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美国航天局的朱诺号飞船在2017年7月10日的近距离飞行中拍摄到了这张木星大红斑的原始图像。探测器的朱诺卡姆仪器在近距离接触中拍摄到的图像已经落到地球上,美国宇航局今天宣布,宇航局正在敦促有兴趣的人去处理这些照片。探测器于去年7月4日抵达木星,进入一个高度椭圆的轨道,需要53.5个地球日才能完成。朱诺在最近经过太阳系最大行星期间收集了大部分数据。
你现在可以尽情欣赏木星著名的大红斑的第一张近照了。
在周一(7月10日)晚上,NASA的朱诺号宇宙飞船只放大了5600英里(9,(1000公里)在猛犸风暴的云顶之上——比以前任何探测器都要近。
“世代以来,来自世界各地和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对这一大红斑感到惊奇,”来自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的朱诺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说,在飞行前的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场风暴的个人化过程了。
探测器的朱诺卡姆仪器在近距离接触中拍摄到的图像已经落到地球上,美国宇航局今天(7月12日)宣布,宇航局正在敦促有兴趣的人去处理这些照片。你可以在任务的JunoCam页面上这样做。
另一张由美国航天局Juno飞船上的JunoCam成像仪于2017年7月10日拍摄的木星大红斑的原始照片。(NASA/JPL Caltech/SwRI/MSSS)这个大红斑已经旋转了几个世纪;NASA官员说,天文学家从1830年就开始监测它。这场风暴大约有10000英里(16000公里)宽,比整个地球要大得多。(地球直径约7900英里,即12700公里),
,但大红斑过去更大;风暴数十年来一直在缩小,尽管发生的速度最近有所放缓。
是朱诺7月10日飞越时拍摄的另一张朱庇特大红斑的原始图像,这使得探测器距离风暴云顶5600英里(9000公里)以内。(NASA/JPL Caltech/SwRI/MSSS)朱诺号于2011年8月发射升空,任务耗资11亿美元,研究木星的组成、内部结构、形成和演化历史。探测器于去年7月4日抵达木星,进入一个高度椭圆的轨道,需要53.5个地球日才能完成。
朱诺在最近经过太阳系最大行星期间收集了大部分数据。这些大红斑照片是在最近一次这样的遭遇中拍摄的,这是朱诺执行的第六次科学飞行。(如果算上朱诺的科学仪器关闭时,宇宙飞船实际上已经进行了7次近距离飞行。)
朱诺的任务计划至少在2018年2月完成。
在Twitter@michaeldwall和Google+上跟踪迈克·沃尔。关注我们@Spacedotcom,Facebook或Google+。最初发表于太空。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