宝钗房中唯一的器物。一方面,土定瓶造型古朴浑厚显得雅致与宝钗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另一方面,宝钗从小历经世事,饱读诗书,已经“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选择土定瓶表现了她的安贫藏富、守拙装愚。定州所产的定窑有粗细两种,细的为“粉定”,是价格昂贵的珍品;所谓“土定”,是粗的那种,连寻常百姓家都使得起的类型——可见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富豪之家的宝姑娘,那守拙装愚的功夫是何等了得!凭宝钗的家世、才情和学识,她在家居布置方面的能力,绝对不会低于别人。但精于世故的宝钗,自然对世俗“闺范”格外看重,所以她才不会像黛玉与探春那样真实地表现自我,而是顺应世俗要求表演“素朴贤良”,也即所谓“装愚守拙”。只不过,这土定瓶与几枝菊花的搭配,却别有一种野逸之美,倒不失为展露她内在审美修养的冰山一角。从中亦可见“装愚”相对于“真愚”来说,毕竟还是别有洞天的。
(四)美人耸肩瓶与李纨的“偶尔今朝乐”
清代道学家对于寡妇的苛责近乎残酷,但曹雪芹却塑造了“偶尔今朝乐”的李纨。传统意义上的寡妇应该守身自体,心无旁骛,而在第五十回中李纨却让宝玉去摘花,并且拿出形象俏皮的美女耸肩瓶来插花。说明她还是很具有生活情趣的。李纨的内心,并非”心如古井”,而是涌动着波涛,散发着活力,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汝窑美人觚与贾政的身份
中国古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公是爵位中的最高等级。朝中有八公,贾府就占了两位— — 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汝瓷釉色纯正呈天青色,温润如玉,庄重典雅,釉面则开细碎纹片。规整的造型,纯正的釉色与釉面的细碎纹形成对比,使单一的青釉增添了节奏韵律之感,具有宋代追求理性之美的时代艺术风格,有着正统、理性的暗示,与贾政对封建礼教的推崇正相契合,交代了贾政作为荣国公后裔和员外郎的荣耀地位。
(六)汝窑大盘与风姐的“聪明”
凤姐吩咐红玉去凤姐家取银两给绣匠,描述银子所放位置。一百六十两银子不为少数,凤姐将银子放在汝窑盘子架儿底下,其处隐秘,恰切又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凤姐的工于心计,真乃“机关算尽”,非他人所能及。
三、瓷器叙写之于情节发展
成窑五彩小盖钟(盅)与《红楼梦》中所演之情事保持着密切联系,且有机贯穿于曹雪芹自身幽渺思绪之中。第十八回,元春点了四出戏,脂砚斋在每一出下注明了涵义,第一出《豪宴》中批道:“《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众所周知,脂砚斋的批语对《红楼梦》中重要名物的含义,与文字情节有关的用意和匠心,都作了注释说明,并且这些注释说明对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脂批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八十回后的佚稿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因此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的真故事》中指出,这里的“一捧雪很有可能暗指妙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试想刘姥姥拿了如此名贵的瓷器,被人捉住把柄,因此借此事件倾害贾家,最终导致了贾家的抄家。”
成窑五彩小盖钟推动了故事情节,为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使得故事有间架,情节有曲折,以致草蛇灰线,一击两鸣,暗渡陈仓。即“言在此,意在彼”,将成窑五彩小盖钟插入前后事件的描写,反衬人物的心理变化,以达到增添艺术效果,使事件发展波澜起伏的作用,是曹雪芹高超写技的体现。
结语
《红楼梦》既写出了“真景物”——瓷器,又写出了美妙的文学场与真实的生活场,使瓷器在链接文学场与生活场、反映现实的过程中发挥了或是烘托渲染荣华富贵之环境、或是暗示显示各色人物独特的品性与心理、抑或埋伏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积极作用。有时,一件瓷器的出现可同时兼具多种功能,在曹雪芹的笔下,瓷器文化与文学艺术间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使这部传世之作,锦上添花。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编辑:古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